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统筹下的高校英语人才培养
2014-04-10张捷
张 捷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江苏·常熟 215500)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而随着全球一体化速度的加快,英语也越来越普及。而现今城市和农村学生的英语基础不一,农村学生的英语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区学生,且也不像城区学生一样自信,敢开口说英语。现今处于城乡一体统筹背景下,缩短城乡学生的差距、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成为高校英语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偏远地区英语教育现状
在我国,受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相对较大,而发展不均衡这一现象具有普遍性,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教育资源在配置上本就不均衡。根据国家教育科学的调查结果显示,偏远地区农村人口在知识文化上远远低于城市水平,中低学历的人口相对较多,教育水平的差距是我国城乡差距中比较突出的。我们都知道,在教育上实现公平,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1],在经济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现今,接受教育的水平渐渐成了划分社会层次的一大依据,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关联到就业和人们的收入水平问题,城乡在英语教育上的缺失必然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一)教学条件不足
偏远地区在英语的教育上,由于教学条件的不足,偏远地区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处在弱势地位。大多数偏远地区的学生没有机会接触网络,电教化教学更是不可能实现,他们虽然在学习上努力刻苦,但是由于学校在教学条件上不具备优势,使学生们在英语口语、阅读理解以及听力方面明显不如城区的学生。
(二)师资力量不足
老师专业能力的强弱对学生成绩好坏同样具有较大影响,老师专业知识的好坏决定了老师教授知识的范围。通常来讲,我们评定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应该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看该老师是否拥有英语专业知识能力,另一方面要看该老师的教学组织能力。然而,在我国偏远地区,教授英语的老师学历都不高,他们在英语发音、听力、阅读理解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偏差,这就直接导致了在偏远地区学习的孩子和在城区学习的孩子在英语水平上有所差距。除了这些之外,偏远地区的英语老师更容易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更加倾向于求证答案的正确性,而忽略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在英语上的学习热情,也往往使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时缺乏对于自身英语能力的信心,不敢开口表现自己。为适应当今社会人培养的需要,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学习热情不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并且这句话在任何领域都能得以印证。在偏远地区,由于学生在初识英语阶段中会遇到种种问题,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在极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的学习热情,在后来的学习上很容易出现没入门、跟不上的情况。来自偏远地区的孩子对英语的认知度本来就低,又加之面对老师死板的教学方式,对英语的学习提不起兴趣,这通常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放弃英语,在这种教学体制下,当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进入大学时,便会不自觉的对高校人才的培养造成了阻力[2]。
二、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及应对方法
(一)改革模式
2003年,我国开始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教育部高教司在2004年还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条例,在2007年最终确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教育大纲[3]。
在这次大学英语的改革要求中,提出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应当多使用计算机网络,大学老师上课时,多使用多媒体教育和书本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上课更多的是依赖书本。而此次开启的计算机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属于一个新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能够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在课外运用计算机来自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实质上将英语的教学模式分成为“课堂教学”与“课后自学”两大部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在增加老师上课时间的情况下,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力度。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还注重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把学生学习英语的听、说能力当成学习大学英语这门课程的的重中之重,这对于教育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城乡教育本身在地区办学上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学校管理水平以及学生能力等一些方面有着不一致的现象,来自农村的孩子较来自城市的孩子而言在英语的基础上相对较弱,这就直接表现在大学英语学习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二)应对方法
面对新的教学改革模式,学生个人自主学习将成为今后重要的一大环节,通过自主学习,可以有助于学生较快地提高他们在英语综合应用上的水平,缩小城市和农村孩子在英语学习基础上的差距,从而实现学习目标,达到最佳效果,所以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是今后的一大论题[4]。
通过深入研究,了解致使大学生在英语这门学科上成绩城乡差异显著的一些原因,特别是城乡生源在应对网络采取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差异大,这为我国大学英语在教学方面的改革提供了素材。在应对方法上,我们应该帮助广大大学教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而制定出个性化的教案,以适应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三、全面贯彻通识教育
在城乡一体统筹下的高校英语培养中,通识教育是其中一大亮点,通识教育中“识”具有广泛的指代意义,它要求大学生不仅有专项知识,还要拥有广泛的见闻和常识。在我国香港与台湾等地区,把这种教育理念贯彻于学生的教育当中。通识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动手能力强、素质全面的人才,在社会人际交往中八面玲珑,有社会责任感,又不缺乏自我发展的个性[5]。这种教育模式的推行,在城乡一体统筹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高校在对待英语教学中应该就已经存在的现实问题来进行思考。城乡教育本身存在一定性质上的差异,在高校英语的的培养上,应该多方面考虑,在积极思考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寻找出城乡一体统筹下高校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的结合之处,将有助于高校英语的一体化培养,有利于提高我国大学英语的整体水平,从而有助于提高我国大学教育质量。
四、高校应该培养创新型人才
就高校英语教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问题上,英语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针对英语专业的教学特点,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实现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英文水平的目标,以更好地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
针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对能力的重要性做了一个调查,在信息化的今天,高校英语人才培养是否应该注重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在问题设置项目中,我们分别设有创新能力、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专业能力等项目。在随机抽查的650人当中,调查结果显示排名第一的是创新能力,所占百分比为46.5%,共有302人认为创新能力是面对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一项要素,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及团队的写作能力各占到16.9%和13.1%,这反映出大学生在面对信息经济时代时,应当充分地认识到创新能力在现今社会上的重要作用[6]。针对这一现象,可采取如下措施:
1、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应当采用指导的思想,这一思想在大学四年教育中同样适用,即在课程的设置上、教学设施上、老师教学的手法上和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上,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概论,使学生在和同学的相处上,和老师的交流上来提高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2、在高校课程的设置上,学办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和要求,针对性地增加选修课的数量,又依据经济市场的供需要求来更新学校选修课的实体内容。授课老师在教材的选定上,应当各具特色。高校教师根据自己所擅长的项目开设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的划定以及自身今后可能从事某项工作在方向上的需求来自主选修英语课程。老师在选择教材时,教材的内容也应当依据现实时事、各地文化习俗、学生的层次水平来定。当然,教师也可以从教学自身特点出发,选择综合化的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实用性。教师在教授学生的同时,也应当根据社会的变化来进行自我学习,加强自身的文化知识,制定新的教案,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3、在今后的的大学教学中,应该把英语教学的侧重点进行调整,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方向。在学习语言的科目中,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展自我个性,从而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高校在平时的活动开展上,应该多开展相关的讲座和专题报告,并且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行自由讨论,形式可以灵活多变,这对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结束语
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直是教育上的一大议题,我国外国语院校、综合性的院校以及师范类院校中的英语专业,都承担着培养不同类别人才的重任,在统筹城乡发展的今天,高校英语的培养不仅要协调地区差异所造成的文化差异,更要调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弥补学生自身层次差距的缺陷,这对培养合格的英语人才起到重要作用。
[1]吕洋,黄岩.通识教育与高校英语人才培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3).
[2]郑素杰.内蒙古高校英语教学创新与人才培养情况调查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3]张广天,宋玉.论合作学习理论在高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J].神州(中旬刊),2013(6).
[4]官卫华.城乡统筹视野下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重构——南京的探索与实践[J].城市规划学刊,2012(1).
[5]彭小琴.统筹城乡背景下农村英语教师培训资源整合研究[D].重庆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12.
[6]黄睿,何睿.网络环境下安徽普通高校城乡生源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差异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6).
[7]周昕,崔东.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哲学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