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思考
2014-04-09李莉
李莉
摘要: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和谐、积极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营造学习气氛,有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好地进行知识建构。
关键词:趣味性 问题性 多样性 问题情境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艺术在于创设恰当的情境”,把教学情境比喻成学习活动的发动机,其核心作用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思考、交流,从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下面笔者就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谈些自己的看法。
一、情境的创设应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
许多数学概念源于生活,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在教学中学习这些概念时,可以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对这些情境中的感性材料进行抽象、归纳,提炼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例如,教学“绝对值”的概念时,设计如下情境:“小明和小亮是同班同学,小明的家在学校西边3km处,小亮的家在学校东边2km处。假如他们都步行上学,且速度相同,谁花的时间更少些呢?”以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为背景,力求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成为主动、积极的探索者,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为新课的引出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把学校门前的大街看成一条数轴,把学校看作原点,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实际问题数学化。具体做法如下:
1.如果数轴上的一个单位长度表示1km,你能把小明和小亮家的位置在这条数轴上表示出来吗?
2.从数轴上看,谁家离学校较近?谁家离学校较远?
在上述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强化了“距离”,自然地引入绝对值概念。
二、情境的创设要能生成数学问题又不失其趣味性
数学问题情境必须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思考的内容既要围绕数学内容主题展开,又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在“中位数与众数”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情境:
小王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看到了一条招聘广告:
我公司因扩大规模,现需招聘职员若干名。我公司员工收入高,月平均工资2000元.有意者请于×月×日到我公司面试。
小王觉得这家公司的待遇还不错,于是就到这家公司进行面试,并被该公司聘用了。可是到公司上班两个月之后,小王发现上当了。
这是该公司的工资表:
××公司×月工资报表
■
问题:1.请大家帮小王看一看工资表,该公司的月平均工资到底是不是2000元?经理有没有欺骗小王呢?
2.该公司的月平均工资能否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工资收入?如果能,請说明理由;如果不能,你认为哪个数据反映员工的工资收入比较合适呢?
问题提出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都跃跃欲试,学习的主动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这样的情境学生很感兴趣,而且又不失其数学味道,达到做数学的目的。
三、情境内容的问题小而新
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问题小而具体,问题要新而有趣,要有适当的难度,富有启发性、挑战性。教师问题的难易,是否富有新颖性,将决定学生是否真正有兴趣参与课堂学习。如在“余角与补角”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以打台球为例,让学生选择适当的方向用白球打彩球,反弹后的白球会直接入袋吗?再让学生观察图片进行思考,发表看法。通过此种小而新的问题设计,唤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励了学生动手实践,大胆探索,使本堂课一直处于活跃的气氛当中。
四、情境的创设应具有多样性
(一)以操作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
在讲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边边边”时要求学生将课前准备好的长度为5cm,6cm,7cm的小木棒拿出来进行动手操作。1.让学生拿出手里的红、黄、蓝三种小棒,测量它们的长度。提出问题:把它们首尾顺次相接能组成三角形吗?若能,把它们用胶带固定为一个三角形。2.思考它们是否全等,同桌比较,验证自己的想法。3.你能用一句话总结出这种现象吗?4.将6cm小木棒剪下2cm,再与其他两根木棒组建三角形,再次猜想,比较验证。通过让学生动手、观察、分析、探究,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主动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以开放探究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开放式、探究式的问题,因为它的条件常常不完备或答案不确定且具有层次性,解决策略具有发散性和创新性等特征,容易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也可以让学生在同一问题上有不同的发展,从而让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在成功的基础上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创新思维。
总之,好的数学问题情境没有统一的标准与模式,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认知特点、基础知识与基本经验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迅速进入主题,反映数学本质,使之成为学生应用数学做出创新、发现的载体。
参考文献:
[1]董林伟,李善良.教学问题诊断与技能提高:初中数学[J].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3).
[2]王新奇.巧妙设计精彩生成[J].中小学数学,2010(9).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