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山乐水的金章宗(下)

2014-04-11高文瑞

中关村 2014年4期
关键词:莲花池女真

高文瑞

美景莲花池

莲花池的古老历史可上溯数千年,与北京城的发展史相辅。3000多年前的蓟城就以此处泉水为源而建,直到辽金都城,都与莲花池相伴而生。

1115年女真族创建金国,国都原本在哈尔滨的东南,称“上京会宁府”。完颜亮执掌国事,成为金代的第四任皇帝,宣布迁都。1153年,新国都在辽代燕京城的旧址上扩建而成,位置在莲花池以东。莲花池当年有泉水,称西湖、太湖、南湖泊,为金中都的水源。完颜亮在池中栽种了许多莲花,莲花池也由此而得名。

金中都发挥了莲花池的作用,不仅供水,还为都城造景建园基础,如西苑和太液池,既中都城内的鱼藻池,均以此湖为水源。有人说,北京城的历史要从莲花池写起,或者说“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

莲花池水向南流,注入凉水河,经通州区张家湾,再入北运河。古代莲花池的水源相当丰沛,当时的湖面很宽,是一片湖泊水系。《水经注》载:“湖东西二里,南北三里,盖燕之旧池也。绿水澄溶,川亭望远,亦为游属之胜所也。”“湖有二源,平地道泉,流结西湖,经冬不冻”。那时,不仅有莲花池,还有莲花河,金朝时又称“洗马河”。

金章宗常去池边游走散步。到了明代,因池中荷花经久不衰而得名“古莲花池”。清代,曾作为乾隆、嘉庆、光绪三朝的行宫和慈禧的行宫御苑。莲花池曾为皇家园林早被淡出了记忆,却留下了美丽的传说:荷花仙子是天帝的女儿,偷拿百草种子下到凡间,遇到痴情的藕郎,私定终生过着幸福的日子。天帝大怒,命天兵下凡捉拿。仙子躲进池塘避难,把一粒仙丹交给藕郎。藕郎被天兵捉去,天帝命将其处死。藕郎吞下仙子给的仙丹,天兵连砍九九八十一刀不死不伤,只见刀落之处,一条条白丝将身体又连在一起,怎么也杀不死。天帝见状,下令用铁箍将头箍死,沉到池塘淹死。没想到,一沉入池塘就落地生根,长出白白嫩嫩的莲藕,铁箍则成了藕节。仙子知道藕郎变成莲藕后,自己化身荷花,与藕郎在池塘续写前缘。知道消息的天帝愤怒不已,下令铲除池塘里所有的莲藕,没想到莲藕生命力极强,挖到哪里生到哪里,天帝也无可奈何。自此,莲花仙子和藕郎幸福地结合在一起,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后来莲花池逐渐荒废,水里长满浮萍芦苇,上世纪60年代,经常到那片湖里去玩儿,或捞水草,或捞鱼虫。现在的莲花池公园没了野趣,全然是一座古园新貌类型的公园,其规模应远小于古代。

金章宗政治才能

有人产生疑问:辽金元定都北京,降至明清,多少代皇帝,为什么金章宗在北京的山水间,留下了那么多的足迹?前无古人,又少有来者。看来有必要了解其人了。

章宗有自己的政见,在继承祖父“仁政”之治的同时,极力效法北魏孝文帝,否定本族旧制,推行改进式的汉化改革,不再因循世宗的复古主义做法,不断完善各种政治、经济制度,废除奴隶制。史家评为“宇内小康”。

当时金朝立国已超过70年。自世宗中期以来,女真族的奴隶制急剧向封建制转变。章宗改世宗限制女真封建制发展,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政策,倡导女真施行封建制,使女真以牛头地土地分配制度为基础的家族奴隶制,转变为以计口授地为经济特征的封建军屯制度。泰和四年(1204),“定屯田户自种及租佃法”,形成具有女真族特色的封建制。

章宗废除了奴隶制,解放官奴婢和私奴婢。先把祖辈父辈,包括世宗和父亲完颜允恭在内的奴婢,悉放为良。接着又把饥民卖身为奴婢的,以及奴婢生的子女也悉放为良。同时逐步解放宫籍监户及奴婢。为适应女真社会向封建制的转变,不断限制削减女真猛安谋克的特权,加强了封建政权对他们的控制。章宗制定了一系列法令,进一步废除奴隶制,限制了奴隶制残余势力的发展,完成了封建制的建立。

