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苏轼知徐州期间的功绩

2014-04-10孟子寻

史志学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徐州苏轼

孟子寻

试论苏轼知徐州期间的功绩

孟子寻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其人闻名于诗文,但不仅限于诗文,而是在许多方面都有出色成就,尤其是出任地方官员时更有突出政绩。他知徐州虽不足两年时间,却实施了抗洪救灾、开采煤矿、整饬军政等一系列措施,深受百姓拥戴。虽然个人仕途坎坷、历经曲折,他始终践行着自己以民为本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品质和杰出的文学成就,共同彰显出苏轼的非凡魅力。

苏轼 徐州 政绩 诗文

北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四月,苏轼在离开密州4个多月之后,又来到“山其嵯峨,人其颖多”的徐州担任太守。此后直到元丰二年(1079)三月离任,他在徐州共度过了近两年时间。在这些时间里,苏轼不仅创作出大量具有艺术表现力的豪放诗词,而且勤政爱民、忠于职守,留下了广为称颂的卓著政绩,突显出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伟大成就。林语堂把苏轼在徐州的经历称之为苏轼的“黄楼时期”,是苏轼“真正的生活的开始”。自此以后,苏轼才得以“充实、完满、练达、活跃、忠贞’地走向他的‘黄州时期’”[1],再一次实现了其人格魅力和思想境界的升腾。苏轼知徐对其一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率民抗洪作王尊,修葺黄楼镇水患

苏轼到达任上后,当年七月十七日,黄河在澶州澶渊(今河南濮阳)决口,“凡灌郡县四十五,而濮、齐、郓、徐尤甚,坏田逾三十万顷”[2]。八月二十一日洪水抵达徐州城下,“彭门城下,水二丈八尺”,形势紧急岌岌可危。此时城内人心大乱,富商大贾争相出城避水。苏轼说“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3],下令禁止任何人出城,强令已出城者返回城里,及时安定了民心。苏轼抱定“坐观入市卷间井,吏民走尽余王尊”的决心,打算坚守到“与城共存亡”的最后一刻。假如洪水破城而入,他便要像汉代东郡太守王尊那样,以身填堤,视死如归。苏轼还亲赴徐州禁军驻地,恳请禁军参加救灾。依宋制,知州无权调动禁军。他对卒长说:“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助力。”[4]卒长为之感动:“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5]乃急令三千士卒“短衣徒跣,持畚锸以出”,即刻参加到抗洪抢险的行列之中。在苏轼的带领下,徐州军民在两天之内筑成“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长达九百八十四丈,高一丈的长堤,“堤成之明日,水自东南隅入,遇堤而止”[6]。

拦截住洪水仅仅获得暂时的平安,要长久无事还必须彻底解除洪水的威胁。为此,苏轼带领工匠出城勘察地形,寻找排洪的最佳途径,最终选定在城北的清冷口开凿一条引水渠,将洪水引入黄河故道。此招果然有奇效,十月初五水势渐退,十三日流归河道。被大水包围了75天的徐州城危机解除了。

抗洪结束后的第二年(1078),为防日后洪水再犯,苏轼奏请修固徐州的防洪堤坝和破损城墙。不久,神宗表彰他“亲率官吏,驱督兵夫,救护城壁。一城生齿并仓库庐舍,得免漂没之害”[7],下诏拨给徐州钱粮民夫,在河道边用木头修筑堤岸。徐州父老为缅怀苏轼的功绩,就把这道长堤称为“苏堤”。自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到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的五百多年里,徐州虽然水患不断,终因有此堤为屏,一直安然无恙。后人写诗赞道:“自公去后五百载,水流无尽恩无穷。”[8]

在修筑长堤的同时,苏轼还动用民夫修整了城墙。由于外城的东门面临黄河,是阻挡洪水的要冲,因此苏轼重新设计,加高加固了东门城墙,将城墙的夯土包上砖石,增强了抵御洪水冲刷和浸泡的能力。为了纪念抗洪胜利,苏轼又在新修的东门城墙上修建了高达十丈的城楼,取五行学说中的“土克水”之意,将城楼用黄泥涂饰,取名曰“黄楼”。

