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化背景下中加合作的探索与实践
——以沈阳工程学院与加拿大红河学院合作为例

2014-04-10娄玉英孙笑雨冯凡立姜楠

关键词:红河国际化办学

娄玉英,孙笑雨,冯凡立,姜楠

(沈阳工程学院 a.国际交流合作处;b.国际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国际化背景下中加合作的探索与实践
——以沈阳工程学院与加拿大红河学院合作为例

娄玉英a,孙笑雨b,冯凡立a,姜楠a

(沈阳工程学院 a.国际交流合作处;b.国际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以沈阳工程学院与加拿大红河学院合作为例,阐述了两校合作的历史、合作办学的实践以及合作办学的发展愿景。提出为实现发展愿景,学校应致力于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改善办学环境,营造浓郁的国际化氛围;二是完善派遣教师赴国外学术交流、进修和培训的有关机制,加大对具有海外留学及教学工作经历的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健全与国际接轨的师资管理体制;三是完善各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中加合作;高等教育;国际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办学理念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院校在国际化背景下实现卓越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提出,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国家鼓励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沈阳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一所以工程教育为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早在2006年,学院就把国际化作为五大发展战略之一,并把大力发展国际合作教育作为发展重点。

一、中加合作的历史

1987年9月,学院与加拿大红河学院两校合作获得加拿大国际发展署的PDF项目(即“项目发展基金”)支持,该项目执行期为3年,到1990年结束。在该项目中,学院获得了4台计算机;先后有4人到红河学院进修,12人到加拿大访问考察。1988年10月红河学院计算机专家马克·毕夏普在学院工作2周,这是学院首次接待外国文教专家。1991年4月,学院与红河学院开始了新一轮的合作,两校成为中加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合作项目(Canada-China College Linkage Program-CCCLP)第一轮合作项目院校。项目期限为4年,自1991年4月1日至1995年3月31日,项目经费由加拿大国际开发署投入。项目期间学院有6名教学管理人员赴加培训计36人月,短期赴加考察培训12人月,同时还获得27台计算机等硬件设施。红河学院计算机专家莱瑞·纽菲尔德和语言专家帕米拉·德丝梅特先后到校工作。

两校在这10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政府间项目结束后,两校积极探索自主合作的模式,1998年合作创办了沈阳红河高级技术培训中心(简称红河中心),是较早地开展非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估为AAA级中外合作办学单位。为深化两校合作,2009年在原红河中心的基础上增设了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等3个专业学历教育,红河中心更名为红河国际学院,这也是辽宁省首家工科类高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为扩大办学规模,2013年结合学院的优势专业、特色学科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合作办学的专业由3个增设到10个,目前在校生规模近千人。红河学院的专科专业压缩到10个,10个专业均为学院与加拿大红河学院共同开办的国际合作办学专业。

二、合作办学的实践

学院通过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积极引进加方的办学模式与管理机制,完善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引进国外原版教材,积极探索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较高外语水平和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为学院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发挥了积极作用。

1.整体移植,局部调整

作为一所工科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通晓国际规则与惯例,具有跨国文化教育背景及双语优势,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能源工程领域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学院按照“整体移植,局部调整”的原则,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成立由行业和企业管理者、技术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将中外合作双方的教育资源有机结合。以加方课程体系为蓝本,根据中国国情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满足“国际教育本土化和本土教育国际化”双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组织专任教师编写了课程大纲、课程标准等教学文件;强化英语教学,采取小班授课,分级教学。同时建立了学生英语学习社团,开展英语影视欣赏、英语沙龙等活动,组织开展雅思等专项英语培训,使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在实践教学方面,与加方教师在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内容以及实践教学软件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进行合作,加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突出工程技术类人才的培养特色。

学校还制定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规范了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并制定与之配套的检查实施办法。通过同行评价、学生测评、召开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指导。

2.国际视野,以人为本

合作办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培养对象——学生。在新的形势下,还处于探索阶段的中外合作办学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遵循合作办学规律。厦门大学林金辉教授曾提出,中外合作办学的最基本规律有两条,一是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国家改革和发展的大局;二是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这就进一步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成长与进步。通过专业课程设置,使学生了解国外文化,熟悉北美的专业标准,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同时,以思想建设、环境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为切入点,激励并推动学生进行自我设计,学会自我激励,实现自我超越。

