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分层教学的探索
2014-04-09梁玲
梁玲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标指出:我们学校阶段的体育教育应为学生打好体育锻炼的基础,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使学生能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但是,在实际的小学体育锻炼中,我们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为保证体育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自身基础上有所进步和提高,就需要我们运用分层教学的模式。小学生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在身体素质、个人爱好、力量、速速、耐力等方面都有着不小的差距。我们应根据每一名学生的特点制定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发展,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对体育感兴趣。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打好基础。笔者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一直使用这种分层教学的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下面笔者就如何做好分层教学做一下简单介绍。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实施分层教学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与掌握。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运动素质及能力、身体机能等进行测试,并按照学生的能力和體能水平及学生的自我选择分组。因此,在开展教学的前几节课教师应主要以了解学生身体情况为目的。当对学生有大概了解后,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为三个不同的小组,对他们分别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目标。目标的设定应尽量详细,可以包括总体性目标、阶段性目标、目标完成时间等。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自身条件下合理开展体育锻炼。目标确定后,教学时应严格按照教学目标执行,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的优势,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设计分层教学目标的同时,我们还应设计相应的评价标准,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给予不同的评价标准。这样在保证学生自尊心的同时,还能够增强他们锻炼的信心并拉紧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更乐于参与学习,参与锻炼。
二、课堂教学过程实施分层次
确定分层目标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分层的运用。对于一些基础知识,我们可以进行整体的讲解。讲完基础知识后,我们应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优等生,要尽量给予更多、更优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习要尽量多地讲解基础知识让其做好基础锻炼,保证给予他们的要求符合他们的身体条件。同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的教学要求不应有太大的差距,如果较差学生能够轻松完成要求的话,我们就应该及时调整对他们的教学目标为其设定更高一层次的要求,使其尽可能多、尽可能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总之,教学中要使学生处在一种动态的分层要求下,教学要时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实际的改变,要尽可能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技能。
三、利用分组教学的模式做好分层教学
分组教学是现在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我们体育教学中也可以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在分层教学的要求下,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类型的分组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组方式。
(一)学生自由分组
这种分组形式是在教学中最常用到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同学关系等自由选择组合小组。这样可以使学生放松心态,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当然在这种小组模式下,需要我们教师下大力度监管,防止学生分组后做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保证他们学习的有效性。
(二)互助式分组
这种分组形式最符合我们分层教学的目的。互助式分组就是要在分组的过程中保证每一个小组都有各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在锻炼的过程中能够让那些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好的学生来帮助指导那些较差的学生,达到一个共同提高的目的。互助式分组教学是对分层教学的深化也是促进学生共同提高的重要的教学形式。
(三)临时性分组形式
根据不同课时目标,在教学中实施灵活地组合,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如采用友伴分组、能力分组、兴趣分组以及目标分组等多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教材、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一些按体能、技术、心理等分类的临时性的训练分组教学。
(四)弹性分组形式
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课时目标和儿童少年生长中心理变化快这一特点,施教过程中有些已经掌握或基本能够完成课时目标的小组,这时教师可将个别学生随机调动或调组,甚至可以取消学生已经掌握学习兴趣不浓的教学内容。弹性分组增加了学生有意注意时间,延长了学生锻炼身体的时间,对学生起到了充分使用课堂活动时间的作用。
总之,通过笔者的多年实践,分层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最重要的是符合小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心理需求。分层教学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可以使优等生获得更多的技能指导,使较差的学生在保护自尊心、自信心的前提下,慢慢提高身体素质和运用技能,完全避免了因学生身体素质差异所带来的教学困惑。分层教学模式还需要我们每一名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大力探究,同时我们还应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和知识储备,更好地完成分层教学工作。
(责编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