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地区风物传说概说
2014-04-10王慧
王 慧
风物传说也叫地方风物传说,是民间传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万建中认为:“风物传说是对一个地方人工或自然景物形象的一种想象性叙事,是对某些风俗习惯的诠释,叙事和诠释的目的在于确认和提升景物、习惯的文化地位,并注入历史的逻辑力量。”按照当今中国民间文艺学界较为普遍与通用的分类方法,它与人物传说、史事传说共同构成民间传说的主要内容。风物传说在民间传说中占有很大比重,从数量上、篇幅上以及它所蕴含的民俗文化等价值上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因而一直受到业界学者的重视。大同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拥有着数量繁多的风物传说,因地处内蒙古草原与黄土高原的交界处,在历史上成为汉族与鲜卑、契丹等少数民族的斗争与融合之地,大同的风物传说有着不同于中原地带的地域特色。本文主要依据大同的文化生态背景,从大同风物传说的主要分类入手,探讨其中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一、大同风物传说的文化生态语境
大同地处黄土高原东北部,位于山西省的最北端。北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凉城县毗邻,西、南与本省朔州市、忻州地区相连,东与河北省阳原、涞源、蔚县相接。这座坐落在晋北地区的古城,同时以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著称,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早在战国时期,就是赵国重要的军事要塞,在北魏时期一度被当作都城,是当时北方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在千年岁月长河中,大同曾数度易名,一直到辽代才定名“大同”,并沿用至今。此间,还曾被选作辽、金两代的陪都(西京),在明清时期成为军事重镇。悠久的历史与多名族融合的背景构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大体可以概括为平城文化、边塞文化和佛教文化。
二、大同风物传说的主要类型
无私的大自然显然是对大同独有偏爱,才会令这里山水明秀、古迹繁多,神采尽现。大同下辖四区七县,在这片土地的每个角落几乎都流传着优美动人的传说。按照这些风物传说的主要内容,可将大同的风物传说大致分为地名传说、山川名胜传说、习俗传说等三大类。
1.地名传说。地名传说是风物传说中一类常见而又古老的传说,这类传说对它所描述的对象(即风物)的产生原因及过程进行了解释性的说明,并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民众的口耳相传以及再创作流传下来,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知的面貌。大同的这类传说非常丰富,内容大到建城传说、开村传说,小到街角巷弄、一座庙、一块碑,都有其由来与存在意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它们大都表现了当地民众对于历史、地理朴素的溯源探秘心理,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与乡土的热爱。
《凤凰城的传说》讲述了大同为何历来有“凤凰城”的美称:传说王母娘娘的瑶池养着一只金色的凤凰,它一心向往人间的美景,于是偷下凡尘,路过大同,看到这里遍布梧桐,就想降落休息一会,没想到被一名路过的勇士误伤,难以起飞,怕误了返回天宫的时辰,便决定化为城池永远地留在这里。这与大同在城池布局上为何有东关、南关、北关,唯独没有西关相契合,西关即为凤凰受伤的翅膀。凤凰作为我国自古以来图腾崇拜的对象,代表着祥瑞与天下太平,这则传说寄托了当地民众对于家乡美的理解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落凤台的传说》,则与历史人物萧太后有关。传说在大同城内西北隅大十字东街十八号院内有一大石盘,因是当年凤凰栖息所在,所以取名“落凤台”。每当阴历初二的晚上,在别的地方看不到初升的月牙,站在这块石盘上却能看到,这是大同的八大奇景之一,也叫“凤台晓月”,后来萧太后把这块石盘当作了梳妆台。众所周知,在宋与辽的战争中,大同作为连接草原与中原的过渡地带,一直都是兵家争夺的重点。萧太后作为辽国权力与智慧的女性代表,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崇高感与神秘感。在大同成为辽国陪都后,大同民众对萧太后的崇拜与敬仰与落凤台的传说附会结合,这则传说既表现出了落凤台与生俱来的神奇,更以“梳妆台”这一比喻,婉转地表达出了萧太后柔美的女性魅力。
