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研究
2014-04-09周正平
周正平
(铜陵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在制造业“数字化”的浪潮下,全球新兴产业的技术基础日趋成熟,生产和组织方式正在转变,安徽省制造业应努力实现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由低技术密集向高技术密集、由粗放发展向精益制造、由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的全面战略转型。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优势和本质属性
(一)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现状
从国外来看,Aydalot&Keeble强调 “创新环境”在社会网络中的应用,并将产业空间集群与创新过程相联系;Joseph&Rug man指出,产业集群通过协同创新可以通过共享内外部性资源,共同研发新产品或新技术,协调彼此的网络利益,构建紧密互惠合作网络关系,降低研发成本与风险。从国内来看,范太胜(2010)认为,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已经从产学研协同机制发展到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机制;董宇鸿提出了双集群的协同创新概念:学科集群可以为产业集群提供服务,产业集群有利于催生学科集群,“双集群”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会使区域的协同创新能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从实践来看,武汉光谷的协同创新举措主要体现在:完善创业孵化体系,强化企业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建设,加强制度创新,改善企业的竞争环境;浙江平湖通过举办“光纤传感器的发展与产业化论坛”,充分发挥光机电产业的“种子”作用,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这种“以外引外”的招商引资模式,提供了专业技术交流的平台,形成了“葡萄串效应”,为开展产业化交流及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作出了贡献。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优势
产业集群是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产业、多机构相互融合的共生体,是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及相关机构协同创新形成的优势:第一,资源获取优势。产业集群的集中组合将形成制造业的集聚效应,它是特定区域工业成长的重要原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一经形成,便能够吸引有直接联系的、特定性的物资、技术、人才和各种配套服务机构等资源。第二,整体扩张优势。首先,横向规模扩张,即由于集群具有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可以不断吸引新的投资;其次,纵向规模扩张,特定区域的产业集群不断拓展上下游产业,同时吸引大量相关的企业;最后,整体合力扩张,即产业集群强化了企业间的协作,由此提高了产业的整体合力,加速了企业集群的对外扩张。第三,创新驱动优势。首先,创新的激励效应。由于在较小的区域范围内形成了“贴近竞争者生存”的局面,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竞争压力将转为强烈的创新动力;其次,创新的学习效应。由于区位接近、经济联系频繁、信息交流便利,产业集群企业间知识和技术的扩散将提供较多的学习机会;最后,创新的服务体系。产业集群吸引了大量研究开发和技术支持的机构,如学校和科研单位等,这些机构形成了创新的服务体系。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本质属性
协同创新打破分散封闭的生产方式,强调优势互补的发展理念,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人才强国战略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本质属性如下:第一,形成创新网络。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有利于专业化服务平台和风险投融资平台的建设,有利于企业创新主体与相关支撑机构 (金融机构大学及科研机构)之间形成稳固的关系,使不同的主体共享资本、信息、人才等资源;第二,促进互动合作。垂直一体化的企业之间互动比单一企业自主创新更能降低成本。因此,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目标便是推进新兴产业与大学、科研机构之间应加强知识和技术流动,使之形成密不可分的合作关系。第三,推动循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内生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区域内人才、相关企业及支撑机构等资源,形成共生发展的集聚关系,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现动态循环演进和可持续发展。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面临的体制机制问题
(一)优秀团队较少,协同创新不适应
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团队较少,其主要原因有:协同创新团队成员结合相对松散,团队内部沟通不够顺畅;成员对团队的共同目标认识不清晰或团队总目标与个体目标存在着矛盾;团队内部鼓励知识共享、创新的氛围不够浓厚,团队成员在集体讨论时,习惯性地自我防卫,导致深度会谈往往无法进行下去,阻碍了团队智慧的发挥;团队中有威望的人提出意见和建议时,团队成员默认成既定结论,即使不同意也不质疑,对于他人的意见,只作折中性结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团队协同力的薄弱,影响了协同创新目标的实现。
(二)创新链条脱节,协同创新不协调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组织形态比较低,远远没有形成产业融合、企业共生的战略联盟的局面。一方面,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完全靠自身的力量进行技术开发、产品开发获取竞争优势已越来越难。另一方面,企业自身的智力资源严重不足,智力资源的开发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较大的投入,巨额开发成本也使许多企业感到力不从心。因此,有必要协调提高产业集群的知识创新水平,建立企业外部知识共享与内部知识创新的协同创新模式。
(三)支持政策不完善,协同创新不配套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往往受行政区划的限制,缺少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协调创新政策。第一,协同创新的政策环境不完善。协同创新的税收、投融资、知识产权保护、利益共享和责任分担等方面尚未形成比较完整的政策法规体系。例如,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导致仿造和抄袭的机会成本很低,这使企业家觉得创新无利可图,也容易引起产学研各方的利益纠纷,直接影响到产学研结合的深入开展。第二,协同创新政策不系统。有些地市即使出台了一些支持政策,但这些政策远未达到系统、整合的程度。
