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盘活本土资源,奏响课程构建三部曲

2014-04-11倪蕙

江苏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凤城拓印特色

倪蕙

本土文化是大自然的恩赐,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不经意间,一个人、一处景也许都会有一段娓娓动人的故事。对于生于此、长于此的孩子们来说,本土资源是最鲜活的教材,独具特色的内容让孩子们在自我提升的同时,也了解了家乡,陶冶了性情。

丰富的本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为特色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充实的内容。然而,只有甄选其中优质资源、优化活动策略,才能有效地推进课程的实施,让资源的教育价值最大化。

一、远足参观:文化入“眼”

远足参观在幼儿园中并不少见,生动的现场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本土文化真实的存在。对于本土资源中的文物古迹,我们一般会采用“亲子远足”的方式定期开展活动,由“智慧帮帮团”的家长作为特聘导游,带领其余的孩子和家长进行参观,并生动地讲解由精英分析团的老师细致整理过的文字材料,边走边看,边看边聊,让大家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力争将每一处古迹都生动具体地呈现给孩子们,让家、园、社区共同融入课程,融入孩子的成长之中。针对本地的一些名人故居、大型企业等,我们在参观的基础上,进行采访调查,了解相关的信息资料。例如,我镇有著名戏剧表演家江村的故居,老师在带领孩子们参观后,会和他的后人饶有兴趣地聊起江老师,孩子们于是知道了他参加了《雷雨》《棠棣之花》《虎符》《北京人》等剧的演出,得到周恩来爷爷长达数十年的喜爱等,这远比死板的说教来得有效。

二、班本特色:文化入“手”

资源是真实的存在,而文化则是精神的取向。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要让文化亮起来,就必须让文化活起来,班本特色活动的开展为其提供了可能。孩子们在动动、玩玩中,本土文化就会潜移默化地融入生活,植根于内心。余东作为千年古镇,蕴含的艺术资源很是丰富,有青描绘、剪纸、通东令等。我们在充分分析这些资源后,一致认为“民间艺术”最具活动实践开发价值。经过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我们针对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确立了以“凤城民间艺术”为背景的班级特色项目。

特色项目主要以年级组为单位,分三大板块:小班组从余东古镇的风味小吃红印糕得到灵感,将制作糕点的拓印技巧运用到活动中,并在此基础上,巧妙利用积木、贝壳等材料进行拓印添画;中班组则运用了凤城刻纸这一民间工艺,通过改变创作方式,简化艺术图案,引导幼儿进行纸艺创作,让报纸、牛皮纸、广告纸都变成孩子们的至宝;大班组的孩子具备了一定的绘画经验和技能,所以老师们就将凤城青描绘这一独特的传统工艺搬到活动室,带领孩子们拿起手中的彩笔,用彩绘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共绘凤城美好明天。

在各组统一的内容中,各班又寻找适合自己班级的小项目,从而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各有所长。以小一班为例,在统一拓印主题的背景下,班级选择了取材方便的蔬果类材料,利用其外形、横竖截面等不同部位的不同造型进行拓印,并进行想象添画,这样,一幅幅充满创意的作品就油然而生了。每一件作品都让我们收获一份意外的惊喜,孩子、老师在创作的过程中也充分感受到了民间艺术带给我们的活动灵感和想象空间。这样的班本特色项目研究,让本土文化在孩子们的手中变得鲜活起来,每周一次的特色活动让幼儿园课程有了自己的生命色彩,孩子们徜徉在民间艺术的魅力殿堂中,慢慢迷上了余东,恋上了家乡。

三、节庆展示:文化入“心”

游戏活动、才艺展示、社区活动等对孩子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将本土文化融入到各种传统节日中,融入到幼儿园自身特有的节日活动中。如展示班级课程实践成果的“六一才艺秀”,凸显通东号子韵味的“国庆诗歌会”,利用本土民间游戏的“亲子运动会”等。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节日庆典,让孩子和家长在主动、快乐、自然的活动氛围中尽享凤城余东的独特文化魅力。“节庆活动”正是以节日为载体,以展示为形式,将这些特有的资源赋予了灵性,让孩子们油然而生探究的兴趣,充分体验到生命的成长、文化的延续。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余东福兴幼儿园)

猜你喜欢

凤城拓印特色
春天的风拓印着
溜溜的安定
关于发展凤城市生态柞蚕业的建议
魅力拓印,拓印美丽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丹东地区种植冬油菜可行性试验
凤城市20年蚕业发展历程回顾与建议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