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备课,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014-04-09游丽华

学周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赵州桥课程标准文本

游丽华

如何高效地利用每节课的40分钟,使学生当堂掌握相关的知识?如何在课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淡化教师的主体地位?

这些都需要教师提前熟悉课文,备好每一节课。

备课,是怎样上课的计划,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前所教课本,有针对性地进行的一种安排。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简略谈一下备课方法,以抛砖引玉。

一、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

(一)整体把握语文学科特点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

这里确定了语文的学科定位,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在学习中,要着重把握汉语言的语言特点和规律,要认识这种规律并在实际中运用。

在实际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本节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更要从本课中体现的具体语言现象,让学生学习语言,认识语言规律,并拓展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去运用。

(二)明确分段目标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具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因素,课程标准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按照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分学段提出具体目标。

教师备课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上课的这个年级,要从整体年级考虑,了解不同学段中的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材的单元安排,确定当次教学的目标。

(三)参考实施建议,提高课堂操控能力

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分别就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和评价提出具体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语文课,采取不同的措施。比如:在阅读教学中,要把握建议中提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

让学生在阅读中直面文字,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在阅读中体会文本讲述的内容,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品味语言文字的美。

参考教学参考书,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启发中学习语言。

二、研读教材文本,确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一)揣摩文本

纵观一些公开课或展示课,或在教学形式上创新,或在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创新,但在常态课堂里,教师和学生面对的是同一个文本——语文教科书。

钻研教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核心环节。

教师备课,首先要认真分析、研读教材,在正确领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设计课堂教学。

不同的语文课文,有不同的特点。写人记事的文本、说明性的文本、说理性的文本、写景抒情类的文本等等,每一类文本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和课标的要求,认真研读文本,细细品味、揣摩每一个文字,在字里行间找寻本节课的特点,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确定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明确的目标是成功的一半。目标明确了,再加上得当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一定是高效的。

(二)专注语言学习和训练

语言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和核心。课文内容、思想感情、人物形象、语文知识等,倘若脱离了语言的依托,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语言点的把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参考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能无限拔高,也不能低效重复。

例如:在学习了对话句子中提示语的相关知识后,再来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中船长的语言,没有提示语,好不好?为什么会没有提示语?提示语不是能表达出文中人物的特点吗?没有提示语,体现了当时什么样的情况?

对比学过的课文中有提示语的对话,学习提示语的相关知识。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会提示语的使用方法。

语言的学习,不只是学会别人是怎样来使用语言的。语文学科定位明确了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重点在于应用。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是要学生学会不同的语言表达特点,还要在实际生活中去运用。

具体的应用方法要根据文本的特点来设计。比如:

课例A:

刘仁增老师教学《鲸》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情境:一天,海洋王国要举行鱼类音乐会,鲸喜冲冲地前去参加,没想到到了门口,就被大鲨鱼给拦住了,说鲸是哺乳动物,没有资格参加鱼类音乐会。鲸垂头丧气地打道回府,越想越气,就一张状纸把大鲨鱼告上法庭。请你替法庭写一张判决书,让鲸心服口服。

学生只有在理解、掌握了课文内容之后,才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加以表达。这既是一种理解性练习,也是一种转换性语言练习。

课例B:

《赵州桥》一课,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1.初读课文,完成填空:( )的赵州桥。让学生填上合适的词,概括出赵州桥的特点。

2.再读课文,讨论:赵州桥的“坚固”“美观”表现在哪里?画出有关词句。

3.熟读赵州桥坚固、美观这两个自然段,把它们背下来。

4.赵州桥十分坚固、美观,那么课文是怎样把“坚固”和“美观”这两个特点连接起来的呢?这句话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出示相关的文章中的过渡句子,体验特点。

这一练习的设计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课文如何表达上来,使学生知道这一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并对这种写法留下比较深的印象。

课例C:

《爬山虎的脚》第3自然段,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语言练习:

1.朗读爬山虎的脚往上爬的句子。

2.表演直观理解,学会正确使用表示动作的词语。

学生认真读片段,以身子当茎,两手为细丝,手掌为“小圆片”,黑板为“墙”,表演爬山虎向上爬的情景。

表演完成以后,完成以下的书面练习:爬山虎的脚由“直”变“弯曲”,使茎和墙的距离( ),所以产生了( )力,把嫩茎( )一把,使茎( )在墙上。

3.感悟品味,内化语言。

说说这段文字中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能不能换成另外的词语,可以换成什么样的词语?哪个词语好?通过换词,体会词语的精妙。

课例D:

《富饶的西沙群岛》文中的第四自然段是总分总句群。总结句概括本段中心意思,分述的句子是对总说的句子展开说明。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说说每个句子之间的关系。

找类似结构的片段,让学生说句子之间的关系。

然后带领学生观察教室或者去操场上观察校园,先用概括的语言给大家介绍一下教室或者校园的特点,再用具体的语言来分别描述一下教室或校园的特点,教师随机指导。随后再把说过的话写成文字,在实际应用中学会总分句群。

经过这样一课课的学习,学生必将掌握扎实的语言功底,为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此备课,教师必须从课标要求整体入手,重点揣摩具体文本,并要高效地利用每节课的40分钟时间,使学生当堂掌握相关的知识,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實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陈先云.语文教学: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小学语文教学,2011(1).

[2]刘仁增.让语文回家.

(责编 张敬亚)

猜你喜欢

赵州桥课程标准文本
你不知道的赵州桥
你不知道的赵州桥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学了就要用,不用就没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