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雾霾的“前世”与“今生”

2014-04-10段雯娟

地球 2014年1期
关键词:京师污染源天气

本刊记者 段雯娟

进入2013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人们在深受PM2.5其害的同时,认识了这个字“霾”。接着,一个叫“雾霾”的热词迅速在全国疯传。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会场内外,无处不见雾霾治理的讨论。“你认为雾霾天怎么治?”几乎已经成为每位代表委员都会被问及的问题,空气污染治理已成为中国全民热议的最大内政之一。

雾霾对空气质量的污染,如今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雾霾”天气始于何时?历史上有关于雾霾天气的记载吗?

说文解“霾”

“谁说古代没有霾,不然霾这个字咋来的?”中国科学院气象学博士后李汀解释说,古代也有空气污染,只是不叫“空气污染”这个词,也搞不清楚污染原因。古代人认为,空气污染源是“天神之怒”,治理方式则是“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

而现在分析就知道,古代污染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焚烧秸秆、木炭、树木等,二是扬尘扬沙,如果遇上静止稳定的天气系统,不利于空气流动和污染物扩散的话,也一样会产生雾霾天气。

“这两天的天气现代汉语里还没有做很好的解释。”郑州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语委办主任、河南省语言学会理事常月华教授表示,按照现代汉语大辞典对“霾”的解释,一个是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另一个是乱风中降下灰尘的现象。按照她的分析,现有的汉语解释都忽略了“雾霾”,而重视“尘霾”、“风霾”。

常月华查阅部分文献表示,从历史沿革来说,风霾出现的时间应该早于雾霾。比如《诗经·邶风·终风》中“终风且霾”、屈原的《九歌·国殇》中“霾两轮兮絷四马”,这些都是阴霾或风霾天气。

而到了元代,就出现了“雨土,霾”,“天昏而难见日,路人皆掩面而行。(《元史》,天历二年三月)”“土以雨的方式呈现,可以初步推断,湿雾、尘土等形式已经跟现代的雾霾非常相像。”

古代产生霾,大多气象原因逃不了干系。常月华表示,比如,“雾锁大都,多日不见日光,都门隐于风霾间”(元朝至元六年腊月)提到了“雾”;“连日狂风大作,尘霾蔽空”(明成化十七年四月)提到“风”;“入冬以来,雪少雾多,土雨风霾时临京师,以昌平、宛平为浓重。”(清咸丰六年)提到,没有雪这样的散霾高手,却有雾这个聚霾祸首。

另外,“霾”也没少给古代人民添乱,不仅敢刮康熙爷年间的大榜:“今日出榜,黄雾四塞,霾沙蔽日。如此大风,榜必损坏。(康熙六十年)”还影响漕运交通,致使京师米库告急,“正月丁末,京师阴霾蔽日,自辰至午乃散”“三日后阴霾又起,五日不散,致漕运舒缓,京师官仓存米告急。(明成化二十一年)”

京师、昌平等这些地名出现在跟“霾”相关的文献中,常月华表示:“初步推断,千百年来霾的多发地都聚集在京城附近。”

古代霾多少天能散?短则一两天,多则三五日。常月华表示,从字面上来看,确实是一二三五这样的记载,“但是一两日可以理解为短时状态,但是三五往往是约数,十天以内都可以说成三五日,所以古代人民也深受其害。”

“从诗经中最早的记载,人类和刮风扬尘造成的霾就是熟脸了。”昨日,常月华表示,风霾、尘霾贯穿始终,而现在,由于城市建设一直都在进行,风更有了“尘”可刮。

而对于秸秆等生物燃烧,古代和现代都是农民的保留项目,而且具体到某一次雾霾,可能秸秆焚烧是主因。李汀表示,今年6月10日南京雾霾,空气污染指数高达410(重度污染),空气中炭黑和钾离子的浓度大幅度飙升,也是秸秆燃烧的一大证明。而郑州今年的“秸秆十一黄金周”也让不少市民在视觉和嗅觉上遭受双重“压迫”。

不过,李汀也表示,“古典污染源”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毕竟有限,所以跟现代污染源不可同日而语,而且也都还在大气的自净化进度之内。

“字还是那个字,意义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郑州市环保局污防处处长白建伟表示,根据中国气象局在《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于灰霾天气的定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

“按照目前我掌握的数字,三国的时候,整个中国区域的人还没有现在一个郑州市的人多,再加上绿化、气候、生产方式等的变化,我们的‘霾’影响力应该是几何等级的变化,燃煤、汽车尾气、扬尘是三大‘霾’头。”白建伟说。

关于污染源的另一个显著变化是,古典污染源在新的环境背景下,产生了“二次污染源”这一新的“时尚”污染源,白建伟表示,比如说,汽车会直接排放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而这些物质又在湿热条件下进一步形成硝酸盐、硫酸盐、铵盐等更多污染物。

“从 PM10 到 PM2.5(颗粒物直径2.5微米),可监测颗粒物越来越小,也是顺应了发展。”郑州市环保局监测站副站长范相阁昨日表示,未来不排除将往更小颗粒监测发展,以帮助拦截更易吸入的小颗粒。

另外,大气候条件也在不断变化。白建伟表示,“以前,北方地区的百姓更苦于沙尘暴天气,但是霾成了大家的头号公敌”。

元至元六年“雾锁大都”

北京地处我国的北方,气候干燥,尤其是冬季漫长,且北距沙漠不过200多公里,很容易出现雾霾天气,史称“霾灾”、“雨霾”、“风霾”、“土雨”等。《北京气象志》、《北京灾害史》、《元史》、《明实录》和《清实录》等史料中多有记载。

