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错误】资源 生成精彩课堂

2014-04-10何军花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司马光王安石错误

何军花

作为语文老师的我,曾经一味追求课堂教学中“对答如流”的效果,而对学生在思考、展示、交流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则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有时认为这是学生的个性思维,采取默认的态度,有时索性一锤定音,加以否认。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中,我发现课堂中的错误其实是很好的教育资源。于是,我尝试着合理利用这些“错误”资源,发挥“错误”的价值,努力做到让“错误也美丽”、“错误也精彩”。

故事一:学生的错换词——导出精彩来

我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第二课时时,让学生把课题读一遍,一个孩子迫不及待地举手读题,却把课题读成了“你要把这条鱼放掉!”学生哄堂大笑,看到自己精心准备的课堂刚刚开始,就变成这样,心中不由得怒火中烧,我稳定了一下情绪,微笑着说:“同学们,你们看,他把‘必须换成了‘要,大家再读读题目,仔细品味一下,能不能换?”学生读题以后,马上纷纷举手:“不能换,有了‘必须,就说明这条鱼一定得放。”“用上‘必须语气更坚决了。”“有了‘必须让我们似乎看到爸爸那斩钉截铁地教育汤姆的样子。”我听了满意地点点头:“对,我们就应该这样仔细地读,对关键的词和标点符号要特别留心。我们一起把课题再读一下。” 学生自然而然就把“自己争取来”的“必须”读得特别响亮,语气也自然随之坚决坚定起来。

这次的导课效果出奇的好,学生无心的一个错误超出了自己的预设,倒生成了一次精彩的导课。在教师的有心下,这倒是个美丽的“错误”。

故事二:学生的胡说——引发出精彩来

我在积累课外古诗《泊船瓜州》时,与同学一起谈起诗作者王安石,学生纷纷举手,把自己的了解介绍给大家,“王安石是宋代的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 “他是一个变法家。”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听了欣然点头。正准备按部就班地进行下去的时候,这时候突然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王安石和司马光有仇。”引发起同学们大笑。班上沸腾了,还有几个“不怀好意”的学生起哄,课堂秩序一下子混乱起来,嬉笑声不断,而这个学生却倔犟地看着我。看到这样的场面,我有些生气,但很快就按耐住心中的不悦,用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笑着问:“有什么仇呢?”谁知他却滔滔不绝讲起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的仇事来:“司马光和王安石都是北宋朝著名人物,他们原来是好朋友,两人身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品德、学识、性格等,但他们的治国理念却截然相反,司马光主张法制永远不变,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他曾说:‘先王之法,不可变也;而王安石却主张改革,只有改革以后国家才会更加强大,与司马光是政敌。”他的一番话,不仅同学们听得瞠目结舌,连我都听得一愣一愣的,我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三年级孩子,竟然有了这么多这么细的课外积累,我情不自禁地对他伸出了大拇指:“你太了不起了,你是从哪儿看到这些的?”孩子扬起头自豪地说:“我是从《资治通鉴》上看来的。”我高兴地说:“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吧,多读书,读好书,就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知识,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向他学习,做一个知识渊博的好少年。”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面对学生的“乱说”“胡说”,没有呵斥,也没有讥讽,而是因势利导,顺着学生的思路展开教学,也许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我们的课堂需要学生积极的对话,这样才能激活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样语文课堂才会充满学习的浓郁气息。

也许从学习词语的角度来看,这堂课发生了点小插曲,是不太成功的。可从写作的角度看是成功的。提摩西说过:“自然放松而又集中精力是出色完成各项工作的关键。”的确,《语文课程标准》在着力强调学生习作兴趣的同时,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体验。当学生有了自己心里想说的兴趣,才会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故事三:老师的失误——谱写出精彩来

我在上校级教研课《给予是快乐的》一文时,经过精心备课,整个课堂行云流水,非常顺畅,孩子们也学得非常投入,完全被文中的小男孩那无私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就在要结束全文的教学时,我拿出了一叠名信片,准备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学生看到一张张精美的明信片,也异常的兴奋,迅速地往后传递着,还不时发出啧啧的惊叹声和真挚的感谢声,我心里如同喝了蜜一般甜。突然,一个稚嫩的声音从后面传来:“老师,少了一张!” 我一下子懵懂了:怎么会?会不会夹在书里了?我翻了翻书,没有,我又到处翻,还是没有,我有点尴尬。“老师,把我的给李琦吧!”正在我不知任何是好时,耳边响起了这清脆悦耳的声音。坐在第一排的王倩笑眯眯地说:“我们刚学过《给予是快乐的》,那个可爱的小男孩能为自己的弟弟付出而感到快乐,我能把这张明信片转送给我的同学,我也觉得很开心!”这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一切想要表扬她的话语都融在了这热烈的掌声中!这最后的一个小插曲为这节课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是啊,给予是快乐的!课堂上不经意的一个失误,却谱成了一段美丽的旋律!

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巧妙地处理课堂上的错误一方面点燃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帮助学生架起了通向成功的桥梁,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使教师从学生的错误中反思、提炼自身的教学艺术,课堂也因此变得精彩纷呈。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让错误也美丽”,做一个聪明的、高明的教育者。

【作者单位: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江苏】

猜你喜欢

司马光王安石错误
初夏即事
清官廉吏(二)
——司马光
司马光砸缸之谜
司马光砸缸
王安石的坏习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