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华侨报的发展态势研究——以《关西华侨报》编辑倾向演变为视角

2014-05-16侯小云

关键词:关西神户华侨

马 嘉,侯小云

(1.沈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2.辽宁省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15)

海外华侨报的发展态势研究
——以《关西华侨报》编辑倾向演变为视角

马 嘉1,侯小云2

(1.沈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2.辽宁省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15)

日本老牌华侨报《关西华侨报》创刊于1976年,按照报纸更名时间先后该报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其编辑倾向从2004年改版开始发生变化。其新闻作品的体裁、版面和内容在改版前后变化很大,反映出报纸编辑倾向的演变特点主要体现在客观性增强和舆论宣传功能减弱两个方面,根本原因就是媒介技术的变革和受众的需要变化。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海外华侨报的总体走势,及其发展趋势。

海外华侨报;编辑倾向;发展态势

中国上个世纪的改革开放让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深受鼓舞,各种华人组织风起云涌,各种服务华侨华人的报刊也应运而生。日本关西地区历来是华人华侨聚集的地方,1976年在日华侨46 944人,神户、大阪、京都关西三地就有14 239人[1]。三地华侨总会联合出版的日文机关报《关西华侨报》创刊至今,倍受华侨华人信赖,特别是在早期受众群体庞大,三地的华侨华人通过它了解祖国,促进交流,增加感情。进入新华侨时代,这份报纸由原来的八版缩减为四版,内容以各个侨团的消息报道、会议信息为主。报纸的改版与社会变革有关,与受众需求有关,当然也与媒介自身的办报定位、编辑思想有关。本文以《关西华侨报》为研究个案,通过梳理其不同时期的编辑倾向,为海外华侨报纸的发展态势提供镜鉴。

一、《关西华侨报》及其发展历程

《关西华侨报》(月报)由神户地区最初的《侨务通讯》发展而来,先后以《神户华侨报》、《神户华侨总会报》、《神户华侨报》及《关西华侨报》命名。我们的考察从它成为一份规范的报纸——《神户华侨报》开始,按照报纸更名时间先后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神户华侨报》阶段

《神户华侨报》创刊于1976年2月10日(续前《侨务通讯》,总第70号),根据内容多寡灵活出版,版面为4、6、8版不等,设有时事栏、侨务栏、文化栏、服务信息栏、中日友好专栏、侨团消息栏等内容。作为神户华侨总会的机关报,一定要配合所属机关的工作,当时神户华侨总会的工作重点是“团结和发展”,该报的创刊号就阐明了诞生的理由:“创建以谋求爱国团结的飞速发展为共同目的,以侨胞为对象的各种各样的新闻媒体。”[2]在发刊祝辞中,专栏华侨作家陈舜臣写道:“呼吁华侨大团结已经很久,谁都知道团结就是力量,确实需要有一些办法来实现这样重要的团结。这一次出版《神户华侨报》,就是为促进华侨大团结而发挥无限强大力量的一种手段。”从这两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促进在日华侨华人的团结互助,就是创办《神户华侨报》的初衷。

(二)第二阶段:《神户华侨总会报》阶段

1976年5月30日神户华侨总会会员大会召开,6月18日出版临时号两版特刊来报道大会内容。1976年7月17日《神户华侨总会报》正式出版,共出版3期,总刊号重新计数,加上临时号共4期,与《神户华侨报》相比,栏目与内容没有大的变动。机关报的启动是当时神户华侨总会工作正常化后的一项重要工作,更名也意味着华侨总会工作正常化的开始。此次更名还提出了“华侨是一家,爱国没有先后”的口号,在第一期发刊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一致的呼声:“高举爱国团结的大旗,为了解放台湾、统一中国,为促进中日共同声明框架内的中日友好,真诚地为侨胞服务而努力奋斗!”神户中华俱乐部会长陈因先生也提出“中国一个,华侨一家”的理念。显然,当时团结爱国、反对台湾独立、追求中日关系正常化是所有华侨的共同心声,也是神户华侨总会及其机关报的追求。

(三)第三阶段:《神户华侨报》阶段

这一阶段共出版17期,即1976年11月10日(总第4号)——1978年4月10日(总第20号)。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祖国粉碎了“四人帮”反动集团,华国锋就任国家领导人,华侨华人欢欣鼓舞[3]。另外,1976年9月23日神户华侨总会、神户华侨联谊会团结统一的临时会员大会召开,有1304名侨胞参加盛会,将团结统一写进了大会章程[4]。所以,这份报纸不应该仅仅代表着神户华侨总会,更代表着与华侨华人相关的神户地区所有的个人和团体,重新改名为《神户华侨报》是为准确。

