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2014-04-10单永新
单永新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宿州 234101)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中等、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出现了危机感。如何立足于社会,使自己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富有生机,具有活力呢?其根本出路就是千方百计地培养符合市场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塑造自身形象,扩大知名度,提高美誉度。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其策略之一,也是学校立足之本,对此本文作浅显思考。
一、校园文化的界定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分支,是以学校实体为依托的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文化大背景。如何界定校园文化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本文的立意出发狭义地概述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在正常运转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内涵广泛,从校园文化的内部结构及表现形态上来说,它涵盖了五个层次:第一,物质文化,即物化了的校园文化形态,看得见,摸得着,如建筑设施、环境的绿化美化、校园卫生等,是校园文化教育最外在的表现和标志,它映照着整个文化教育的历史积淀水平和样式,是其它文化形成发展的基础。优良的物质文化是塑造学校形象的外在标志,可以增强内部公众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对理想的追求,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第二,制度文化,即制度化了的文化教育形态,如规章制度、生活模式、行为规范等,它是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是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它虽然具有强制性,但是它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思想导向,具有重要的教育感化功能,能够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起着管理育人的作用。第三,精神文化,即精神性的文化形态,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是校园文化中无形的宝贵资产,如学校的文化传统、教风、学风、人际关系、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群体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等,它集中反应了一个学校的特殊本质、个性及精神面貌,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发展方向、培养目标及其独特的风格,它对内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约束力,对外具有极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优良的精神文化是塑造学校形象的实质内核,它可以支配人的行为,左右人的意志,调节人的情感,塑造人的性格,对人才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四,艺术文化,即意识形态的文化,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是寓教于乐的一种教育形式,它使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校其主要表现为:校园音乐会、舞蹈表演、书画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校园文学期刊、戏剧节、影视展演、艺术讲座、歌咏比赛、艺术欣赏、艺术节以及各种形式的校园文艺演出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深受广大青年学生的欢迎,是课内教育的重要补充。第五,体育文化,即人类身体需求的特殊反映的文化形态,通过有形的身体形态、动作技能、运动器材、物质的以及无形的与社会属性相关的意志、观念、时代精神反映出来,显现了各具特色的存在方式。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征,并规范人们的体育行为,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师生为主体,以体育课程和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为载体的一种群体文化。如学校的广播操比赛、运动会、晨练、课间操、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排球比赛、越野赛等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使广大青年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体质,培养了拼搏精神、协作意识、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校园文化一旦创造出来,就会以多种方式沟通人们的思想感情,融合人们的思想信念,培养和激发人们的群体意识,从而形成将人们凝聚起来的一种无形力量,迫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自觉地约束自己,并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群体规范。因此,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育人功能及对社会的辐射功能等。
二、创建学校文化的必要性
诺贝尔曾说:“文化的提升是人类社会繁荣与进步的原动力。”这说明了校园文化不仅是学校提高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保证,而且是学校求得稳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
一个国家能否持续稳定的发展,要看它所依靠的人才是不是可持续发展型的,即学校所培养出的人才是否具有创新精神,是否具有综合素质。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够主动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不断更新,技能的提高;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成为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反复强调:“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培养创造型新一代已成为时代教育的主旋律。素质教育也在呼唤着学校教育必须由面向考场的部分高分者转向面向全体学生,必须由偏重智育转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最终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能够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而且还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适应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并能使学校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激励学生“创新学习”、“终生学习”。要实现这样的奋斗目标,学校不仅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而且还要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教育氛围,切实做到全方位的“教育育人”、“文化育人”。
“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良好的校园文化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端正学习态度,为学生提供开发智力的契机;良好的教风、学风能够激活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创造条件;各种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调节学生学习情绪,缓解学习压力,变苦学为乐学,并且能够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表现、提高和发展自己个性的空间和领域,促进学生个性的进一步完善;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一定意义上对人的理想、性格、志趣、心理等诸方面的培养和塑造起着“压模”和“成型”乃至“定型”的作用。
由此可见,创建校园文化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越来越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
计划经济条件下,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工作岗位上是 “一个萝卜丁一个坑——难上难下”,因此工作作风上缺少创新;而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要 “自己找婆家——双向选择”,工作岗位上是“能上也能下”,因此工作作风更多的是创新求实,“拿得起放得下”。作为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稳脚跟,求得生存和发展,首先取决于学校本身应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要注重面向社会办学,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来调整教育结构、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设置等;其次取决于学校必须不断地深化教育改革,注重提高教育质量,使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而且具有创新学习的能力,并且还应该具备良好的社会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风貌。这样,毕业生才能被用人单位所用,学校才能在社会上不断扩大知名度,提高美誉度,塑造自身形象,也才能不断地被考生和家长所青睐,持续不断地有生源。那么如何塑造学校形象呢?笔者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是不容忽视的主体工程之一,是学校自身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之一。