此外,还有《玉龙洞》、《店村》、《穆桂英坡》等许多关于地名起源与特征的解释性故事。这些地名传说所包含的民间逻辑与浪漫的想象思维,为后人对乡土的认识、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提供了材料与思想准备。这样的认知被一代代继承,最终形成了牢固的地方认同。
2.山川名胜传说。山川名胜传说在大同风物传说里所占比重最大。它既包括自然景观传说,也包含人造建筑物传说,通常会与英雄人物、动人爱情或宗教信仰等元素相结合,对特定风物进行艺术性的解释,表达出历史与文化的双重内涵。大同的山川名胜众多,围绕它们产生了许多传说组合。主要有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的传说,北岳恒山的传说,上下华严寺的传说,善化寺的传说,九龙壁的传说,雁塔、鼓楼、凤临阁等,也有独立与完整的传说。
云冈石窟的传说数量非常多,但是有很多故事情节基本接近,仔细进行分类可以发现,流传广泛、内容相对稳定的有:《云冈石窟的出世》、《昙曜五窟》、《云冈石窟为啥雕凿在五周山上》、《云冈石窟为什么庙大门小》、《云冈石窟为什么只建了一半》等。这些传说对云冈石窟的建造史、选址、艺术特色、荒废原因做出了民间想象与解释,其中包含了崇佛心理、对北魏王朝先重佛后灭佛、北魏迁都的种种历史现象的理解。一个落后民族在对比其强大的民族进行统治时,利用宗教控制民众思想,而后又逐渐被汉民族所同化,经过漫长的融合,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佛教文化却在大同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云冈石窟也成了闻名中外的佛教圣地,朝拜者川流不息,是北魏文化在大同最显著的代表。
恒山,位于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距大同市市区62公里。主峰天峰岭在浑源县城南,海拔2016.8米,被称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天下第二山”。恒山是著名的道教活动场所,传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就是在此潜修成仙的。恒山的历史悠久,传说众多,内容各不相同,从山上到山下,几乎每一块石头、每一个山洞都有传说,《虎风口、悬根松和果老岭》、《恒山神》、《金鸡石》、《玉羊石》、《恒山松》、《白蟒石》等等,仅在《雁北民间故事》一书中所辑录的传说就有二三十则。透过纷繁复杂的故事情节,可以感受到恒山浓厚的神仙气息与道教文化,在大同这个闻名的佛教圣地,有如万绿丛中的一点红,遗世独立。
明朝实行卫所制,大同镇为九边重镇之一,是京师在西北方向的屏障,对整个明王朝意义重大,所以明朝的帝王们都对大同特别重视,明洪武五年(1372年)徐达依照旧城重建大同城,长期屯兵在此的军户与本地居民都需要大量的生活与生产物资,因此这里的商品经济发达,是个车水马龙、店铺林立的城市。九龙壁、雁塔、鼓楼、凤临阁等的传说大部分都是明朝年间开始形成与流传的。《九龙壁的传说》与朱元璋的十三子朱桂有关,朱桂从小被立为太子,但是成年后朱元璋发现他并无治国之才,废其太子之位,立为代王,镇守大同。但朱桂从小娇生惯养,顽劣成性,整日只知道吃喝玩乐,他听说朱棣修了一座琉璃九龙壁,煞是好看,就撒泼耍赖也要建一座,并且一定要比燕王府的那座长二尺,高二尺,厚二寸,所以至今大同的九龙壁全国最大,故宫里的那座都比不了它。九龙壁的由来一方面与代王曾镇守大同有关,另一方面,大同气候干燥,降雨稀少,龙能行云雨这一观念早就为大同民众所认知,在九龙壁的多则传说中都能听到“九龙戏水”、“呼风唤雨”这样的单元,这与当地人民渴望雨水进行日常生产生活也是密不可分的,九龙壁不仅作为皇家与权利的象征,更是作为一种祈雨信仰的标志物得以保存至今。
《凤临阁的传说》流传至今主要有两个版本。
版本一:明代大同城内酒店林立,其中最大的一家叫“凤临阁”,老板是一位美丽聪明的女子——李凤姐,她性格泼辣,能说会道,酒店生意非常红火。正德皇帝假借观赏大同民俗为名,微服来到大同。在凤临阁吃饭时,与李凤姐相识,两人经过一番曲折之后,有了感情,正德帝回京时欲强行带走凤姐,所以封了凤临阁。凤姐认为自己是普通民女而拒绝,宁可出家做尼姑,也不愿去京城。正德帝就火烧尼姑庵,想逼凤姐出来。不料凤姐宁死也不愿走出尼姑庵!正德帝追悔莫及,再去扑火时却为时已晚。深爱凤姐的正德帝心灰意冷,下旨凤临阁永远不准开业,除非凤姐死而复生。
