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果蔬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工工商大学、浙江万里学院

2014-04-10

今日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研究员海燕果蔬

浙江省果蔬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依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浙江工商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和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相关食品学科,于2013年7月11日经浙江省科技厅、财政厅和发改委联合发文批准建设。实验室主任由郜海燕研究员担任。主要研究方向:果蔬采后保鲜品质与安全控制技术研究;果蔬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干坚果加工与品质保持技术研究。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35名,其中高级技术职称和获博士学位(非高级职称)占77.14%,拥有2000余平方米的科学实验用房、30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达到省级重点实验室的要求。

承担项目——2013年共有26项科研项目获得资助。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采后损伤加速杨梅乙烯生成及果实衰老进程的分子调控机制”、“基于呼吸代谢途径的采后桃果实抗氧化活性调控机制研究”和“减压对果实采后能量形成及调控机制研究”等4项;973计划项目“果实采后衰老的生物学基础及其调控机制”子课题;公益性行业专项子课题“食用菌复合保鲜及高效干燥技术研究与示范”、“柑橘皮渣发酵生产纳塔、膳食纤维及残次杂柑加工全果饮品的技术研究与示范”等3项;完成农业部行业标准和商业部贸易行业标准各1项;多项省级和地市级科研项目获得资助。新增各类项目合同经费1853万元,到位纵向科研经费767.5万元。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基层横向合作经费200余万元。

人才培养和荣誉——2013年实验室主任郜海燕研究员荣获“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创新奖—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1人新入选“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2人通过“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综合考评,1人新入选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研究成果——郜海燕研究员和主要成员郑小林教授参加的“果实采后绿色防病保鲜关键技术的创制及应用”获2013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3完成单位和第4完成人)。陆胜民研究员主持的“柑桔皮渣和幼果高效转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13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对外交流——郜海燕研究员和陶菲副研究员赴意大利参加“第11届国际气调贮藏大会”;陆胜民研究员参加了2013年中澳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活动,访问了澳大利亚葡萄酒研究所、阿德莱德大学及其相关的研究机构;夏其乐副研究员于2013年赴美国阿肯色生物科学研究所进行了3个月的短期访问研究,并作了以果品加工副产物利用为主题的学术交流;郜海燕研究员、陈杭君与陶菲副研究员和研究生参加在甘肃兰州召开的2013年全国“果蔬采后生物学与技术”研讨会;郜海燕研究员、陆胜民研究员等20多人参加在南京举行的“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年会”,进行学术交流。

实验室邀请了美国农业部TonyJin教授、ChienYiWang教授和ShiowYinWang教授,美国夏威夷大学YongLi教授,来所开展果蔬保鲜技术、食品抗菌包装技术等方面的项目合作与指导交流。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教授、国家基金委生命科学部杜正明常务副主任,长江学者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教授、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蒋跃明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果蔬保鲜专家陆旺金教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加工专家赵晓燕研究员、冷链设备专家刘升研究员等专家学者到所做学术报告与指导。此外,分别邀请南京农业大学郑永华教授、渤海大学冯叙桥教授到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并做了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果蔬保鲜技术研究进展学术报告。

专利论文——2013年度共发表SCI论文17篇,EI论文3篇,核心期刊36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5项,新增申请14项。

成果转化和创新载体服务——实验室主要成员分别参加了农产品现代物流与安全控制、植物食品加工技术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主任郜海燕研究员和副主任陆胜民研究员分别为服务江山食品加工产业和常山胡柚产业的团队科技特派员首席专家,带领团队成员为当地产业提供技术服务。2013年实验室与企业对接或提供三农服务20余次,实现经济社会效益750万元,开发关键共性技术8项、新产品3个、新材料1种、新工艺4种,建立产业化示范基地4个。

承办全国果品加工专业委员会会议

农业科技合作对接

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郜海燕荣获中国食品学会突出贡献奖

杨梅技术培训

原子吸收仪

猜你喜欢

研究员海燕果蔬
贾康研究员
蒋保江研究员简介
奇思妙想的果蔬们
郭占恒研究员
清洗果蔬农残 你做对了吗
这些果蔬能保护呼吸道
夏启斌研究员
Friendship
果蔬大作战
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