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014-04-10唐学华
王 波,唐学华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雪岩管理学院, 安徽合肥,230601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王 波,唐学华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雪岩管理学院, 安徽合肥,230601
应用型高校宜围绕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这三大目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要依靠高校对创新创业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更要以创业实践活动为抓手。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应依托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这个平台。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为个案进行分析,该校积极拓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包括邀请校内外专家举办创业讲座,组织创业规划大赛,开辟创业孵化基地,组织校外创业拓展实训和企业顶岗实训等,运用“教、学、做”一体化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创业实践;“教、学、做”一体化
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业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毕业生应对就业的能力,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可见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实际上,从2010年开始,我国政府开始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术界也开始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尤其是许多学者对应用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索和研究。武汉商学院赵杨提出,应创新“三位一体”的交流平台,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校企共建师资平台,努力打造双师型团队[1]。滁州学院白绍业指出,高校必须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探索有特色的、开放性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2]。厦门理工学院曹明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应利用产业优势,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大课堂”,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从创业意识、精神、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合理安排创业课程[3]。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巩丽霞提出,在创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师、书本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上,突破路径依赖,强化知识的目的性,以用促学,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4]。这些研究成果为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借鉴上述成果,提出“教、学、做”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并以此模式为依托,构建明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探索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2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来指导,根据应用型高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再结合高校自身能提供的理论教学条件和实践教学条件,应用型高校宜建立横向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横向目标体系是从创业教育的内容角度来划分的,包括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精神三大目标[5]。
2.1 创新创业知识是理论基础
创新和创业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创新是创业的源泉,创新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创业,而创业为创新提供了实现的平台,创业的实质就是不断挑战自我的创新过程,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必须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因此应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起来。
关于创业知识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开展: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让学生根据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条件来评价自己是否适合于创办企业,适合创办什么样的企业;如何产生一个好的企业构思,并检验自己的企业构思是否切实可行;学会市场评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市场营销方案;让学生知道创业团队由哪些人员组成,并学会如何组建高效的创业团队;学会选择企业的法律形态,并掌握企业应该履行哪些法律责任;使学生掌握企业启动资金的类型及其预测方法;学会制定产品的销售单价,预测销售收入,学会制定销售成本计划。这样,才能准确知道企业是否在盈利。
2.2 创业能力是创业成功的保证
高校创业教育应以学生创业能力的拓展和提高为核心,因为创业能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更是成功创业的有力保障[6]。应用型高校在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上尤其要注重创业能力的拓展和提高。
2.2.1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让学生自愿组成创业团队,创业团队成员要有共同的创业愿景,个性要相融,技能要优势互补。以创业团队为单位模拟一个创业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共同体验成功与失败,一起学习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技能,这种模式体现了“教、学、做”的结合与统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2.2 培养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经常给每个创业小组下达相关任务,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发言。在创业课堂上,学生是主角,要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以培养他们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2.2.3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创业最重要的资本,创业者应不断自我挑战,不断追求创新,因为只有创新才能为创业注入活力。创新教育旨在传授学生多种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可以特别设计真实的创业故事分析环节,为学生留出充分的思维空间,站在创业主人公的角度思考在创业过程中所采用的创新方法,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2.2.4 培养学生系统思维能力
书面的创业计划书是检验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较好方法,要求学生以创业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书面创业计划书。教师要针对各小组的模拟创业项目进行个性化辅导,通过制作逻辑性和系统性较强的创业计划书,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
2.2.5 打造学生的领导和管理才能
创业团队中各成员分别担任CEO、财务总监、市场经理、生产经理和采购经理等管理角色,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角色轮换,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中切身体会创业者应具备的领导和管理才能。指导教师也可以此为契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领导和管理才能。
