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视域下文学经典传播的可能路径——以“死活读不下去的书”排行榜为例

2014-04-10常民强

关键词:名著文化

常民强

(平顶山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跨文化视域下文学经典传播的可能路径
——以“死活读不下去的书”排行榜为例

常民强

(平顶山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当《红楼梦》高居“死活读不下去的书”排行榜榜首,再一次证明了物质的富足并不能真正帮助我们解决精神的浮躁和迷惘,但是一味抱怨或者漠视都不是解决经典传播困境的应有态度。我们这里借用“认知协商”和“文化转换”的理论术语,不完全等同于跨文化学者的原意,而是为了方便探讨异质文化——高雅(经典)文化和大众(快餐)文化彼此的自我救赎之路。按照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当众网友纷纷对“经典”吐槽,投射的恰恰是他们对经典文化不了解的紧张情绪,不过这却对重新认识经典提供了“认知协商”的可能空间;而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转换”也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必然性策略选择。

经典传播;大众文化;认知协商;文化转换;路径

当《红楼梦》高居“死活读不下去的书”排行榜榜首,再一次证明了物质的富足并不能真正帮助我们解决精神的浮躁和迷惘。正源于此,有哲人才慨叹,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没有真正宗教信仰的民族,漫漫暗夜里,靠什么烛亮我们的灵魂?答案可能众说纷纭,但是我们认为阅读经典无疑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众所周知,阅读经典不但关系个体的健康成长,更关乎民族的长远发展。大而言之,经典是一个国家文化天空上的永恒明星,承载着我们精神的民族归宿感;小而言之,经典构筑着我们的精神家园,阅读经典会使我们的心灵向高贵靠拢。诚如《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所言:“可以读荷马或埃斯库罗斯的希腊文原著的学生,决无放荡不羁或奢侈豪华的危险,因为他读了原著就会在相当程度之内仿效他们的英雄,会将他们的黎明奉献给他们的诗页。”[1]48如果说荷马史诗培育着希腊乃至西方人的高贵精神,那么四大名著也启迪着我们中国人的睿智、勇敢和豁达,然而无可讳言,对我们现代人而言,经典往往又是思想的迷宫,是“死去”的智慧,想让经典复活,“我们必须辛辛苦苦地找出每一行诗每一个字的原意来,尽我们所有的智力、勇武与气量,来寻思它们的原意,要比通常应用时寻求更深更广的原来意义”。[1]48但是最令人担心的是“90后”、“00后”们,是否还有耐心再去复活经典?

一、研究缘起:“死活读不下去的书”排行榜

2013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营销负责人戴学林在名为“广西师大出版社·理想国”的官方微博上发出了一条信息:“今天阅读日,说说你死活读不下去的一本书。”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条微博发出不久,转播评论的网友就达数千人次,不少网友还在回复中列举了让自己“读不下去的书”及理由。于是,出版社又通过微信等方式,在更大范围内收集读者的反馈意见。

6月份,在对近3000位网友相关微博微信统计分析后,戴学林得出了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结论:《红楼梦》高居“死活读不下去的书”排行榜榜首,是网友们吐槽最多的“读不下去”的书。不仅仅如此,这份榜单前10甲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悉数登场。榜单具体排名如下:1.《红楼梦》2.《百年孤独》3.《三国演义》4.《追忆似水年华》5.《瓦尔登湖》6.《水浒传》7.《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8.《西游记》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0.《尤利西斯》;前10名之外,紧随其后的还有《纯粹理性批判》、《苏菲的世界》、《小团圆》、《梦的解析》等等。

网友们给出的“死活读不下去”的理由,可以说千奇百怪:有网友受不了《红楼梦》中的大量诗词,认为妨碍理解故事;有网友表示“那么多人物,完全记不清楚关系!”有人调侃说“读《百年孤独》,我真孤独了”;有人感叹说“太分裂了,一边用本子记录谁跟谁的关系,到后面还是一锅粥”。对《瓦尔登湖》的评判则是“看着看着心思就飞走了,第一页翻了十遍,内容依然陌生,很神奇的一本书”!至于《追忆似水年华》和《尤利西斯》读者多嫌其篇幅太长,建议当成“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必备书”。

