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走,欣赏啊
2014-04-11周科展
周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阅读教学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单能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获得一种“审美体验”。王元骧在《文学原理》中也如是说:“文学与其他反映活动的最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审美的。”但是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缺少了“沉思静读”“品词读句”“批注书写”等环节,因此学生往往难以获得阅读的审美体验,阅读能力、语文素养也难以建构提升,个性品质和创造潜能也难以发展强化。分析原因主要在于:
一、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剥夺学生阅读的时间
有些老师认为,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靠多做练习来提升的,于是往往为了追赶进度,压缩语文阅读课的时间,预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做练习,学生成了做作业的工具,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每一篇文章到底美在哪里,阅读教学课俨然成了阅读技术训练课。因此学生普遍觉得语文课枯燥乏味,难以有自己的积累感悟。这种教学使原本充满魅力与人情味的语文阅读美感荡然无存。
二、喧宾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一类语文老师觉得自己走过的路比学生走过的桥还多,所以在课堂中俨然一副老学究的形象,恨不得把自己毕生所看的书、对作品的理解一字不落地教给自己的学生;也有一类老师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在课堂教学中夸夸其谈,整节课差不多成了自己的“魅力展示课”。殊不知,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只是成了被动接受的储物袋,能否容纳尚且成问题,又遑论“审美体验”呢?
三、为了追求高分,抹杀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可以说都是人类优秀语言的沉淀,是经过思维过滤后精神思想的再现。但是在考试的指挥棒下,我们的老师为了避免所谓的“误人子弟”, 达到考试高分这个目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根据考点把一篇美文肢解得支离破碎,细细地“咀嚼”后全盘“喂”给学生,这样不仅使文章全无美感可言,而且也使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空间,限制了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
面对这样的语文阅读课现状,我想到了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谈美》一书末尾写的一段话:“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要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其实我们的阅读教学又何尝不是这样?对此,我对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有了以下几点感悟:
一、慢读
现在很少有学生会为一篇文章而动容,当教师沉醉在文章中思绪飞扬时,我们的学生往往还游走在文本之外,任凭教师怎样启发、引导也无动于衷。于是很多老师会感慨,现在的学生过于理性,缺乏感情。其实这怎么能怪学生呢?学生在上课之前,往往没有认真地读过课文(其实是没有时间读课文),即使读也是趁着老师预留的时间非常粗略地过一遍,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就要让学生深入地了解文本,几乎可以说是天方夜谭。所以我觉得在语文阅读课上,教师首先应该要放慢脚步,保证充裕的时间,让学生“静思阅读”,走进文本,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慢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对文本提出建设性的、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使学生能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与文本发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各种感受,与文本同步。虽然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能会在短时期内使教学进度变慢,但效果却是不容忽视的。
二、慢品
阅读应有独立自由的思想来感悟文章内容。语文阅读本身的任务就是对语言的玩味和感悟,而每一个个体对文学作品的感悟都是不一样的。西谚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的教师也要放手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独立的思考,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品味文章内容,这也就是我所说的“慢品”。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说:“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注重品读教学,不同美感的精彩片段、句子或词语,需要用不同的品读方法,只有让学生细细品味作品中的语言之美,才能形成初步的语言鉴赏能力,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在慢品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放慢脚步,让学生抓住融汇作者情感、具有作者独到感受的词句进行细细品析。譬如品析朱自清《背影》中的描写父亲的语句:“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如果仅仅抓住外貌、动作等描写分析人物的特征肯定是不够的,一定要深入到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当时的情感深入品析,学生才有可能真正融入文本,获得内心深处的感触。
其次在品析文章内容时,一定要揣摩语言中的深层次含义,放慢脚步叩问文章的弦外之音。
《孔乙己》一文中写道:“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这一段的表层意思很明确,孔乙己长久没来酒店,他还欠酒店十九个钱;但深层含义却很丰富,我引导学生思考:孔乙己长久没来了和十九个钱有什么关系吗?学生结合上下文分析讨论,得出了至少这样几层意思:(1)孔乙己只在掌柜算账的时候才被想起,而且是由“十九个钱”才引起的,可见,孔乙己在掌柜眼中就值十九个钱。(2)掌柜一提到孔乙己就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可以看出掌柜是个冷酷势利、唯利是图的人,他待人处世的标尺只是钱。(3)“我”在掌柜的提醒下才想起了孔乙己,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可见孔乙己地位确实非常低下,在社会上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经历了课堂讨论,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作者的思想产生了共鸣,而这一系列的品读过程,如果离开了“慢”,那效果肯定要大打折扣。
三、慢思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想还不得不提一下伊瑟尔的“召唤结构”。
召唤结构的说法是接受美学的一个概念,是由德国著名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来的。他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这种由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就是“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把文学作品中包含的不确定点或空白与自己的经验及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这样,有限的文本便有了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文本的空白召唤、激发读者进行想象和填充作品潜在的审美价值的实现,是吸引和激发读者通过想象来完成文本、形成作品的一种动力因素。因此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定还要引导学生抓住文学作品中的空白,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对文本的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学生对作品“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更是开启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语文课也变得空灵和鲜活。这种体验的获得,也离不开一个“慢”字。学生只有在充分阅读的前提下,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才有可能有此体验。比如教学鲁迅的《故乡》: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教师趁机发问:闰土为什么摇头?他究竟想要说什么?那是一种怎样的难以言状的痛苦?有没有什么复杂的情感在他的心头汹涌澎湃?请你来做一回闰土,说出他没有说出的话。
学生对于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马上进行了讨论,答案也精彩纷呈。对于主题的探讨,学生只有亲身体验了,他们才能真心接受,真正领悟。
记得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描述了一个慢的美丽场景:“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她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她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我想,这种慢是对童心的尊重、理解、欣赏,是一种充满教学智慧的等待。我们的阅读教学何尝不是一种充满教学智慧的等待呢?慢慢走,欣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