APP下载

当前大学生体制内就业现象的深入研究

2014-04-11刘长鑫

山东青年 2014年2期
关键词:就业公务员

刘长鑫

摘要:当前“国考”持续走热, 随着“公务员热”一浪高过一浪,许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便随热浪扎身于进入体制内单位的大队伍之中。虽然从目前的各行各业来看,公务员等事业单位的工资虽不算高,但是这种工作福利好,稳定性高,故成为众多人眼中的“铁饭碗”。

关键词:公务员;体制内;就业

当今时代是一个求职大军遭遇失业恐惧的时代,也是一个面临巨大挑战又缺少巨大成功的时代,更是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激烈就业时代。就业择业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一项不可避免的挑战,也是巨大的现实压力。我们针对目前山东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现象进行了问卷调查,询问了毕业生理想的就业单位类型,发现学生最理想的单位类型是国企和政府部门,具有巨大活力的民营企业和自主创业则不被毕业生亲睐。对此我们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分析,力图用隐性的社会话语,探索其中的必然和非必然的缘由。

1、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毕业生们对体制内单位趋之如骛。

在我们调查的几所高校的平均数据显示,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0.9%)和2011届(90.2%)相比基本相持。其中,2012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34%,低于2012届;本科毕业生为43%,比上年略有下降,所以目前2012届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就业比率明显下滑。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强调素质教育,高校在进行扩招,导致滞留下大量的高学历而技能又不精专的人,这些人往往不能正确地看到自身能力的不足和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就必然在就业难的汪洋大海中徜徉。

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难以从容应对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而在工作选择中出现迷茫。这些年,社会变革和金融危机等不确定的社会因素让许多职业起落沉浮。看那私企的大幅裁员,黄金创业期的消逝等等现象,知道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但唯有素称“金饭碗”的公务员等体制内事业单位,多年来面对各种社会风浪洗礼,不仅保全了既得利益,还不断扩展着利益的外延,在中国的社会中逐渐成为人们的青睐。

2、工作的高收入与稳定性依然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

通过我们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择业时最看重就业单位的因素主要有三:“经济收入高、福利待遇好”达到58%,“工作稳定性”和“发展空间”也达到56%,“符合自己的兴趣”却仅有26.5%。

究其缘由可知,现有的国企和政府事业单位福利待遇较好,社会资源较好,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就看中其这有利的条件,抛弃其他一切也要挤进体制内事业单位。而更有些大学生更认为选择了体制内就选择了权利和金钱。因此,现实理念越来越重的当前大学生便毫不犹豫地选择进入体制内。

3.“体制内”工作依旧受毕业生追捧

目前就业形势趋紧,就业在体制内事业单位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但我们发现其中最受欢迎的职业、行业却均在“体制内”,持续几年大学生“进体制内”的呼声一致,热度不减。

据资料调查显示,2012届本科生、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后在科研机构和政府单位的就业满意度较高,分别为75%、63%。2009届本科生毕业三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行业类是政府及公共管理,为5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对体制内工作的追捧热度一直不减,体制内的高福利,长假期,稳定性等特点也得到了毕业生们的一致认可,故体制内的职业可以经受住社会风浪的洗礼。

4.针对性合理化建议

对于大学生来说:

(1)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注重加强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练习技能,提升素质,加强能力,为顺利就业打基础、创条件、做准备。

(2)加强实践锻炼。从进入大学起就要有意识的进行职业规划,寻求实践机会,还要保证专业基础,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拓宽人际关系,把握好大学这个锻炼能力、施展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

(3)调整就业心态。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直面就业压力和职业挑战。改变过去那种“一步到位”的就业心理,放弃随大流奔波的盲目选择,不把考公务员进入体制内当成“救命稻草”,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健康观念,先争取工作岗位,为社会和家庭“减负”,再在工作中磨练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

(4)还应在大学时全面关注社会动态,早早做好合适的职业规划,并不断朝着定下的方向奋斗。

学校方面:

(1) 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能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

(2) 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当前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不断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另外,高校还需不断适时调整与我国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的现有科类结构。

(3)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加大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4)学校应该实行积极的大学生就业安排政策,不仅在未来的发展方面,而且在心理调节上面,减轻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心理。

社会及政府方面: 政府社会必须针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

5、总结

大学生涌入体制内就业的现状必会导致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需要长期的努力,政府应实施一些积极政策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高校应该督促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大学生也要高瞻远瞩,不要为眼前小利迷失自我,就业动机不要过于现实。是金子总会发光,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是大学生施展才华的地方。

[参考文献]

[1]蒋建荣,大学生生涯规划[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2]商江.浅谈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J].教书育人,2006.

[3]任远,彭希哲.劳动力市场的再观察[M].重庆出版社,2007.

[4]苏益南,朱永跃,刘慧.创业创新背景下地方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的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09,(6).

猜你喜欢

就业公务员
篮球公务员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