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服务创优 铸造文化品牌
——同济大学图书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初探
2014-04-10李园园刘悦如曾小娟
李园园 刘悦如 曾小娟 陈 欣
(同济大学图书馆 上海 200092)
推进服务创优 铸造文化品牌
——同济大学图书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初探
李园园 刘悦如 曾小娟 陈 欣
(同济大学图书馆 上海 200092)
本文从三个方面研究如何推进图书馆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即服务、文化、创优。依次从服务教学科研,创优助推服务;激扬文化传承,创立文化品牌;开展创优活动,提升服务质量三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探索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路、途径及成效。
同济大学图书馆 文化传承 优质服务 服务型党组织
1 引言
高校图书馆处在为学校教学、科研、生产实践工作服务的最前沿,肩负着教书育人和服务育人的重担[1]。结合高校图书馆工作实际,通过党建和图书馆具体工作的融合,提升和拓展图书馆服务工作,探索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新思路,把“推进服务创优,铸造图书馆文化品牌”的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理念融入图书馆文化中,是图书馆服务工作和党建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2]。
本文围绕高校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各项职能,结合图书馆工作和服务的特点,从服务理念、服务能力、服务环境、服务内容、服务体制等方面思考和研究图书馆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相关问题,并联系工作实际,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在图书馆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功能定位、组织运行机制、服务模式创新、长效机制确立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使图书馆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2 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题实践
2.1 服务教学科研,创优助推服务
2.1.1 学科服务多样化
同济大学图书馆党总支重视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以“学科与情报服务”为核心,服务院系与学科。图书馆现有学科馆员7名,全部为党员,主要是纵深服务进院系,服务到学科,加强学术交流和知识环境创造,更加积极推动和支持学校、学院全面创新工作的开展。图书馆党政领导组建了具有相关专业学科背景的硕、博士研究生学科馆员团队,主要承担全校30多个院系和研究所的学科服务工作。学科馆员们走进院系开办个性化的专题讲座,近两年期间,成功完成讲座共125场,参与师生达6880人次,讲座不仅受到了学生的青睐,更有不少导师组织研究生组团参加讲座。不仅如此,从2010年10月学科服务嵌入式教学首次试点,在法学院首次将图书馆推出的《图书馆服务与资源导览》课程嵌入到实际教学中,到2011年嵌入院系课程逐步增加到4门,2013年嵌入院系课程的信息素养渗透到了八个学院的课程中,达到了34课时,往往在嵌入课程结束后,有些学院已经与图书馆预约了下一学期的讲座与课程,受到院系师生的欢迎。图书馆还建立了完善的“同济大学学科服务网站”,同时与学院课题组合作,提供全程文献跟踪服务。图书馆与海洋学院马在田院士课题组合作,为该课题组的重大项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前瞻性科技攻关项目提供服务,开发了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区地震地质一体化情报网,结合课题组各研究阶段提供全程文献跟踪服务,并对相关文献建立文献数据库,实时更新,为项目提供文献支持。
2.1.2 深化情报服务
同济大学图书馆在评估指标调研与分析、同济大学科研产出及绩效分析、学科调研、专题情报调研、专利分析、产业决策咨询、技术预测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等很多方面,为高校、学科、科研等提供相关科研分析情报。近两年完成了《同济大学科研产出与学术影响力分析报告》、《同济大学各院系SCIE/SSCI/A&HCI论文统计及对ESI学科贡献情况分析报告》、《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分析及兄弟学校反应与对策调研报告》、《世界大学排名调研与分析报告》、《国内外高等研究院调研报告》、《行业内外对“代表作”制度看法摘录》、《国内外大学章程及相关文献调研报告》、《国内外大学酒店管理专业调研报告》、《可持续发展大学调研报告》、《国内外著名高校学部制体制调研报告》、《村镇发展规划与环境整治“十三五”技术预测专利分析报告》,推进情报分析与服务的深化工作。图书馆还组织参与了《新能源汽车专利分析报告》、《燃料电池汽车专利分析报告》、《混合动力汽车专利分析报告》、《上海市高校专利运营能力分析与研究》等项目,推动了环保有关领域关键技术专利分析系列报告的完成。图书馆的情报服务工作在情报分析项目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面向多种服务目标的不同层次的情报分析产品模式和工作体制。在情报分析的服务对象上,逐步建立了面向学校决策、面向企业科研研发、面向政府产业决策等不同目标的情报产品和工作机制;在情报产品的形式上,既有文献资料调研与分析,也有基于最新文献计量学方法与工具的数据研究与指标分析,提供宏观战略情报服务如学科发展分析、人才评价、专利战略分析。图书馆开展的情报服务工作受到学校领导与学院及相关学科的高度重视,为院系与学科评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学校建设以可持续大学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总体目标提供了有效的文献信息和情报支撑服务。