榜单中所列图书,都是大家公认的经典名著,不仅历来都被列入各种推荐书目,其中很多段落还被选入中学、大学语文课本。很多学人对此顿足捶胸,慨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单从榜单推测,如今青少年的“理想之书”似乎应是通俗、短小的读物,而沉重、大部头的经典显然已经落伍。有专家认为社会上流行的所谓“浅阅读”、“快阅读”、“碎片化阅读”概念,恰恰迎合乃至强化了当下读者的浮躁心理。此类风气盛行,正是导致阅读“去经典化”、名著“读不下去”的罪魁祸首。戴学林则表示,参与本次投票的网民集中在“90后”和“00后”,这个活动的初衷是想鼓励大家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毕竟阅读是很私人的事情,哪怕是对很出色的作品,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他表示此次投票的结果,反映出青少年对经典文学的排斥,阅读逐渐走向快餐化和网络化。旧版《瓦尔登湖》中,翻译家徐迟在序言中曾经明言:“你也许最好先把你的心静下来,然后你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徐先生不幸一语成谶,曾经的经典《瓦尔登湖》,如今果真被不少网友评为“死活读不下去的书”。

二、理论预设:认知失调和文化转换

我们本来试图借鉴跨文化传播的相关理论探讨经典阅读面临的窘境,遗憾的是当前国内外跨文化研究学者还鲜有人关注此类问题。实际上,我们认为雅文化群体和大众文化群体的跨文化交流互动应该是解决当下经典传播的可能路径。文化批评理论家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的《旅行理论》(Traveling Theory)一文也正是这样开启了我们的理论想象空间。在论及思想和知识的跨文化传播特征时,萨义德把文化旅行分成四个阶段:“1.理论的原始起点或孕育理论的温床;2.各种外在压力促使理论跨越空间距离,寻找到新的栖息地;3.新的环境或接纳吸收或抵制长途迁徙来的理论;4.适应新的时空环境中激烈的生存竞争后,理论发生变异,融入新的环境。”[3]86-91正是基于以上启迪,笔者不揣浅陋,试图重新整合跨文化传播中的认知失调和文化转换理论,进而为经典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探寻出路。

“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又译作“认知协商”,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1957年在《认知失调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一种解释人类态度变化过程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该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是相协调的,因此不需要改变态度与行为。假如两者出现了不一致,如做了与态度相违背的事,或者没做想做的事,这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会产生一种心理紧张,个体会力图解除这种紧张,以重新恢复平衡。费斯廷格认为当个体面对新情境,必需表示自身的态度时,个体在心理上将出现新认知(新的理解)与旧认知(旧的信念)相互冲突的状况,为了消除此种因为不一致而带来的紧张不适感。个体在心理上倾向于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自我调适:一种是对于新认知予以否认,另一种是寻求更多新认知的信息,提升新认知的可信度,借以彻底取代旧认知,从而获得心理平衡。费斯廷格曾说,认知不协调理论的核心部分很单纯,但它的适用范围却相当广泛。

“文化转换”(cultural transformation),又译作“文化迁移”、“文化转化”,是跨文化研究学者为解决文化全球化和本土化的矛盾而提出的理论。该理论最早(1947年)由社会学者费南多·奥缇兹(Fernando oritz)提出,他认为文化转换有益于文化融合和趋同,和“文化适应”(cultural acculturation)中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无原则的委曲求全不同,文化转换创新性地意识到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借鉴、回应和转化作用,最终形成一种强、弱文化互动、融合,彼此自我发展的过程。跨文化学者笔下的“文化转换”主要是为了调适人类全球化背景下,跨国战争、种族冲突、异族通婚及多元文化的矛盾冲突,促进异质文化的沟通融合,最终有益于世界多元文化的大发展。我们这里借用“文化转换”这一理论术语,不完全是奥缇兹所谓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吸收、转化,而是为了方便探讨异质文化——高雅(经典)文化和大众(快餐)文化彼此的自我救赎之路。