泰和六年,章宗施行屯田军户可以与所居居民互为婚姻,还允许女真人与汉人通婚,缓解了民族之间的磨擦和矛盾。章宗以前,女真猛安谋克入仕做官只有武功与门荫二途。明昌年间,令猛安谋克举进士,试以策论及骑射,以定其科甲高下。这样,促使官僚集团中,女真族与中原汉族士大夫日趋同一。

随着女真、契丹奴隶制的废除,金朝的封建化程度也不断提高,章宗时各项制度更加法典化。泰和元年(1201)新修律成,共12篇563条为30卷,名为《泰和律义》。又完备官制,如承安二年(1197)设军器监,三年(1198)置提刑司,后改按察司。泰和四年(1204)定考课法,加强对朝廷和地方官员的监察考课。

明昌初,设应制举及弘词科,以待非常之士。于是,金朝取士七目:词赋、经义、策试、律科、经童、女真进士、制举弘词全备。儒风丕变,学校日盛。金章宗下令,35岁以下的女真亲军,必学《孝经》和《论语》。明昌五年(1194),诏用唐、宋故事,置所议礼乐。明昌六年(1195),编《大金集礼》,礼乐寝备。

章宗初时,纸币作为流通货币发行,加上货币屡次更改,市民怨恨,金代币制开始陷入极度混乱之中。为了改变金王朝经济混乱的局面,章宗承安三年铸造“承安宝货”,从此成为法定货币。这在我国货币史上,首次使用白银作为法定的通用货币,称为古代币制的一次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昌、承安年间是金朝鼎盛时期,经济繁荣,人口增长,仓廪充实。据统计,泰和年间已有户800余万,人口5000余万。明昌二年(1191),全国储金1200余铤,银50.2万余铤。

功过金章宗

极盛时期也孕育着危机。承安、泰和年间,金朝开始转衰。章宗是以皇太孙继帝位,他颇疑忌世宗诸子。明昌四年(1193),郑王永蹈以谋反被诛。自此诸王禁限愈严。增置诸王司马,检察门户出入。明昌六年(1195),章宗猜疑镐王永中有反意,亦诛之。二王的子孙皆禁锢。皇族内部的倾轧,必然走向政治衰落。既而妃李师儿得宠,其兄弟皆擢用,显近朝廷。附依李妃,而位至宰相的胥持国,与李妃互为表里,专擅朝政。章宗后期,近侍弄权,尚书省权力减少,朝纲不正,政治腐败已见端倪。

由此,对章宗在位期间的统治,也有不同观点:金朝日益腐朽衰败。财政困难,滥发纸币和铸造银锭,人民贫困交加。各种天灾相继出现,北方连年遭受自然灾害,水、雨、雹、旱、蝗灾之外,大地震两次,黄河泛滥三次,决堤改道,造成流民增多,土地荒芜,财政收入日益减少。连年自然灾害和不断的对外战争,军备开支不断增加,使国力开始衰退。

章宗为满足女真猛安谋克屯田户对土地的贪求,承安五年(1200)命枢密使完颜宗浩等人于中都、山东、河北等地括地30余万顷,其中多有民田。夺民田而给军户,腴田沃壤尽入势家,瘠恶之地才给贫户,无益于军,而有损于民。军事能力日益低下,属国纷纷离异,招至邻国侵略。章宗在位后期,蒙古族崛起,不断滋扰北方,成为日后金国覆灭的隐患。

章宗整日与文人饮酒作诗,不思朝政。统治阶级奢靡之风逐渐滋长。为解决财政困境,章宗一面加紧对农民征收赋调,一面滥发交钞和宝货,结果钞价日跌,物价踊贵,艰于流通,造成国虚民贫,经济更趋衰落。金朝走向衰落。

泰和八年(1208),金章宗因病驾崩。他的六个儿子都在3岁前夭折。他没有后嗣,便由叔父卫绍王完颜永济继位。成吉思汗知道完颜永济是个无能之辈,在次年立即挥军南下,开始侵扰金朝。金章宗死后,谥号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英孝皇帝,庙号是章宗,葬于北京房山的道陵。北京牛街的南横街有金代的圣安寺。当年寺内供有金世宗、金章宗二位皇帝的像。

《金史》上有评价:“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又数问群臣汉宣综核名实、唐代考课之法,盖欲跨辽、宋而比迹于汉、唐,亦可谓有志于治者矣!”同时也记载了他的过失:“然婢宠擅朝,冢嗣未立,疏忌宗室而传授非人。向之所谓维持巩固于久远者,徒为文具,而不得为后世子孙一日之用,金源氏从此衰矣!”相信,此说能对金章宗的功过得失有个大体的认识。

