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道德人性和道德文学

2014-04-10罗长斌王林

韶关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弗洛伊德译者道德

罗长斌,王林

论道德人性和道德文学

罗长斌,王林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外语系,广东佛山528000)

道德是最为重要的做人标尺和写作标尺。始终要在生活中提升自己的道德层次应该是每个人的生活追求。从心理学和文学对道德的描述上看,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对于道德的提升没有帮助,且有负面影响,社会学给予道德的描述却稍显简略。所以,只有经典文学作品中的道德故事才能够给予人们以有趣而重要的启示、安慰和指导,并暗合人性道德的要求。

道德;人性;心理学;社会学;文学;道德教诲

一、关于“人”

人类最熟悉的就是自身,可最不了解的也是自身。关于人的定义,人们往往把它和猩猩划等号,以迎合进化论的观点;最为错误的是将人定义为“高级”动物。

进化论并没有得到科学的证实,人们却愿意打着科学的旗号相信它。在《审判达尔文》一书中,作者写道:达尔文(1809~1882)旅游期间看见一些相似的物种,就枉然断定物种是进化而成,而且人类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但是150多年来,拥护达尔文的科学家却一直未能找到猴子和人类之间的“中间(进化)环节”的化石证据[1]。

上帝造人说也不能得到科学的证实,人们却不愿相信。产生这个取舍的原因是因为人们热衷地迷信科学,进而迷信科学家,并认为科学家说的任何话,作的任何猜测都是符合科学的。岂不知此时自己的心理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异:在指责宗教是迷信的同时,自己对科学的迷信也已经极其严重了,乃至丧失了科学的基本求证思想。

本质上讲,人是什么样的生命呢?人应该被定义为是地球上的具有道德的高级生命,是高于动物的一类生命,是和所有其他动物都完全不同的一种生命。这在佛教“六道”中称为“人道”,而动物则属于低级的“畜生道”。这才是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的精神境界如果超越不过动物,他就是披着人皮的犬类或豺狼。他的精神境界如果超越了普通人,他就是披着人皮的圣人或神佛。

人在思想和精神上的差异相当巨大,圣人还是恶人都是由其精神境界所决定的。所有的争执、斗争、战争都是由于思想观念的不同而造成的。对于精神、道德的研究和表现必然是文学家的任务。当然,哲学家、心理学家、政治家、人类学家也都在研究人类的思想,也写出了无数的书籍;但往往华而不实、空洞无物,对人类的帮助甚微。

所以,人们普遍以阅读小说的方式来了解自己、他人和世界。这样,那些经典文学作品和作家就在人类中一直享有崇高的地位,其流行的地域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它们就是一面面镜子,让人们看到活生生的好人或魔鬼的表演,从而观照自己的人生,丰富自己的人生,指导、启发和安慰自己的人生。

二、心理学上的道德

弗洛伊德(1856-1939)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心理现象进行了一定的剖析。他把心理分为超我(su-perego)、自我(ego)和本我(id)三个部分。其中id就是it之意。这个划分说明心理并不是单一的构成,而是一个复杂、分层次的构成体系。

事实上,他对这三个术语所给予的定义还不是很准确的,比较狭窄,可能会误导人们的思想,这是因为他对心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比如,他把id定义为:“本我就是里比多的储存库,是所有心理能量的原始源泉。它只遵守快乐原则。”[2]129

这个定义为他的性学观点提供了理论依据。按此推理,弗洛伊德创造了难以让人信服的“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和“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这两个术语一旦推广就会被严重地误读。尤其是,当他使用了两个古希腊神话人物俄狄浦斯(Oedipus)和伊莱克特拉(Electra)来命名这两个心理现象时,当我们考虑到这两个历史人物的背景和作用、内涵时,我们就会发现他完全用错了。限于篇幅,有关这两个名字的复杂而漫长的故事不得不在此处省略。简言之,俄狄浦斯是在自己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父娶母了,并生下两儿两女。在了解真相之后,他勇敢地刺瞎自己的双眼,在女儿的陪伴下,以在荒野中流浪而死的方式来惩罚自己的罪过。他的勇敢精神却被弗洛伊德有意忽视了。

