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叔叔于勒》三度解读

2014-04-11董晶晶尤昌镇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4期
关键词:瑟夫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董晶晶+尤昌镇

众所周知,“教无定法”、“教是为了不教”这两句教学经典语言,共同指向一个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对此,王荣生教授在《语文课程论基础》里谈及“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建设”也这样阐述:“参与课程研制、用教材教、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将成为语文教师专业工作的三大准则。”并在论述“语文教学内容”时指出: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中重构“师本—生本”状的“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它既包括对既定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对既定课程内容的改造,还包括教师乃至学生在教学中所产生的课程内容;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既定教材内容的“重构”—改编乃至增删、更换等,还包括由其他途径的种种材料的呈现。这段话说浅了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量体裁衣”,一切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求知的训练场,思维的发散场,情感的体验场;课堂的教学形态立足于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要有“生本”意识,找准文本与学生心理需求的契合点,从而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到达“不教”之境界。那么,确立怎样的教学内容,设计怎样的问题,才能有效地刺激学生元认知的思维、心理及情感体验的需求,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呢?鉴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时,针对学生学习小说大都有较浓厚的兴趣,很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对于小说中的字、词、句,大部分学生不会感觉有难度的现状,试图通过“重构”教学内容去引领学生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感情态度,体会主旨上有深层的认识,并能引发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再说,课文是一篇删节小说,对照原作,很显然,删节以后不利于对人物、小说主题的深入认识,如果通过与莫泊桑原著小说的比较阅读,在人物形象的理解上去突破,指导学生阅读完整的作品,养成思考、探究与体验的阅读品质,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达到深层解读小说主题之目的。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设计了“三度解读”,达到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小说叙述者与叙述视角的解读

首先,在课前发下莫泊桑的原作《我的叔叔于勒》(未删节版),让学生仔细阅读,比较与课文的异同,并把这种异同用旁注的形式写在文章旁边空白处。

一开始,学生会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于勒,其实,于勒只是作者设置的一面镜子而已,在这面镜子中照出的是人性的美丑。所以作者并不是要告诉我们于勒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想知道我们怎么看待于勒这样的人。因此小说的叙述视角尤为重要了。在小说中作者虽然是一个隐形的人,但他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感受都加在了这个叙述者身上。小说的叙述者“我”——若瑟夫、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于勒的侄子,还有这个“我”还包括成年若瑟夫(小说开头和结尾),较为复杂(这可能也是人教版编者删除开头结尾的原因,这样叙述者就单一了)。用孩子的眼来看他的亲叔叔于勒,用孩子的口来讲他的亲叔叔于勒的故事,为避免叙述视角的单一,又用成年后的若瑟夫再来回顾这个故事,莫泊桑不愧是一个高超的小说家,文中处处可见他的这种用心。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这种用心,于是,利用课后练习让学生讨论:

1.保留与删去这一头一尾,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关注小说的开头和结尾,是为了找出谁在讲故事,意在让学生了解小说叙述视角的效果。

小说的开头和结尾,是成年若瑟夫说他小时候所经历的事。在小说开头结尾处,我们看到成年后的若瑟夫毫不犹豫的给乞丐五法郎,他保留了童年的纯真、爱心,仍然帮助像他的叔叔一样的穷苦人,这是人性的光辉,在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里作者通过成年若瑟夫表达了自己的人道主义之爱,从对亲人的爱扩大到对所有穷苦人的爱。

同时保留开头和结尾,能使小说以故事叙述人的角度述说,故事套故事,增加可信度,可以使读者对人物心理有进一步的了解。

2.小说叙述者为什么不选择菲利普先生或夫人?

小说叙述者的精心选择充分体现了作者高明的艺术技巧。因为叙述者往往承载着作者自己的情感走向和处世态度。如果叙述者是菲利普先生或夫人,小说的金钱味就太浓,人情味太薄,不禁令读者身处冰冷的地窖,感叹世态炎凉,人性淡薄。小说人物和主题就浅显了甚至变味了,情节也变得平淡无奇,根本无法成为一篇享誉世界的优秀短篇小说,精于讲故事的莫泊桑显然不会如此。

二.小说主要人物的深入解读

与原文比较,课文删去了很多内容,主要集中在对菲利普一家日常生活的描述,包括平常拮据的、憋屈的生活和周日的散步;菲利普一家想掩饰、想改变这样的生活等方面,可以让学生找出删节的内容读一读,思考一下编者删去这些内容是否妥当?

两文的比较阅读,就需要学生的自主比较,可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从作品的完整性、人物的多面性等角度分析均可。让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初步把握小说的主题。

为了更深入认识和评价菲利普夫妇,不妨设置如下两个问题:

1.菲利普夫人做了哪些事,说了哪些话,从中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人?