三、问题建议:“死”经典务需“活”下来

按照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当众网友纷纷对“经典”吐槽,投射的恰恰是他们对经典文化不了解的紧张情绪,“没文化真可怕”尽管是一句网络戏谑语,实际上也是网友在虚拟空间之外屡屡碰壁后的经验之谈。耽于碎片化、快餐化阅读的网络青少年,面对社会呼唤阅读经典的压力及自我精神的不断成长,一方面逐渐意识到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否则他们就不可能接触经典,也就不可能“认知失调”,也就无所谓“吐槽”;另一方面,经典往往又是“智慧的迷宫”,对“90后”、“00后”们的阅读压力也是客观存在。

(一)“认知协商”的可能性

著名学人王小波曾经说过“人的一切愤怒说到底都是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愤怒。”应该说“吐槽”既是网友对经典“为难”的态度,也是他们对社会压力的反弹。阅读经典真的需要一定的知识乃至社会阅历储备,传统所谓“少不看‘红楼’”,实际包含着相当的科学阅读道理。其实阅读经典也是有“年龄”要求的,在西方,现在不但有电影分级而且还有阅读分级,“在国外有一个概念叫阅读系数。《瓦尔登湖》的阅读系数是18,意思是有18年学习经历——至少是研究生级别,才适合看这本书。所以让一些低龄的孩子看这本书,显然是有难度的。”[4]A11版网友们也只有找对适合自己年龄的经典才会有真正阅读的快乐及收获。面对经典的畏难情绪,或者也是一个普遍的世界话题。在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犯人们也曾经恶搞地把经典名著《基督山伯爵》归入工具书类别,不过他们还是满怀敬意地帮助安迪打理图书馆。而当大喇叭播放经典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时,犯人们也听得如醉如痴,这时瑞德的旁白响起:“我们从未搞懂她们唱什么,其实我也不想搞懂,此时无言胜有言。她们唱出难以言传的美,美得令你心碎,歌声直窜云端,超越失意囚徒的梦想……”这是电影对经典文化的致敬,也客观地呈现了国外经典解读的困境。当网络成为新的话语平台时,普通草根网民终于有机会通过搞笑、嘲弄的方式化解内心“不知道”的焦虑。这是对经典的无能为力,或许还掺杂着对现实的无能为力。当生存压力、信息爆炸、快节奏生活压得我们喘不过气的时候,静下心来阅读经典又谈何容易?不过经典毕竟是时间陶冶出的文化真金白银,本质而言经典都是“诗性”的,阅读经典能让我们超越自身的局限,从而走向精神的自由王国,见证更高更美好的事物。年少轻狂,对经典的暂时解嘲本无可厚非,但是刻意拒绝经典,无疑会使自己成为精神的侏儒,最终失去“诗意地栖息于大地”的机会。现实生活中,人尤其是年轻人往往非常在意身体的残疾,但是往往忽略了精神的残缺,实际上缺乏“经典”的钙质我们肯定会成为精神的畸形儿。网络碎片阅读喂大的新新人类,其实更需要经典阅读的精神钙化。“良药苦口利于病”,作为过来人,我们有责任引导网络信息垃圾海洋里泡大的青少年亲近经典,帮助他们循序渐进地完成“精神成人”的仪式。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改变认知不协调肯定会带来心理抵抗,为此他们开出了三个“认知协调”的药方:“(1)改变有关行为的知识会有痛苦,对改变行为的抵抗程度取决于认知者必须承受的痛苦或损失的程度;采取新的行为必须使行为者能够得到某种满足,对改变的抵抗程度是从新行为中得到满足的函数。(2)对改变环境知识的抵抗取决于行为者对新情况、新观点的敏感程度。(3)对增加新知识的抵抗取决于认知不协调的程度,在不协调极小或几乎没有的场合,寻求新知识的动机也极小或几乎没有;不协调为中等,对新知识的寻求和对引起不协调信息的回避是最积极的;不协调程度极大时,寻求新知识的动机显著下降,而回避线上升,费斯廷格认为这是一种曲线关系。”[5]132-133认知失调理论还认为社会承认和社会支持对改变认知不协调有很大影响。如恰当的奖励或处罚会有利于认知变化;流行、舆论和宣传教育,都会成为影响认知变化的社会支持力量。网友的“吐槽”已经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经典的“重要性”,尽管这是严重的“认知失调”表征,不过却为“认知协商”提供了可能空间,社会外力的适时介入有可能带来化腐朽为神奇的独特功效。据《光明日报》(2013年10月17日)报道,“全民阅读立法”已经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专家认为,全民阅读是一个系统工程,设立国家级的全民阅读条例以规范和保障各类阅读活动非常必要,其法律化意义重大。这无疑会为改变阅读经典的“认知失调”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持。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借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益智类电视节目的成功经验,着力开发打造大型数字化(电视、网络等)益智类经典阅读知识竞赛,让网络青少年获得阅读经典的满足感。同时,传统主流媒体及网络新媒体都要不断加强阅读经典对传承文化根脉重要性的舆论宣传。本次网络发起的“死活读不下去的书”排行榜大讨论中,《光明日报》、《北京日报》、《金陵晚报》、搜狐网、新华网、中新网等新老媒体都不断介入,发出自己的声音,为阅读经典出谋划策,相信可能会对“吐槽”的网友有所教益,对经典的传播增加正能量。

