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赛艇专项力量训练探析
2014-04-10王昌丽
王昌丽
(南平市少年儿童重点业余体育学校 福建·南平 353000)
赛艇项目近年来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和喜爱,赛艇运动员的专项力量培养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赛艇运动员对于专项力量有着严格的要求,专项力量影响着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动作技术和战术要求。然而,在我国广泛存在着过早进行专项化训练的现象,不能结合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规律,缺乏长远考虑,不能从综合方面提高运动员能力。因此导致了在青少年专项力量训练方面产生一些问题,本研究出发点就是基于青少年如何发展专项力量,结合其具体特点,指出存在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
一、青少年赛艇运动员专项力量技术特征
(一)生理特征
青少年身体各方面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着显著的变化。同时,对于年龄偏小的青少年,肌肉内成分有着明显的不同,能够和骨骼发育保持一定的吻合。根据运动生理理论分析,专项力量训练主要是促进肌肉系统的运动能力形成,能够更好地由神经系统控制,即训练神经系统特定的募集肌肉能力。14岁以下的青少年往往处于骨骼快速成长期,柔韧性强,但坚固性差。因此,针对14岁以下的青少年要坚持发展与专项相关的技术动作为主,重在实施基础训练,保证青少年形成扎实的运动能力,辅助发展专项力量练习;15岁以上青少年的力量增长速度最快,其绝对力量能够增长一倍,在专项能力方面的上升速度则更甚。
(二)技术特征
赛艇项目要求运动员进行周期性的拉桨,该动作要求运动员要具备良好的背肌和腹肌,其中,该运动主要依靠三角肌上部,影响到运动的肌肉包括:躯干屈肌、前臂肌、大臂肌、固定肌、肩部外展肌、伸肌、内收肌、回旋肌、屈肌以及腿部伸肌。可见,赛艇项目对专项能力的要求极高,需要运动员具备较强的专项技术。青少年运动员的年龄大多在15周岁以下,教练必须在满足其自身成长发育的前提下开展发展专项力量训练,这就是说要以陆上辅助训练为主。针对超过15岁的青少年,可以适当地加强转向力量训练,采用专业化的方法来增强青少年的相应能力,可以采用荡桨池和测功仪进行训练,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培养青少年转向技术,突出肌肉锻炼、耐力训练等内容,从而提高了赛艇运动员的专项技能。
二、青少年赛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应坚持的原则
专项力量训练旨通过力量方面的训练打好运动员的专项基础,专项力量训练需要保证青少年能够获得以下方面的能力,包括:训练控制、训练水平和技术与体能关系认识。训练要根据运动员的自身发育和生长特点,避免训练的盲目性,使训练和青少年的负荷程度相吻合。训练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赛艇比赛,尤其是两千米的比赛赛程,无疑考验着运动员的各项体育技能,对他们的无氧和有氧耐力都提出了要求,尤其是有氧能力。但是,在现代赛艇青少年培训中,存在部分教练员不能根据运动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培训方式,某些教练员采用大负荷力量练习,从而使运动员过多地进行无氧代谢,缺乏有氧训练。这种情况对于运动员的机体有着不利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运动员的有氧能力进一步下降,主要是由于肌肉变化导致血管和心脏结构的变化,在训练中必须进行更正。
(二)系统性原则
要使力量训练朝着专项化发展,就应当注重肌肉力量上的动作技巧练习。首先,要结合专项训练具体内容,进行相对应的肌肉专项训练,使其符合基本要求;其次,保证肌肉运动能力符合运动规范;再次,保证神经系统在募集肌肉中与运动需求的形式、数量和类型所一致。尽管专项力量涉及的肌肉训练较为复杂,但注重年度力量训练的系统性或周期性是大部分教练的共识。部分教练不能进行正确地进行指导,运动员运动训练效果就难以符合专项运动要求。
(三)阶段性原则
对身心飞速发展的青少年来说,很多体育技能也都是从零开始增长的,这其中最关键的内容就是掌握专项运动技术和技能,专项力量是保证运动技术学习的基础。力量训练要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促进运动员机体系统的正常发展,从而能够为未来进行大负荷专项训练提供良好的基础。但是,力量训练在训练计划中有着很强的阶段性,不能过早地进行大负荷训练,这样不仅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而且也不符合专项训练的根本宗旨。同时,还存在进行的专项力量划桨训练中初期阶段不规范,要求青少年在划桨中用力时间短,频率快,用力效果不能发挥到最佳,运动员容易产生疲劳,训练的效果自然也难以达标。
(四)全面性原则
作为对技术水平要求极高、难度较大的一项运动,赛艇运动同时要求运动员各个肌群协调完成,力量训练主次分明,全面兼顾,否则就不符合技术规范,影响比赛成绩。实际训练中需要根据技术要求进行平衡训练,保证各个肌肉群在划桨中符合要求,保证拉桨这一动作的协调、标准、规范。
三、青少年赛艇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分析
(一)采用游戏性的力量训练方式