目前对其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元朝。据《元史》记载:元天历二年(1329年)3月,由于前年冬天没有降雪,春天又少雨水,天气异常干燥,导致“雨土,霾”,“天昏而难见日,路人皆掩面而行。”至元六年(1340年)腊月,“雾锁大都,多日不见日光,都(城)门隐于风霾间”,“风霾蔽都城数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礼部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而散。”由此可见,元代史籍中所记述大都城的这两次“霾灾”,持续时间较长,能见度很低。

明弘治十年“霾尘积聚难见路人”

到了明代,有关“霾灾”的记载逐渐增多。明成化四年(1468年)初春,《明宪宗实录》记载:“今年自春徂夏,天气寒惨,风霾阴翳……近一二日来,黄雾蔽日,昼夜不见星日。”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四月,“连日狂风大作,尘霾蔽空”。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正月丁末,京师阴霾蔽日,自辰至午乃散。”“三日后阴霾又起,五日不散,致漕运舒缓,京师官仓存米告急。”弘治十年(1497年),礼部奏:“京师去冬恒燠无雪……今春狂风阴霾”。“西直门外霾尘积聚,难见路人,官军半掩城门,以遮霾尘。”万历十一年(1583年),“正月辛酉,京师风霾。闰二月壬戌,京师风霾,四月癸亥,大学士张四维等言:‘风霾陡作,黄沙蔽天。’”“五日不见西山之踪,有饥民入城而乞,寺院善者施之。”类似记录明代北京地区“霾灾”的多达数十次。

清嘉庆十五年“琼岛雾锁霾封”

清代也发生过多次“霾灾”,康熙六十年(1721年),“今日(会试)出榜,黄雾四塞,霾沙蔽日。如此大风,榜必损坏。”嘉庆十五年(1810年)“京师入腊月以后,时有雾起霾升,连宵达旦,宛平、大兴具有上报。”“琼岛(今北海)雾锁霾封,难见真容,煤山隐于风霾土雨,宫人隐于殿中,时有探望。”咸丰六年(1856年),“入冬以来,雪少雾多,土雨风霾时临京师,以昌平、宛平为浓重。”总之,每隔几年“霾灾”便会光临京城,多集中在冬季和春季。

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雾霾的认识极少,所以对雾霾的程度、浓度、范围和危害等,只能凭感觉,且只记录灾情,对于如何预防“霾灾”,没有什么记载。

“霾”伏圈,危害不小

“2010年京津冀共向大气排放一次源PM2.5颗粒物及其二次源主要前体物一千多万吨。”12月2日,某国际环保组织与英国利兹大学研究团队最新发布的“雾霾真相”,古今都遭受霾困的京津冀地区这一样本有了真相,热议在情理之中。

这份研究显示,煤炭燃烧排放出的大气污染物是整个京津冀地区雾霾的最大根源。从行业来看,煤电、钢铁和水泥生产是京津冀首要的“污染”行业,其排放出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是雾霾的主要来源。该地区若要在2022年实现空气质量达标,必须要削减80%的PM2.5排放。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说:“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已成为涉及民众健康和安全的“底线”。环境保护有五部立法,但是还是太少,他建议修改完善法规,强化环境执法,建立环境保护法庭。

全国政协委员、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说,我们生活在大城市中车多,所以感觉到污染大部分来自汽车尾气,其实最大的杀手是煤炭,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70%的能源靠烧煤获得,有的排放污染是以百万分之级别计算的,国四排放的硫污染是百万分之五十个单位,标煤的污染达到了百分之一到二个单位。煤的基数如此大,所以从全国环境治理来说,当务之急应是治煤。某个城市汽油标准再高,如果周边城市有几个炼钢厂,再加上煤炭和水泥项目,那就前功尽弃了。

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说,空气污染不仅对于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有危害,跟肺癌也密切相关。作为医生,他认为百姓吃的东西没毒,喝的水放心,呼吸的空气干净,比发展经济还重要。科学发展是硬道理,将环境治理作为考核领导政绩的首要指标,一点都不为过。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说,环保部门对南京市大气污染进行了持续的研究,2年的数据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的贡献率达到25%左右,比例很大。江苏省已淘汰老旧机动车7.5万辆,制定的目标是淘汰8.5万辆老旧黄标车,实际争取力度更大一点。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包景岭说,在修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基础上,还要建立一些更具体的法规,如专门针对PM2.5等常规污染物以及恶臭、扰民污染物的治理予以明确规定。应建立一个生态道德、生态文化、生态环境教育机制。公众在空气严重污染的情况下,不开车,不增加新的污染源。

全国政协委员唐晓青表示,网上有一种观点很值得关注,即“污染都是别人造成的,与我无关”。其实,环境的恶化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系。甚至连吃一顿烧烤也会产生很多有毒物质。只有全社会提高责任意识,才能将治污环保落到实处。

霾的危害在哪里?它是细菌的运输器!白建伟表示,PM2.5甚至更小的颗粒,为细菌形成了极速公路,“如果说本身的物理危害是阻塞呼吸,运输细菌将带来更严重的危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在上月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气污染防治实际上和中国经济的转型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比如产业结构的转型、区域结构的调整、排放结构的调整等。今后不能以GDP论英雄,而应该提高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科技创新、安全生产、产能过剩等方面的考核,“以前挣100块钱,花了5块钱治理环境,现在可能要拿出至少40块钱”。

猜你喜欢

京师污染源天气
天气冷了,就容易抑郁吗?
清末普及教育的尝试:以京师强迫教育为中心
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
谁是天气之子
盛暑天气,觅得书中一味凉
Weather(天气)
京师得家书
《史记》的“藏本”和“传本”去向分析
基于污染源解析的空气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