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阳光洒满每个教师的心田

2014-04-10俞小艳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健康心理偏差心理健康

俞小艳

镜头一:刚结束了学校组织的创造性游戏评比,紧接着是体锻评比,接下来是环境评比,还要准备公开课……一个接着一个活动,让老师A觉得肩上的压力越来越大,心情也越来越烦躁,一点点小事就能让她大发雷霆,而且非常敏感。搞得配班阿姨和班级里的小朋友都觉得心情压抑,做事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触动“雷区”。

镜头二:老师B是一名工作10多年的教师,应该说是工作的黄金时期,但是繁重又繁琐的工作让她对任何事情都越来越没有兴趣,面对各项任务,她都消极对待。每天只是为了上班而上班,任何事情能躲就躲,能逃就逃。“随便干干就好了,管它呢。”这成了B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久而久之也影响了其他的老师,整个学校的积极向上的风气被逐渐的篡改。

镜头三:老师C刚刚在家过完产假后回到学校,繁琐的工作让她一下子觉得有些难以适应。回到家后,经常是累得连话都不愿意说,更别说要照顾自己的小宝宝。为此,经常和家人发生矛盾,她觉得家人不体贴她,心情十分低落,上班更是无精打采。

在心理学上,广义的“心理健康”:“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效能为目标,使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

幼儿园应该重视教师在工作各阶段的心理状况,创设条件,引导教师调节工作压力,保持健康的心理,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一、认识教师心理出现偏差带来的影响

很多幼儿园忙于抓学校管理、教师业绩成长等方面工作,从而忽视了对教师心理的管理,放任教师的心理在日常中逐渐的出现各种偏差,最终产生一些消极的局面和不良的影响。所以,从管理者来说,做好教师健康心理管理,要从观察教师的心理表现开始,细致观察,遇堵则疏,逐渐引导。

一般情况下,当教师的心理的健康状况开始下降,那么在身体和言行方面也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相应的表现。比如:头痛、头晕、兴趣减退,失望、自卑、自我意识过强、烦躁、坐立不安、喜欢争论,容易暴躁,甚至更严重的出现精神问题等等。

二、鼓励教师尝试心理的自我调节

在认识到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后,教师应该主动、经常的进行反思和自我剖析,对自己的心理、行为进行“回头看”,也可以相互进行有效的分析,用善意的语言进行提醒,如:“你最近好像很容易发火。”教师在心理偏差出现的初期就能自我发觉,从而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避免情况的恶化。比如多参加一些工作以外的文娱活动,多和亲人、朋友倾诉,培养起自己的新兴趣,适当的控制自己的脾气,学会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些事情等等。

所以,当自己发现心理产生偏差的时候,应该要及时的进行自我调节,而不能任由它一味的发展下去,从而造成比较不利于学校,也不利于自己发展,更不利于自己身体的局面。

三、学校建立有效的情绪宣泄渠道

虽然教师的工作比较繁重,但这绝不是我们可以逃避工作的借口,兢兢业业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是国家和社会对我们的期盼,也是我们的责任。如何在辛苦的工作之余,找到突破口,让教师身心放松,情绪得到宣泄,换句话说,进行有效的“减压”?建立宣泄渠道,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既能让每个教师都积极的参与,和同事产生良好的沟通效果,又能在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放松和宣泄,是我们在教师健康心理引导中一项重要工作。

在我们学校就尝试建立了多种有效的情绪宣泄渠道。

周末聚会——放松。各教研组组长经常会组织周末聚会活动,教师可以自愿参加,大家在周末的时候寻求放松,一起外出娱乐,一起喝下午茶,一起看电影,一起逛商场,都是一种绝佳的发泄渠道。

生日组——感受温暖。在我们学校有一个生日组庆祝活动,每个教职员工过生日,都能得到100元生日基金,有小组的成员想点子为其庆祝生日,感受集体生日的快乐。

读书——提高素养。我们鼓励教职员工不断的自我充实,学校的阅览室也始终敞开,在充实的过程中,净化自己的心灵,提高自己的意识。每个老师读到一本好书,就会相互传阅,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演讲活动——“感恩常在”。这是我们学校每年都要举办的主题活动,教师们通过演讲的方式进行感恩反思,感受大家的关心,提高教师心理素养。

义工活动——奉献爱心。我们多次组织教师自愿参加义工活动,比如养老院义务劳动,福利院捐款活动,爱心义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奉献自己的爱心

在以前,我们经常会关注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因为幼儿期正是孩子心理形成的一个关键期,但是却往往忽略了作为幼儿的领路人——教师的健康心理引导。教师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健康的心理也是其基础之一。所以,作为管理者,要重视起每个教师的心理健康;作为教师个体,要学会反思自我,调节自己的心理,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压,扫去心中的阴霾,让健康的阳光普洒在每个教师的心里,从而产生更积极、高效的教育行为。

【作者单位:昆山市锦华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健康心理偏差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塑造中的应用
——评《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发展及塑造研究》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浅谈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
关于均数与偏差
自适应两级UKF算法及其在时变偏差估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