(四)第四阶段:《关西华侨报》阶段

1978年5月25日定名为“关西华侨报”一直发行至今。此次更名发端于京都华侨总会、大阪华侨联合会、神户华侨总会倡议的“整合资源”,“联合办报”,“华侨一家”的理念,“过去在京阪神地区的各个侨团发行着各种不同的报纸,深受侨胞喜爱,为了更加充实内容、加强京阪神地区侨胞之间的相互沟通,我们开始共同编辑出版《关西华侨报》。”[5]他们的办报目的更加明确:“今后我们将为了履行介绍祖国历史、展望四个现代化,介绍正逐步进入发展时期的祖国的情况,促进华侨的爱国、团结以及中日友好,早日实现台湾解放、祖国统一的侨胞的意愿等责任而更加努力。”[5]从这个时候开始,《关西华侨报》结束了草创期的蹒跚步履,进入正轨,规定每月25日发行,每年1月增出新年号,12月不出报,每期8版,直至2004年改为四版。如果前面三个阶段我们称之为初创摸索时期,那么从1978到2013共计35年的时间我们可以称之为稳步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是我们主要的考察对象。

二、《关西华侨报》的编辑倾向演变

稳步发展阶段的《关西华侨报》并非一成不变,2004年1月的新年版中,报社编辑部《告广大读者书》宣布了改版决定:“自本报创刊以来一直是8版印刷,一直到379期,由于诸多情况的变化本社决定从380期开始改为4版印刷。”缩版之后取消了评论、随笔、专访等板块,保留了有关侨团、华人华侨的消息报道内容。此后将近10年的时间里以4个版面平稳运行。

《关西华侨报》稳步发展初期形成的特色在缩版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较前后两个阶段,即1978年——1980年和2004年——2013年的版面变化、体裁差异以及关注内容的不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分析其定位思想、编辑倾向变化的深层原因。

(一)《关西华侨报》稳步发展前十年的编辑倾向

我们选取1978年5月25日到1980年4月25日共24期《关西华侨报》作为样本。它作为机关月报,时效性不强,消息报道数量有限而且内容单一,所以我们的统计主要以非消息报道内容为对象。

1.体裁的倾向性考察

从新闻涵化的角度来看,新闻作品体裁的运用、数量的多少、篇幅的长短反映了编辑部对于作品中新闻事件的态度和意见。新闻消息是客观报道的常用体裁,而新闻评论、杂文、随笔以及访谈等体裁则更能代表编辑部的意见倾向。在检索到的全部239篇文章中,包含随笔、综述、资料(历史资料)、时评、评论、服务信息、人物、特约稿、访谈等,具体数量统计如图1所示:

随着时代的发展木结构在房屋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是一个普遍的应用领域。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木结构建筑需求逐渐增加,其建筑数量逐渐加剧。

图1 1978年5月至1980年4月非消息报道类篇目数量比较

如图1所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随笔、综述和资料,如果评论与时评都作为论说类体裁的话,那么总量将排在第二位。

随笔是作者有感而发,触景生情的产物,随笔的作者身份不隶属于报社,是自由创作者,但是却能够代表编辑部的舆论导向意图。综述类我们界定为整合后的新闻信息,没有太高时效性要求,从其出现的频率高低,关注的焦点问题,可以看到哪些内容是华侨最为关心的,以及报纸要把读者的关注导向哪里。特约稿专栏在这两年里只邀请了作家陈舜臣撰稿,他是热爱中国历史的华侨作家。资料类中以历史资料为主,兼顾生活常识资料,体现文化传播的职能。服务信息类主要包括与华侨生活相关的各方面信息,体现服务侨民的宗旨。人物栏以介绍各行各业的业界精英为主,以其榜样作用激励读者。访谈类是围绕大事、要事,以及侨团活动展开的探讨,既有感性认识也有理性分析。

比较而言,这些非消息报道类的体裁可以分为以论说文体(评论、时评)、随笔、综述等为主的言论类和以资料、服务信息等为主的服务类,而且版面也相对固定,时评以头版为主,评论则集中在2版、3版的版头位置。可见编辑部对言论及其导向非常重视,明确了引导华侨舆论导向的编辑方向。

2.信息内容的倾向性考察

内容决定体裁,而运用框架涵化则可以决定传播什么样的内容,对客观世界做出解构重建。框架涵化是媒体惯用的手法。篇目最多的随笔,从内容上看以反映祖国的历史文化、赞美祖国的变化为主,多以游记、观感等形式呈现,在统计的55篇之中有1篇是介绍国外职业状况,其余都是与祖国有关的。旅日台胞写的《初次访问祖国》专题就有5篇,《福建纪行》2篇,还有《归国观感》《登武夷山》《亚洲音乐节观赏记》《拜谒孔子庙》等记载所见所感的游记。

