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实践及其基本经验
2014-04-10
(四川师范大学 政治教育学院,成都 610066)
阶层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阶层关系和谐是社会关系和谐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阶层关系方面出现了很多新问题。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核心的邓小平同志,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协调阶层关系,积极促进社会各阶层和谐相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提供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动力支持,也为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阶层关系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阶层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借鉴。
一 邓小平关于我国阶层关系问题的基本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原有的由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阶层构成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有的社会阶层内部产生了分化,同时又出现了很多新的社会阶层,阶层关系日益复杂,阶层矛盾不断激化。邓小平认为,服务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现实需要,就必须协调好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更加广泛的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为此,他非常重视对我国社会阶层关系问题的研究和思考,提出了很多重要命题,为正确认识和处理阶层矛盾、促进阶层关系和谐提供了重要依据。
1.阶层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时期必须要处理好的一个重大关系
邓小平强调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积极促进阶层关系和谐。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先行一步,“经济体制的改革,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重大变化”[1]586。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社会阶层矛盾及关系复杂化的倾向,邓小平指出:“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内部大量存在的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的各种社会矛盾,采取不同于阶级斗争的方法来正确地加以解决,否则也会危害社会的安定团结。”[2]65针对社会阶层关系开始复杂化,邓小平强调要加强研究并予以解决。在此基础上,中共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和矛盾,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个重大课题。”[3]43针对这一重大课题,中共十三大还提出要“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及时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加强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联系和沟通。1993年9月,邓小平针对当时阶层矛盾中的突出问题,严肃地指出:“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4]1364阶层矛盾若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就会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稳定压倒一切”[5]331。正是因为邓小平十分注重把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正确认识和处理阶层关系,才有力地保证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推进。
2.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比较低是社会主义时期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矛盾产生的根源
在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时期阶层矛盾问题时,邓小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经验,深刻地揭示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是社会主义时期阶层矛盾产生、阶层关系不和谐的根源。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6]182当前阶段的阶层矛盾实质上是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在社会关系方面的集中表现,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2]63。邓小平强调,从现在起,我们“必须一天也不耽误,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6]241。
3.维护人民利益是正确认识和处理阶层关系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是邓小平认识和处理阶层关系问题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邓小平认为,要站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来认识和处理阶层矛盾,协调阶层关系,因为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雄厚的力量支持。邓小平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6]368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阶层矛盾、协调阶层关系时,制定的政策措施都要有利于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利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6]128。邓小平始终坚持把“为人民造福、为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积极贡献”作为选人用人的政治标准[6]151。到1992年,邓小平又提出了更加系统的 “三个有利于”标准,即“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372, 他的人民利益思想更加发展了。这充分地表明了邓小平在认识和处理阶层关系时始终坚持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的鲜明立场。
二 邓小平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法
邓小平提出要妥善处理阶层矛盾,努力促进全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的和谐,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根据改革开放初期阶层关系的新特点,邓小平提出了协调阶层关系、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邓小平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基本思路
总括起来,邓小平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基本思路是:推进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创新以构建阶层关系和谐的理论基础;加快社会生产力发展以构建阶层关系和谐的物质基础;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以构建阶层关系和谐的制度基础。
1.以创新促和谐。解决阶层矛盾,促进阶层关系和谐,必须创新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是我们认识和处理阶层矛盾、协调阶层关系的理论依据,但因为我们“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5]29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僵死的教条,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从来没有墨守成规的观点,必须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