这些典型人物的既定内涵是不应该忽视的,他应该换两个普通的名词。可他为什么要这样用呢?其一,他想显示在古希腊神话上的博学;其二,他想暗示泛性论思想。那个著名的俄狄浦斯王就是以杀父娶母的方式佐证了他的“泛性论”!因此,他的最大缺点(或罪过)就在这里了。

D.H.劳伦斯(1885-1930)就是盲目地接受了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于是依据他和母亲的关系写作出版了著名的《儿子与情人》(1913)。这佐证、支持了弗洛伊德的心理理论,但是,它立即就引发了西方评论界关于“恋母情结”的巨大争议。因为“恋母情结”中的Oedipus说明,它的核心内涵是娶母生子。这样一来,劳伦斯不仅不该这样使用它而误导读者,而且也玷污了他和母亲的关系。

既然id是那个凶神恶煞的样子,人怎么能够生存下去呢?他又提出了两个起调节作用的心理机制。其一是ego,负责保护自我,它遵守现实原则[2]130。其二是superego,它是道德的调节器,是良心和自尊心的储存库,它遵守道德原则[2]126。虽然这两个调节机制的命名和定义是心理学上有意义的创举,但他的思想基点是错误的。

他在1894年就开始运用“里比多(libido)”这个术语。1905年出版的《性学三论》中他首次提出,性本能的冲动是一种影响人类所有行为的潜在能量。弗洛伊德把性欲、性本能的冲动看作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源泉,这就是他的“泛性论”。而在字典中,libido被释义为“性欲”;派生形容词libidinous被释义为“好色的、淫荡、性欲的”[3]。因此,“里比多”就是“性欲”的代名词。

在这里,弗洛伊德显然违背了几乎和他同时代的哲学家尼采(1844-1900)的论述。尼采明确说道:“一种特定的禁欲主义,一种出于美好意愿的坚定而又积极的弃绝,是高级精神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也是这类活动的自然结果,所以哲学家对禁欲主义理想从来就不报任何成见。”[4]尼采显然是指信徒们的修行断欲是“坚定而又积极的弃绝”,是“高级精神活动”。这样,弗洛伊德的泛性论既违背了尼采的正确论断,也证实了他的“泛性论”是低级的精神活动。

弗洛伊德主要是精神病学家。他给精神病人看病时所得到的认识,以及他的研究结论,只是来源于精神不正常病人的叙述,不能用于解释正常人的言行。所以,他的《性学三论》和《梦的解析》产生的基础都是不牢靠的。

根据他的理论,“里比多”存在于“本我”之中,而“本我”也包含无意识(unconscious)和潜意识(subconscious)。它像是海上藏在水面之下的巨大、黑暗、危险、有极大破坏力的冰山,在悄悄地起着破坏的作用。而漂浮在水面之上的少量冰块就是“超我”。我们发现,处于无意识和潜意识之中的id并不全是由“里比多”构成,也并非由“里比多”所主宰,“里比多”只占有很少的比例。尤其不能说,“本我”就只是破坏力的因素。因为潜藏于无意识中的各类思想,也有部分圣人的思想,它们也在悄悄地指导着部分人在正确地言行。而对于正常的普通人而言,“里比多”也是个较容易解决的问题。

人的思想相当复杂,其中有一个思想叫作“爱”,它也会潜藏在无意识之中。突遇某件事情,他的无意识就会把“爱”浮现出来。于是,他就感觉到他要展示“爱心”了。这就是他在无意识中、在本我中所潜藏的好思想,或称为是善思想。

通过简单划分一下“爱”在各个层面的位置,便可清楚地看到“里比多”所占的心理分量有多大。“爱”包含很广泛的内容,如友爱、师生之爱、母爱、父爱、同事之爱、圣人之爱以及爱情等等。而“爱情”也包含着广泛的内容,如夫妻之间的互相支持、互相关照、照顾家务以及性爱等等。“性爱”是和“里比多”有密切联系的层面,却只占很小的成分。这样,我们就不难看出,“里比多”只是属于众多思想情绪中的一个小部分。至于有人把“爱情”等同于“性爱”,或把“性爱”看作是他生命的唯一意义所在,这都是道德缺失之后的错误认识。

