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中国梦”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2014-04-10林玉美

关键词:中国梦价值观民族

林玉美

(福建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教研部,福州350122)

建设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有更加宽广的视野。“中国梦”是中国现时代的最强音,以“中国梦”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当今学界面临的时代课题之一。

一、“中国梦”的精神特质及价值诉求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一石激起千层浪,习近平主席沉稳有力的声音拨动了中国人的心弦,弹奏出时代的最强音。“中国梦”唱响于斯时空,镌刻上了独特的精神特质。“中国梦”是源于中国,属于中国,为了中国的,因此她必然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那就是以国家为先,以民族为重,即独具“立足国家,面向民族,面对个人”的精神特质。中华民族曾经辉煌的历史与屈辱的经历,铸就了“中国梦”的独特品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才能造福个人,个人是国家民族的一分子,个人努力奉献于国家民族之集体,国家民族昌盛再福佑个人,产生整体大于部分的效能;个体是国家民族的部分,个体愈发展进步能给予国家民族的愈多,个体愈幸福也愈愿奉献。国家富强不仅仅是GDP(国内生产总值)和GNP(国民生产总值)指数的上升,还应该有GNH(国民幸福总值)指数的上升。国家富强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人民幸福,经济增长是为了人民幸福,政治善治也是为了人民幸福,文化发展还是为了人民幸福,而社会和谐更是为了人民幸福。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终末硕果,是全体中国人民幸福的灿烂之花,是以中华民族的创造性贡献于世界的情怀和作为。只有国家的强盛才有人民的富足,只有民族的兴旺才有个人的幸福,只有人民的激情与奋斗才有民族、国家的发展。国家、民族与个人是命运共同体,三者紧密相连,唇齿相依。“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成为人民大众自觉去追求、去实践的梦。

改革开放,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已经使中华民族脱胎换骨,胸怀世界,不再囿于一域,使得“中国梦”又具“立足中国,面向世界,面对未来”的精神特质。中国的崛起与世界责任的担当,拓展了“中国梦”的外延,赋予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中国的梦想只有适合中国,才能梦想成真,才能昭示世界;只有面向世界,具有国际视野,使“中国梦”的内涵拥有国际的水准,才能准确定位,推陈出新,创造人类社会梦想的新辉煌;只有面对未来,才能使“中国梦”超越过往,带给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崭新的期盼和最大的福祉。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在整个20世纪顽强追求的目标,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她是“中国梦”的顶梁柱,全体中国人对此深怀憧憬。“中国梦”在现今的进一步提炼和呈献,表达了强劲的价值诉求。

“中国梦”提升了中国人的精神标杆。在中国的经济生产总量达到全球第二的时刻,“中国梦”的唱响,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把握,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尊重,是对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庄重申明,给人以肯定、鼓舞和鞭策,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人的精神标杆,昭示着中华民族崇高的目标理想和美好的未来。

“中国梦”凝聚中国人的共识。清晰的梦想是清晰的思想意识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的表述,中国梦经历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遭受空前屈辱和磨难的洗礼,经历了千万次中国向何处去的上下求索和反复追问的锤炼,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渐次微调而终于确定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长期实践的濡养,凝聚起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共识,矗立在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拼搏的未来征程上,指引着中国人民前进的方向。

中国梦团结中国人的力量。“中国梦”的推出极大地激发了13亿中华儿女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心渴望和高涨热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就是力量。当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梦想成为神圣的国家意志、民族意志,当“中国梦”团结起海内外中华儿女向着同一的伟大目标前进的力量,当13亿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汇集成不可抗拒的变革社会的伟大力量,必将创造出让全世界景仰的成就。

二、“中国梦”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内在缘由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需要“中国梦”的引领显现其引领的必要性

对正处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种利益主体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和道德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发凸显,并对经济作用不断扩大的现时代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意义,是回答当代中国内在张力和外在压力下如何自处、选择和行动的需要,具有现实的紧迫性。“中国梦”作为一种价值指向性目标,对中国的未来走向、发展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引特质,可以融合各种需求,化解各种争议,在制高点的层次上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必须合乎中国未来发展的“梦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必须根植于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反映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预设、谋划并指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规律要求,契合了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梦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传播、教导、培育,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但常受制于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的利益诉求和同一主体不同阶段利益诉求的左右。“中国梦”则能在最高的层次上和最终的目标上化解、整合不同的利益主体共趋一个目标,以实现最大限度的社会共识,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助上一臂之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化与崇尚还需要制度建设的匹配,以使核心价值观成为制度的精神内核,摒弃“价值空置”和“制度空转”的两张皮状态,确保核心价值观的落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中之重。[1]“中国梦”美好目标的感召力和为实现“中国梦”而迸发出的不竭活力,则是推进制度建设的内在源泉。

(二)“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相呼应昭示其引领的可行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的重要指导思想。习近平主席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三个“必须”,即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也即必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是从战略的高度再次强调了核心价值观建设指导思想的重要性,同时也确认了“中国梦”的引领角色和引领价值。