2.1.3 文献资源整合
为加强同济大学图书馆与学校各院系分馆的文献资源整合,促进校内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历经几年的努力,整合了22个院系分馆,共有128000多册中外文图书、35000多册中外文期刊合订本、23000多册校硕、博士学位论文得到统一管理,图书馆已经在全校范围内建成了一个能满足校内各类读者多种文献信息需求的资源和服务的保障体系,实现对全校文献资源的统一规划、合理配置及布局,使文献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实现网络环境下校内文献资源协调、共建、互补与共享,最大限度地节省人力、物力、财力。通过自动化管理平台为学校各院系的各类教学评估及重点学科、实验室项目申请等工作提供翔实的统计数据和相关支撑文献资源,主动与各院系进行相关学科文献资源共建,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学及科研工作。通过近年来校图书馆对各院系分馆资料室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及业务指导,从整体上提升我校各类信息服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从而提高院系图书馆分馆的文献资源管理水平和读者服务水平,提高全校的文献资源保障水平。图书馆通过上门及电话访谈、调研、统计等多种手段及时了解院系分馆各类业务工作进展情况及资源利用情况,及时解决院系分馆日常工作中碰到的各类问题,校图书馆以优质服务赢得院系分馆的齐声赞誉。同济大学图书馆资源整合的举措也为全国很多兄弟院校进行资源整合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2.2 激扬文化传承,创立文化品牌
同济大学图书馆在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重视发挥人文素养建设的引领带动作用、传统文化的宣传创新及文化传承基地的建设。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图书馆立足本校的设施条件和人才优势,突破传统服务范畴,积极有效地利用多方资源,开辟“立体阅读”的活动形式,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积极探索文化传承创新的有效途径,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重要基地。这种独特新颖有效的文化传承方式为国内高校首创。教育部网站高等教育专栏为此作了特别报道。“立体阅读”,是融展览、讲座(含现场讲解)、演出(含影视纪录片播映)、文献阅读、与读者互动等多种形式为一体,全方位、多层次地传承优秀文化的系列宣传活动。“立体阅读”活动以“文化、传统、经典”为定位,选择有教育意义的艺术、人文主题,将单一、平面的纸本或电子阅读形式转变为声、光、色等多元形态,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寓教于乐的形式帮助读者轻松接受信息传递和加深记忆,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获得了广泛的读者认同度。从2008年起,图书馆已连续6年组织了9个主题的“立体阅读”活动,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立体阅读”在文化育人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每期活动期间,每天都有近万名读者参观和参与各项活动,深受读者喜爱。
同济大学“闻学堂”成立于2013年6月,是同济大学党委宣传部“十二五”文化建设规划中的重点项目,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闻学堂”位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图书馆南10楼,藏有精选中华传统文化相关图书约4000册,由展示区、阅览区和研讨区三个主要功能区构成,采用传统古典设计形式,共设有140多个阅览与休闲席位。“闻学堂”集传统文献借阅、展示、研讨三项功能于一体,通过展览、互动、体验并结合传统的阅读、交流、讲座等形式,尝试在图书馆内搭建创新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平台,旨在为学生营造一个传统文化学习与美学熏陶空间。“闻学堂”以五种主要形式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活动:“闻学讲堂”邀请名师大家作传统文化的讲演,如邀请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著名评论家周瑞金先生以《认识南怀瑾,多读南师书》为题,结合对“南师”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的演讲,引导和勉励大家更加深入广泛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如同济大学特聘教授、美国卡尔顿大学终身教授赵启光受邀主讲了题为“老子天下第一”和“老子学说的国际化”的精彩讲座,并与我校青年教师进行座谈展开交流。与会教师围绕传统文化如何在当今中国的复兴,教师如何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提升修养等内容展开讨论,共同为教师成长献计献策。“闻学课堂”引进校内外传统文化课程;“闻学知行堂”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技艺的体验,如茶艺表演、陶器制作、汉服表演、书法讲座等;“闻学展堂”利用闻学堂展示空间开展传统文化精品实物的展览,如已开展的“中国古代机械复原模型展”、“同济大学师生陶瓷作品展”、“宋代书法绘画精品展”、“馆藏精品文献展”,还将举办中国古代陶瓷展、中国古代钱币展、中国石文化展等;“闻学雅集堂”则将成为与校内外文化组织、团体合作举行传统文化专题交流与研讨的场所,如开展灯谜雅集会等。
