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技金融内涵的几点思考
2014-04-09李喜梅
李喜梅
(广东金融学院 国民经济与金融发展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520)
一、引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核心的驱动力。技术革命与金融创新,已经成为国际“创新型国家”社会财富创造的两翼。技术进步对GDP的增长贡献率差异,是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差距的主要原因。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GDP增长的贡献率,20世纪80年代约60%~80%。而从1960到1987年间的68个发展中国家,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4%[1]。因此,在国家战略上,我国把支持科技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从企业角度看,如何才能最快最顺利地实现技术创新和企业转型?资金是关键的一环。不管是初创期企业需要起步,还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迅速扩张,均离不开资金与资本的运作。科技与金融结合,已成为引领和推动现代产业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主导力量。当前我国自主创新和金融业发展已经具备较好基础,但仍然存在科技型企业融资较难、科技投融资体制机制不健全、科技金融产品创新不足和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顺畅等问题,急需进一步加强对科技金融的研究,形成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协同效应,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产业为支撑、政产学研金紧密合作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促进科技型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然而,由于科技金融大家关注的时间不长,对其内涵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影响了科技金融政策的制定和科技金融工作的开展,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
二、科技金融文献回顾
关于科技金融,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展开过研究。本文分别从科技与金融的关系、科技金融的体系与机制、科技金融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中国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等方面对现有文献梳理如下:
一是从金融与科技的关系方面来研究的。一部分学者是从货币、信贷和信用制度等金融变量对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来论述的,比如论述一国银行如何影响科技创新从而促进该国经济发展(Schumpeter,1912;King,Levine,1993;Gurley,1960;Stulz,2000;林毅夫,李永军,2001;佩蕾丝,2002)。也有从创业投资或金融市场角度来论述金融等对技术创新影响的(SaintPaul,1992;Bencivenga,1995;Levine,Zervos,1998;Perez,2002;Hyytinena,Toivanen,2005;戈登,2005;王玉荣,李俊,2009)。还有一部分是从金融本身或金融产品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来研究的(Hicks,1969;Levine,2000;Chou,2001;Calderon Ceasar,Liu Lin,2003;Aghion,2005;Chou,Chin,2006)。在科技对金融的影响方面,一些学者们探讨了科技力、科技风险等对金融的影响(田霖,2005;刘璐,金素,2011)。
二是从科技金融的机制与体系来研究的。一些学者从利益机制、竞争机制出发,对科技与金融结合支撑体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应该包括多层次资本市场、中介机构、产权交易市场以及相应的金融监管体系(张育明,2001;杨刚、陈辉,2002;杨刚,2005;姚战琪,夏杰长,2007;赵昌文,2009;黄国平,孔欣欣,2009)。也有一些学者从科技金融整体发展包括政府政策与法律、金融机构与资本市场的资金服务、中介机构的服务、科技企业的内部管理等来讨论科技金融支撑体系建设(王伶俐,2006;周昌发,2011;肖泽磊,韩顺法,易志高,2011)。
三是从科技金融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来研究的。通过对比国外国家或地区科技金融的经验教训,一些学者得出了可供我国借鉴的模式(宋彧,莫宇宏,2005;丁涛,胡汉辉,2009;杨勇,2011)。也有些学者从科技金融平台建设方面,提出了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建议(邓天佐,2010;游达明,朱桂菊,2011;李颖,2011)。还有一些学者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方面,探索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路径(熊波,陈柳,2005;杨茜,2008;肖玉香,2011;束兰根,2011)。