党的十八大首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并首次描述为三重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从国家民族层面到社会群体层面,最后落脚于公民个体层面,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诉求,肯认了对中国社会变革与进步起维系和推动作用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以及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是人民的幸福和根本利益所在。“中国梦”涵盖国家、民族和个体三重主体,要实现的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个人幸福,要实现的是三位一体的共同进取,但落脚点依然是人民,“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的落脚点是人民,只有人民的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才可能实现”中国梦”。这就从现实的角度,指出了以“中国梦”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落脚点和支撑物,使引领有的放矢,落到实处。

倡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对基本价值一致性的内在要求,既是增进一个共同体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需要,也是共同体建立价值秩序、实现和谐交往、保持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3]。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建设一种我们国家和社会大多数人所一致认同的核心价值理念,构筑主导思想的坚固长城,形成统一的思想共识,发挥巨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作用,以防止思想上的西化和分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方向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建国60多年持续探索的结果,是对5000年中华文明的传承和170多年近代曲折发展历程深刻总结的结晶,“中国梦”是沿着这一正确道路奋勇前进方可和必将实现的目标。这就从目标定位的向度肯定了“中国梦”的引领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保持正确方向,不走歧路、弯路和歪路。

国家、民族和个人三重主体的统筹考量是“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共性所在,是中华民族历史与现实的沧桑和经验的结晶。以鸦片战争开端的近代史,中华民族曾经历国家被列强践踏,国民遭受屈辱,民族萎靡不兴的创痛。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与个人需求在政治领域实现了高度的统一,人民当家作主以及获得平等地位的政治愿望得以实现,并在短期内迸发出巨大的民族自豪感,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成就;而在改革开发初期到20世纪末,国家需求与个人需求在经济领域达到了高度的融合,并由此创造出延续30多年的经济奇迹,显著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4]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增强了以“中国梦”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厚重感,更增强了以“中国梦”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自信心。

“中国梦”的精神特质、价值诉求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和呼应显现着以“中国梦”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然而,“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都是新生事物。“中国梦”的内涵、推进路径及其实现保障等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也有待于进一步的凝炼,其解读、传播、培育与践行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故此,预示着以“中国梦”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事业的艰巨性。

三、以“中国梦”引领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可行路径

以“中国梦”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重在思想上求进,制度上求真,行动上求实,多管齐下,唯有如此,以“中国梦”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事业方能收获累累硕果。

(一)思想上求进

“中国梦”是前所未有的崭新的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探索改革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发展中国家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实现国家的繁荣发展,在13亿人口的国度中谋求共同富裕,实现人民幸福,在西方主导的世界格局中实现大国的和平发展等等”[5],都是全新的事物、全新的探索、全新的实践。在这样伟大的时代提炼能引领社会主导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新时代推出的新课题;而以“中国梦”引领核心价值观建设则更是新之又新的实践课题。研究与解决崭新的课题,首重的是思想上的求进。广开学术门路,允许各方各路学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碰撞交锋,交流对决,以寻求新思想,应对新局面,解决新问题。因循历史长河,往来古今中外,上下求索,左右求证,解放思想,寻得新方法,觅得新路径,开创新局面,实现新梦想。广纳民智,尊崇实践,尊重首创,勇于进取,敢于创新,以思想上的求进,高举“中国梦”旗帜,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业的建设。

(二)制度上求真

思想理论上不断的开拓,需要制度上的渐次配合,以硬性的制度建设确保理论成果的做实。“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为人民造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出最终也需要人民的认知与认同,这样,才能真正增进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创设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项制度,保证政治文明、法治民主、社会公平,保障个人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权利和机会的均等,为全体人民树立希望和前进的指向,让全体人民看到确确实实的愿景,是增强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拥护与认同度,增加对“中国梦”的信任度和实现信心的不二法门,也是团结各族人民于“中国梦”旗帜下努力养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固保障。

(三)行动上求实

以“中国梦”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项崭新的社会工程,它的竣工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唯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力争在行动上做实。实现以“中国梦”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举措,首要的是鼓实劲,力求宣传教育渠道的协同并进,让“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广披社间,老少皆知,妇孺能详;让“中国梦”回荡在中国大地的每个角落,绕梁于每个中国人心中,激发起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激情,价值追求,如此,可实现四两拨千斤的建设格局。其次是出实策,力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内涵活化为各个层面的政策法规,布施于与老百姓利益攸关的各个领域,以实际效果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价值意义和梦想成真,如此,不囿外在压制,人民自在趋之若鹜,可以事半功倍矣。再者办实事,勇于消除阻碍“中国梦”实现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推行的不当行为,敢于突破制约“中国梦”实现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推进的固有利益藩篱,讲究实际效果,突出实际效率,以实际行动昭示天下,如此,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协同并进,以“中国梦”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事业的成就指日可待。

[1]虞崇胜,张建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一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要素[J].东南学术,2013,(1).

[2]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张彦.论当代中国的价值排序及核心价值观建设[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4]傅艳蕾,何红连.以“社会关系需求”融合国家需求与个人需求——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能路径[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3,(1).

[5]辛鸣.“中国梦”:内涵·路径·保障[J].理论动态,2013,(1).

猜你喜欢

中国梦价值观民族
我的价值观
我们的民族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