2.3 开展创优活动,提升服务质量
同济大学图书馆党总支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读者意见箱、网络平台、学习交流、听取报告等形式,广泛听取和征求各院系所、本馆职工、读者的意见建议,共征集到意见建议6类58条,主要涉及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馆舍环境与设备设施、读者服务和宣传培训、图书馆管理和职工文体生活等方面。图书馆党政领导认真分析研究各类意见建议,并提出整改意见,制定整改方案,落实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明确整改时限,进行即知即改,边整边改。
一是倾听读者声音,提升服务质量。图书馆党总支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读者广泛征集意见,了解读者的需求,解答读者的疑问,听取读者提出的意见,用实际行动促进图书馆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如为提升服务质量,展示良好的服务风貌,实行挂牌服务;将图书预约服务范围扩大到全校师生;细化书目查询系统中馆藏的楼层揭示,方便读者查找图书;整合相关信息素养培训,集中宣传,提前发布培训计划和内容;推出网上自助跨校区委托借书服务,方便读者借阅其他校区图书;增加阅览区电源插座和寄包柜数量;增加消防通道的照明亮度;为满足读者需要,从2013年12月起延长同济大学沪北校区图书馆开放时间。
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同济大学图书馆9月份起在各部门开展“本部门读者反映最多的问题”的思考,引导职工从读者角度出发解决工作中的切实问题,并针对重点问题,如文献传递的审核效率、校区间图书运送的速度、座位管理系统使用引导、电子阅览室设备保障率、图书采编内部处理进度、查新和查收查引等咨询服务的网上办理等研究解决方案,优化业务流程,制定工作条例,设定考核节点和考核指标,将其纳入图书馆每月的业务考核中,建立起长效机制。
三是加强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和组织文化的建设。同济大学图书馆启动了馆员职业能力提升计划,结合图书馆发展需求,落实个性化的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与服务能力,受到了广大馆员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同时,注重组织文化建设,组织职工听取先进事迹报告会,图书馆职工都深受启发,纷纷撰写听后感,承诺将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和家庭,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
3 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成效与总结
同济大学图书馆在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以推进服务创优,铸造文化品牌为最终目标,不断根据图书馆发展的最新要求适时调整和转变业务流程及内容。经过一系列的摸索实践,同济大学图书馆逐渐形成了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自身特色:围绕服务中心是根本,明确图书馆党组织以强化服务功能为核心的功能定位,如倾听读者的声音,对读者的合理要求进行及时反应;党员骨干带头是榜样,建立图书馆民主开放共同协作的组织运行机制,如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义务劳动活动,充分展示党员对图书馆发展的支持;转变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是特色,丰富组织生活的形式,构建灵活高效的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如以闻学堂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传统活动,开辟大学生文化传承的第二课堂;形成党组织长效服务机制是关键,进一步健全服务型组织的常态化及延续性。
同济大学图书馆积极将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落实到图书馆的整体发展中去,狠抓“服务”二字,把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与图书馆的整体发展相结合,以服务促发展,以发展为党组织注入新活力。
1 董宜孝.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 提升和拓展图书馆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57~158.
2 张芳宁.高校图书馆党建工作的创新与探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52~53.
李园园,女,同济大学图书馆馆员、党总支组织员;刘悦如,女,馆员;曾小娟,女,馆员;陈 欣,男,副研究馆员、党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