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社会教育在幼儿园的开展
2014-04-09张敬稳
张敬稳
摘要:幼儿期是人的社会性行为、情绪情感、性格和认知等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一生中发展速度最快、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要将自己的本职工作放眼于未来,将幼儿社会教育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工作中,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较好的基础。
关键词:社会性 幼儿社会教育
所谓社会性,一般可以理解为一个作为特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群体、社会机构以及社会制度下的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对人、对己、对社会(包括其中的事物)的认识和情感态度,以及行为等方面的特征。
幼儿社会教育是指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社会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技能三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
幼儿期是人的社会性行为、情绪情感、性格和认知等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一生中发展速度最快、可塑性最强的时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扩大,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社会整体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要求年轻一代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要对新事物有敏锐感,讲究质量和效率,惜时守信,有勇于进取和开拓的精神。因此,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要将自己的本职工作放眼于未来,将对幼儿社会教育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工作中,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较好的基础。
一、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幼儿因为年龄小,知识经验少,理解能力差,容易混淆正确与错误,常常各种教育都容易接受。但是,幼儿虽然年龄小,但他们是独立的人,有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因此,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以热爱幼儿、尊重幼儿为前提,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树立正面的榜样,以鼓励表扬为主,用积极的因素调动幼儿自觉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提高认识,分辨是非,引导幼儿积极向上,逐步培养良好的社会品质。
二、注重一日生活的渗透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幼儿的社会教育是跟社会紧密相关的,渗透在一日生活中。因此,我们必须在大量的生活细节中,在不改变生活原有的特质的前提下,将与某种生活内容或生活方式相应的社会教育目标结合起来。
(一)通过主题活动进行社会教育
主题活动,是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应依据幼儿的特点和社会性发展的水平,制定与之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围绕一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在活动中接受社会教育,养成优良的社会品质。
(二)注重一日生活中開展社会教育
幼儿优良的社会品质,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加以练习,进行强化训练,使良好的社会品质得以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和标准。因此,教师要注重幼儿的养成教育。在养成教育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和规则是否切合孩子实际?师生关系是否平等?是否给予孩子充分的实践机会?是否让孩子充分参与常规的制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三)通过家园共育进行幼儿社会教育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家长与孩子间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经济关系的强烈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方法的机制灵活性在幼儿社会教育中有着极大的优势。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家庭的教育资源,发挥其作用,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幼儿的社会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工作。因此,我们幼儿教师应依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长期一贯的用心坚持,努力创设适合幼儿成长的优良环境,并提供机会,让幼儿在不断的、长期的、重复性的活动中习得优良的社会品质。
参考文献:
[1]黄人颂.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试行)》解读.教育部基础,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3]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责编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