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探微
2014-04-09张金杰
张金杰
(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一、“小山”争议
温庭筠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其诗词语言工炼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
温庭筠的名作《菩萨蛮》所描写的则是一位清晨迟起的女子在镜前梳妆的娇慵姿态。描写的细致动人,活灵活现,将一位端庄秀丽的女子形象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俨然一幅唐代仕女图。全词如下: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1]卷一
此词较为典型的体现了婉约词体的特征,向来以笔法细致动人、语言浅且生动著称,尽管如此,对于“小山重叠金明灭”中“小山”这一意象,仍然有诸多的解释。综其要者而言,大约有如下六种。
第一,“小山”为古代眉妆的名称,指小山眉。持此观点的有沈祥源、傅生文注释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此二人还同时持有“发式”、“小山眉”说)、还有夏承焘(《唐宋词赏析》)、毕宝魁和王素梅(《唐宋词研究》)等。对于此观点,是最为通行和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的,但是此观点也有一些漏洞和值得商确的地方。首先,针对有些学者提出的眉毛因画了两道或旧眉残留而重叠的说法,这在唐代的文学作品和书画作品中尚未找到相关的证据加以证明,并且也未发现有用重叠来形容眉毛的诗句和文辞,在唐代书画作品中更是没有发现画着重叠眉毛的仕女图像。其次,正如叶嘉莹教授《唐宋词十七讲》所说的,此词第一句“小山”如果解释为“眉毛”,第三句中又出现“懒起画蛾眉”,这是否有些重复?[2]16而且,梳妆的女子不可能在已经画好或妆退晕染成的两道眉之上再画蛾眉。
第二,“小山”是指古人室内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最早持此观点的是许昂霄(《词综偶评》),之后又有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李冰若(《花间集校注》)、华钟彦(《新译花间集》)、朱恒夫(《花间集注》)、沈祥源、傅生文(《花间集新主》)等秉承此说。
针对“小山”是屏风中的山景一说,似乎也有不合理之处。因为观览全词,整首词都是在刻画一位女子的容貌服饰和梳妆的姿态,这位女子似乎就是本首词所要写的全部内容。如果将第一句理解为屏风上的小山,从诗词的对仗上来说,前一句是写事物,后一句是写人的容貌,意境产生断裂,似乎与后面一句有些不大相称。对于以工造句,精雕细琢的温庭筠来说,怎么会如此造句用词呢?而且,本首词又都是以描写女子为中心的,视角始终没有离开这位梳妆女子的身体,意境也紧密连贯。若理解为屏风中的“山景”,那么在整首词都是描写人物容貌和体态的语句中,这句写物的词句让人感觉非常的突兀。
第三,“小山”是指小山屏,即像小山一样的屏风,此说法与第二种有些相近。持此观点的主要有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沈惠乐(《中国古代文学》)、房开江(《花间集全译》)、惠淇源(《婉约词集评》)、俞平伯(《唐宋词选释》)。汉代以后就有不同种类的屏风,如镂空雕刻透孔的屏风,上有重叠小山的浮刻,有的屏风上还有镀金,在阳光的照射下能发出“金明灭”的效果,但是如此以来,这一句完全是写的环境。如前所说,在整首词都是刻画人物为中心的情况下,此句写景之语放在句首就略显突兀和余赘。
第四,“小山”是指山枕,“金明灭”则是山枕发出的光亮。闵定庆在他的《花间集论稿》中提出此首词的第一个时段是慵卧秀榻的情态,突出山枕的金色亮泽和黑发白肤的映衬。此种说法与之前的“屏风”说道理相似,脱离了以描写女子容貌、梳洗动作为中心的主题。
第五,此观点是由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提出。他认为“小山”就是指金背小梳,“金明灭”就是一些金银牙玉小梳在头发间闪烁的情形,并解释到唐代妇女喜欢在头上插几把小梳子当做装饰。这种观点得到了黄裳和他的弟子汪曾祺的赞赏。但是这种观点也遭到了很多学者的质疑,认为此词前两句是描写女子起床前的容貌的,她在睡前不可能顶着满头的梳子睡觉,既然有梳子那么头发也不至于乱到“鬓云欲度香腮雪”。
第六,在董桥的《英华沉浮录》中提到金克木的发髻说,认为“小山”指的是宛若小山的发髻,但没有指明是什么样的发式。“金明灭”则是指发髻中的装饰品。此外,徐培均《唐宋词小令精华》中认为“小山”指隆起的发髻。
总之,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争议颇多。但总体看来,诸位学者对“小山”的解释也都是通过推理和想象,只要阐释合情合理,并且符合诗歌意境,大都可以被我们所接受。但是,由于很多事物都可以用“小山”来借代或形容,可以是“小山眉”、“小山屏”,亦可以是“小山发式”。而在本首词中的“小山”作者到底借指何物,现在我们无从得知,但也许正因为“小山”留给我们的困惑,才使得这首词更加的具有探究品味的文学魅力。
