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伦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评述

2014-04-10胡新颖

关键词:瑞尔劳伦斯

胡新颖

一、劳伦斯作品的创作背景

劳伦斯生于英国一个普通的矿工家庭,当时的英国正处在维多利亚王统治的时期,处于王朝统治的后期,英国正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型期。受社会影响,劳伦斯早早就踏上了背井离乡的道路,但是在劳伦斯的印象里,他的家一直在那个自然条件恶劣的矿区,这也就是为什么他的作品总会停留在自己成长的地方的原因,所有作品的背景总是在自己的故乡诺丁汉郡展开。劳伦斯的创作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他的作品中总离不开一种忧郁的情调和无边无尽的人的心灵的抗争,这是劳伦斯所有作品中的共同点。面对社会现实,劳伦斯认为人性光辉的丧失让人们变成了精神上的矮子,让士兵丧失士气,让人们的精神萎靡,而这一切就是战争和机械文明带来的后果。劳伦斯的文学作品中无不透露出对资本主义工业化暴露的丑恶一面,表现了对自然社会的无限向往,而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展现就是劳伦斯对自我理想的体现。

劳伦斯在所处的时代中是很罕见的,由于劳伦斯创作基本仍属于现实主义范畴,书中对情感和性爱的描写几近赤裸。在文学史上,和劳伦斯一样,遭受世人残酷无情地辱骂的,同时又受到精英阶层的人们无上崇拜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英国妇女解放运动高涨的时期恰巧也是劳伦斯活着的时代,整个社会对妇女问题和妇女解放投去了高度关注,这场声势浩荡的运动触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对女性的独立和自我崛起有着宣传教育的作用。劳伦斯在自己的早期小说中描绘了一系列女性形象,表达他对妇女问题的思考与探索,研究真正的女性应该是什么样子,怎样做女性才能获得幸福。他把焦点聚集到两性关系在生活中所产生的矛盾,希望通过探索来获得幸福,反抗大时代的沦落。

二、劳伦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劳伦斯的作品中诞生了许多鲜活、坚强的女性,作品中的女性大多拥有美丽的外表,而且在追寻自我的过程中变得坚强、独立、完善,她们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不向社会现实妥协,改变了传统女性卑微、软弱的形象,而是勇敢的为自己的命运作斗争,勇敢的捍卫自己的幸福,所以这就是劳伦斯作品在那个时代颇具争议的原因。作品中与传统女性大不相同的新时代女性形象,让劳伦斯的女性观变得备受争议,作品中的女性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表,落落大方的举止,更是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她们更追求精神和肉体的完整,不希望被黑暗狭小的现实所禁锢,在劳伦斯笔下,她们勇敢的走在追寻幸福的道路上,也许成功,也许失败,但是却不被困难所打到,她们怀着对爱情的美好向往,编织出了动人的故事情节,纵观劳伦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我们可以大体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希望获得与男性同等权利的渴望,第二类是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坚定不移的女性,第三类是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屈于现实的女性。

1.渴望权利的女性。渴望权利的女性通常在作品中表现出的是意志非常顽强坚定,能够努力主宰自己的命运,并且明确自身的价值和意义,这类女性由于非常具有主见,因此她们总是表现出专横的态度,甚至盛气凌人,特别是对于家庭生活的处理上,对待丈夫专横、傲慢,鄙视那些无能的丈夫,对于儿子的婚事也强加干涉,这类女性被人们视为家庭中傲慢无礼的暴君,正由于这些女性具有不向男性屈服的特点,具有坚强的意志,甚至带有一定的男性气概,因此劳伦斯笔下的许多女性都带给人这种优越的心理。

比如在劳伦斯《儿子与情人》这部作品中,刚毅的莫瑞尔太太就非常具有代表性,劳伦斯笔下的莫瑞尔太太身材娇小,气质优雅,但是性格非常的坚毅,小说中的莫瑞尔太太就像是一个蜂王,所有的人都在她身边围绕她。作品中首先展示的是莫瑞尔太太是一个普通矿工的妻子,丈夫做为家里的经济来源,成为了家里的支柱,莫瑞尔太太在家里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工作,她一直尽心的照顾自己的丈夫,但是作为矿工的莫瑞尔,同其他男性矿工一样,喜欢酗酒,并且一喝酒就将怨气发泄到莫瑞尔太太身上,莫瑞尔感受不到夫妻的爱,在这样的背景下,在男性强权的压制下,莫瑞尔太太认为只有和儿子建立一个联盟,将儿子做为自己生命的希望和依靠,才能更加有尊严的活下来,因为儿子是母亲生命的延续,是希望的延续。

