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

2014-04-09尹铁燕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理论课生命大学生

尹铁燕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生命教育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在1968年提出。20世纪末,英国开始重视生命教育,建立主辅搭配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确立了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针对青少年自杀、杀人等严重社会问题,日本在1989年的新《教学大纲》中,把敬畏人的生命与尊重人的精神作为生命教育的目标。[1](P146-148)我国的生命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的生命教育内容主要是环境教育和安全教育开始。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把生命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号召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活动。河南大学刘济良教授在《生命教育论》中提出:“生命教育就是在学生物质性生命的前提下,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2](P8-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理论课)教学不可忽视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目的旨在帮助大学生理解生命的真正内涵,学会尊重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当前,多元价值观并存,迫切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不可否认,在当前的部分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一些生命价值观扭曲的现象:一些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理想信念模糊、缺乏健康意识、抗挫能力低下,在面对社交、就业、情感等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有些大学生在面对压力和矛盾时往往采取极端措施来解决问题,漠视他人生命,甚至任意践踏他人生命。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大学生学好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前提条件和现实基础。由于当前高校没有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思政理论课教师则同时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重任,帮助大学生学会生存和生活,让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感知生命的意义。生命是教育的前提,只有个体生命的存在,才有教育的存在。思政理论课教师应教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安全观,增强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能力,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科学认识生命,正确对待生命,明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目前,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的高校还不多,即使开设也只是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因此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生命价值教育作为整个生命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代青年的成长,特别是对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3](P77-81)大学担负着为大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也担负着大学生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责任。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就是保证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把生命教育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主题,并贯穿于大学生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但这些年大学校园发生的各类“自杀事件”“他杀事件”,给和谐校园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例如,根据广东省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资料统计,2003年广东省高校的自杀大学生有8人,比2002年增加167%,约占当年非正常死亡大学生人数的1/4。[4](P63-65)大学生自杀案留给了我们深深的思考:这些大学生到底怎么了?他们为什么会走上自杀的不归路?大学生思想活跃,但生活阅历相对匮乏。大学生通过参加生命教育实践活动,能充分体验生命的意义,从而学会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自觉担负起保护生命的责任和义务。高校开展的生命教育是大学生主体性发展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生命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大学生抗挫能力。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把生命教育融入各个章节的教学中,可以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一、把生命教育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引导大学生学会珍爱生命

在《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这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补充相关教育资源,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大学生生命教育应常态化、终身化,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始终。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践行常态是其生活化的具体表现,而日常化的生命教育为大学理想的价值实现铺垫了基石。[5](P68-72)在理想信念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大学生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我从哪里来,又该到哪里去?如何面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应运用联系的观点和辩证统一的法则,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弄清楚个人、家庭和国家三者的关系,使大学生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学会正确处理好个人、家庭和国家层面的生命关系,理解国家生命是个人生命和家庭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通过梳理这些关系,可以激发大学生强烈的爱国意识,从内心深处热爱生命、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并激发其对祖国、对人民的强烈民族感情。课堂讲授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红色资源,带领大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大学生了解祖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激发其高度的责任意识。此外,还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大学生珍惜生命,例如,联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教育大学生,在战争年代,无数英雄先烈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从而引导大学生学会珍爱生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教师可以以马克思、居里夫人、毛泽东、周恩来等作为典型人物。马克思在17岁时写了《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提出“为人类幸福工作”的伟大理想和抱负,并为之奋斗了一生。居里夫人把一生都献身于科学事业,在研究放射性现象时发扬坚韧不拔的精神,并坚信自己的科学实验一定能成功,最终发现了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把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三观”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意识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旦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尤其是生死观,不能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一生的发展。不仅无法保证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还会危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6](P137-138)在《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章节的教学中,可以融入一些正面和反面的例子,例如,通过“徐本禹在贵州支教”这个案例,引导大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徐本禹放弃了读研机会,选择继续留在贵州支教,这是不是正确的人生选择?以“马加爵案件”为切入点,让学生观看《马加爵的最后一封遗书》,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马加爵为什么会选择如此极端的手段毁掉自己和他人?马加爵错在哪里?通过交流讨论,大学生会渐渐明确,不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会给自己、他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陈希同案件”表面上看是一起贪污腐败案件,案件背后却折射出价值观的扭曲:人民公仆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抛在脑后,最终给自己、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这个案例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有什么危害?如何抵制错误的价值观对自己的不良影响?孟祥斌为了救他人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让我们见证了生命的伟大,这是尊重生命的最高表现。我们可以借用这个事例引导大学生思考:应学习孟祥斌的哪些优良品质?应如何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实现生命的真正价值?通过交流,可以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认识,学会尊重生命。