综述类系列栏目“围绕四个现代化”于1978年10月开启,分别整理论述了祖国“钢铁业的飞速发展”“发展中的造船业”“观光旅馆建设推进”“给予发明者奖励的制度”“中国银行筹集储备金”“快速发展的各项建设”“高级酒店、别墅向观光客开放”等7个方面的内容。另外,像“汉方制药治疗癌症有疗效”“祖国对越南华侨难民的牵挂”“中日交流的叙事诗——祖国全面发展电影事业”以及整版配图表的综述“关于1978年度国民经济计划完成实际情况的公报”“1949、1952、1978年度生产情况统计——实现四个现代化取得的成果”等,也都以凸显祖国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的进步为核心内容。

资料类内容主要是一些基本常识,如卫星拍摄台湾海峡图片:与祖国相连、华侨在国内的进学之路、中国合资法全文等,我们将历史资料划归进来,在这个板块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关于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介绍,这应该是华侨华人比较欢迎的内容,所占比例大于31%,比如:扬州大明寺、京都宇治黄檗山万福寺(和华侨有关的地方)清东陵(珍贵的历史古迹),还有与中日关系有关的如“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全文”“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等等。

服务信息类内容体现对华侨在日生活的关心,为他们提供便捷的服务,比如,使领馆地址变迁、秋季预防感冒的注意事项以及各种募集通告等,体现了天下华人一家亲的互助理念。

特约稿都是由陈舜臣先生有感而发的,以中国的游记为主,介绍祖国的风土人情,以及个人观感体会,有着浓郁的中华地域文化气息,如《祖国的西北》《访问景德镇》等。

在检索的25篇评论中,标题关键词分别为:侨务工作、台湾内外、中日关系、祖国的现代化(经济、人口、未来)等,如《中日友好走上了更宽的发展轨道》。另外,还开辟了评论专栏“台湾内外”探讨台湾问题,两年间共发表评论17篇,占到评论总数的68%,主要是揭露台湾当局的分裂野心,抨击台湾社会的黑暗,政权的腐败,属于批判性评论。头版专栏《透视镜》共发时评22篇,位于头版下方,这两年的标题关键词依次分别为:台湾回归(问题)、中日关系、华侨、留学生,涉及台湾回归等问题的有13篇,占到全部时评的59%。

新闻内容的选择取决于媒体想告诉受众什么样的事实,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思想,用框架进行隐蔽释义,增加媒体的舆论影响力。所以从上述统计结果来看,“祖国统一”“中日友好”“热爱祖国”“中国文化”四个词组应该是《关西华侨报》这一阶段的舆论宣传核心词,也就是说,这一时期报纸以此作为主要议程,引导舆论,培养华侨华人的爱国情感,要在受众群体中形成:华侨要团结互助,要热爱祖国,祖国与日本的关系直接影响华侨在日的生活,祖国是否能够解放台湾是祖国强大的标志,强大的祖国是华侨的坚强后盾等共识。而在创刊词中提到的“团结互助”的办报宗旨在侨团消息专栏、服务信息中体现的更多一些,时至今日,这些内容成为了《关西华侨报》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关西华侨报》最近十年的编辑倾向

2004年1月起《关西华侨报》全面缩版至今,京阪神三地的侨团消息成为了主要内容。我们通过表1这一期了解一下它的基本版面内容。

表1 《关西华侨报》总第380号2004年1月25日主要内容

因为恰逢2004年新年和春节都在一月份,所以除了1月1日出版的新年号之外,我们在25日出版的这一期中也感受到了新春的喜悦与祥和气氛。从体裁来看,似乎回归到了《神户通讯》阶段,除了新书介绍和一些服务信息类之外都属于消息报道,没有论说类内容,《海峡两岸》栏目也由原来的评论转为介绍发生在台湾的新闻事件。这个栏目在2006年取消。从版面分布来看,京阪神三地基本平分天下,神户、大阪各占第三版的一半,京都新闻占第四版一半,其余半版是广告。从具体内容来看,会议类的消息报道12篇,占总数的56%,事件性新闻有4篇,关于中国的报道只有1篇。

在缩版之后的十年之中,《关西华侨报》的基本栏目、内容几乎没有变化,以2013年7月的报纸为例,我们用表2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显然,这一期延续了会议报道为主的版面设置模式,共11篇占总数的55%,与2004年1月号的56%非常接近。另外,我们发现通知通告的数量增加了,本期有6篇,占到30%。关于祖国的报道有1篇,与2004年1月号完全一致。

表2 《关西华侨报》总第494号2013年7月25日主要内容

2004年至2013年这十年间《关西华侨报》以服务华侨,报道侨团活动为主,符合华侨总会的服务宗旨。如果仍旧遵照考察初期阶段的思路,就会发现无从入手,因为带有主观倾向性的内容几乎为零。也就是说,《关西华侨报》初期关注的体裁、内容、版面设置的模式,以及对舆论导向作用的重视,如今完全消失不见,与创办初期相比缩版后减少了文化传播、政治传播的议程,以会议消息报道取代了更有舆论影响力的论说、随笔和综述等带有主观性的内容,少了舆论导向意识,而且对祖国的报道数量也明显下降,有关祖国的历史文化资料、各方面的发展变化等内容更是凤毛麟角。