如今,黄楼巍然而立,银波萦绕,不仅成为纪念苏轼率领徐州军民抗洪胜利的历史标记,同时也成为富含历史深蕴的名胜古迹。

二、查得石炭助炼铁,烁玉流金见精悍

苏东坡在徐州治水抗旱、劝农耕桑,取得了父老称颂、朝廷奖谕的成就,而首次成功地开发徐州煤田,更是他在徐州所建树的名垂青史的历史功绩。

徐州城在熙宁十年遭遇洪水之后,粮食歉收,薪柴奇缺。是年冬天,又连降大雪,以致“千里禾麻一半空”,居民炊饭取暖遇上了很大麻烦。于心不忍的苏轼便派人四处寻访煤矿。经过一年的查找,于元丰元年(1078)十二月在徐州西南的白土镇,发现了储量可观、品质优良的煤矿,缓解了燃眉之急。苏轼在欣喜之余,即兴写下传诵千古的《石炭歌》。他在诗中满怀深情地写道:

“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湿薪半束抱衾裯,日莫敲门无处换。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磬万车炭。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9]

徐州四周诸山盘踞,自古为产铁之区,徐州东北的利国驿当时就有三十六冶之称,诗中的“北山顽石”指的就是利国铁矿。北宋熙宁年间,王安石进行变法时降低了民间私营冶铁业的税率,使得宋代的冶铁业一度出现了兴盛的局面。由于利国一带“地皆产精铁,而民皆善锻”,故采矿冶金工业十分发达,“凡三十六冶,冶户皆大家,藏镪巨万”“冶各百余人,采矿伐炭”[10],是国内举足轻重的炼铁基地。但是,有限的林木资源显然无法满足所有行业的需求。由于长期过量的砍伐,至北宋时,华北地区“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太半皆童矣。”[11]由此导致这些地区木柴、木炭供应严重不足,给冶铁业的正常生产带来了很大困难,极大限制了生产规模。这一次煤矿的发现缓解了木炭不足的问题,保证了兵器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对当时的军事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利用石炭作燃料,炉温增高,加速了铁矿石冶炼过程,改善了碳钢结构,故“冶铁作兵,犀利非常”。

苏轼当年发现的煤矿,即后来著名的白土寨煤矿。《徐州府志》记载:“白土山在萧县东南五十里,下有镇、有桥并以白土名。南二里有炭山,宋苏轼于此访获石炭,作《石炭》诗。明兵备唐焕、国初知县祖永新皆重开,以为民利。”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业化的进行,徐州煤矿和利国铁矿获得了新生,为国家的工业实力进步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由此可见,九百多年前苏东坡“遣人访石炭”的这一功绩真可谓绵泽后世、利在千秋。

三、执笔哀此系中囚,改革陋规治军政

苏轼任徐州知府其间,由于连年灾荒,“饥寒顿仆于沟坑,盗贼充盈于犴狱”,各地囹圄皆满。苏轼对这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观察和思考。他深知平民百姓沦为盗贼,实在是由于连年灾荒和官府横征暴敛所致。他在奏状中说:“近年以来,公私匮乏,民不堪命……苟有以为生,亦何苦为盗……今中民以下,举皆胭食,冒法而为盗则死,畏法而不盗则饥。饥寒之与弃市,均是死亡;而赊死之与忍饥,祸有迟速,相率为盗,正常之理。”[12]深刻揭示出饥寒交迫才是庶民“相率为盗”的根本原因。

苏轼同情那些为果腹而入狱的囚徒,常发出“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的感叹。由于监狱人满为患,虐待囚犯、不给医药致死的情况很常见,“囚以掠笞死者法甚重,惟病死者无法,官吏上下莫有任其责者。苟以时言上,检视无他,故虽累百人不坐。其饮食失时,药不当病而死者,何可胜数?”[13]他曾上书皇帝,请求州县牢狱中皆选差医人,专掌医疗病囚。对于因罪而入狱后,“饮食失时,药不当病而死者”“以至非理惨虐,或谋害至死”[14]者,要追究狱吏乃至县令的责任。若“检视或有不明,使吾黎民横摧其害”“所禁罪人,一岁内在狱病死及两人者,推司、狱子并从杖六十;科罪每增一名,加罪一等,至杖一百止”,“每至岁终,会聚死者之数以闻,委中书门下点检。或死者过多,官吏虽已行罚,当议更加黜责”[15]等等,以加强对狱吏的管束惩办,间接减轻对囚徒的压迫,保护囚徒的生命和健康。苏轼无限同情啼饥号寒的黎民,哀怜走投无路而触犯刑律的囚徒,表现出可贵的人道主义精神。

