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能力培养的反思
2014-04-09龙根长
龙根长
【摘 要】在新课标全面推行的情况下,我们的小学数学如何才能够做到低耗高效呢?这其中值得探究的地方比较多,本文拟从两个方面来谈谈对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和问题意识培养的反思,以期能够对大家数学教学起到启发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能力 意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2.094
一、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很多小学数学老师的共识,但是也有部分老师不是很重视,或者是虽然重视了,但是没有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施行与此有关的教学措施,此重视也等于没有重视。因而,很多学生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没有培养好,也影响到了他们在中学数学学习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因此,从小学起,我们就应该非常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数字计算是小学生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手段。现在日常生活中,数字的应用很广泛,几乎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件衣服、三个苹果、十层楼房、五辆汽车等这些单纯的数量都用一个对应的数字来表示;在较为复杂的人类生活行为中,需要运用到计算的方法,譬如买一斤白菜一元钱,买十斤白菜要多少钱,这里需要运用乘法,也可以用加法;数字计算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普遍存在,人们无时不在使用它。
掌握一定的数与计算的知识也是人们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人类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的素质体现出的能力在人类自我生存、自我保护的过程当中作用越来越大,掌握一定的数字计算能力是当今社会必须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数字计算应用的广泛性,数字的一般计算被大多数人所掌握;而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将来祖国发展的重任,作为一项最基本的人文素质,数字计算是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计算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每个学生必备的技能。数字计算是人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小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加强数字计算能力和思维的提高,对今后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小学阶段拥有一定的数字计算能力,扎实打牢基础,必将终身受益。
计算能力的培养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学生思维凭借的依据来看,可以分为基于动作的思维、基于形象的思维和基于符号与逻辑的思维。显然这三种思维并不在同一层次上,不在同一层次上的算法就应该提倡优化,而且必须优化,只是优化的过程应是学生不断体验与感悟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强制规定和主观臆断的过程,应让学生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算法。中国优秀教学文化非常丰富,乘法口诀就是最好的说明。我们的计算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我们在三年级进行了“巧算24点”的数学游戏介绍,计算中的技巧方法讲解;五年级进行了两个两位数相乘的巧算:十位数互补,尾数相同,其计算方法是:头乘头后加尾数为前积,尾自乘为后积。如48×68=3264。计算程序是4×6=24,24+8=32,32为前积,8×8=64为后积,两积相连就得3264。还有两个头相同,尾互补数相乘的巧算;两个十几的数相乘的巧算等。让学生在发现探索中学习掌握,事实证明,这些优秀的教学文化不但能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眼、脑、手、口、耳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对于培养我们快捷的心算能力和反应能力都很有帮助。
二、注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很多老师在自己的数学教学中,不是很注重问题的教学效果,也没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思考和举措,这些都会影响到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一般教师只看到让学生解答疑难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其实,应答还是被动的。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发掘问题,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训练。教师在设疑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疑。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很自然地问一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也往往很配合地回答:“没问题。”如果总是“没问题”,那这一现象就极不正常了,恐怕就真的“有问题”了。对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认识,都永远不可能所有的人始终保持在同一个水平上,必然有高有低,有学得轻松的,也有学得困难的。也就是说,应该“有问题”。“没问题”的问题,反映了教师的一种教育观念,似乎只有顺顺利利的一节课才是好课。其实不然,课上的这种“顺利”,只会培养出唯书唯上的人,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课上的这种“顺利”也会使学生缺少一种精神,一种实事求是、刨根问底的精神。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一是要改变观念,树立“问题”意识。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数学修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问题意识。因此,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是数学教师肩负的责任之一,也是评价数学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二是要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学生去思、去想、去问。教师不仅要在每节课堂上创造质疑机会,还要使学生真正开动脑筋想问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自己不懂的问题。把这一时间真正利用起来,而不是走走过场而已。为了使学生会提问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训练,可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学生的身份去示范提问题。比如,二年级教材学习了“角的认识”,对于什么叫角,角各部分名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些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答道“没问题”。真的没问题了吗?“那我来问个问题”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角的大小为什么与边的长短无关呢?”经过讨论,大家明白了,角的边是射线,射线是没有长短的,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决定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示范提问题,久而久之,也就让学生有了提问题的意识,在引导学生提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的,我们就会用心去钻研新课标精神,去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