二、“小山”再议
以上对于“小山”的第六种解释,本文较为赞同。“小山”应是指发髻,“金明灭”即指头上的簪、钗等头饰品因摆动而发出的忽明忽暗的光亮。放在整首词的语境当中,这一解释也是非常合理的。
词作前两句主要描写梳妆女子的头部,由发式、发簪,写到鬓云和香腮,既符合描写的思维习惯,也符合描写的语序。而且“小山”和“鬓云”前后呼应,并无繁冗拖沓之感。但也有学者提出质疑,指出如果将“小山”理解为头发,那么是不是与后一句的“鬓云”重复了,因为两者都是指的头发,但是,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头上的发式类型和鬓云还是有区别的,这在此文的后半部分将谈及到;其次,在古人的诗句中也有发式和鬓的描写在诗词中同时出现的情况,如李白的《久别离》云:“云鬟绿鬓罢揽结,愁如回飙乱白雪。”[3]卷二六李贺的 《兰香神女庙》云: “密发虚鬟飞,腻颊凝花匀。团鬓分蛛巢,秾眉笼小唇。”[4]293这说明在同一首诗词中同时使用古人并不会将其视之为重复。再者,作者在这里未直接写明发式,而是用“小山”来借代,一方面是为了迁就平仄,另一方面是为了和“鬓云”形成对仗,“山”和“云”成为一对意象对偶词,看起来比较工整,而且不直接点名发式,又可以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可以说作者对于“小山”二字的使用是经过慎重思考的。
正如我们所知,温庭筠生活在中晚唐,而在此期间有很多的女子发髻类型,如螺髻、飞天髻、高髻、倭堕髻、抛家髻等等。而这些发髻的某些发式很可能就是温庭筠词中所说的“小山”。
第一种可能的发式:抛家髻。 《新唐书·五行志》载:“唐末京都妇人梳发,以两鬓抱面,状如椎髻,时谓之‘抛家髻’”。[5]卷三四梳法是“将发束髻于顶后抛向一侧,再将耳旁的鬓发处理成薄薄的一层,紧紧贴着双颊。”[6]446这种发饰在西安鲜于庭诲墓出土的妇女三彩陶俑中可以得到印证。此种发式的描述可以和词中的“小山”相照应再加上此发式是“两鬓抱面”,“紧紧贴着双颊”,因而也就有了后一句词的“鬓云欲度香腮雪”。
在此就不得不讲一下有关鬓的知识。鬓是指耳前额下所留下的头发,常称之为鬓角。它并不是发式,而是为了衬托髻、鬟的一种发型装饰。鬓有蝉鬓、云鬓、博鬓、丛鬓之分,蝉鬓是将头发梳得极为扩张再加以收拢,形成薄薄的如蝉翼一样的一层薄发。云鬓是将头发变曲梳成云朵状。博鬓就是明代时的掩鬓,鬓角下垂过耳,鬓上有装饰有花钿。丛鬓多见于唐诗,但样式不得而知。
这里的“鬓云”就是“云鬓”,因迁就平仄而颠倒。“度”是遮掩的意思。此句词的意思是像云一般的鬓发似乎快要遮挡住了白润的两腮。由此看来,抛家髻这种发式是符合整首词的意境和意象的。
第二种可能发式:椎髻。此种发型如椎,在战国末期到汉代非常的流行。但是到了唐代则演变成为一种束之于顶的髻式。《新唐书·五行志》云:“元和末,妇人为圆鬟椎髻,不设鬓饰,不施珠粉,惟以乌膏注唇,妆似悲啼者。”[5]卷三四并且这种发饰常与圆鬟、垂鬓相结合,这种发型常在《纨扇仕女图》、《宫乐图》中的妇女妆容中可以看到。
此发式名称的一个“椎”字也可以让我们联想到,此发髻应如脊椎一般,层层向上,宛若小山。并且这种发式又和圆鬟、垂鬓相结合,那么整个发式又是与“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的描述相符合的。
第三种可能发式:高髻。此发髻在中晚唐非常的流行,又称峨髻,“将头发从额头梳到一定高度后向脑后翻成型,髻型高大,型制多样,层层上升,如高耸巍峨的山峰,有的高两三层”[7]也就是这种发髻高耸巍峨,似小山一般,最高的可以达到30厘米以上。这种发式常常要与秀丽的沙罗礼服相配,高髻上插上簪子、金钿和鲜花,雍容华贵,光彩照人。由此衍生出一种叫“花髻”的发型,它主要是在高髻上插上鲜花而得名。《簪花仕女图》中“贵族妇女云髻高耸,博鬓蓬松,头戴各种不同折枝花朵。”[8]330此外,朝天髻也是高髻的一种,这种发髻是将头发放置颅顶,分为两束,挽成两个柱状,然后朝前反搭,伸向前额,同时在发髻下称以首饰。这种发式没有尊卑之分,更为妙龄女子所喜爱。
这三种发式是唐朝最为流行和受到妇女的喜爱的,高耸的发髻,犹如重叠的小山,蓬松的鬓发下垂,遮挡了女子的双颊,完全符合本首词中的描述。
除此之外,还要讲到一种鬟的发式,谭燕鹏的《略论唐代妇女发式》中云:“鬟与髻都是头发梳起的式样,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唯一的不同是——鬟为空心,髻为实心。”[9]鬟主要分为高鬟、低鬟和短鬟,高鬟立于头顶,低鬟垂于耳边或脑后,短鬟极小如知了。唐代女子尤喜梳双鬟或双鬟仙髻,而且梳双鬟的女子大都是待字闺中的少女,其身份大都是地位低下的侍女或舞乐妓。由此也不能排除“小山”或是一种双鬟的发式,并且这种发式较符合此首词的女主人翁的形象,如王正威在其《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词女主人公身份辨析》一文中论述了此主人翁为一名娼妓。
三、“金明灭”阐释