所以,弗洛伊德理论中的缺陷已经慢慢地被更多人所识破,他的思想现在已被美国大学所抛弃了。

三、社会学上的道德

人性中最重要的就是道德,文学中最重要的也是道德;道德即良好的人性,并呈现于心理和言行之中。所以,心理健康即道德正确;心理不健康即道德感缺失。

老子、孔子、孟子等先辈们从社会学的角度给予人的道德分类是:他们希望人们通过一定的学习、守戒、吃苦、遵守礼法等以达到高境界的圣人层次;另有一类不可教育的人被称为“小人”。因此,人类可分为小人、常人和圣人。

每个人都是由一个庞大复杂、各不相同、交叉混杂、一团乱麻一样的思想系统所构成的。人和人的不同,就在于某些细微的思想元素之差别,并不在于基因图谱的不同。由于有这个思想系统,他才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若没有这个思想系统,他就是一个行尸走肉式的躯壳。因此,一个人的整体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他那微观的、不可见的道德体系。若想提高道德的洁净程度,就必须通过肉身的长期吃苦受难方能磨炼成功。这就是信徒们的修行方法。而在人间的任何形式(如言语或行动)的作恶、伤害他人的基本利益,就一定会导致伤害者的思想道德败坏,并必然会导致多行不义必自毙的结果。

换一个角度来看的话,每个人的思想系统可以分为两大层面:即技术层面和道德层面。技术层面是指为谋生之需要而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或实践技能,其层次高低可用不同的文凭、职称来表示;知识层次越高,所需要遵守的规定(戒律或定义)就越多。

道德层面是指人的责任心、良心、善心、宽容、原谅、忍耐心、吃苦精神、奉献精神、侠义精神等等,以及它们的对立面如偏见、傲慢、以强欺弱、极端自私、贪财、贪色、贪权、贪名、报复等等。道德层次也是有高低之分的。层次越高,所需要遵守的道德戒律也就越多,它表现在对名利色情看得比较淡或很淡。而层次越低者就越不想遵守戒条戒律,其贪嗔痴慢疑的思想就非常顽固。

道德层次的区分是有衡量标准的,这个标准亦是“天理”二字:即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天理就反映了他的层次高低。

道德之重要是由于,除了做纯技术工作之外,支配所有其他活动(包括写作、做学问)的根本因素乃是人的道德在起着指导的作用。

目前,道德的界限被广泛模糊之后,人们往往会用技术层次的高低来代替之,其实是错误的,这二者没有任何必然联系。在许多历史和现实事件中可以看出,它们往往是反方向发展的。我们知道,多数的大恶往往是由知识层次很高的人所导演的,且最善于表演和伪装。

四、文学上的道德

文学的历史相当久远,最久远的是《圣经》和荷马史诗。这些巨著中的成败故事,最终反映的都是道德教诲、善恶报应的内容,它们对于人类的影响最为重大。

在《格列佛游记》中,斯威夫特(1667~1745)对人类的恶行进行了嘲弄,他把希望寄托在骏马的身上。他希望由这种具有人的技能,且具有高于人类道德的生命(马)做统治者。而那些充满敌意、仇恨、妒忌、肮脏和贪婪的长相像人一样的生命叫作雅虎(Yahoos),只配被马所统治[5]。他很清楚地把人的智慧分为两个方面:技能和道德。他认为人类所具有的只是制造和工作的技能能力,道德能力则很低下。因此,作者的含意是,具有高层次道德的生命才能称为“人”,只具有技术能力且缺德的生命则不配称为人。这个看法值得重视,因为它和中国古代先贤的看法是一致的。