1、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增强学校教职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作为学校内部公众的教师、职工既是学校公关主体的工作对象,同时又是学校对外进行公关活动的公关主体。学校要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教职员工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积极性,增强教职员工关心学校发展的凝聚力和积极向上的献身精神。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增强教职员工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促使人们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工作和学习,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互敬互爱、团结协作、活跃和谐的生动局面;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无形地凝聚学校内部各方面的力量,使之整合形成一种合力,也可以挖掘学校内部的潜能,增强学校发展的后劲,还可以把学校中的诸多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把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相融合,使分散力聚合成凝聚力,使离心力转化成向心力,增强学校公关主体内部公众的内聚力。事实上,师生员工在学校工作学习中所形成的良好的生活观念、行为准则、价值规范的基本风格源于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良好的校园文化也是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获取共同再建更高层次的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献身精神的重要来源之一。这样,学校的目标和任务及学校制订的各项方针政策才能首先赢得自身成员的配合和支持,并且通过自身成员与外部公众的“触角”关系,来增强对外塑造学校形象,扩大社会影响的外张力,也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得以持续稳定的发展。
2、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增强学生在社会上的外张力
如前所述,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这些高素质的人才走向社会将日益发挥出他们的内在潜能,使校园文化不断地幅射于社会,渗透于社会。这无疑为母校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大了宣传力度,使之知名度扩大,美誉度提高,从而增强了学校在社会上的外张力,无疑有益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建设校园文化,不仅对学校成员具有教育、凝聚和约束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也就是创建本校自身个性特色的过程,也是加快学校各项改革进程的过程,为学校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赢得竞争实力、富有生命力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三、创建校园文化的思路
创建校园文化是一长远的工程,需要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领导、教师、职工、学生共同努力,并将其列入学校的长远规划和议事日程之中,由学校党政领导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对此笔者的思路是,优化一个模式,协调两种关系,突出三个特性。
(一)优化一个模式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文化的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而学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学校教育的过程就意味着对社会多元文化的选择和整合的过程,一方面要将社会文化中的消极因素排斥在外;另一方面又要积极主动地吸纳其中的精华部分,将它融入校园文化之中。这就要求作为公关主体的智囊集团人物领导者要从本质上把握社会文化的整体特征,及时了解其发展方向,并考虑学校的特殊性,及时对社会文化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吸收,并适当地加工、改造与整合,然后与学校长期淀积形成的理想、传统、校风等相融合,使之逐渐形成一种风格、一种理想、一种心理和行为模式,即逐渐形成优化了的校园文化模式,并渗透到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最终体现为学校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当然这种优化的校园文化模式的形成是一个复杂渐进的过程,它需要学校全体成员不懈地努力,执着地追求。
(二)协调两种关系
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其生存与它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优良的环境会对学校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环境中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笔无形资产,它对学校成员的心理状态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师生员工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有利于上下级之间及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支持和心理相容,它会成为激励学校成员的工作动力,使人们的才能与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校充满活力与生机。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的人际环境是学校工作正常运作的润滑剂,它能使学校自身“内求团结,外求发展”落到实处。建设良好的人际环境,就是要努力创设一种干群关系和谐、师生关系融洽、教师团结协作、学生友爱互助的心理氛围,其中协调好干群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最为重要。那么如何协调呢?首先领导要富有独特的教育思想、管理风格和人格魅力,必须尊重、关心教师,注重情感沟通、精神鼓励,使教师能从内心深处理解、支持学校领导的工作,这样才能保证行政命令的畅通无阻,学校工作正常高质量的运作;其次教师必须增强职业角色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以广博的学识引导学生,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学业的进步和人格的完善。
(三)突出三个特性
每个学校都是一个独立活动的实体,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表现出与同类学校的共性,同时又要体现出自己的个性,这样才能逐渐形成优化的校园文化模式。具体说来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突出三个特性:一是时代性,即与时代相呼应。由于学校的教育思想是与一定的历史时代相一致的,时代造就了学校培养人才的性质,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必须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符合“三个面向”,符合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二是独特性,即与众不同,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由于学校所处的地域不同,文化渊源背景有异,特别是职业院校其办学性质也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不可能都是复制品,它必须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形成体现出本校独特的办学风格、办学思想、办学内容、办学策略和办学成果,并使教育思想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得以物化,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独特的学校文化建设模式。三是稳定性,即相对的稳定性。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艰苦的积累过程,一经形成,便具有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它体现出稳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精神风貌等;当然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办学条件的改善,最终能稳定发展、稳定前进。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校园文化是学校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和灵魂。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内涵,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影响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成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陶冶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提高师生文明程度,而且可以通过学校辐射社会,示范家庭,推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新时期的人才需求,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更全面、更高层次的要求,而市场经济的一切竞争都最终归结到人才和人的素质的竞争。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体的成才,同时也为学校发展赢得了竞争实力。因此,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培养“四有”新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现实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高长梅主编.21世纪教育新概念全书(第一版)[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
[2]窦文友主编.公共关系学(第一版)[M].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5]李秀忠,康秀娟,苏振彩.现代公共关系学(第一版)[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6]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姚海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8]谢莹,李为学,谢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分析[J].科学咨询,2011(28).
[9]陈志军,俞喧一.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教育功能[J].体育师友,1998(1).
[10]杨德银,龚德贵.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学刊,2001(3):86-87.
[11]辞海[Z].1999.
[1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13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