苏轼主政徐州之日,曾革除一项陋规:当时低级军士因公出差,官家不发给旅费。士卒为筹备盘缠只能借高利贷,回来后还得连本加息偿还,以致有的士卒成为逃兵,甚至沦为盗匪,“京东恶盗,多出逃军。逃军为盗,民则望风畏之,何也?技精而法重也。技精则难敌,法重则致死,其势然也。”[16]苏轼为肃清盗警,便从官费中省下几百串钱,专作公差补助金,以作为解决办法。同时严厉惩治放贷取息的官吏,以儆效尤。他又肃清军士赌博、酗酒,整顿军纪,加强训练,使徐州军士“士皆饱暖,熟练技艺,等第为诸郡之冠”,保卫力量大为增强,治安状况颇为改善。苏轼还建议神宗“推此行之,则军政修而逃者衰,亦去盗之一端也。”[17]

四、彭城诗文传千古,名数两宋一大宗

苏轼在徐州的两年里,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创作方而,都出现了一种新的局而。这与徐州地区浓厚的文化氛围是分不开的。也正是苏轼在思想上的这种升华,才为不久后所遭遇的“乌台诗案”提供了精神支柱;而他在徐州时期创作上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更为他成为一代文豪奠定了基础。

徐州的优美山川和名胜古迹,如云龙山、百步洪、戏马台、燕子楼,处处留有苏东坡登临凭吊的足迹,也留下许多苏东坡赞美抒怀的诗文,如《放鹤亭记》《桓山记》《百步洪二首》《台头寺步月》等篇章,都成为苏东坡全集中的名篇佳作,成为徐州人民珍爱的文学遗产。

相传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徐州燕子楼邂逅了名妓关盼盼,并流传了一段才子佳人哀婉动人的爱恨传说。苏轼知任徐州后到燕子楼游览,听说这段故事之后即兴写下了咏叹燕子楼的《永遇乐》,题作:“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从此,“燕子楼空”成为徐州八景之一。墨客骚人每会于此,无不对白居易和关盼盼的故事感慨叹息。千里银波萦绕楼下,登斯楼远眺,令人心旷神怡。

知徐期间,苏轼与百姓患难与共,进而结下不解之缘。在离开徐州之时,苏轼写下《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描述他离任时徐州百姓与其惜别场景,“吏民莫扳援,歌管莫凄咽。吾生如寄耳,宁独为此别。别离随处有,悲恼缘爱结。而我本无恩,此涕谁为设。”徐州百姓对苏轼的厚爱,亦使他感慨不已,这种深切的眷念之情便凝结成《江城子·别徐州》即“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离徐后,苏轼亦经常想起他的第二故乡——徐州,并有终老于此的想法,正如他在《灵壁张氏园亭记》中所言,“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这一切都充分表明苏轼对徐州以及徐州百姓的深情厚谊。

苏轼在知徐州的两年里,勤于为民做事,屡次兴建工程,并亲允其中,乐此不疲,充分展示了苏轼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官政思想。正如文史专家田秉锷所说,“作为一个诗人,一位文学家,对于政务并非生而知之,在徐州的两年,苏轼与百姓一起抗洪祈雨找煤……,现实的历练使苏轼开始走向成熟,他开始更多的关心民间疾苦,更多的触及社会现实。”[18]苏轼是徐州人民心中的丰碑,徐州是苏轼功绩的辉煌地。古彭州官何其多,千古怀念唯苏公!

[1]林语堂.苏东坡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77.

[2]脱脱等.宋史·河渠志卷九十二·志四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5.2284.

[3][4][5]脱脱等.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5.10801.

[6][7]苏轼.苏轼全集(卷十一)·奖谕敕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149—1153.

[8]吴宽.赋黄鹤楼送李贞伯.沈德潜.明诗别裁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60.

[9]苏轼.石炭并引.苏轼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906.

[10][16][17]苏轼.徐州上皇帝书.苏轼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149—1153.

[11]沈括.梦溪笔谈.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834—837.

[12]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苏轼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147.

[13][14][15]苏轼.乞医疗病囚状.苏轼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154.

[18]田秉锷.徐州人民情感血脉里的苏东坡[N].国际日报,2007-8-2.

孟子寻 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

(责编 畅 思)

※ 本文为江苏省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本科)“苏轼在徐州的政绩和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1310290014Y)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徐州苏轼
疫散待春回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刘备与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