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法制教育深入推进法制环境建设

2014-04-09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法制环境油区法制宣传

姜 勇

(胜利油田 油区保卫处,山东东营 257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迫切要求。而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制精神,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实基础。就我们胜利油区而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油区建设已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新阶段。这既是发展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内部矛盾凸显、各类违法犯罪的高发时期。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影响、思想观念日趋多样、人们道德价值观念日趋多元的情况下,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法制环境”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探索适应油区特点的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和载体,实行“六化”模式,建立三个方面的有效保障机制,确保实现普法“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目标,把推进油区“法制环境”建设落到实处。

一、正确认识推进法制环境建设所面临形势

胜利油田是特大型企业,其独特的油区分布,对建设一个和谐发展、平安发展、快速发展、长治久安的“社会法制”环境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多年来油区法制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做法,正确认识和把握油区治安状况的新形势,有的放矢地做好法制教育,是建设好法制环境的重要前提。

1.涉油犯罪频发、行为恶劣。多年来,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油区犯罪,特别是涉油作案非常猖獗。在职工队伍中也有极个别不法分子抵御不了各类诱惑,为了一己之利,置国家、集体利益而不顾,内外勾结、隐匿盗窃等案件也时有发生。据统计,2012年油地公安机关破获油区刑事案件2833起(含积案),查处油区治安案件2080起;先后打掉涉油团伙166个,抓获团伙成员883名,追回网上涉油逃犯134名;依法打击处理涉油违法犯罪嫌疑人2318名,其中移诉421名、逮捕284名、刑拘673名、被判劳教12名、治安处罚1271名。同时,整治违法违规炼化企业16家,捣毁收油池39个。案件的侦破和油区治理,进一步说明了法制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也为打击油区各类不法行为营造了良好的法治舆论氛围。

2.社会综治环境复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由相对稳定期进入快速发展期,人口流动无序,观念冲突加剧,利益驱动明显,导致整个社会处于违法犯罪高发期。在油区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加之流动人口日益增多,油区已成为社会化、城镇化、多元化利益共存的基本空间。不法分子采用多种犯罪手段实施犯罪,从事违法犯罪活动问题日益突出,给油区治安和依法治理提出新的要求。油区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打黑恶反盗抢”“打四黑除四恶”等专项斗争,生产、综治、公安、油地、安全和稽查等部门协作配合,先后组织开展了油区专项治理行动,取得明显效果。如在天然气治理方面,通过加大对工商户用气的专项治理和大案侦破,日均挽回气量损失1.9万方左右。开展水电气暖整治行动共1237次,取缔非法接水点325处,切除私接水管线669条;取缔非法用电253户,卡除私接电点629处;取缔非法盗气点2197处(井次),收缴气包707个,抓获盗气嫌疑人19名;割除私接暖气管线117处,拆除私接用户183户。油区治理实现了由油田内部向地方各级组织同步发展延伸,由中心油区集中整治向外围油区同步整治延伸,由当前治理向长效机制延伸的新局面。社会性问题的整治和治理,说明更加需要普法教育的广泛性和持久性。

3.网络法制环境建设要求迫切。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群众娱乐消费水平的提高,给油区的法制环境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电脑、手机的普及,家中上网、手机上网,一些色情、暴力、谣传等对社会群体产生不良的影响。2012年在中心城区就先后打掉多发性侵财犯罪重特大犯罪团伙 20余个,及时破获侵财类案件800 余起,职工群众关注的盗窃机动车、入室盗窃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40% 和21% 。二是由于本地经济发展快,消费水平迅速提高,各种娱乐消费场所增加,对部分喜欢新奇、寻找精神刺激的人是极大的诱惑,如何自觉抵御各类非法娱乐网络活动的影响,已成为法制宣传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法制教育的内容和模式

人民群众是法律实施的重要主体,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力量,要通过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社会法制精神真正进入油区,并逐步深入人心,让社会公众在学法遵法守法中深化对社会法制精神的认识和信仰,才是创造良好法制环境的基础。笔者认为可从六个方面加大普法教育的力度和效果。

1.普法宣教内容“订单化”。以往由于传统普法形式针对性不强,群众的学法积极性不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不够明显。若实施普法宣传对象“订单化”的办法可能会取得较好效果。即在开展普法教育中,先主动深入各基层单位和社会各层面,对普法对象的法律需求进行调查,了解广大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当前最需要的法律知识,然后再组织普法工作者走进基层、走到广大群众身边,围绕广大群众与生活、工作、经营、生产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订单化”法制宣传活动,做到有的放矢,增强针对性,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法律问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宣传什么”的原则,使法律知识更直接、更深入地走进基层、走进群众。