另外,新闻用语也在悄然变化,比如“中国”的使用频率比“祖国”要高,在中日两国并列提及时“日中”的使用频率也明显高于“中日”。缩版后的两期中涉及中国时都使用了“中国”而不是“祖国”,而在前面我们检索的1978年5月到1980年4月的报纸中,出现“祖国”与“中国”共有60处,其中“祖国”出现43处,占到70%以上。关于“中”“日”的排序先后往往取决于言说者所属地,但是《关西华侨报》初期基本都是以“中日”指称两国,而缩版后的两期中却都是使用的“日中”。这是一种话语涵化的用法,说明该报选择了中立立场,逐渐拉开了与祖国的距离,当然也是编辑倾向的转变标志。

三、海外华侨报的发展态势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关西华侨报》前后阶段编辑倾向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客观性增强和舆论功能减弱两个方面。早期的《关西华侨报》以言论为主,宣传爱国思想,充分体现了机关报的喉舌功能;而现在却以消息报道为主,体现机关报的另一个职能,即记录机关的活动。这一转变的原因一是在于当时华侨华人生活被比喻成“漂泊海外”,他们需要有以中华5000千年的文化来形成凝聚力,团结在中华传统文化周围的精神支柱;二是落叶归根的思想以及对家人的牵挂使得他们需要了解祖国的中介;三是对祖国发展信息的渴望。中国那几年的变化确实日新月异,祖国强大、统一是他们的由衷期盼,因为只有这样华侨华人的腰杆才能硬起来;四是华侨华人通过媒体的舆论宣传,塑造中国良好形象也是他们强烈责任感使然。而现阶段,报纸增强客观性,削减倾向性言论,只做信息传递者,体裁上则表现为以消息报道为主,如实记录华侨华人团体的各种活动。这也与受众的信息需要变化有关。第一,现在出国非常便捷,几乎没有了远走他乡、背井离乡的孤苦,网络技术的发达淡化了海外游子的思乡之苦;第二,中国日益强大,留守家乡的亲人的生活也很好,不需挂念;第三,祖国已经成为华侨华人的强势后盾,他们通过网络等数字媒体了解祖国情况更加便捷及时,还可以从更多侧面接近祖国;第四,全球经济时代,华人华侨读者更需要经济信息,社会使命感变淡。

因此,笔者认为海外华侨报的必然会出现更多强调客观性,注重信息服务的《关西华侨报》模式。但是,受到第五媒体的挤压,仅以信息服务为主的纸媒生存空间有多大?除了记录华侨团体活动还有阅读的意义吗?纸媒的穷途末路会不会率先出现在海外华侨报上呢?从理论上来看,若想长久发展下去必须找到自身优势,即便是在多媒体融合时代,机关报性质的纸媒也应该发挥其深度评析、连续报道等方面的舆论优势,在深刻性上与电子媒体、网络媒体进行PK。凸显客观报道原则不一定要以牺牲舆论导向功能为代价,比如《日本新华侨报》(中文)不仅在言论、文化历史等方面仍然固守华侨的爱国传统,宣传爱国主义思想,而且是有着26个版面的厚报。有言论的报纸不一定生存的好,但是没有言论的报纸一定生存不下去。言论是报纸的灵魂,要想办成为一份受众忠诚度高的报纸,只靠消息报道是不够的,因为读者不仅想知道真相是什么,还渴望知道为什么。另外,履行社会舆论领袖的职责,引领受众,监督社会是报纸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任何时期任何媒介都不应忽略的。

[1][日]华侨の人口统计[N].神户华侨报,1976-3-10.

[2][日]编集后记[N].神户华桥报,1976-2-10.

[3][日]祖国政府へ祝贺电报[N].神户华侨报,1976-11-10.

[4][日]神户华侨总会に团结し、爱国反蒋斗争を发展[N].神户华侨报,1976-10-10.

[5][日]三つ总会の共同新闻连合[N].关西华侨报,1978-5-25.

G216.3

A

1674-5450(2014)05-0164-04

2014-04-06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2BXW 006)

马嘉,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新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新闻学理论与新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王凤娥】

猜你喜欢

关西神户华侨
我的华侨老师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神户人民不养牛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鲁提辖打不成镇关西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关西美术竞卖秋拍将举槌
比出一番新天地——我这样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中远关西涂料金山新厂奠基
中国传统文化在“唐人街”的传承与认知——关于日本神户市“南京町”认知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