本首词中的“金明灭”一词,亦是研究者关注的另一焦点。如上文所示,对“金明灭”的解释也是很多,但最具有影响力的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指古代女子化妆时洒在脸上的金粉(亦指额粉),在阳光下忽明忽暗。也有学者指出是脸上贴着的花钿,此在王建的《题花子赠渭州陈判官》和一些唐代图画中可找到证据。第二种: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和袁行霈(《温词艺术研究》)中解释为屏风上金碧山水画在阳光下忽明忽暗,或是金碧山水画有脱落的地方而显得有明有暗。持此说的有徐国良、方红芹(《花间集》注析)和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第三种:指戴在头上的金银发饰发出的忽明忽暗的光亮。持此观点的是前文提到的金克木和徐培均。
若从与“小山”这一意象的内涵相应的理解出发,“金明灭”合理的解释应是插在发髻上的各种花饰、钗钿发出的忽明忽暗的光亮,并且这种头饰是一种金制品,这样才能发出金色的光芒。在唐代,女性的头上装饰品丰富多彩,制作精细。如梳、篦、簪、钗、步摇、搔头、金银宝钿、花饰等。在很多的唐代诗歌中也能够看到这些意象。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云:“云鬓花颜金步摇”、“翠翘金雀玉搔头”,描绘的是杨玉环的发髻上所插戴的饰品,而在此首词中的头饰品很可能就是这些。比如,步摇是一种贵重华美的金银饰品,一般用金银丝编制花枝,上缀珠宝花饰,还有五彩的珠玉垂下,随步而动。因为步摇是一种有坠的饰品,在头部轻微的扭动下就会发生晃动,并且日光中折射出若隐若现的光芒。当然,唐代也盛行一种金凤簪,“成展翅凤凰之形,细部用盘丝、垒丝,稍有摇动,羽铃便随之颤动。”[10]这样也能在头部运动时产生“金明灭”的视觉效果,其他用一些珠宝制成的“宝钿”头饰品等也可划入其列。
此外,本首词的前两句从发式、头饰写到鬓云、香腮,从上到下,从轮廓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就如画一张人物速写,使人物的外貌逐步显现,并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如果将“小山”理解为小山眉,“金明灭”理解为金粉在脸颊上的金粉、花钿的忽明忽暗,似乎从词的一开始就在刻画人物的面部细节,缺少一种由远及近,由模糊到清晰的渐变过程,而使诗歌丢失了一种动态意境。
在此,还需要阐明一个问题,有的学者认为温庭筠的这首词的前两句是描写女子清晨醒来未梳洗时的状貌,因此才发髻重叠凌乱,鬓云遮面。并指出如果“小山”是发式,那就与此相矛盾了。但笔者却认为此两句是女子已经梳理好头发后的状貌,并且梳理的发式应是上文中所提到的某种发式。后两句“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是客观描述此刻女子梳妆的原因是“懒起”,同时描述了女子此刻梳妆的动作姿态——画眉,此两句是词首两句的原因,词首两句是此两句的发髻梳毕的结果,这也是较为合理的解释。
纵观全文,笔者认为“小山”就是指的抛家髻、椎髻、高髻(包括花髻和朝天髻),亦或是双鬟髻。“金明灭”则是由发髻上的花饰、钗钿发出的忽明忽暗的光亮,最有可能是当时流行的步摇或金凤簪发出的若隐若现的光亮。那么温庭筠的《菩萨蛮》则可以理解为: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一位女子的各种簪钗头饰在重叠如小山的发髻中发出忽明忽暗的光亮,如云的鬓发掩映香腮,更显得肤白如雪。慵懒的起床,缓缓地梳洗、画眉、弄妆。用前后相映的两面镜,照照如花的新妆,桃花般的容颜在镜中映射。穿上新熨的罗袄,上面绣有金色的鹧鸪鸟配对成双。
[1][后蜀]赵崇祚.花间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
[2]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3]彭定求.全唐诗[Z].北京:中华书局,1985.
[4][唐]李贺著.王琦,等注.李贺诗歌集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5][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缪良云.中国衣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
[7]秦慧.唐代妇女发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2,28(1).
[8]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0.
[9]谭燕鹏.略论唐代妇女发式[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2):370-372.
[10]李学伟.中国古代“簪饰”文化研究[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3):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