三、把生命教育融入道德教育中,教育大学生关爱生命

在《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章节的教学中,可以针对自媒体时代出现的新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媒介如QQ、飞信、微信、BBS、博客、微博等,在网络虚拟世界中遵守网络道德。比如2011年发生的“小悦悦事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引发道德危机,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我们也可借此事件引导学生讨论:“小悦悦事件”到底是谁的错?“小悦悦事件”的肇事者如此践踏他人生命,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吗?应怎样惩罚肇事者?再比如“彭宇案”,被告彭宇因为扶徐寿兰老太太去医院而被讹诈。就此案例,我们可以引导大学生思考:怎样才能保证好心人做好事后权益不受侵害?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一些企业失去诚信,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损害消费者权益,如劣质婴儿奶粉导致大头娃娃现象、假冒药品害死病人等,都是践踏他人生命的不道德现象。我们应及时引导大学生讨论:怎样保证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怎样实现社会主义道德和诚信?诚信是企业保持良好形象的根本保证,也是个人立身之本。企业和个人都必须保持良好的诚信才能立足社会。教师应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自觉维护生命的权利,尊重生命的价值。

四、把生命教育融入法制教育中,教育大学生用法律维护生命权益

在《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这个章节的教学中,应该把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统一起来。教师应先引导学生明确设立宪法和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设立宪法和法律的目的是维护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权益。在所有的个人权益中,最基本的权益是生存权和发展权。因此,在个人方面,法律制度首先应维护个人的生命安全。教师应引导学生用辩证统一和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生命教育和法律教育的内在统一性,可以通过利用《中国博士生招考行政诉讼第一案》《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行政诉讼案》《偷拍录像资料证据案件》《未成年人购买手机案》等案例,引导大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和法律思维维护自身权益,避免过激行为的发生。《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是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接受法制教育和生命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合理补充践踏生命、践踏法律的案例,把生命教育上升到法律高度,引导大学生认识践踏生命的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案例讲解以后,应该引发学生思考:当个人或他人生命受到威胁时,应该怎样用法律途径来保护生命?交流讨论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用法律保护生命的权益。

五、把生命教育融入择业和创业教育中,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生命价值

在《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就择业、创业问题引导大学生珍惜大学美好时光,为将来投身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的重要阶段,大学生应做好择业和创业的思想准备,培养创业的能力,磨练创业的勇气,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择业和创业时应正确处理好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关系,积极到祖国需要的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去锻炼自己。正如201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大学所说:“在城市里,在一些条件好的岗位上工作可以作出贡献,在农村、在基层、在条件不好的地方同样可以作出贡献。”教师应引导大学生调整求职理念,寻找有意义、适合自己的工作,转变“以成败论英雄,以年薪论地位”的功利思想。[7](P71-73)大学生应发扬中国的光荣传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自己的人生道路,珍惜大学阶段的学习时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习择业和创业的相关理论,多向有经验的长辈请教,为将来择业和创业创造条件。目前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只注重就业率这个基本指标,忽视了大学生的生存能力培养,弱化了生命的价值。教师在进行在择业和创业教育时,可以联系人生价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生价值的真正意义在于人的社会价值,大学生选择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和紧缺的岗位就能实现生命的真正价值。

总而言之,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弥补当前高校生命教育缺失的重要路径之一。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开发适合本校的生命教育资源,积极探索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路径,全方位推进生命教育进入教学全过程的工作。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找准契合点,结合每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师应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学会尊重生命,并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贴近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注重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和人文关怀,为大学生大学生活领航,使大学生在生命教育中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实现生命的社会价值。

[1]李 曦,黄鸿鑫.英国、美国、日本的生命教育实践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2014,(7).

[2]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任晓伟.关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渗透生命价值教育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3,(3).

[4]陈 晶.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的新探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5]吴伟花.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人文价值[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6]张加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生命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8).

[7]叶华松.生命哲学视野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5).

猜你喜欢

理论课生命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