版本二:大同古城西街有一道巷子,叫九楼巷,因巷内有九座酒楼而得名。其中一家叫“凤临阁”,方圆几百里闻名。这家酒楼的老板是李凤姐和她的哥哥。正德皇帝听说“大同历代出美女”,就以“巡视民情”为由来到了大同。他来到凤临阁吃饭,发现一位面似芙蓉的姑娘在招呼客人喝茶饮酒,便故意出手阔绰吸引她注意,凤姐见此人英俊潇洒,出手不凡,以为他是一个官,设计试探虚实,后得知他是当朝皇上,皇上也对凤姐心生爱意,赠玉带一条许诺选良辰吉日将她接入宫中。后正德又到怀仁、应县巡访,得了“白芍药”和“红牡丹”二美女,整日寻欢作乐,早把当初与凤姐的誓言抛诸脑后。九楼巷的大地痞王龙也看中了凤姐,使尽手段非要纳凤姐为妾,凤姐连急带气得了重病。后她与正德皇帝相见,劝他不要贪图美色,尽快回京,又诉说了王龙之事,然后头撞石柱而死。正德皇帝被凤姐顾大义、劝君悔的行为所感动,赶回皇宫,平息了一场正在策划中的动乱。皇帝下旨把王龙剥皮抽筋,镇压在鼓楼之下,还御赐金匾,上书“凤临阁”,挂在酒楼前面。
李凤姐与正德皇帝的爱恨情仇传为了千古佳话,大同当地的男女老幼无所不知,每个人都津津乐道。除了凄美的爱情故事,凤临阁的稍麦天下闻名,百花稍麦更是有口皆碑,关于这百花稍麦还有一个故事:传说庚子年八月三十日慈禧太后偕光绪西逃路经大同,派太监李莲英到凤临阁点菜,厨师精心制作了九笼"百花烧麦",透明晶亮的薄皮中,包着鸡、鸭、鱼、牛、羊、猪等九种肉馅,烧麦上端制成牡丹、芍药、秋菊等9种花形,馅内浇以相应的花形果汁,鲜而不腻,慈禧食后将自己专用的一套银制餐具赏给厨师。从此,凤临阁的百花烧麦名扬华夏,历久不衰。
在当今大同的仿古一条街上,建起了一座按照原址所建的“凤临阁”。它以这些传说作为文化“软件”,抓住了大同成为旅游热门城市的契机,招徕天下游客,同时也作为大同美食的一张名片来提高大同的整体知名度与吸引力,充分地显示出传说与旅游相结合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3.习俗传说。习俗传说是对某一地区或某一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习惯进行解释说明的传说。大同是最古老的煤乡之一,从北魏时期就有人在这里开采煤矿,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是最早用文字记载有关大同地区煤炭的开发利用的著作。辽、金时期这里的采煤业已经非常发达。古代的生产技术低下,没有机器作业,全靠矿工终年辛勤劳动换取一定的产出量。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保护下,每一次下井挖煤都可能面临生死考验,安全成了矿工及其家人最迫切的渴望。
煤窑神信仰在这样强大的心理需求下产生,由此也产生了关于煤窑神的崇拜习俗以及传说。传说旧社会的大同煤矿有上百座大小窑神庙,其中最古老的一座在口泉沟的煤矿里。在这座庙里有一尊神,叫窑神,是“值年太君”太岁之神。他的真名叫殷郊,是纣王太子,因多次拒绝九尾狐狸妲己的勾引,惹怒了妲己,后被陷害,绑在柱子上烧死。他的灵魂得到神仙的指引,上山学艺,修炼成三头六臂,也就是现在俗称的“太岁爷”。后来在申公豹的逼迫下,助纣伐周。纣王灭亡后,殷郊被处以活埋,终生受犁锄之苦,因他在地下为王,被尊为窑神。后来,人们打井、盖房、掏渠都要避开“太岁爷”的府地,民间也有“谁敢在太岁爷头上动土”的说法。在冬至这一天,矿工都要给窑神上供,保佑一年下井平安无事。到了这一天,人们还要在窑神庙前、矿区的大街小巷垒起“旺火”,矿工们在一起大碗喝酒,把剩下的酒倒在旺火上,祈求得到庇佑。而第一次下井的矿工,要提着油灯和柳条帽到窑神庙磕头,并丢几个铜钱,意为自己的一切都要交给窑神保佑了。在当时,窑神充当了矿工的精神支柱与保护神的角色,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他比较有特色的习俗传说,还有与节俗有关的《点“旺火”的传说》、《腊八吃红粥的来历》、《腊八粥的传说(异文)》,《雷音寺“采青”》等,与建筑习俗有关的《三砖四瓦,五脊六兽》等,这些传说讲述了面对充满艰辛与危机的现实生活中,民众用自己的经验与朴素的精神信仰度过难关,表述了对生活的憧憬与热爱,其中一些习俗与传说流传至今,仍然发挥着习惯法的作用,来约束或引导着人们的生活习惯。
大同的风物传说是世代居住在这一地区的民众的集体口头创作,虽然与严格意义上的史实有着许多出入,但却能折射出一定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它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物、史事、宗教传说相结合,表现了当地民众的思想感情与生活状态。大同的风物传说受到了民族融合与宗教信仰的影响,展现出了不同于中原农耕地区传说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了大同地区民众的风俗习惯、道德意识以及审美情趣。
[1]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乌丙安.论中国风物传说圈[J].民间文学论坛,1985,(2).
[3]常嗣新.大同风物传说[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4]大同民间故事集成[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