2.普法宣教形式“多元化”。即采取传统形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不断向科技化、信息化、数字化方面发展。随着普法教育的深入,职工法律意识日益增强,现代化的宣传手段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尤其是图文并茂、现身说法、电影电视、信息网络等宣传,既能满足群众从法制节目中获取法律知识的强烈愿望,又能加大宣传的广泛性和影响力,对推进法制环境建设会产生积极作用,有力提升依法治理水平。

3.普法宣教阵地“网络化”。针对部分社会群众法律知识较为淡薄,遇到法律问题不知如何处理的实际情况,可采取通过网络平台解答有关法律法规问题的方式,为群众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法律纠纷出实招、送帮助。特别是要配备具有法律顾问和律师资质的人员给予咨询和释疑解惑,进行法律服务,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构建油区法制宣传教育新平台是一项全民性的社会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宣传教育主管机关必须树立“大普法”的理念,紧紧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调动油区各部门、各单位及社区全体居民的积极性,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油区普法资源,形成普法合力。要建立治安网络,联合派出所、治安办等有关部门,对油区三无人员、小区闲置房产及录像厅、游戏机室等娱乐场所进行治理。通过建立健全内部防控体系,加强油区治安巡逻力度,加密巡逻次数,自觉参与防范打击各种非法活动。加大对辖区出租房和流动人口的管理,建立健全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信息档案,逐一登记造册,实行周报月累制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资料全。对外来人员严格排查,一旦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上报,使违法分子无隙可乘,确保辖区内违法分子无立足之地,净化油区环境。在司法所职能不断增强,诸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工作量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建立社会实践网络,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组织的作用,与社会各届联系,鼓励和推荐职工参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公益活动、开展劳动竞赛活动等。通过有益的活动,充实职工生活,从而防止社会上一些不良的思想对职工进行腐蚀。建立家庭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家访、贤内助座谈会等与家人沟通的渠道,采取多种形式与家人构建教育网络,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开展“遵法守法模范家庭”活动,为构建法制教育网络提供有力保障。

4.普法宣教重点“基层化”。针对油区油地的两个重要社会人员主题和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采取油地联手深入到基层开展普法活动的方式,在 “集中式普法”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扎根式普法 ”,培养法制宣传队伍和更多的“法律明白人”,通过众多的法律骨干和“法律明白人”进行法制宣传活动,使普法教育活动经常化、基层化、社会化,提高普法教育的覆盖面。

5.普法宣教主体“专业化”。对普法的主题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内外结合,聘请专业的法律专家、教师授课,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油区群众的法制素质,增强学法、用法、守法意识。着力打造“送法进单位”“送法进基层”教育品牌。围绕预防犯罪,开展“加强法治教育,预防犯罪”和“抵挡诱惑,守住幸福”为主题的法制讲座;围绕增强青年法律意识淡薄等实际情况,开展“自觉学法用法、远离法律高压线”等主题法制活动;坚持不懈地对职工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张贴法制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并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有计划地开展普法宣传;在公共场所设置标语牌、宣传栏,建设法制教育的“绿色文化”长廊,以此激扬正气、营造法制教育的“绿色文化”氛围。同时进行教材育人的办法,把有关法制报刊杂志订阅到普法主题的每一个角落。如《法律与生活》《民主与法制》《法制报》等普及性的法制报刊,《宪法》《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婚姻法》等法律法规和与维护油区稳定相关的《案例分析》、宣讲提纲等融入到各种法制教育的专题活动中,提高油区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普法宣教机制“常态化”。要将法制宣教融入普法主体的日常政治教育中,完善运行机制,推动法制宣教的经常化、规范化、常态化。要充分发挥油区各基层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在油区各基层营造法制教育的良好环境,抵御歪风邪气的侵袭。一要坚持依法管理,完善制度,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监督制约和激励机制,成立相应的普法小组、调解小组、帮教小组等,从组织领导和制度上落实。二要坚持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违法、违纪人员及时按照程序和制度进行处理,做到依法办事、依法监督。三要将法制教育纳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企业、文明乡镇农村的总体规划和监督考核之中。不断加大法制宣传教育的考核力度,同精神文明建设及其它各项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实现法制教育的制度化、经常化。

三、建立保障机制,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不断提升“法制环境”建设的实际效果

胜利油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油地管理体制的不同,给法制环境建设提出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建立油地联手治理的保障机制,是提升法制环境建设的关键。