(二)“文化转换”的必然性

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转换”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必然性策略选择。经典阅读不仅需要受众(读者)的“认知协商”,也需要经典本身必要的“文化转换”,当然这要靠相关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作为高雅文化的经典名著,往往是智慧和思想的迷宫,这些曾经的“王谢堂前燕”要想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确需要专家学者的大力扶持和引导。有些学者担心经典导读和影视网络传播可能会消解经典的价值——大众化、庸俗化,我们不太认可此类观点。越是美好东西越要与大家分享,对此萧伯纳有一段非常形象的说法,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人仍然还是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那么我们每人就可拥有两种思想。经典名著已经客观存在,导读及影视网络改编仅仅是名著的“文化转换”,是分享及增值,“抛砖”目的又是为了“引玉”,最终可能引导受众登堂入室,一窥经典名著的博大精深。应该承认,阅读名著绝不是一蹴而就的生命断章,而是循序渐进的终生分享。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学的发展流变就是“雅俗共赏”的历史。神话和民歌是大家公认的文学源头,其平俗化(由于汉语的多义性,我们尽可能避开“平庸”下文一般说“大众化”)自不待言。以诗歌为例,《诗经》是文字可考后雅文学的正宗源头,“诗三百篇”的主体“国风”即各地的160篇民歌其后影响深远,而其中名为“大雅”、“小雅”的诗歌实在是尊而不彰;源于民歌,浸润着国风精华的楚辞开始了文化高雅化之旅,《离骚》横空出世凸显了中国诗歌雅化的高度,但是中文系的学生甚至老师们又有几个能静心把《离骚》完整地读一遍?在《离骚》的引领下,汉赋在雅化的道路上更加“铺张扬厉”,以致招来“字林”之讽,此后正宗的汉大赋影响日渐式微,汉乐府的兴起正是民间大众诗歌复兴的胜利;而东汉文人五言诗又是诗歌雅化的新开端,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涵化,到了唐代中国成熟的诗歌样式——“雅俗共赏”的格律诗最终形成。而宋词无疑是对晚唐诗歌“朦胧化”(故弄高雅)的反拨,元曲又是对宋词“格律化”的唾弃,我们完全有理由说真正经典的中国文学向来都是雅俗共赏孕育的产物。当前,使高悬在“高雅”圣坛上“死活读不下去”的经典重回大众视野,正是从事相关工作的专家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再不能让经典沉睡在所谓“高雅”的园地里孤芳自赏,相反应该时时地打开经典的园子,邀清风共舞,请阳光滋润,让雅俗共赏成为经典传播的主旋律。“在每个时代,总有一些最优秀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往往比一般读者更早地也更深入地发现和认识了文学经典的价值和潜在价值。他们既反映了读者需要,又超越了一般读者。当文学经典的意义和价值被种种因素所遮蔽、淡化、误解、误读和质疑时,是他们发现、诠释、确认和守护着经典。从此种意义上说,没有金圣叹,就没有作为经典的《水浒传》;没有脂砚斋,就没有作为经典的《红楼梦》;没有瞿秋白,就没有作为经典的鲁迅杂文;没有别林斯基,就没有作为经典的果戈里的小说;没有巴赫金,就没有作为经典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6]48-52守护和弘扬经典是相关专家学者的关荣使命,而适当的“文化转换”完全可以成为经典传播的正能量。