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其实都是围绕着不同人物的不同道德层次的冲突而展开。写作虽是作家的文字技术工作,然而由于文学作品的特性使得作家的道德观念不得不渗透在作品里面。这样,拥有高层次道德的作家才能写出具有高层次道德教诲意义的作品,如但丁之《神曲》、霍桑之《红字》、班扬之《天路历程》以及莎翁之剧作、中国的四大名著等等。

道德被广泛忽视已造成了社会的极度信仰危机,然而学者们对此仍然懵然无知,纷纷以忽略道德为荣,这自然是非常有害的。比如,在《文学翻译的审美学》中,作者王平大谈译者的社会理想、译者的审美需要、译者的审美趣味、译者的审美人格、译者的审美想像、译者的情感共鸣、译者的翻译冲动等等[6]。唯独不谈译者的道德修养。那么,译者若不重视提升道德水平,他在从事文学翻译工作中的人格和情感就缺少最起码的基础。

目前文学评论界有个倾向:就是把文学故事和现实故事分割开来。他们不敢赞赏现实中的坏人,但是踊跃地赞赏作品中的坏人坏事。仿佛坏人坏事进入小说就能把“邪念”洗干净了,从而变成合理合法的形象了。这实际上是个人和社会道德出现偏差和扭曲的表现。而文学译者的道德就可以使他能够为好坏人选择合适的译语,并写出合适的译序。

道德和人们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道德被抛弃在一边时,作家、评论家和译者的思想都会出现混乱,都会说些经不起推敲的语言,做出经不起推敲的事情,客观上都能起到推动负能量向前发展的作用。

文学尤其是人的精神和道德的反映,它并不会去记载或描写人的技术活动。实际上,西方作家天生就是宗教徒,其宗教文化和宗教思想在文学中处处可见。宗教活动就是他们的精神活动,就是他们的道德教育。

归根结底,文学是人学或人类学,是关于人类道德教诲活动的文字艺术描写,这是文学的本来面目。其道德的具体表现就是,作家反映了具有普世价值的、超越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反映了他们对自由、民主、独立精神的追求和向往,反映了他们对专制、独裁、暴君等各类法西斯思想的批判。

所以,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对人类道德进行批评、鼓励和教诲,是最生动、最直接、最真实的故事,因为虚构的故事其实就来源于史实和现实中的道德言行。

五、结语

那些在道德审美倾向上发生变异的人们,其本质原因就在于他们在道德、“超我”方面出现了偏离,在于他们的同情心、怜悯心、忍让心、宽容心、感恩心等等道德品质都发生了偏离、退化和变异。

中外经典文学的道德教诲意义尤其明显。推广、阅读和讲解真正的中西方伟大文学作品,认真从经典文学作品中吸取道德养分,真正去体会和品味文学故事中的教诲意义,可以使得人类在快乐有趣的故事中找到自我、恢复自我、确定自我、发展自我和珍惜自我,从而珍惜生命、珍惜人类和珍惜未来。

[1]詹腓力.“审判”达尔文[M].钱锟,潘伯滔,李志航,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0-50.

[2]Guerin,Wilfred L.et al.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3]陆谷孙.英汉大字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1024.

[4]尼采.论道德的谱系[M].周红,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89.

[5]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1册[M].北京:外语与研究出版社,2007:191.

[6]王平.文学翻译的审美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1.

On Moral Human Nature and Moral Literature

LUO Chang-bin,WANG Lin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Foshan University,Foshan 528000,Guangdong,China)

Moral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scale for people’s performances in life and writing.It should be everyone’s pursuit to improve his moral level in his whole life.From people’s descriptions in psychology and literature,Freud’s psychology has not helped to improve their morality effectively;its negative impact has been great.But the moral description in sociology is slightly brief.Therefore,only the moral stories in the classic literature can give people the interesting and important enlightenment,comfort and guidance.

morality;human nature;psychology;sociology;literature;moral education

I0

A

1007-5348(2014)03-0043-04

(责任编辑:王焰安)

2014-01-13

罗长斌(1963-),男,陕西安康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外语系副教授,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文学翻译和宗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弗洛伊德译者道德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心理分析泰斗弗洛伊德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