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判断 题型讲解与备考指导
2014-04-09段娟娟
常识判断题型讲解与备考指导
常识判断模块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其题目数量占到了试卷总数的15%,是每一个希望冲刺高分的考生绝对不能忽视的得分阵地。但由于常识判断题目复习内容涉及学科多、知识范围广,常常使不少考生觉得复习过程中投入多得分少,“性价比”较低,也就成了部分考生备考时的一个复习盲点。
因此,常识判断模块逐渐成为考生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失分重灾区。据统计,其历年得分率仅为20%~40%,相比于国考行测各模块的平均得分率而言严重偏低。这就提示考生,行测如果想冲击高分,必须对常识判断部分给予更多的重视。本文将通过对历年考试大纲及真题的比对分析,为读者朋友梳理国考常识判断试题的命题规律及特点,并提供一些备考建议。
一 分析考试大纲,梳理命题规律
研究2007—2014年的8年真题以及相应考试大纲,容易发现每年常识判断题目所涉及学科的考查比例与大纲表述有密切联系,具体如下:
2007—2008年全部测查法律知识运用能力。这两年的考试大纲相应表述均为“主要侧重考查报考者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涉及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由于大纲表述清晰,指向明确为“考查法律知识”,全无提及其他微模块的考查。因此,这两年25道常识判断的题目全部分布于法律模块之中。
2009—2010年逐渐降低法律知识考查比重。2009年考试大纲表述为:“测查的内容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方面,侧重考查应试者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2010年则是“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知识的运用能力”。
2009年虽然“侧重考查法律知识”,但同时指出除法律外还涵盖“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微模块。因此,2009年的25道试题中,法律微模块所占比重大大降低,但相对来说仍是“侧重”的部分,相比其他微模块而言分值比重较大。2010年,考试对于“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微模块知识的测查一视同仁。25道试题中法律微模块的分值比重继续降低,与其他微模块相比已没有明显差别。
2011—2014年各模块考查比重趋于稳定。近四年来大纲一字未变,均表述为“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大纲要求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微模块知识。因此,2011—2012年的25道试题、2013—2014年的20道试题中,加大了对时政、社情的考查比重;对于其他微模块的考查,很多题目也是注重与当年时政相结合,时效性很强,充分体现了“考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这一重点。因此,用好《时事报告》杂志更为重要。同时,国考大纲从2011年开始将“管理”微模块去掉,考试试题亦未再考查相关内容;针对大纲中新增的“文化、地理、环境”等微模块的考查要求,“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微模块题目的分值比重持续上升。
二 结合真题解读最新考试大纲
正因为常识判断模块的题目和大纲联系紧密,所以我们要想有的放矢,就必须先读懂大纲要求。下面笔者将对2014年的考试大纲表述进行详细解读,以帮助方便广大读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学习。
1.既考查知识又考查能力
很多人将常识判断题目简单地称为“常识题”,自然而然地就认为常识判断就是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而按大纲考查“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这一范围来看,考生们又都不免会觉得常识判断的复习需要准备的内容太多太杂,往往感到无从下手。
其实,如果我们细读大纲第一句话就会发现,常识判断其实是“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这就说明,题目涉及的知识点不会太偏,属于应知应会的范畴,同时其考查重点也不单单是对知识的记忆,还考查理解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如下题:
(2014-国考-5)下列按主导产业演进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石化产业 ②旅游服务业 ③服装业
④信息产业 ⑤农产品加工业
A.⑤④①③② B.⑤①③②④
C.⑤③①②④ D.③①⑤④②
【解读】可能很多考生在看到“主导产业”这个完全陌生的名词时就一下子懵了,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肯定不会做这道题目。实际上,如果大家能清晰认识到本题只是一道公务员考试的常识判断题,而并非专业的经济学题目,就会明白要从生活思维出发去考虑答案,即本题只要遵循人类需求,即按照“吃穿住行”的顺序来排定即可,得出正确答案——先满足吃的要求“农业”,再满足穿的要求“服装业”,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
2.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社情”,是指社会情况,一般常用搭配为“社情民意”。因此,如果要了解国情社情,就应该熟悉我国的基本情况、关注社会热点,就要求考生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提高自身的时政敏感度,多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提高“时政敏感度”并不是简单地死记时政新闻内容,因为常识判断都是选择题,多数是结合时政背景考查相关知识。如下题:
(2014-国考-2)关于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宇航员可使用特定的加热器对食品进行加热
B.宇航员从太空返回地面后,失重状态消失,质量会有所增加
C.宇航员应睡在固定的睡袋中,以免被气流推动误碰仪器设备开关
D.在同一航空器中的宇航员可以直接交谈,无需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
【解读】考查背景:神舟十号于2013年发射成功,其亮点为宇航员进行太空教学,向公众展示了太空中的生活状态,讲解了牛顿三大定律的内容。尤其是实验中的一个环节为测身体的质量,由于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我们是不能在太空中使用体重计的,太空和地面虽然重力不同,但质量相同。所以本题选择B项。
三 汇总特色题目,总结命题特点
由前文可知,常识判断既考查知识又考查能力,而且考点涉及范围广、与时政又紧密相关。所以对命题人来说,要出好本模块的考题不仅需要衡量其所出题目涉及的具体学科的比例,还得精巧设计,尽量让题目的考点不偏不难但又必须通过判断思考才能得出答案。下面笔者结合几类经典题目展开分析,为大家总结一下近年来常识判断试题的命题特点:
1.案例类题目
案例类题目,即题目题干中给出一个完整小案例,由考生判断选项中哪一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比如:
(2012-国考-11)甲乙两家是邻居,甲家在距乙家地基2米处种有一棵大树。每逢刮大风,风便会将这棵树的一些大树枝刮落到乙家房屋上。乙担心会损坏房屋,多次找甲协商,要求甲将树枝砍去一些,被甲拒绝。某日,暴风雨即将来临,乙再次找甲协商却没找到,情急之下自己砍去了一些伸到自家房屋上的树枝。甲回家后要求乙赔偿500元,乙不同意,甲将乙起诉至法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狂风暴雨即将来临,乙砍掉一些树枝来避免对自己房屋的损害属于紧急避险,因而乙不应承担民事责任
B.乙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对甲财产权利的侵害,因为乙为了自己的利益未经甲同意就砍掉了一些树枝,因此,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C.虽然这棵树属于甲,但因伸到了乙的房顶,这棵树在乙房屋界内的部分应当属于乙,因此,乙砍掉那些树枝是合法的,不应承担民事责任
D.乙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对甲财产权利的侵害,因为乙为了自己的利益未经甲同意就砍掉了一些树枝。但是乙在砍之前有意愿但无法告知甲,因此可豁免其部分责任
【解读】民法中的紧急避险是为了防止合法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而不得已损害相对较小利益的行为,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不负法律责任。题目中“暴风雨即将来临”,乙的房屋安全面临迫在眉睫的危险,其“情急之下”砍掉部分树枝的行为构成紧急避险,不承担民事责任。另外,本题基于生活常识思维也可得出答案——前提:担心房屋被损坏,多次协商未果;现实情况:暴风雨来临,可能遭受切实危险;并且,房子显然比树枝值钱,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被认为是正当的行为。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2.定义类题目
定义类题目,即在题干中给出一段定义,由考生判断哪一选项的描述最符合该定义。如下题:
(2013-国考-14)国家气象局地面观测规范规定,降水量仅包括垂直降水,即由空气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汽凝结物。按照这一标准,下列哪组现象都会被计入“降水量”( )
A.雹、霜、雾 B.雨、雪、霜
C.雪、露、雾 D.雨、雪、雹
(2014-国考-19)燃放烟花最佳的气象条件:有较多分散性低云,碎积云,云底高度在1000米左右,有一定的水汽,相对湿度70%左右,风力小于3级。下列诗句描述的天气中最适合欣赏烟花的是( )
A.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D.风雨从北来,万木皆怒号
【解读】做这类题目可以使用关键词法进行解题。对于第一个题目,关键词是“垂直”+“降落”,从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有雨、雪、雹,而霜、露是在地面上遇冷凝结形成的,所以选择D选项。对于第二个题目,关键词是“最佳的气象条件:有较多分散性低云”,A选项晴空一鹤排云上,即是晴朗的有云天气,所以A选项为正确答案。
3.文艺类题目
为了使试题本身更具有文化特色,很多题目在题干中选用一些成语、诗句、俗语、典故、名人名言等引出提问问题。如下题:
(2014-国考-9)俗话说“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须自身硬”,下列与该俗语哲理相同的是( )
A.身正不怕影子斜 B.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C.大水漫不过船 D.有理不在声高
【解读】题干中的“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须自身硬”强调办事情需要依靠内因。四个选项中只有B“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可以体现出内因。另外本题也可利用关键词法做题——“打铁需要自身硬”,关键词“自身”,也就是自己,关键靠自己。即便不知道体现了什么样的哲理,仔细揣摩一下四个选项的意思,哪个表达了还得靠自己,哪个就是答案。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靠自己。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华图教育 段娟娟)
本栏责编:何一乐
E-mail: ssbghy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