经典名著的影视网络“文化转换”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趋势,“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7]156。电影《简爱》使很多中国观众爱上了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很少有人再抱怨她的名字有多拗口);电影《巴黎圣母院》又使我们结识了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迪士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白雪公主》《埃及王子》又使我们知道了丹麦童话和圣经故事;也是迪士尼的《花木兰》使“替父从军”的中国传说成功走向世界。对文学经典的改编是文化多样性的必然选择,是改编者通过“文化转换”生成新文化的一种尝试,即使存在一定的误读,也不可能取代传统的经典文化,而这恰恰又是新文化形式促成异质文化交流融合的契机,反过来激发了经典文化的新活力,也有益于文化发展的丰富多样性。谁也不可否认,电影《红高粱》不但引发了第一次“莫言文学热”,也使莫言从山东高密边远的乡村逐渐走向世界文学舞台的中心,最终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此时电视、网络媒介的推波助澜,又引发了第二次“莫言文学热”,以致许多书店莫言小说脱销。实际上经典名著一直是影视改编的重头戏,从传统的“四大名著”到鲁迅的《伤逝》《药》《阿Q正传》以及巴金的《家》《春》《秋》等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及市井百态,承载着中国人特有精神面貌及思想操守的经典名著,新时期无不通过影视媒介走向寻常的千家万户。台湾人蔡志忠以四格漫画传播经典名著,他的《庄子说》《老子说》以多种语言版本、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12月8日荷兰为表彰蔡志忠“通过漫画将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学作出了史无前例的再创造”,授予他克劳斯王子基金奖。中央电视台2001年7月开播的《百家讲坛》更成为传播经典名著的电视“堡垒”:易中天“品三国”、周汝昌“新解红楼梦系列”、刘心武“揭秘《红楼梦》”、钱文忠“玄奘西游记”、鲍鹏山“新说水浒”等无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经典名著的“文化转换”其实还有很多路径,比如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经典导读、经典改编等;目前网络还有不少以三国为主题的“游戏”作品如:真三国无双6、三国赵云传、三国杀、卧龙吟、三国群英传等等,对《三国演义》的传播也会有所裨益。受众本位论在当代世界大众传播领域已经逐渐达成共识,理解受众、尊重受众、善待受众的理念也已在我国新闻理论和实务界被广泛接受。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应该从受众的需要出发,摆脱孤芳自赏的精英心态,充分挖掘和利用影视网络的传播优势,让经典的“枯枝”生发新芽,让经典的普世乳汁能滋润网络新生代干涸的心田,可以说那才是真正善莫大焉的好事、乐事。

[1](美)梭罗(Thoreau H.D.).瓦尔登湖[M].徐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陶家俊.文化转换与文化认同——兼论中国文化现代性的认知重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6).

[3]陆一夫.众名著登“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专家:给人警示[N].现代快报,2013-08-20.

[4]王平.从认知失调理论剖析中学后进生心理特征成因[J].才智,2009(1).

[5]黄书泉.论建构当代文学经典的三个维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6](美)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

I206.7

A

1674-5450(2014)05-0089-04

2014-06-20

常民强,男,河南襄城人,平顶山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杨抱朴】

猜你喜欢

名著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