2.3 创业精神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哈佛大学商学院提出,创业精神是一种突破现有资源限制,通过创新来寻求创业机会的行为[7]。创业精神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与教育而获得,通过针对性的创业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学生识别创业机会的能力、抵抗风险的能力和应对失败的心理素质,还可以培养创业中的自信心和开放性思维能力等。
2.3.1 创业机会识别
创业学最重要的基础在于如何发现机会、评估机会并利用机会。为此,对机会的识别成为创业课程的核心。
2.3.2 应对失败的心理素质
创业暗藏很大的风险,创业的成功率是很低的,因此,在创业课堂上要教会学生如何判断失败的可能性,如何从失败中总结教训等。学生要意识到企业处于复杂的经济大环境下,国家制度的变迁、经济环境的变化、新技术的发明既给新创企业带来各种机会,也给新创企业带来生存的压力。为此,应特别提倡案例教学法,从案例分析中吸取失败的教训,提高抗风险的能力。
2.3.3 保持良好的心态
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要承受常人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会给创业者带来焦虑、悲观、自我怀疑的不良情绪。应用型高校应开设相关的创业心理课程,帮助学生排解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让他们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提高他们应对各种压力的挑战能力。
3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一方面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要依靠高校对创新创业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要将相关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另一方面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应以创业实践活动为抓手。应用型高校都建设了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因此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依托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这个平台。例如,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十分重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全校上下多举措、多途径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氛围,不仅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学校还投资兴建了多个校内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应用型高校可以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从以下几方面出发,探索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途径,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1 举办创业讲座
邀请创业成功人士走进创业课堂,与同学们分享他们的创业历程。在讲座之前,校内创业教育课程主讲教师要与讲座专家充分交流,共同拟定讲座提纲,以便专家在讲座的过程中把创业的理论知识和创业实战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力求达到校内外授课一体化。
3.2 组织创业规划大赛
应用型高校可以举办创业规划比赛,让学生加深对创业的感性认识。通过创业比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目的,让学生施展创业才华,放飞创业梦想,从而提高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为例,该校每年都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一次创新创业规划大赛,参加比赛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以模拟的创业项目为背景展示PPT版创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包含项目概述、项目创意、市场及竞争分析、营销策略、赢利模式、财务状况、融资方案、经营管理方案等内容。
3.3 开辟创业孵化基地
应用型高校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设法为学生打造创业实践孵化基地,以创业基地的规范运作来促进企业孵化。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为例,该校与多家企业合作,不仅开辟了大学生创业园,还专门投资兴建了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中心,在全校范围内遴选出一批优秀项目入住“三创”中心。为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学校要求入驻创业基地的创业团队进行准公司化运作,在创业基地孵化、孕育一段时间之后,鼓励和帮助那些已经具备参与市场竞争实力,在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比较成熟的创业项目正式注册为公司,开始市场化运作。
3.4 校外创业拓展实训
带领学生到校外创新创业基地进行拓展实训。拓展实训的内容应丰富多彩,如参观企业生产运作全过程,接受企业安排的创新创业培训,由企业负责人讲述他们的创业历程,与企业负责人现场交流互动等。实训后续辅导工作由校内主讲教师和企业负责人共同完成,包括布置相关的思考问题,总结实训后的体会并互相交流。通过创业拓展实训,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创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
3.5 校外顶岗实训
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训,顶岗实训时间不少于一个月。高校应充分发掘和利用创业实践载体,增加与企业对接的机会,为大学生提供创 业实践的支持。比如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与浙江十足商贸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将该公司作为校企合作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和平台,每年组织一批学生到该企业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顶岗实训。实训期间,由企业兼职教师现场授课,学生在验证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对创业的感性认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
4 结束语
应用型高校应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十八大号召,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和新途径,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基本素质、开创性个性、适应社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真正实现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和创业目标的根本保障[8]。
[1]赵杨.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230-232
[2]白绍业.浅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CZ学院为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1):191-193
[3]曹明.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35-37
[4]巩丽霞.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业教育亟待变革[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27(7):77-82
[5]刘方媛,王俊凤,陈颖.基于能力培养和提升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J].宿州学院学报,2014,29(6):1-4
[6]柴旭东.创业能力培养:大学创业教育的核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3):22-24
[7]张锋兴.高校创业教育的德育功能再探[J].教育与职业,2014(12):64-66
[8]谢蓉.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探讨[J].黑龙江纺织,2013(4):33-35
(责任编辑:刘小阳)
2014-10-12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012sjjd068);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质量工程项目“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创新创业管理》‘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建设”(acmjy1210)。
王波(1969-),女,安徽怀宁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创业教育。
10.3969/j.issn.1673-2006.2014.12.031
G642
A
1673-2006(2014)12-0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