四是对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别从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方式、制度安排、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卢金贵,陈振权,2009;洪银兴,2011;黄国平,孔欣欣,2009;李兴伟,2011;肖龙沧,2011;肖玉香、2011;周昌发,2011)。
三、关于科技金融概念的几种表述
尽管从科技金融不同方面的研究不少,但对于“科技金融”内涵和本质的探讨却不多。在国内,“科技金融”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993年,这一年,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成立。但其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金融界与学术界对“科技金融”却缺乏一个明确完整、科学的定义。
赵昌文等(2009)第一次较为完整地给出了“科技金融”的定义。认为科技金融是“第一生产力”的科技与经济发展“第一推动力”的金融这二者的有效融合。其定义为“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安排”,在这个安排中,那些能够提供金融资源的主体包括政府、市场、企业、社会中介机构等,他们在科技创新的融资活动中形成了一个体系,并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以及金融体系的重要部分。[2]
基于熊彼特与佩雷斯的相关研究,房汉廷(2010)认为科技金融的本质可以概括为四点。首先,科技金融可视为一种创新活动,它是企业家将科学和技术转化为商业活动过程中的融资行为;其次,如果说技术革命是驱动新经济发展的引擎,那么金融是新经济发展的“燃料”,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则改变了新经济增长模式;第三,科技与金融结合就是科学技术被资本化的过程,也就是科技被资本孵化,演变为一种财富创造工具的过程;第四,科技与金融结合是金融资本有机构成被提高的过程,即“同质化的金融资本通过科学技术异质化的配置,获取高附加回报的过程”[3]。这个概念中,他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第三、第四点,科学技术,因为有了金融这个最为关键的生产要素,使得他能够顺利形成产品,形成财富的增值。投资科技使金融资本获利丰厚,这是金融愿意投向科技的原因。金融资产投资回报率的高低,则取决于一定时期科技资产的总量和结构。某一领域的科技资产富集以后,如果金融资本成功介入,将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出现[3]。由此可见,让金融资本参与到科技创新的活动中来,使它在分散科技创新的风险的同时,也能分享科技创新的收益,这是科技与金融有效结合的机制;金融资本让科技创新更快,从而为自身为带来的回报更为丰厚。这个机制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科技创新需要借助金融资本来实现风险分散以及财富增值,二是科技创新将会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将为金融资本带来高额回报。
洪银兴(2011)[4]认为科技金融是“金融资本以科技创新尤其是以创新成果孵化为新技术并创新科技企业并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内容的金融活动”。从投资科技创新的阶段来看,在科技创新的源头——知识创新阶段,关注的是创新成果的基础性、公益性和公共性。因此,政府财政资金是责无旁贷的主体。而到了科技创新成果进入市场的阶段,金融资本将成为投入的主体,吸引金融资本的科技创新将带来的投资收益。不过,在洪银兴看来,知识创新阶段和科技创新成果进入市场阶段是要在科技创新路线图的两端,而在科技创新路线图中的中间阶段投资主体是不明确,中间阶段才是需要科技金融支持的阶段。
四、科技金融内涵分析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认识到科技金融之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然而,关于“科技金融”这一概念,他们更多的是从金融某一方面来探讨金融与科技的关系。在国内,学者们似乎也没有形成对科技金融的共识。归纳起来,有两点似乎却没有异议,一是金融应该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就是说科技创新的全过程,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二是科技创新过程,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然而,在具体措施上,赵昌文(2009)认为科技金融更多的是政策性金融的范畴,房汉廷(2010)谈到科技金融工作,认为它应该属于科技事权,那么,就科技金融的准入、运行以及评价管理制定规章制度,就是科技部门的责任。洪银兴(2011)认为科技金融进入的是科技创新路线图中的中间阶段。这不禁让人困惑,科技金融到底是个政府工作?还是一个对科技创新的全过程支持的金融行为?