1.要建立强有力的协调机制。建立油区法制协调机制,发展油地法制环境区域,确保普法教育的法制建设落到实处。一是健全完善领导责任机制。要建立油地法建领导小组,按照“七五”普法规划,进一步明确法制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健全完善议事规程等规章制度,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二是健全完善任务分解机制。制定油地两级领导组织的工作报告制度,分解任务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党委领导、油地分头组织实施、分管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建立油地法制建设合作平台。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协调运行、责任到位。制定规划时必须进行相互磋商,要以油区的法制环境目标的战略为前提,既要考虑本地、本系统的自身法制建设的目标要求,也要顾及相互交叉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本着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共同创建、保一方平安的目的搞好规划,制定共建章程,签定和规范协议等。

2.建立可行的运行机制。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丰富内涵,自觉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头脑、指导普法工作实践,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于法制环境建设始终,必须有可行的运行机制。 一是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要建立完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如法制建设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制度、“法治治理”创建联席会议制度、法制建设部门联系会议制度、重点普法对象工作开展定期汇报制度、法制建设工作理论调研工作制度、法制建设工作联系点和联络员制度、法制建设工作定期研判制度、“法律八进”工作责任机制、法制建设工作月报制度等相关工作制度,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是健全完善督导落实机制。以油地协调权力机关和以综合治理、监察、审计、检察为主的法律监督和广播、传媒及宣传部门的舆论监督,全面加强监督指导,油地两家听取各执法部门执法情况汇报,定期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审议,开展执法大检查,监督“七五”普法规划的实施,促进法制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三是健全完善检查考核机制。 要完善考核评估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责任制度、考试考核制度、评比奖励制度,并加以规范。要建立领导干部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考试考核、领导干部法律素质考察、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试考核等制度。规定领导干部年度普法考试不合格,其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考核不合格的,不得提拔重用。任职前还必须接受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试考核。凡考试考核不合格的,暂缓任命并进行补考。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实行“一票否决”,主要负责人引咎辞职或予以免职,以督促各单位及其主要领导认真履行职责,重视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要建立权威性的长效评估机制,要把普法依法治理作为党委政府综合考核的内容,要按考核标准和程序,每年对各单位实施普法工作的情况进行定量的评审,测评该单位普法工作的实际效果,测定该单位普法工作的实际状况与其应当达到的标准之间的差距,分析原因,查找普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和措施,促进普法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 四是要完善普法经费的保障机制。经费保障是完善保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经费保障落实了,才能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才能强有力地推进法治建设。“五五”普法期间对经费保障机制也提出了要求,但由于财政体制方面的问题,经费保障并没落实,尤其是在油区基层得不到有效保障。“六五”普法规划中对经费保障不仅要有硬性的保障标准,还要建立确保“专项专用”的保障机制,否则也将无法发挥保障作用。

3.建立油地联手的治理机制。油地要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个大局,以“创建最安全油区,建设最满意法制环境”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各项工作,保障油区法制环境建设的形成。以提升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积极回应职工群众的平安需求,全力保民生。坚持油区、社区两手抓,正确处理“大数字”与“小数字”的关系,把提升职工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检验和衡量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强化破案促和谐,实现命案必破,严重威胁职工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必打,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必治,以显著的工作成效回应职工群众的平安需求。深入开展“帮千企访万户,服务‘三保’任务”等主题实践活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服务于民,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以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为突破口,认真履行第一责任,全力保稳定。紧紧依靠各级各单位,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组建专门力量加强重点人员稳控,维护现场秩序,把大量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阶段,确保油田稳定。同时,坚持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相结合、坚持情理法相结合、依法化解和果断处置相结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结合,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实现由被动应付向主动应对的根本性转变,促进油田生产、办公和信访秩序明显好转。

总之,以满足油区居民法律需求为目标,构建油区法制宣传教育新平台,减少普法盲点,加强普法针对性,使油区居民切实感受到“法律就在我身边”,促使法制教育走上良性轨道,为推进“平安油区”建设奠定良好的法制教育基础,把构建新时期法制环境落到实处,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迈出更新、更坚实的步伐。

[1]本书编写组.党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山东省普法办公室.山东省“五五”普法法律法规选编[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3]丛术良.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实用指南[M].济南:黄河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法制环境油区法制宣传
江汉油田破解老油区开发密码
与“法”有约健康成长——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设想
黑龙江八五二农场对农民工进行法制宣传
新时期如何创新油区巡逻防控模式思考
法制环境好,研发就适度
法制环境、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商业信用模式——来自我国沪深A股的经验证据
网络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金融消费与法制环境
油田涉油犯罪案件情况调查分析
浅谈人文关怀在卫生监督法制宣传中的应用
如何完善平安油区建设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