如菲利普夫人:“我的母亲不放心地挽着我那未嫁姐姐的胳膊。”“我的母亲一肚子心事愁得了不得。”“我母亲因为我们生活得不宽裕很感痛苦,时常找着好些尖刻的话,好些遮遮掩掩的和不顾信义的闲话去对付我的父亲。每逢这种时候,这个可怜的男子汉总是一言不发,张开手掌在额头上抹一下,像是要揩掉并不存在的汗水似的。这一动作使我心酸,我体会他那种无可奈何的痛苦。”

母亲为了不让于勒叔叔发现我们,让我去付牡蛎的钱,并对我多付十个铜子的钱表示生气。

我母亲有点犹豫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亲于是很不痛快的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从以上内容看出,用自私、冷酷、势利、爱慕虚荣、嫌贫爱富来形容菲利普夫人是不够完整的,她固然有可恶、可笑的地方,但也有可悲、可怜、可取之处。菲利普夫人不是自私、冷酷、贪婪的代名词,她还是称职的母亲,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努力保护着自己的家庭。我们可以看到底层人物生活的卑微和辛酸。

通过对删节内容与课文的比读,学生们找出了课文中没有的而原著中写得较精彩的人物描写细节,体会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2.如果你有一个嫁不出去的姐姐,或者有一个败家的叔叔,你爸爸会怎么办?你妈妈会怎么想?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也是情感体验环节。让学生来谈谈自己的家庭中出现这样的问题时父母是如何面对和解决的。每个家庭的特点不同,自然,版本也是多样的,家境富裕的可能就宽容大度了,因为不多一个吃闲饭的。家境不佳的父母可能就斤斤计较了,因为经济的拮据毕竟是一个家庭的大问题,根本容不下一个满身是债的亲戚。

王富仁老师在《怎样感受人?怎样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文中也写道:“我们与‘我的父母有什么不同呢?不同之处不在于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物质的和金钱的世界上,不在于我们不像‘我的父母那样关心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而在于我们没有像于勒这样一个能够从根本上颠覆自己家庭的经济基础、使我们不是越来越富裕而是越来越贫穷的亲人,一个我们中国人所说的‘败家子的弟弟。而没有这样一个人,是无法挖掘出经济世界里的金钱关系对我们人性的扭曲的,是无法显示出我们成年人心灵的本真状态的。”

希望学生跳脱固有的框架,对菲利普夫妇抱有一定的怜悯,从而感受作者莫泊桑的悲悯情怀。少一些“批判揭露”等单一主题表述,多一些探究作者内心深处比较复杂的情感的眼光。只有这样,我们学生的内心情感才会不断丰润,胸怀才会豁达。

三.小说主题的深层解读

这是一篇让人深思的小说,不是让我们来嘲笑或是一味的谴责某些人,而是真诚的让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对于他人的态度里是否还有爱和同情。小说选择若瑟夫作为叙述者,一个充满悲悯情怀的人,他用这种亲情关系看于勒,自然也会用这种亲情关系看自己的父母,所以在文章的叙述中体现了“我”对父母的理解和同情,这也是莫泊桑的同情和情怀。

基于以上的理解我们知道小说的主题并不是在批判菲利普夫妇,而是体现在现实社会金钱关系对人性的破坏上,似乎这是人人都无法避免的,可作者却试图让人性回归爱和同情,所以他让成年后的若瑟夫仍然保留这些人性光辉,正如钱理群教授说的“莫泊桑本质上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钱理群《略说<我的叔叔于勒>》)。改编后的小说情节线索清楚明白,更适合初中生阅读。但改编后的课文淡化甚至改变了原作中成人视角对世界上所有不幸者的悲悯情怀,对菲利普夫妇和于勒精神世界的理解变得简单化,小说就简单的成为对于勒的同情和对菲利普夫妇的谴责,小说内部隐含的悲剧氛围也改变了,谴责、鞭挞代替了悲悯,小说的主题也改变了。

所以,在主题的认识上可以让学生深入感受文本,理解原作和课文各自的优缺点,重新认识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我的叔叔于勒》,你喜欢哪个版本?可以和你的同桌一起用200字左右写出你的理由”来让学生做深入思考。事实上,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理性的陈述,既让学生自己总结了课堂学习所得,又加深了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尤昌镇,董晶晶,教师,现居浙江宁海。

猜你喜欢

瑟夫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莫泊桑眼里的“傲慢与偏见”
优雅的秘密
Guy de Maupassant居伊·德·莫泊桑
库丘瑟夫:公益不只是捐钱
一块棉布造就莫泊桑
《我的叔叔于勒》解读新视角
《我的叔叔于勒》小说人物分析
《我的叔叔于勒》主题再探
出版名家
——贝内特·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