从改革开放初期阶层关系的实际出发,邓小平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制度消灭了,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不再存在,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2]11,所以要严格区分阶级矛盾和阶层矛盾,不能混淆两者的界限。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解决阶层矛盾必须采取不同于阶级斗争的方法。在考察不同社会阶层成员的政治表现时,邓小平突破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强调按照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中所处的不同地位来揭示社会成员的地位的限制,提出了具体的“三看”标准:“我们应当着重看他们自己的基本政治态度,看他们自己的现实表现,看他们对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所作的贡献”[6]93。就阶层关系而言,邓小平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在工人阶层、农民阶层和知识分子阶层之外,还出现了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等新的社会阶层,但这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的,是在居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公有制经济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普照之光”照耀下的新阶层,因此,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等新的社会阶层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在新的社会阶层出现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邓小平虽然在理论上没有明确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政治属性,但始终将其确定在“人民”的政治范畴之内,这也是邓小平阶层理论的一个创新,而这一创新对于增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以发展促和谐。邓小平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角度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现阶段产生阶层矛盾、阶层关系不和谐的根源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提出了以发展促和谐的新思路,为促进阶层关系和谐明确了主攻方向。
邓小平深刻认识到现阶段阶层矛盾普遍存在的根源是生产力水平低,因而解决阶层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不断发展生产力,发展是解决阶层矛盾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他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6]314围绕如何实现生产力发展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命题。如“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实行改革和开放的政策”[5]265,认为只有改革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377,科学技术和教育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必须抓紧、抓好等。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调整和处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不断消除形成阶层矛盾的诸多利益群体间的差别程度,才能真正实现阶层关系和谐。
3.以制度促和谐。从制度层面探寻阶层矛盾产生的根源,并以此寻求解决阶层矛盾的方法,是邓小平阶层和谐思想和实践的一个鲜明特点。
邓小平一方面充分肯定我国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指出我国基本制度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另一方面又尖锐地指出具体体制方面存在的种种弊端是产生阶层矛盾的重要原因,因而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以制度改革作为有效保障。早在1957年,邓小平就主张要拓宽民主渠道,“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政协会议上,职工代表大会上,学生代表大会上,或者在各种场合,使他们有意见就能提,有气就能出”[7]273。他指出:解决阶层矛盾“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不同社会阶层利益表达机制,扩大人民的民主权利,拓宽人民表达自己意志的渠道,才能使阶层矛盾得到及时有效的调整,防止阶层矛盾激化,使正确处理阶层矛盾得到根本保证。在处理阶层矛盾、协调阶层关系中,邓小平积极推动制度改革。从恢复被“文革”破坏了的国家政治经济制度,逐步深入到改革党和国家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领导制度及具体的体制,其目的就是通过制度变革,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阶层关系和谐创造条件。
(二)邓小平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具体方法
邓小平反复强调必须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认识和处理阶层矛盾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阶层矛盾是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的局部性矛盾,只要认真对待,不断探索正确处理阶层矛盾的新办法,阶层矛盾是可以妥善解决的。
1.对不同社会阶层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进行准确定位,调整不同社会阶层的政治关系,激发阶层成员的积极性。
一是对原有的社会阶层重新认识和定位。对于工人阶级,邓小平强调“我国工人阶级不愧是久经考验的立场坚定的革命领导阶级”[6]135,必须明确工人阶级的领导阶级责任,使他们成为发展生产力的主导力量、改革的推动力量,成为维护稳定的中坚力量。对于农民阶级,邓小平明确指出:“我国80%的人口是农民。农民没有积极性,国家就发展不起来。”[5]213对于知识分子,邓小平说:“总的说来,他们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6]89中共十二大最终把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一起定位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三支基本社会力量”。
二是对新社会阶层的新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补充首先发展起来,一些个体经营的企业和商店因生产经营业务扩大,雇工人数逐渐增加,成为雇工经营的私营企业。对于私营企业的出现,当时党内外看法有比较大的分歧。邓小平指出:“总起来说,第一,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我们过去就是吃了‘左’的亏。第二,不管你搞什么,一定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6]3121982年,邓小平提出并经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了对私营企业“看一看”的方针。到1987年,中央在《关于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文件中,首次肯定了私营企业存在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并提出了“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抑弊,逐步引导”的方针。新的社会阶层特别是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属性,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改革开放初期,受“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有人将私营企业和个体户视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经济根源,邓小平指出,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可能会出现,但不会形成一个资产阶级。到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科学论断,为包括私营企业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扫除了理论和思想上的障碍,使私有经济和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2.尊重并维护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阶层关系的核心是利益关系,促进阶层关系和谐,就需要协调好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邓小平讲:“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6]146邓小平根据不同社会阶层的特点,采取不同措施来实现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
对农民,邓小平提出在经济上切实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充分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他要求,在农村开展任何一项工作,实行任何一项政策,都必须首先考虑是维护还是损害了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是有利于调动还是会挫伤农民的积极性。他肯定了农民创造的“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余都是自己的”分配模式,更主张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给农民以更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使之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通过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使农民的民主权利得到落实,使农民成为政治生活的主体。
