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之乱:克里米亚缘何成焦点
2014-04-09李柏
李柏
2014年1月19日,约1万名乌克兰反对派人士在首都基辅集会,示威者与警方发生激烈冲突。随后冲突升级,2月22日,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倒台,被监禁的反对派首脑季莫申科被释放。2月28日,俄军及部分乌克兰武装占领乌克兰的战略要地克里米亚。3月16日,乌克兰的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举行全民公投。3月17日,克里米亚议会宣布克里米亚独立成为主权国家,同时申请加入俄罗斯联邦。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天签署总统令,俄罗斯承认克里米亚是独立的主权国家。
乌克兰为什么会有今天?
公元10世纪前后,古斯拉夫人在乌克兰建立了基辅罗斯国家,这个国家不仅开启了乌克兰的历史,还是俄罗斯的源头之一。1654年,乌克兰与当时的俄罗斯帝国合并。1917年底乌克兰成立了苏维埃政权,随后乌克兰遭波兰干涉军入侵,直到1920年波兰军被俄罗斯红军击溃,1922年它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
历史上的乌克兰一直深受俄罗斯影响,但是当地一直都有一批人想“独立”:1941年德军入侵苏联占领乌克兰。乌克兰就出现过这样的游击队——这伙人以斯杰潘·班德拉领导的“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为首,号称30万之众,既攻击苏联红军,也攻击德国纳粹,还攻击西边邻国波兰的反德游击队。
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成为独立国家。虽然独立了,但是乌克兰手握一堆军工科技,却对民生问题回天乏术。整个1990年代,乌克兰大幅衰退,直到2000年才实现了正增长,2003~2008年乌克兰年均经济成长率达8%,但是随后国际金融危机又让乌克兰掉进泥坑,2009年GDP大幅衰退15%,此后乌克兰的国际信用等级降到跟经济破产的希腊一样。乌克兰2013年人均GDP只有3911美元,如果拿这个成绩参加2013年中国各省人均GDP排名,排名至少在27名开外。
经济问题加剧了目前乌克兰境内的东西对立:人口少但较富裕的东部依靠俄罗斯,不仅有历史遗留的大批俄罗斯裔,而且乌克兰重要工业大部分在东部靠近俄罗斯,目前都是俄罗斯的原料或者初级产品供应商,如果敌对俄罗斯,这些东部工厂主们会穷得吃不上饭;人口多却较穷的西部则是主要的农业区,他们希望摆脱俄罗斯的影响,通过彻底倒向欧洲加入欧盟,换取欧洲的经济援助。
克里米亚为何重要?
查看黑海地图,就会发现,黑海北岸正中央伸出一个克里米亚半岛,将黑海分成两半。如果说黑海是俄罗斯的软腹,那么克里米亚半岛就是黑海的钥匙,而拥有克里米亚的乌克兰就是这把钥匙的所有者。
为了争夺克里米亚进而争夺黑海,从17世纪到19世纪长达241年的时间里,俄罗斯与土耳其进行了11次俄土战争。其中第九次俄土战争即克里米亚战争最为激烈,此战中俄军与英法土三国联军血战了三年,虽然俄军最终战败,但是双方损失都极大。如今每年5月12日,全世界都要庆祝护士节,这一天是史上最伟大护士南丁格尔的生日,而南丁格尔最出名的功绩,就是在这次克里米亚战争中救助了大量英法军队伤员。后来俄罗斯重占克里米亚,大建军事设施。1960年代,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又把克里米亚从俄罗斯划给了乌克兰。
虽然为克里米亚付出了这么多的鲜血和金钱,但是随着乌克兰从苏联独立出来,俄罗斯又一次失去了克里米亚,俄罗斯的黑海舰队从1990年代以来只能租借乌克兰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作为舰队基地。2014年乌克兰之乱,成功为俄罗斯带来了重占这一战略要地的机会。而且跟乌克兰境内亲俄势力钱多人少的局面不同,克里米亚半岛不仅是乌克兰的一个共和国,政治上策动独立更容易办,而且克里米亚境内俄罗斯裔人是第一大民族。最重要的是,如果俄罗斯占据整个乌克兰,不仅会让美欧下决心敌对,而且还要为乌克兰4700万人管饭,这对于刚刚靠石油赚了几年钱的俄国人来说根本负担不起,克里米亚只有260万人,而且乌克兰全境最有价值的就是克里米亚。
乌克兰之乱会影响中国吗?
中国与乌克兰的贸易非常广泛,尤其是军工领域。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的前身,就是1999年乌克兰卖给中国的半成品“瓦良格”号。这20年来,乌克兰一直处于脱离还是倒向俄罗斯的政治摇摆,但它国内经济不好,急需外贸,因此历届领导人上台虽然或亲俄或反俄,但是都坚决维护与中国的贸易——因为这是真金白银的现实要求。比如2009年中国采购乌克兰的“野牛”登陆舰,合同是季莫申科跟中国谈的,亚努科维奇上台后把季莫申科送进监狱,继续履行这个合同。2014年亚努科维奇下台,新上台的政府面对俄罗斯大兵冲进克里米亚,首先想到的是把克里米亚船厂里正在施工的“野牛”火速移交给中国。
不过,如果乌克兰局势进一步恶化,中国与乌克兰的合作不可避免要受到影响。目前的形势是,俄罗斯剑指克里米亚,而美国及欧洲国家虽放了狠话,却没有立即见效的反击手段。毕竟俄罗斯接壤乌克兰,方便军事力量出动,目前已经部署了16000人在克里米亚,乌克兰境内特别是克里米亚境内又有大批俄裔居民。相比之下,美国目前军力大部分在阿富汗和东亚,欧洲各国军力薄弱;经济上美国刚刚才削减了军事预算,现在欧洲能付得起打仗军费的只有德国,德国又不愿意在自己临近国家爆发军事对峙,更何况希腊、西班牙的经济危机还指望着德国输血。引发战争的风险很低,但并非没有,乌克兰的前景如何,需要看各大国谁先打破底线,但打破底线于我不利,毕竟世界和平发展的环境是中国崛起的一大利好。
当然,从长远来看,由于俄罗斯近20年来实力缩水严重,美欧对俄罗斯的制裁还是会有巨大影响的。不过美欧的制裁措施必须更谨慎,3月中旬美国已开始有意识打压国际石油价格,因为石油是俄罗斯的最大出口项目,但是这招既伤俄罗斯,也伤盟友,因为美国的盟友沙特等国也是石油出口大国;另一方面油价即使只降一点点,对于另一个制造业大国、石油消费大国的中国来说,也是好消息。
(责编:石磐)
链接
乌克兰政坛十年“三人转”
2004~2005:尤先科联合季莫申科上台,迫使亚努科维奇下台
2005~2006:尤先科联合亚努科维奇上台,迫使季莫申科下台
2007年:尤先科联合季莫申科上台,迫使亚努科维奇下台
2009年:尤先科与季莫申科互逼对方下台
2010~2011:亚努科维奇上台,尤先科退出政坛,季莫申科下台后被判7年监禁
2014年:季莫申科获释出狱,亚努科维奇下台后遭通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