教师是实现“以学生为本”的关键。学院高度重视合作办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始终致力于建设一支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既重视培养校内的能够胜任合作办学专业教学工作的骨干教师,又积极引进国外的优秀教师资源。为此,首先,要配备理论功底扎实、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承担合作办学专业教学任务;其次,制定教师出国培训计划,有目的地选派外语基础好、业务能力强的教师赴国外合作院校学习、进修和培训;第三,加方每年选派5~10名教师来学院集中授课,学院为加方教师配备一名中方教师,与其合作开展教学;第四,启动全球招聘教师计划。教师队伍扎实的业务功底、成熟的育人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合作办学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增强全体师生对国际化发展战略的理解,拓展师生的国际化视野,把国际化思想融入到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激发工作活力;让师生切身体会到国际交流与合作给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带来的变革与收益,从而全面营造学院的国际化氛围,保障国际教育事业高效、快速发展。

3.平等互信,合作共赢

学院与加拿大红河学院有着26年的合作历史,两校间深厚的友谊和高度互信是合作办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在办学过程中,由于双方在思维方式、教育理念、教学体系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必然会产生各种文化冲突与碰撞。但双方始终能够从大局出发,珍视彼此的合作与友谊,积极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致力于推动合作的良性发展。双方建立了两校高层领导的互访机制。合作办学管理委员会的成员每年举行一次全体会议,中加两地,交替进行。通过高层互访,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办学补充协议,提升了合作办学层次,扩大了合作办学规模,拓宽了人才培养途径。经过双方的不懈努力,2013年8月开展了为期3周的中方学生赴加夏令营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赴加留学的积极性。学院也欢迎加方学生来学院做短期游学。除了学生的互派,双方还积极开展教师互派交流活动,加方每年选派10名左右教师来学院讲学,学院选派5名左右教师赴加研修,参与加方的教学与科研活动。双方积极进行交流与沟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互信,合作共赢,使得两校的合作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三、合作办学的愿景

学院合作办学的下一步发展愿景是立足学院现有的优势专业,积极探索与创新,把红河国际学院打造成高层次办学、高质量教学、高水平管理、高效益发展,教学功能相对完善,运行机制相对独立,在省内外拥有一定影响力、一定品牌的国际教育学院。为此,一是把打造品牌作为发展的目标:依托能源工程领域的办学优势,积极推进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示范引领省内外同类院校;二是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发展的核心。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三是加大留学宣传力度,完善留学奖学金制度,为学生争取优惠的留学条件;努力寻求与国外高校建立更为广泛的联系,拓宽留学国别及专业,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增加出国留学学生数量,形成良性循环。

要实现以上发展愿景,学院正致力于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改善办学环境,营造浓郁的国际化氛围。根据“十二五”规划目标,国际教育学院在校生数目将达到1 200人。学院目前正在按照国际化标准设计改造7 000平米的独体建筑;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重点为数字化音频、视频及数字化网上教学资源和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建设;加强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建设;加强虚拟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改善教学条件和手段,满足国际教育的实验项目开出率和教学使用率。二是完善派遣教师赴国外学术交流、进修和培训的有关机制,加大对具有海外留学及教学工作经历的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健全与国际接轨的师资管理体制。通过内部培养与外部聘用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一支由专职和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合作办学教学团队;按“以人为本,分类管理”的原则,完善内部聘用制度、人员培训制度、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打造一支求真、务实、创新、高效的管理团队。三是完善各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高效、创新的管理体制和相对独立的运行机制,成立国际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合作专业设置、人员编制、教师聘任、教学运行监管等方面,逐步实现二级管理,营造一个有利于国际教育的高效、快速、高质量发展的环境和空间。

[1]林金辉,刘志平.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陈恒.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学习满意度比较分析—以Z大学中德合作办学“2+3”项目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0(8):20-23.

[3]方守江.中外合作办学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海金融学院中丹合作办学实践及启示[J].唐山学院学报,2008 (4):94-96.

[4]华长慧,徐亚芬,沈伟其,等.努力打造中外合作大学的成功范例—宁波诺丁汉大学独特办学模式再探[J].中国高等教育,2010(23):15-18.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Sino-Canada Cooperation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Tak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Red River College as an example

LOU Yu-yinga,SUN Xiao-yub,FENG Fan-lia,JIANG Nana
(a.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b.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Shenyang 110136,China)

Tak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Red River College as an example,the article illustrated the history of the two schools cooperation,practice in running the joint initiative,and the vision for its future development.To achieve this vision,it also put forward three actions including improving the school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enhancing faculty team building,and innovat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al mechanism.

Sino-Canada cooperation;higher educ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

G648.9

A

1672-9617(2014)01-0098-03

(责任编辑 祁刚)

2013-11-13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JG12DB361)

娄玉英(1972-),女,辽宁黑山人,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红河国际化办学
聚焦港口国际化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魅力红河 大美梯田
红河学院作品选登
红河书法作品欣赏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