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路上,与学生同行

2014-04-09车灵君

学周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写作文教师应师生

车灵君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但长期以来,学生怕写作文,一提作文便愁眉苦脸。作文教学也存在着“费、少、差”的现象,即作文花费时间多,次数少,质量差,每完成一篇作文甚至要用两节课时间,每学期还得“快马加鞭”才能写六至八篇作文。作文还存在写人叙事不生动、结构层次不清楚、文理不通順等问题。

“作文难”是学生的感受,同样也是教师的感受。许多语文教师教了多年书以后,对写作文有一种眼高手低的感觉:对学生要求的眼光高了,自己动手写的能力却降低了。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会写出一手好文章来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要想给学生最切实有用的作文指导,语文教师就应亲自动笔,与学生同行。在写作时,无论取材布局,还是遣词造句,教师都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而且能左右逢源,才能在给学生指导时得心应手。

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应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构建起平等、合作、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和谐的课堂互动中,学生将会变厌学为爱学,变苦学为乐学,变难学为易学。

一、与学生同行时,教师应做到的事情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是教师不会写作文。”作文路上,教师要多读多写,增强积累,不断写作,逐步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与学生同行,更好地指导学生写作。我觉得,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多读。语文教师要广泛地阅读各种文学名著、报刊杂志,做好读书笔记,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培养对新事物新思想的敏感度,捕捉写作的灵感。

2.多悟。“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陶行知语)由此可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语文教师应多观察体验生活,培养对生活的敏感,善于从生活中体验对人生的感悟。

3.多写。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方仁工说:“作文写得好,靠的不是‘学得,而是‘习得。”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要让学生写得好,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不断地写作练习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进而运用自己对写作的感受,从学生的心理与眼光,全方位、多角度地重新审视题目,构思立意,选取材料,锤炼语言,引导学生写出一篇篇好文章来。教师可以写一篇或几篇文章,也可以写一个或几个片段;可以写优秀范文让学生模仿,也可以庸例、病例让学生引以为戒。

二、与学生同行时,教师应采用灵活的形式

作文路上,与学生同行,教师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同行形式。

1.共同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正说明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没有大量的阅读,很难写出好文章。为此,教师可把经典名著、精美时文或励志文章推荐给学生,师生共同阅读,共同写读后感。以教师的阅读引领学生的阅读,可激励他们多读书看报。阅读的同时,教师也应重视背诵,号召学生多背名篇名句和优美词句,以丰富语言积淀和储备。同时,教师应让学生体会文中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表达方法、修辞手段等,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各种写作的“范型”。如对一篇课文的讲解,就可看作共同阅读。在教学生学习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典范作用,在读中悟出技巧。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字词句、人物品质、文章所蕴含的道理等,还应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表现方法、写作思路、立意选材、详略处理等,把写作知识的传授融入阅读教学之中。

2.共同选题。师生可共同选取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写。教师可以描述中学生的生活,也可以袒露内心的情感;可以议论时弊,也可以发挥想象。“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话题的选择,只有引入了生活之水,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3.共同交流。即指针对同一个作文题目或话题,师生互相交流各自选材立意、谋篇布局的思维活动或看法。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课文、读过的文章,借鉴好的写作方法来指导本次写作。

4.共同写作。即指师生同堂同题写作。因为教师写的目的是通过“用”来促进全体学生在与习作相关的兴趣和态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等方面得到积极性改观,所以教师应尽可能接近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写,做到贴近学生实际。教师所写的作文要有启发性,要给学生带来实际性的引导、鼓励和帮助,做到以一当十,以小见大,要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和学生一起作文最大的好处在于,教师能从学生的视角思考问题。这样的师生作文交流,常常让学生有直接的收获。基础好的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启发,拓展思路;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在这种交流帮助他从模仿起步。

5.共同评改。即指在以往作文评改的“教师评学生的作文、学生互评作文”模式的基础上,让教师的下水作文走进课堂,让学生来评改教师作文的优劣。例如,一次我们师生共同写了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写完后,我发现自己写的作文的开头、结尾过于啰唆,且个别词用的不是很恰当,但并没有改正。当我给学生读完作文后,学生不仅能指出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而且还能一一改正。在这种师生互读、互评、互改的交流中,不仅共同完成了一篇合格乃至优秀的作文,而且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路上,与学生同行,能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和无助感,帮助学生发现和挖掘自己的写作潜能,且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就会少一些居高临下的理论知识的灌输,多一些对创作灵性的启迪,能有效启发和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作文路上,与学生同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效指导学生的写作,而且还能提高教师的写作水平。何乐而不为呢?

(责编 张翼翔)

猜你喜欢

写作文教师应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写作文的烦恼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麻辣师生
写作文等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