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探究活动实现有效学习

2014-04-10杨云辉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课题学会创设

杨云辉

探究活动过程具有三大基本特征:问题性、过程性和开放性。根据探究活动的三大基本特征,我浅谈几点如何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探究活动,实现有效的学习。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现有效学习的核心

探究活动是以问题为中心,探究活动离不开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探究活动,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现有效学习的核心。

1、营造和谐氛围,培养提问意识

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时,好奇心特别强,求知欲旺盛,总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但由于小学生因为怕被人讥笑,或是因为不知从而问起,导致产生畏惧心理,影响了探究活动的进行。故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合作者”、“朋友”式的关系,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培养他们的提问意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

2、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善问

(1)课题质疑

课题一般都是数学教学的学习中心。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能引导学生抓住课题提问,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也是训练思维能力的过程。例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当板书出课题后,亲切地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课题想知道什么呀?”让学生思维活跃片刻后说:“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百分数在生活和生产中有什么作用”“什么是百分数的意义”……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并提出问题,教师再引导学生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提出的问题,从而实现有效的学习。

(2)算法质疑

在探究活动中,注意更新观念,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学习方法,更多关注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又是如何计算的?引导学生对算法进行反思和质疑,促使学生优化算法,提高思维能力。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根据例题列出算式28×12。学生在探究结果336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算法:A估算。因为28×10=280,所以28×12肯定比280多,可能是300多。B口算。有先算一个季度的28×3=84,84×4=336;有先算半年的28×6=168,168×2=336;有先算10个月的28×10=280,再算2个月的28×2=56,280+56=336。还有的按一份牛奶30元算,30×12=360,2×12=24,360-24=336。C笔算。根据学生的不同竖式,让学生展示、交流、质疑、反思:为什么这样算或写?这样算或写的每一步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二、引导学生参与探究过程,是实现有效学习的体现

探究活动关注的是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学生的探究学习也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注重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是实现有效学习的体现。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参与

教师通常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学生才能够投入积极的情感到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将学得轻松、愉快,从而实现学习的有效性。

2、教给方法,培养能力参与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保证一个人不断地获取知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因此,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必须让学生会学。学生首先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其次要培养各种能力参与,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应当重视学法的研究、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应用多种感官参与探究,学会操作、学会思考、学会实验、学会自学、学会质疑问难、学会提问题等等。

三、努力创设开放式教学,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途径

1、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

教师要以人为本,不仅要蹲下来看孩子,而且要正视孩子们的知识基础、情感个性的特点和差异,尊重、信任、理解、爱护学生,语言亲切和蔼,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把学生的人文性体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问题让他们提,疑点让他们辩,结论让他们得,达到探究活动的开放搞活。

2、提供开放的学习资料

(1)问题开放,如同学们在体育课上自由活动,跳绳的有24人,排球的比跳绳少8人,踢毽子的有9人,跳橡皮筋的比踢毽子的多8人。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题目开放,如教完小数的乘法,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题目:根据85×42=3570,你能写出几道小数乘法算式?

(3)解题思路开放,如有几个同学准备租船去玩,小船每条可以坐5人,租金10元,大船每条可以坐8人,租金14元。如果你是领队,准备怎样租船?

总而言之,要实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必须关注学生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 ,努力创设开放式教学,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学习。

【作者单位:屏南县屏城中心小学 福建】

猜你喜欢

课题学会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学会尊重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