之所以有这样的困惑,可能也是由科技企业的特点决定的。一方面,由于科技企业的发展依赖于专业技术的不断进步,而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本身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容易造成持久的资金压力,这些都会造成科技企业巨大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科技创新或者说科技产业化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导致早期科技企业的运营风险比传统产业高得多。一旦发生技术创新产业化的不顺利,就有可能导致科技企业无法按约定偿还贷款,风险就会传递给金融机构。因此,科技企业的高风险性,导致商业性金融很难获得持续的财务上的收益。政府要支持高风险的科技企业特别是早期科技企业,就只能有两种选择:或者承认科技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用持续不断的政策性投入来弥补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收益;或者承认商业性金融的本性是趋利避险的,那么结果就是金融资源游离在科技企业尤其是早期中小型科技企业之外。正是基于这一思维惯性和决策误区,使得我国技术创新及产业化严重不足,而美国硅谷的实践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可以采用市场的方式,依靠世界资金来解决科学资金与技术的商业化经营道路。我们是不是也需要放眼世界,利用其他国家先进的技术和外资,促进科技创新的高速发展。国内民间资金,如何寻找出口,也给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成功增长,并逐步形成了世界上颇具活力和特色的金融体系昭示一个基本经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结构的显著变化,金融的作用不可忽视,金融机构作为专业性的风险管理组织,他们不是在规避风险而是在主动管理风险过程中,也获得了巨大的收益[5]。
H·T·帕特里克在1966年发表的《欠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一文中指出,在研究金融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上,有“需求追随”和“供给领先”两种研究方法。前者强调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导致了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产生。后者强调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总是先于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帕特里克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供给领先”型金融往往居于主导地位。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求追随”型金融逐渐居于主导地位……落后国家应采取金融优先发展的货币供给带动政策[6]。之所以落后国家或落后经济需要采取金融优先发展的政策,就是因为不是当前的经济现实决定了将来的金融资源配置,而是当前的金融资源配置将对未来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影响。或者说金融资源的配置决定了未来的经济增长。江苏昆山微电子产业的发展、东莞的出口加工与贸易快速增长,浙江绍兴轻纺市场的繁荣,都是金融资源配置在先而后才有了较大收益的特点。可见,金融资源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一个要素,它的投入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经济增长轨迹[5]。如何走出经济危机,如何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出路在于及时持续地进行科技创新,在于技术创新下产业转型和升级。金融机构应该很清晰地看清这种趋势,尽早及时地向科技创新企业倾斜。这是市场机制下科技金融应该具备的商业眼光,可以说,哪个金融机构能够敏锐地观察到这一点,势必在未来的金融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
赵昌文(2009)曾指出,关于科技金融,可以作出以下几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指科技与金融的互动。即科技发展对金融产生了需求,同样,金融业的发展尤其是金融的现代化也对科技的发展提出了需求,这种理解类似于A<=>B的结构,寻求的是科技与金融之间的互动。二是指科技对金融的需求。在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以及科技企业生产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对金融工具、政策及服务的需求,这种理解类似于A<=B的结构,强调的是科技对金融需求的单向过程。三是说科技金融本质上是一个产业的概念,就如支持农业发展的农村金融,支持能源经济发展业发展的能源金融。按照这样的理解,那么支持科技产业发展的金融就可以界定为科技金融。第四种理解是科技金融应该是包含广泛内容的一个开放式系统[7]。
在我们看来,科技发展的全过程,都需要金融支持,这种支持,可以是政府直接支持或引导支持的,也可以是商业化的市场行为。从经济的本质而言,就是基于资源的稀缺性而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问题。金融一般就是指资金的流通。作为一种应用性的经济活动,它的核心就是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所以,我们理解的科技金融实际上类似赵昌文提到的第三种情形——一个类似产业的概念(之所以说类似,主要是因为很多产业都需要科技创新),就是如何有效地将金融资源配置到所需要的科技企业中去。在这个过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进步,并在科技进步中获得了财富。
将科技金融做出上述界定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对于政府而言,重点不在于有多少财政资金投向科技企业,而在于制定有效的法律和政策,同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促使大量的金融资源有效流向科技企业。就市场化下的金融机构与资本市场而言,就是要及时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于未来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科技企业在未来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借助科技的发展,完善创新投融资工具和投融资方式,挖掘有增长潜力的未来客户,在帮助科技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成长与财富增值。
[1]新华网北京2013年3月7日电,人类智慧的一座“灯塔”——深刻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3-03/07/content_763810.htm.
[2]赵昌文,陈春发,唐英凯.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1~13.
[3]房汉廷.关于科技金融理论、实践与政策的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0(11):5~9.
[4]洪银兴.科技金融及其培育[J].经济学家,2011(6):22~27.
[5]陆磊.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创新[J].金融发展研究,2008(6):1~4.
[6]H·T·帕特里克.欠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63~70.
[7]薛澜,俞乔.理论的创新与现实的呼唤——评赵昌文等著《科技金融》一书[J].经济研究,2010(7):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