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使命嬗变历程研究

2014-04-09宋永婷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职业发展教育

宋永婷,张 瑞,陈 鹏

(1.江苏师范大学 贾汪校区管委会,江苏 徐州 221116;2.天津大学 教育学院 天津 300072;3.江苏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使命”多用来形容重大的责任或任务,强调人或事物职责性或历史性的特殊品质。职业教育的使命在总体上体现为促进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以及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在实现形式上体现为服务对象的全民性、教育目的的全面性和教育实施的社会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职业教育在职责层面烙印着不同时代的特色,承载着不同阶段的历史使命。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革命根据地建设积蓄坚实的无产阶级力量

从1919年到1949年,我国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政权的建立需要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坚定的领导力量和坚实的群众基础。与此相对应的,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努力践行着为革命根据地建设培养坚实的无产阶级力量的历史使命。

广大干部与工农群众是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始终坚持教育面向群众、依靠群众的办学思想,提出普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注重工农成年补习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原则。[1]中央苏区还倡导男女平等,通过创办各类女子职业学校,促使广大妇女经济与职业的独立。[2]抗日战争时期,职业教育包括群众教育和干部教育。山东革命根据地规定对已经接受过基础教育的儿童和成年人在中学、职业学校和公学实施继续教育,并要求公学设置职业科目。太行地区中等教育的目标是向职业教育和干部教育迈进,以培养基层干部。[3]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为基本目标,强调职业教育的民主化与大众化以及职业教育要为人民大众服务。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教育厅强调,教育必须具有平等与普及的特征,以保证所有学校为劳动人民及其子弟服务。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原则与方针体现了职业教育服务对象的群众性、平等性与普惠性,一方面,为广大工农群众教育权利的实现提供了公益性的平台,另一方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积蓄了力量。

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劳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领导者和革命者。土地革命时期,苏区教育的方针是以共产主义精神来教育广大劳苦民众,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使广大中国民众成为享受文化幸福的人。[4]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规定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造就专门技术人才,为建设抗战时期的各项事业服务。[5]太行地区中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基层干部,课程包括政治课、文化课与业务课。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实施的教育包括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主张职业教育和博雅教育的双轨并存。[6]华北人民政府规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培养为人民服务的各类干部和技术人才。[7]因此,革命根据地的教育目标、任务与课程体现了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全面推进,旨在通过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来培养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设的主力军,实现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由解放奠定基础。

在教育的实施方面,革命根据地的职业教育体现了扎根群众、依靠群众、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特点。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试办的职业中学贴近农村和工厂,并通过创办农村夜校、工人补习学校等各种形式的业余学校在整个苏区开展轰轰烈烈的全民识字教育运动。通过创办中央农业学校、鄂豫皖苏区财经学校等农工干部学校,为革命生产培养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抗日战争时期,职业教育体现在基础教育、社会教育和干部教育三个方面。其中,社会教育扎根农村,面向广大劳动人民,主要通过以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技术训练班的形式将扫盲与劳动技术教育相结合。以“做什么、学什么”为基本原则的干部教育则体现了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业务教育相结合的特点。[8]解放战争时期,职业教育的实践形式主要有初中阶段面向基层民众的初级职业学校和培养干部的在职干部短期培训学校,以及高中阶段培养各种专门建设人才的高级职业学校和专科学校。革命根据地的职业教育实践与广大工农群众和干部的生产、管理实践紧密结合,既体现了实现形式的社会性,也体现了实现宗旨的全面发展性。

二、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时期: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培养忠实的群众力量

新中国的成立以及随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政治形态在中国的实现。要建设社会主义社会,首先需要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的政治地位,需要一支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队伍和忠实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群众力量。为此,这一时期赋予职业教育的特殊使命便是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培养广泛而忠实的群众力量。

基于“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教育理念,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的对象体现了教育的人民性和大众性,旨在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培养广泛的群众力量。新中国成立初期,职业教育满目疮痍,不能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1949年到1956年间,党和政府及时制定出对职业学校进行接管、改造和恢复的政策。1949年颁布的《共同纲领》中指出,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在对旧教育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应注重技术教育。[9]在入学资格上,根据1954年颁布的《中等专业学校章程》,凡在初级中学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且年龄在15岁-25岁之间的公民均可报考中等专业学校,而对工农干部、产业工人和少数民族群体的入学年龄可放宽至30周岁。技工学校则主要招收高小及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政治纯洁、年满16岁-23岁的青年。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人民的、大众的教育理应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开放的入学条件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提供了便利。

就宗旨而言,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体现了毛泽东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教育理论,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建国初期,教育部、劳动部分别将中等职业教育和技工学校的基本任务定位为培养大批具有一般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技术、体格健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中级技术人才和掌握一定专业的现代技术和技术理论知识的、身体健康、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中级技术工人。以此为基础,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吸收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列宁关于“综合技术教育”的思想,全面移植了前苏联三段式教育模式即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10]这种渗透了文化教育、身体教育、政治教育乃至道德教育在内的综合技术教育为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的可能。