在另一部作品《虹》中,也有着这样一位独立女性的代表,安娜是布兰文家族的一员,她不同于其他温婉的女性,她希望自己拥有更强的能力,和更高的地位,而且家族中的男性大多鼠目寸光、没有理想,这更促使了女主人公强烈的自我意识,安娜作为纯波兰血统的孩子,自小在英国乡间长大,从童年开始就认为自己不比任何人差,也不存在低人一等,就算是后来汤姆的出现让她感觉十分厌烦,尽管最后她接受了汤姆的存在,她还是保持了一贯的独立女性的形象。

2.探索幸福的女性。女性追求幸福的作品并不少见,但在劳伦斯作品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在文学作品《虹》中,厄秀拉她从小由于跟着祖母和母亲成长,看到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痛苦,要经历的迷茫和屈服,最终厄秀拉在经历一系列不易以后,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她是一个非常乐观自信的女孩,没有受到宗教的侵蚀,做为旧社会女性的一员,厄秀拉更追求自由的恋爱婚姻生活,她希望能获得纯洁的爱情及男女关系,对待生活充满热情。厄秀拉自幼生活在小小的科西塞村,她非常想走出这个小地方,去外面开阔的世界去看一看。对于这个女性形象的塑造,劳伦斯创作出了新的作品意义,他认为女性不是旧时代和旧观念的牺牲品,她们是独立的群体,应当获得尊重和平等的生活和待遇。作品中的厄秀拉她是旧思想、旧传统的反对者,她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抵抗者不公正的社会待遇,在探索自己幸福的道路上一直不断前进。

3.屈服现实的女性。第三类女性是屈于现实的女性,劳伦斯认为,两性完美的境界在于遵循自然的法则,也就是男性必须做到深入了解自身以后才能去追寻女人,并且女性是做为男性生命的补充者走入婚姻的,女人是男人的另一半,两人走入婚姻后,二人成为一体,不可分割。但是作品中汤姆和莉迪亚之间的关系却和这种“二人成为一体”相去甚远,他们之间总是充满了矛盾,没有爱的沟通,妻子总是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而丈夫却一直做不到。虽然两个人没有分开,但是却一直在这种陌生的相处模式里相互折磨着对方,妻子在温暖的回忆中取暖,她抱怨丈夫汤姆为何总是不能够理解她,自己的内心也越来越封闭。但有人认为情欲才能给两性关系带来新鲜感和幸福感,因此说汤姆和莉迪亚的婚姻是非常低层次的,他们并没有收获真正的幸福,因此劳伦斯说,他们一辈子都会是陌生人。

三、劳伦斯的挣扎

有人认为劳伦斯笔下的女性总是表现出严重的异化,也就是男人总是在对女人的期待中表现出憎恨和恐惧,而理想中的女性总是给人以温柔和软弱,因此从劳伦斯的作品中还是能看到很多父权主义的痕迹,并且反对女性的知识化,是思想陈腐的表现。比如在《迷途的少女》这部作品中,女主人公艾尔维拉与男主人公相爱之初,女主人公出于自然的人性,希望被西西欧占由,渴望被这个男人得到,因此艾尔维拉总是表现出对男性力量的顺从,尽管在内心深入还是有激烈的反抗,但最终还是没有逃过屈服的结果,最后折服在了西西欧的力量之下,文章中展现出的是艾尔维拉对男性的神魂颠倒,小说中也从很多方面展现出了女性的向男权主义的屈服。

劳伦斯在英国文坛上留下了深深地痕迹,他用自己的独特的方面展现着自己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展现了自己向往自然社会的理想,劳伦斯笔下的女性内心都是那样坚定,她们都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经历着巨大的磨难,但是内心却坚定不移的追求者幸福。虽然劳伦斯在文坛上褒贬不一,但是不可否认的就是他对文坛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他对于人的内心世界和本能的挖掘,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的觉醒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一个时代打在人们身上的烙印,并不仅仅是作品的偶然,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伍厚恺.寻找彩虹的人:劳伦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蒋炳贤编选.劳伦斯评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3]劳伦斯.儿子与情人[M].何焕群,阿良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

[4]劳伦斯.激情的自由[M].金筑云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95.

[5]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M].饶述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6]劳伦斯.虹[M].蔡春露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

[7]邢建昌.劳伦斯传[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瑞尔劳伦斯
你好,晚安
在柬埔寨为何难见本国货币
江苏瑞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论劳伦斯·布依尔“地方”理论之嬗变
《虹》与《恋爱中的女人》中的“另一个自我”:劳伦斯人物美学一探
应该上电视
劳伦斯·许:我是个“造梦师”
詹妮弗·劳伦斯大好时光
“百瑞尔”PVA专利产品在食品和乳品行业中得到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