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州山谷祠兴废史考

2014-04-10蓝振榕

史志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黄山谷龙溪宜州

吴 政 蓝振榕

宜州山谷祠兴废史考

吴 政 蓝振榕

宜州山谷祠初建于南宋孝宗淳熙初年,未几,墙倾祠毁,变为荒土。到了南宋宁宗嘉定八年,又在龙溪旁建祠,宋末元初,皆毁于兵乱。明朝初期重建,到了嘉庆二年,知府将其拆毁。嘉庆六年重建,到了明末清初,祠复毁,其祭田院基悉为土豪侵没,变为农田。清康熙初年重建,后被知府拆要砖瓦用来建关帝庙。清乾隆年间重建,到了咸丰年间被贵州苗民起义军和石达开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军毁为平地。清光绪四年重建,黎申产作《董修记》,第一次将《黄山谷自作像赞》碑刻镶嵌于殿厅正中,山谷祠及碑刻一直保留至1985年。1986年,广西驻宜山轴承厂建厂房宿舍,拆毁山谷祠,赔款三万五千元。1986年末,宜山县政府在会仙山南麓重建山谷祠,直至今日仍完好无损。

宜州 山谷祠 兴废史

北宋末年,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九月三十日,黄庭坚病逝于宜州南楼,独范寥一人盖棺安葬于宜州关外城南之岭坡脚。三年以后,黄山谷的亲属将其遗骨迁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高城乡双井村老家安葬。在宜州只留下黄庭坚的衣冠墓。到了南宋,宋孝宗淳熙初年(1174),韩壁任宜州太守,在宜州关外城南岭坡脚黄山谷衣冠墓旁,建筑了六间土木结构的“山谷祠”,“并用木刻山谷肖像置于其间,以妥神居”。未几,官民齐弃,无人祭祀,墙倾祠废,变为荒土。杨万里写的山谷祠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文字全录如下:……(城南领坡脚距城不遐,得地洵盱,湖光前陈,旷野洞开,诸峰崛奇,骏奔来庭。立屋六楹,以妥神居。刻木肖像,是似是享。俯湖为阁,于登于临。湖山清空,云烟高寒,神则降集,人士奋豫。……

南宋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张自明任宜州太守,在宜州关外城西龙溪旁,即黄庭坚被羁管宜州之初,他所住的黎氏之屋旧址处建了山谷祠和龙溪书堂。宋末元初,皆毁于兵乱。

明朝初期,知府周一清、姜绾先后在龙溪旁重修了一次山谷祠。到了嘉靖二年(1523),知府王显拆毁了祠宇,为什么要拆毁,原因没有讲。

明朝嘉靖六年(1527)知府叶藟重修山谷祠。到了明末清初,祠复毁。其祭田、院基,悉为土豪侵没,变为农田。

清·康熙十八年(1709),庆远知府苏世禧、宜山知县陈学海重修山谷祠。其后被宜州知府吴锡爵拆掉砖瓦搬到关外城东去建筑关帝庙。在这位知府心目中,黄山谷不如关云长。他宁愿要“关帝庙”,也不愿要“山谷祠”。

清·乾隆十八年(1753),署府查礼重修山谷祠。从他所写的《重修黄文节公祠记》看,他一反吴知府敬重关云长而轻视黄山谷的心态,极力赞颂黄山谷在南楼“讲学”,并为黄山谷招魂“神之来兮南楼”“佑我蛮荒兮百福臻”。但是到了乾隆末年,山谷祠已被毁掉。

清·嘉庆六年(1801),庆远巡抚谢启昆牵知府宋开衡重修山谷祠,并以范寥作配祀。到了咸丰年间,山谷祠被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石达开部队“扰荡为平地”,并同时把建在南山寺的“三贤祠”也“荡为平地”。(按:三贤,指冯京、黄庭坚、余靖。)

清·同治三年(1864),庆远镇的绅士捐钱重建,但是,仅建成正座三间,大门一间,到了咸丰六年,贵州苗民起义军攻破庆远府,放火烧去了山谷祠的“正座半间”。

清·光绪四年(1878),知府董学履拨公款修补山谷祠两廊,由黎申产写“董修记”,并在殿厅正中嵌上“黄山谷先生自作像赞”碑刻,这是历代建筑山谷祠以来,第一次发现这一碑刻。

光绪四年建筑的山谷祠,一直完好地留存到1978年5月,驻宜山广西轴承厂为扩建厂房宿舍,而将山谷祠拆掉。宜山县地方文物管理所出面干预,该厂领导答应将“黄山谷自作像赞”碑刻及山谷衣冠墓碑保管好,并赔款三万五千元。

1985年5月,宜山县政府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局拨款一万元,宜山县政府拨款一万五千元,总共为六万元,在会仙山南麓重建山谷祠。由于基础打得不牢,不足二载,地基下陷,墙体开裂。宜州市府又拨款30万元,在原地重建山谷祠,仍将“黄山谷自作像赞”镶嵌于殿厅正中,将黎申产写的“重修黄文节公祠记”碑刻镶嵌于殿厅内的右墙上。黄庭坚衣冠墓重建于山谷祠的院后,并请黄山谷31代孙黄绮教授用大篆体在衣冠墓后的石壁上写了“江西诗祖”四个大字。

关于宜州所建的山谷祠兴废史,清代康熙十八年(1709),庆远知府苏世禧写的《山谷祠记》讲得比较清楚。为便于读者研究,特摘录如下:“庆郡西郭数十武有龙溪书院故址,为宋太史山谷黄先生之祠。祠有祭,祭有田、堂庑亭池,具载郡志,历有可考。宋元之际,祠中废。国初,兵燹蹂躏而祠复废。其祭田、院基,悉为土豪侵没。问向之所谓宝华、墨池诸胜,尽归丘墟,鞠为茂草矣。今岁乙丑,余来署郡篆,谋诸阖属,捐食俸,鸩工庀材,构橡三间,奉先生木主而敬礼焉。颜之曰:‘龙溪书院’,仍其旧也。首捐俸者,余与宜山令陈君学海;协捐者,思恩令陈君子俊、河池州州同张君士佳。而董其役者,则宜山县尉盛君家埏也。至于清厘祭田,查追侵地,更深有望于后贤也夫。”

[1]广西宜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点校.宜山县志[M]. 2000(内部资料).

[2]广西河池市地方志办公室点校.庆远府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3]吴政.黄庭坚在宜州文献诸说考证品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8,10—45.

吴 政 河池学院中文系 副教授

蓝振榕 河池学院后勤管理处综合科 副科长

(责编 张佳琪)

猜你喜欢

黄山谷龙溪宜州
圆内接四边形中一个恒等式的等价形式
《黄山谷论书句》
《黄山谷论书》
·更正·
蟑螂
广西宜州中药街药用植物调查及资源保护探讨
生态长寿地之印象·宜州(风物篇)
生态长寿地之印象·宜州(人文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