在教育实践中,职业教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基本原理。从1956年到1966年,“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进行了初步实践,符合当时“人多、穷、生活水平低”的特殊国情,[11]在农村不仅解决了高小毕业生的升学问题,而且还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解决了入学问题,在城市也成为培养知识分子类型工人的重要形式,[12]使得“半工半读”教育模式成为当时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的重要举措。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职业教育被党中央赋予“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科学知识、有技术、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新型劳动者”的重要职责。[13]可见,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是这一时期新型劳动者的首要品质。“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模式,在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过程中,渗透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要义,一方面体现了教育济贫的时代意义,另一方面体现了教育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职责,这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改革开放至新世纪之交: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劳动者

改革开放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各项任务的首要位置。与此相应的,职业教育也以关注人民生活和国家命运为出发点,通过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实现个体素质向经济效益的转移,为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在以推进经济建设为根本目标的社会发展战略中,个体的受教育权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得到进一步保障,这是保证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文革”结束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的扩大与高等教育规模的有限之间的矛盾,使得大多数高中毕业生毕业之后既没有进一步升学的机会,也没有学到必要的就业技能。20世纪80年代,中等职业教育的重建以及规模的逐步扩大缓解了这一矛盾。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社会化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广大青少年以及成年获得了进一步接受教育的机会。1996年通过的《职业教育法》进一步确保了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强调公民有依法接受职业教育的基本权利,并特别指出要保证少数民族、边远地区以及妇女等弱势群体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个体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为实现职业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前提。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是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14]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中国逐步进入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阶段,职业教育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要实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根本目标,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此思想指导下,时任国家教委主任的李铁映于1991年再次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应成为培养我国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手段。同年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指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仅对于提高我国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对于进一步巩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的特殊意义。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特别强调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适应。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指出,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社会制度的巩固依赖于坚实的经济基础,职业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一方面保证了个体生命与生存的权利,另一方面巩固了全体无产阶级联盟的社会主义制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也逐步走向市场化。根据《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国家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建立与其它教育相互沟通和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同年,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职业教育要在政府的统筹管理下,形成社会力量办学的格局,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职业培训,以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进一步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使得职业教育成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级专门技术人才的摇篮。

四、新世纪以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的建设者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临经济体制的新一轮转轨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职业教育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实现了教育对象从部分惠及到全民覆盖,教育发展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高的转变,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的建设者。

在新的时期,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中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职业教育的规模无论是在高等教育还是在中等教育阶段都占据了与普通教育规模相当的比例。因此,这一时期职业教育在服务对象上体现为教育的普及性和大众化的特点。2002年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明确规定了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包括初、高中毕业生和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以及其他社会成员。职业教育服务对象的进一步扩大,意味着职业教育已经面向更为广泛的群体。温家宝在2005年第六次全国职业教育会议上指出,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以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他们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从而使教育事业关注人人成为可能。2010年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强调,职业教育应面向人人、面向社会,以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广泛需求。职业教育“面向人人”思想的提出表明了新时期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普惠性最大化的诉求,体现了新时期党“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保障人人接受基本教育的同时,也应保证人民群众能够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以培养服务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个体。这就需要职业教育在扩张规模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质量,坚持规模、质量、结构与效益的协调发展,统筹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劳动就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协调发展。早在1999年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教育部就指出,要把职业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同时要求职业教育要加强创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在此基础上,2002年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特别强调,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要注重实施素质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以体现教育的全面发展性。随后,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职业教育质量得到了提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应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文化、职业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等多元能力的整合发展是职业人才全面发展的基本素养要求,[15]是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得以提高的保证。这些政策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协调发展思想在个体全面发展方面的基本要义。

在实施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是新时期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1999年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就已经主张要加大职业教育对农业和农村服务的力度。在2002年举行的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会议上,与会领导也强调,职业教育在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应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在2005年公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国家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要途径。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进一步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应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以及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的提出深刻体现了党和国家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的重要努力。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职业教育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模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思想,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的建设者提供了路径。

[1]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14.

[2][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237,20.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二)(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177.

[5]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21.

[6]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49.

[7][8]米 靖.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303,297.

[9][11]陈学恂.中国教育史研究(现代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73,428.

[10][12]方展画,刘 辉,傅雪凌.知识与技能——中国职业教育60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45,58.

[13]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468.

[14]陈 鹏.结构功能主义的失衡与守护——职业教育个体服务职能的追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5):84-88.

[15]陈 鹏,庞学光.培养完满的职业人——关于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构思[J].教育研究,2013(1):101-107.

猜你喜欢

职业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职业写作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爱的职业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