金章宗的贡献

不论学术上的观点如何,金章宗是金朝汉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位皇帝。自然科学取得显著成就,数学上的发明有天元术,天文历法方面制造出水秤、影仪、简仪,为后来元代大天文学家郭守敬造景符、简仪时所据。明昌三年(1192)建成卢沟桥,是华北地区最长、建筑结构与艺术性最高的石拱桥。

金章宗生长于世宗执政的金朝盛世,自幼对祖父的文韬武略耳濡目染,又爱好书法、绘画,在朝中设立书画院,搜集了散佚的书籍和书画名品。加之他对儒家文化的深厚造诣,融会贯通,对国内文化发展加以奖励,影响并推动了国内的文化发展达到高峰。女真、契丹、渤海族中都出现著名的文人,如完颜寿、萧贡、移刺履、王庭筠等人。

章宗诗词创作甚多,写下大量诗词,广为传诵的是《蝶恋花》:“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金缕小钿花草斗,翠条更结同心扣。金殿珠帘闲永昼,一握清风,暂喜怀中透。忽听传宣颁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诗为咏物词。小小聚骨扇,在作者笔下,高雅而妩媚,仿佛是一位华贵脱俗而又玲珑小巧的美人,脉脉含情,凌波起舞。所咏“聚骨扇”也叫折叠扇。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载:“宋熙宁丙辰冬,高丽遣使来至中国,用折叠扇为私觌物,其扇用鸦青纸为之,是折叠扇,宋时即有之。”他还有一首描写宫中的诗:“五云金碧拱朝霞,楼阁峥嵘帝子家。三十六宫帘尽卷,春风无处不杨花。”这两首诗词反映的是一种优裕的帝王生活,可以看出作者那种恬淡、安逸、舒畅的心境,可见其从政的心态。

金章宗走遍了北京的好山好水,也可以反过来说,他开发了北京的许多景观。比如熟知的燕京八景:居庸叠翠、玉泉垂虹、太液秋风、琼岛春阴、蓟门烟雨、西山积雪、卢沟晓月、金台夕照。此说便起于金章宗的明昌时期,显然也是完颜璟钦定的。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三处在西山。《日下旧闻考》载:“自金明昌中始有燕山八景之目,元明以来,著咏颇多。”“北平旧志载金明昌遗事有燕京八景,元人或作为古风,或演为小曲。”可见燕京八景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金章宗还在西山建起了八大水院。海淀区有6个:圣水院,现为黄普院,位于鹫峰凤凰岭风景区南侧,原为金章宗黄普院旧址,明正统二年(1437年)所建。山门门额为“明照洞瑞云庵”。此庵坐北朝南,背依崇 山,傍临深谷。山门用大块花岗石砌筑,山门右侧兀出一块天然巨石,名曰金刚石。石高约15米,向旁倾斜,悬出深谷之上,山石陡峭不可攀。石上建有一座高约2米的六角七层密檐式砖塔,金刚石塔堪称此处奇观;香水院,现为妙高峰法云寺;金水院,现为金山金仙庵,又名金山寺;清水院,现为阳台山下的大觉寺;泉水院,现为玉泉山的芙蓉殿;潭水院,现为香山公园香山寺的双清别墅,在香山寺下,原有两股清泉,相传金章宗时称梦感泉。乾隆在泉旁石崖上题刻“双清”二字。1917年11月,熊希龄在此修建别墅,因此得名 。这里淡雅幽静,山泉树石顺其天然,四季景色绮丽,成为香山的“园中园”。石景山区有双水院,现双泉村北,称为香盘院。门头沟区有灵水院,现为门头沟仰山的棲隐寺。此两处也与海淀衔接,地理上都是西山范围。

《天府广记》载:“金章宗西山八院为游宴之所,其香水院在京山口,石碑尚存。稍东有清水院,今改为大觉寺。”一系列的景观,使京城文化向外延伸,是许多文物古迹的源头。

金章宗留下众多遗存。面对这些文物古迹,反思金章宗,会想到作为、创造,也会想到政绩。而我们得到的,首先是有形的旅游资源。作为北京人,不该忘记这样一位人物。

(此文收入即将由开明出版社出版、卫汉青主编的《杰出海淀》一书)

猜你喜欢

莲花池女真
京西郊野"莲花池"
辽属女真与北宋的朝贡隶属关系
清河堡考略——明朝防御建州女真及后金的前沿堡城
莲花池畔歌舞飞扬
莲花池的“二绝五怪”
西方极乐净土的莲花池图景源流
明代女真者皮船考
女真文——脱胎于契丹字和汉字而自成一格
女真文“契丹”考
嘉靖年间女真朝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