对知识分子,邓小平非常注重维护和尊重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尊严,关心和支持知识分子的学习和工作。他指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6]41要为知识分子创造比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围绕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个核心,我国逐步形成了以“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为主要内容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邓小平始终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力对解决阶层矛盾的重要作用,在邓小平看来,唯有如此,才能为构建和谐的阶层关系奠定丰厚的物质基础。由于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落后,为了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尽快搞上去,邓小平非常强调提高效率,“实践证明,步子放大些有利”[5]248。当然,邓小平在强调效率的同时,始终没有忽视公平问题。他说:“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5]111在发展中,如果因为没有解决好公平问题,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不仅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且会使阶层之间非对抗性矛盾演变为对抗性矛盾。所以,在处理阶层矛盾时,邓小平强调一定要坚持兼顾公平的原则,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协调好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避免阶层之间非对抗性矛盾演变为对抗性的矛盾,危及社会稳定。
4.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强调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为促进阶层关系和谐创造物质条件的同时,也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促进阶层关系和谐提供共同的思想基础。他指出:一方面,“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5]89;另一方面,他一再强调,要用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和理想教育人民,培养“四有” 新人,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并重,不能“一手硬、一手软”。邓小平多次强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理想、道德、纪律、信念的教育,以鼓舞更加广泛的社会阶层的劳动热情和政治热情,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和社会事业的进步。处理社会阶层矛盾,就是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认清自己合理的、现实的利益,放弃不合理、不现实的要求,既维护自己的利益,也照顾他人的利益,及时有效地化解阶层之间的矛盾。
三 邓小平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历史经验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者,邓小平成功地解决了改革开放初期日益突出的阶层矛盾,促进了阶层关系的和谐发展,不仅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聚集了雄厚的力量支持,而且为处理当前的阶层矛盾提供了丰富经验和有益借鉴。
1.一切从实际出发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明的理论品格,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活力源泉。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强调:“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5]292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邓小平始终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创新。在认识和处理阶层矛盾、协调阶层关系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中国不断发展变化的阶层关系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并以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成功经验为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增添了很多新内容。他提出的“三看”标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新观点,把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为新时期正确认识和处理阶层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2.人民利益至上
在邓小平看来,“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处理阶层关系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要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随时倾听群众呼声,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促进阶层关系和谐实践成功的标准。邓小平在处理阶层关系时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奋斗目标。他强调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而且把人民利益的实现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在综合国力增强的基础上,这是他在处理阶层关系问题时始终坚持的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人民利益至上是邓小平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秘诀。正如江泽民指出的,“他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8]。实现人民利益,不仅仅是邓小平阶层和谐理论和实践的逻辑起点、实现目标、判断标准和最终归宿,而且是他的阶层和谐理论和实践最基本、最本质的规定。
3.经济发展和制度建设是实现阶层关系和谐的两翼
经济发展为阶层关系和谐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邓小平将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解释为政治问题,并强调这是中国最大的政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6]163。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各阶层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之所在。我国各阶层人民的关系主要是围绕这个根本问题展开的,他们之间的矛盾也主要是在共同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的过程中产生的。所以我们必须围绕这个中心任务来处理阶层关系问题,立足于怎样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解决阶层之间的矛盾。
制度建设为阶层关系和谐提供了根本保障。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邓小平对于制度问题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与反思,邓小平充分认识到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6]333。他不仅指出制度不健全是导致阶层矛盾产生和激化的根源之一,而且强调应通过制度建设协调阶层矛盾、促进阶层关系和谐。在制度建设方面,邓小平做了很多努力,为新时期党和国家制度建设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也为协调阶层矛盾、促进阶层关系和谐提供了根本保障。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决定,并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9]。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正确认识和解决阶层矛盾,促进阶层关系和谐是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事业能否顺利推进的大事。只有对阶层矛盾作具体分析,才能认清改革的动力与阻力,明确改革的方向;也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阶层矛盾,促进阶层关系和谐,也才能凝聚改革力量,达成改革共识。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总结邓小平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成功经验,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把握阶层关系的新特点,进一步探索实现阶层关系和谐的新思路新方法,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进程提供不竭的力量支持和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江泽民.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3-11-04.
[9]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