很多青少年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如果在训练时能够引入游戏活动,必然能够增加运动员的训练趣味性,提供其积极性,保证其运动的心理状态,能够高质量和高效率进行日常训练,从而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真正的实力。
(二)采用青少年可以克服自身和外界阻力的练习方式
应当抓住青少年这一黄金时期,训练他们抵抗外界阻力的能力。教练应该根据项目训练特征设定专门的训练内容,从而保证青少年能够形成抵抗外界阻力的物理和心理条件。同时,还应该结合青少年的训练实际水平,增加相应的专门训练练习,如单腿下蹲、下蹲跳、原地蹲起,提供相应的训练内容。
(三)利用各种器械进行负重练习
杠铃在培训运动员负重中为常见内容,能够有效地提高其肌肉能力,在实际中推广程度广泛。然而,在培训中必须保证姿态符合规范,保证运动员不会因杠铃训练导致机体伤害,影响到之后的培训。另外,如果必要,还应当加入负重方面的专项训练,较为常见的就是进行划桨池负重训练,采用低浆频大浆叶划的方式,提高负重,增加阻力。测功仪也可以作为专项负重训练的方式,通过改善动作结构,保证形成良好的耐力,也能够保证安全的进行训练。
(四)开展不稳定状态下的力量练习
力量练习通常需要保证平衡,然而,赛艇运动中却需要波动起伏,很少有平衡状态。所以,在训练运动员中要强调非平衡状态的训练,最大程度地模拟实际运动发力姿态,教练应结合实际情况增加非稳定和非平衡情况下的练习,从而保证运动员在实际赛艇运动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四、对青少年赛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建议
(一)抓住青少年力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青少年在年龄为13岁左右其力量增长最快,最高速度能够达到50%左右,该速度呈现直线式的发展,这也说明了在该阶段进行力量素质培训最有效。该阶段青少年骨骼发育欠佳,骨骼坚固性有待进一步加强。所以,该阶段的绝对力量训练要注意训练强度,保证训练符合规范,不影响青少年正常发挥,不造成意外伤害事故,以最大负荷50%为标准。赛艇运动要求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以动力性为主、静力性训练为辅的整体结构,并且保证训练比例为3:1左右。同时,还要根据青少年的训练情况制定相应的专项力量评定和检查系统,能够及时发现运动员所存在的训练问题,通过调整训练内容来改善运动员的状态,从而提出最符合赛艇运动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专项训练方法。
(二)不同力量素质的发展必须要有依次性
专项力量训练要依次进行,使运动员能够平稳地发展,同时,在训练中要注重运动技术动作特征、肌肉用力方式和能量代谢特征的研究,从而制定出规范化的训练程序。在训练中要加强研究运动员的生长发育特征,根据其自身特征来调整相应的训练方法,从而为运动员提供最佳的方案。同时,训练必须符合强度要求,保证青少年赛艇运动员力量训练能够不影响其成长,也不会出现意外的伤害。所以,力量训练要采用强度先小后大的趋势,逐渐地使运动员的耐力上升,达到变粗肌纤维,增加肌肉横断面的效果。同时,还要保证稳定过度,以进一步完善肌肉及其神经系统相互协调、配合的能力,同时使肌肉功能无论在力量还是速度上都有所提升。此外,在需要的状况下采取大强度和少频次方法进行训练,从而提高运动员自身绝对力量。
(三)力量素质训练与专项技术相结合
根据赛艇运动技术特征可知,较高的运动水平需要运动员的小肌肉群协调参与,保证赛艇运动中的各方面的同时发展,青少年的肌肉发育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深层肌群与小肌肉群的参与度。要在了解与掌握动作技能、运动技巧相关要求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措施加强青少年运动员该方面的训练,制定相应的专项训练内容。教练员还应针对具体训练目的和方式要求给予讲解,保证青少年能够明白专项力量和专项成绩关系。最后,训练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变化的训练方式,保证训练质量和强度。
五、小结
在专项力量训练中,运动员应当注意自己的运动速度、动作方式、肌肉收缩方式、肌肉力量强弱等都与赛艇这一运动专项要求相吻合,切实提高肌肉群在相互协调、力量表现等方面的能力,从而促进专项力量的发展。总之,专项力量训练不仅要达成能量专项化在训练强度、次数、训练组数以及各组间歇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同时还要使参与动作的肌肉部位及其力量程度与动作要求相吻合,达到专项训练的最终目的。
[1]吕长松.青少年赛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问题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9(04).
[2]简广风.青少年赛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实践与思考[J].体育科研,2008(05).
[3]顾善光.我国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与理论思考[J].体育学刊,2008(01).
[4]关亚军,马忠权.核心力量的定义及作用机制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01).
[5]刘晓红,丁俊华,刘晓明.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6]黄玺章.核心力量训练的科学认识[J].少年体育训练,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