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呈现方式:引领学生数学思维走向深远

2014-04-10李秀娟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画角三角尺量角器

李秀娟

数学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顺应学生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把教材内容适时、合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给课堂一种和谐的意境,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走向深远。

一、设置教材知识背景,培养数学眼光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因文本表达的局限,呈现给学生的往往只是零碎的、片面的缺乏生活背景的知识。而其中许多内容都能在生活中找到背景,将这些背景经过链接,设置到数学课堂中来,再通过合理的展示和点拨,使之成为学生思考的素材,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从动态的生活现象里看到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认识负数》时,利用课件动态显示一幅北风呼啸、冰天雪地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说出感受,并猜猜这里的温度可能是多少?此时学生兴致很高,纷纷说出自己的猜测。教师继续引导:你们的猜出了许多种不同的温度,但你能说出这些温度的有什么相同点吗?当学生说出零下温度后,问:怎样用数来表示零下温度呢?随即揭示课题,这样的呈现营造出与新知和谐的“负数氛围”。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对“怎样用数来表示零下温度”深深地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中负数的具体含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熟知的现象,用数学意识对待周围的事物,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拓展教材活动空间,发展数学思考

数学活动能强化人的思维,提升人的思维品质。数学教材里所呈现的数学活动,往往把学生的思维框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学生的思考空间因此而变得狭隘,导致学生不能从各个层面去分析和研究,而学生的数学学习,只有在广阔自主的空间活动中,才能更有利于思考,在思考中获得有价值的思维成果,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在教学《画角》一课时,对教材进行调整,把“画角”和“角的分类”分开教学;在“画角”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使用三角尺画角方法的操作,并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在探究画法时,让学生尝试画一个60°的角之后,演示画角并通过思考交流,得出:画60°的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角直接画,也可以用量角器画。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概括并呈现用量角器画角的要点:一画线、二重合、三找点、四连线。巩固画法时,让学生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画出下面的角:30°、80°、105°、160°。操作同时思考:哪些角用三角尺画比较方便,哪些角可以用量角器来画,利用一副三角尺可以画哪些度数的角?把三角尺上的两个角合起来,能画出哪些角?通过思考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甚至画出了15o的角。教学拓展教材“画角”这一内容,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与思考的空间,学生对用三角尺和量角器画角的方法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并在两种不同工具的选择中拓宽学生的思维。

三、发挥教材文化魅力,积淀数学思想

数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数学教材发挥了数学文化传承功能。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知识本身,还在于它的历史和人们的生活。教师把凝聚在数学知识背后的文化适时呈现,把有关生活事例、数学史料与数学问题的解决,通过链接,丰富课堂学习的素材,渗透数学思想,积累学习经验。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利用课件展示了“美丽的向日葵”“ 池塘中的圆晕”“精致的玉盘”等,呈现一种来自自然和艺术的美感,激起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热情。在引导学生学习圆的半径时,呈现:早在两千多年,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墨子就对圆有一个精辟的描述。(出示:圆,一中同长也。)它的意思是什么呢?让学生分别用不同大小的圆纸片折一折、量一量,去寻求合理的解释:一个圆只有一个中心即圆心,从圆心到圆周上任何一点距离都相等。把学生的学习置于广阔的数学文化背景中,展现数学文化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在探究中渗透归纳的思想。学习直径时追问:除了半径同长,还有哪些线段也同长呢?又运用了类比迁移的思想。再如为了更好让学生理解圆的本质,课件不断地展示从正三角形到正四边形、正五边形……边越来越多,当边趋向于无穷时就成了圆,让学生在关注圆的本质中感受到了极限的思想。教学中不只停留于教材知识的表面,而将历史研究成果呈现给学生,学生对圆的认识更加丰赡,在受到数学文化的浸润和熏陶同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数学思想的巨大力量。

四、挖掘教材内隐资源,提升数学思维

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通过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数学教材中有些知识往往被隐藏起来,在教学中应该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将教材内隐知识外显出来,并适合学生交往互动的程度与水平,体现探究的方式与成效,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应用性,增强自主探究的兴趣,在应用中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如教学《旅游费用的预算》时,根据教材已有信息和学生实际呈现:“国庆节”到了,芳芳的父母准备带她从连云港出发到上海旅游3天,但不得超过3天,回连云港不能超过晚上10点,同时呈现从连云港到上海的火车、汽车、飞机时间表、票价、旅游目的地、可能产生的开支情况以及交通工具的优惠价等,鼓励学生查找资料,帮助芳芳制定全家的旅游计划,且尽量减少开支。这样外显内隐资源,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索的台阶。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设计出多种方案并从中选择最佳方案,最后引导学生把解决问题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一步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利用数学知识给生活带来的益处。由于这个问题呈现的难度适中,又具有挑战性,对于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就可以获得。因此学生表现的兴趣十足,在跃跃欲试中主动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中去。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体现学生的探索,这一过程会成为学生今后解决问题的经验,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大有益处。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用心琢磨教材上的每个内容,优化其呈现方式,创造和谐的课堂意境,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和数学思维全面而和谐地发展,实现教材内容的最大价值。

【作者单位:东海县海陵路小学 江苏】endprint

猜你喜欢

画角三角尺量角器
画角的发现
天净沙·冬
三角尺中的奥秘
残缺的量角器
量角器,工具“二合一”的最佳典范
——《角的度量》教学
我的另类量角器
量角器
神奇的三角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