(四)平台作用有限,协同创新不深入
协同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融合发展的桥梁和纽带。而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的协同创新,需要有三大发展要素:(1)合作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实现利益共享;(3)各方合作的有效平台。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很多协同创新都是以项目的形式开展,项目结束了,合作也就中止了,协同创新像是一锤子买卖。因此,有必要围绕三个要素,构建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高速发展。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发展机制
(一)合作交流机制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是创新主体的协同,是创新成果转化与利用的协同,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因此,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协同创新机制,应当以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为抓手,以企业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实现政产学研多方共赢为目标,本着稳步推进,互信共赢的方针,构建政府、企业、高校、科研工作者等创新主体的合作交流平台。实际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平台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加强合作交流平台的正常化、规范化的建设,保证该协同创新中心可持续的运作;二是在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学术论坛、展示会同时,推进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信息系统建设,使合作交流变得实质而具体。
(二)资源共享机制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资源共享应由个别资源共享向基础资源共享、核心资源共享稳步推进:一是优化协同创新的环境。通过制定或修改科研成果转化的相关办法,通过建设有形的产业园区(平台)和无形的信息化系统,调动区域内各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二是构建适应现代国内外竞争的新型组织形态。例如,区域内具有上下游产业链性质的企业建设学习型的组织,推动区域内的光机电产业集群建立战略联盟,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区域发展战略具体化;三是整合共享创新资源,优势互补,推进产业共生发展,构建区域内产业集群成本最小的发展模式。
(三)综合评价机制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综合评价机制,有利于协同创新决策合理化,有利于正确度量协同创新的实施效果。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综合评价机制,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建立本区域科学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二是要明确运用合适的评价方法,本着透明化的原则,深化综合评价工作的开展,例如:吸收本行业的专家、资深企业家等成为评价委员会的成员,对科技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鉴定;三是针对评价的结果,对协同创新的贡献者进行激励。
(四)创新激励机制
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建设,应遵循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应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激励机制,实行差别激励的制度。第一,创新体通过对预期创新成本和收益的对比进行创新行为决策,利益的获取驱动协同创新活动的持续进行,同时对其他企业产生诱导。第二,激励手段有效,能吸引优秀人才,充分调动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促进协同创新效率的提高。第三,提倡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鼓励创新思想和冒险精神,与创新实践紧密相关,是集群自主创新的动力源。
(五)成果转化机制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应坚持创新驱动、市场导向和协同创新。第一,坚持企业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鼓励协同创新体共同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第二,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对研发成功或引进科技成果并实现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资金支持;第三,明确协同创新的方向。协同体应抓住国家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产业融合的机遇,围绕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制定行动方案。第四,形成完整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生产力促进中心、管理咨询公司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和服务产业化为方向,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1]Freeman and L.Soete.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3rd Ed)[C].Pinter,London,1997
[2]Gereffi,G.,Humphrey,J.,&Sturgeon,T.The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1999,12(1):pp.78-104
[3]Bart L.Identification of Strategic Industries:A dynamic Perspective, JournalofEconomics,2004,83(4):pp.669-698
[4]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5]高世辑.基础设施产业的政府监管:制度设计和能力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6]王利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1,(1)
[7]胡振华等.基于“AHP-IE-PCA”组合赋权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7)
[8]段小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方式、组织形式与政策手段[J].改革,2011,(6)
[9]孙福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