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发展与教学创新*
2014-04-09张一春
张一春
(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江苏南京 210000)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发展与教学创新*
张一春
(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江苏南京 210000)
信息化的环境下,教育技术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使得远程教学、资源共享、在线教学逐渐成为现实,促成网络课程、视频课程和颠倒教室教学模式的出现,为微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微课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通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活动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文章围绕微课新技术的概念、特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为教师发展和教学创新开辟了新的思路。
信息化;教育技术;资源共享;微课
非常高兴来到湖州师范学院,今天想跟各位老师做一个交流,对于教学发展,包括对于教学的一些理解上面的一些想法跟各位老师来探讨一下。一个就是我们的教和学是什么情况,以及技术大概是什么样的一种方式。第二个就是我们的课程和资源是什么情况,因为我们的国家也在大力发展资源建设,这些工作应该怎么去做,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开展我们的教学。(此处有删节)
一、教育技术的发展
为什么可汗学院会这么受欢迎呢?我们提倡自主学习,但是学生能不能做到真正的自主呢,其实是做不到的。比如说在课堂上让学生做题目,老师在旁边看,赶快做或怎么样,要一直在旁边盯着他或逼着他。回家后家长会看着他,今天作业做完了没有?会一直问。所以说学生他没有时间多看多学,他也没有精力也没有东西看。所以说我们讲的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做不到的。那还有,我们说要愉快的学习,愉悦的学习,也做不到。比如说,我们在教室里面,有一个题目,然后问大家做会了吗?一问还不会,就说你怎么还不会,我都讲了这么多遍,怎么还没记住?你这次怎么又做错了?回家题目一做错,家长又要骂,对不对?所以学生永远都是在有非常大的压力的情况下学习,他不可能快乐。那我们实行因材施教,有些同学学的慢,有些同学学的快,进度不一样,所以我们提倡的自主学习,愉快学习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好实现的。那现在有这样一种方式,我把视频给你,学生拿过来之后可以关起门来自己看,他说我比较笨,这个我不会,那我就多看几遍,一遍不会看两遍,两遍不会看三遍,没有人管我,我就慢慢看到懂为止,那么聪明的学生看一遍就会了,那他就可以看别的,这样学生就可以自己来控制学习的时间。第二点呢,没有老师、家长在旁边学习就会更轻松。实际上学生最困难的是什么事情呢,你们认为学生最困难的是什么事情呢?最困难的事情就是碰到问题以后没有人给他解答。如果一个学生一有问题就有学生给他解答,相当于有一个老师跟在他旁边,那么这个学生学习还学不好吗?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学校的学生的成绩会存在差异,就是因为他存在很多问题没有人解答,积少成多,慢慢的越来越多,到最后就跟不上了。因为在课堂上有很多问题他没法问,也没有时间给他,回家有问题也不会了。所以学生的问题没有及时的解决,所以他越积越多。那么现在怎么办,现在我们倒过来,这个课题,你把这个课程先学习了,学到有问题了怎么办,把问题全部放到课堂上来解决,在课堂上做联系,来讨论,来做研究,来进行查缺补漏。这样的话,相当于有一个家庭教师一直在他旁边来帮他解决问题,所以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可以使得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一个巨大的提高,而且提高速度很快。所以我们说这样才能真正的进行素质教育,因为我们现在网上有很多管理平台,管理工具,管理要求,就是你学了一个知识之后你没有全部学会,没有全部掌握,可以自己再学过。因此很多人认为这个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创新,是一场革命。但是这样大的一个事情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呢?因为他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叫做颠倒的教室或者颠倒的课堂、颠倒的教学模式。当然这个颠倒当然不是目的上的颠倒,不是指把整个教育颠倒过来,而是指把学习和作业这两个颠倒,之前来课堂上我们是来学习,课外做作业,现在我们把他反过来。第二点,电脑是什么,为什么会如此受欢迎呢?无独有偶,这是大家的一个共鸣,同时还要很多人在做同样的事情。又有一个例子,他有个学生生病了,不能来上课,所以他就把他上课的视频录下来给他的学生看,结果发现那个同学不仅没有掉队,成绩还很好,后来就把这种做法推广到全校,推广到其他地方。还有一个中学,他们学校做了什么事情呢?这是他们学校的网站,是一所完全颠倒的教学模式的学校,他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跟同学进行交流。其实我们现在学生跟老师之间是没有交流的,像有些高校,老师住的比较远,学生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跟老师交流,都没有沟通的可能性。现在通过学生,职员,让学生跟老师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他把整个的学习过程全部倒过来了,倒过来了以后有什么好处呢,他们每个礼拜每节课都有一个老师把上课的内容做成一个视频,放到网站上让学生在家里看,这样学生在教室就能得到更多的反馈的机会,就不会有挫折感,他在上课的时候肯定不会说我不会,那要是别人都会了我还不会那不是很不好意思啦,怎么这么笨啦,所以他就没兴趣了,然后就不想学了。但是现在不一样,课后你自己学,一遍不会可以学二十或者三十遍,没有人知道你学了多少遍,现在就相当于有一种隐蔽性在里面。学生可以自己把他学好,不用老师帮忙,遇到重点难点也有老师给他解决。那么这样以后,原来我们是先讲课程,再做作业,倒过来变成了先学习,到课堂上再做作业。这样颠倒以后效果非常明显,原来不及格的课程到后来都能及格了。
所以说颠倒教室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不是用视频来取消教师,不是一个在线课程,不是学生漫无目的的学习,不是学生整节课都盯着电脑屏幕,不是学生彼此孤立的学习。颠倒教室增加了学生之间互动接触的机会,是一种很好的手段;是一种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任的环境;是一个教师不再是主宰者的教室;是一种直接教学和选购主义教学的混合;是一种不让因病或成绩差的学生掉队的一种方式;是一个教学内容和材料随时都能获取的学习组织;是一个所有学生都会参与的环节;是一个所有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需求的地方。这种教育环节就是我们所希望的,所以说颠倒教室,能够减轻负担、应材施教、个性化辅导、及时反馈、自定步调、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这个就是我们理想的教学模式。
二、信息化教学的应用
手机现在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作为学习工具大家有没有用过呢?比如说斯坦福大学,他在这个上面做了很多研究,做了很多事情,尤其是有三位学生。我们说新生进校最大的第一件困难的事情就是找不到教室,楼都很陌生,名字也不熟悉,下节课去哪上课也不知道,所以他们三位就把课程表、地图结合在一起做了一个东西出来,把这个资源放上去之后学生就很方便,知道下节课该去哪上课,怎么走,带什么书都很清楚,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再比如说哥伦比亚大学,它比较特殊,它学校不大,因为它的位置比较特殊,在曼哈顿的岛上,他是一个全球金融特区,一些金融企业、公司都在那边,我们说高校要有为周围社区服务的这个功能,那么在这样的群体当中他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是群体资源。那有很多资源需要上网去查等等,他就做了一个类似图书资源的东西,把所有的资源都放在上面,可以通过手机来查阅这些优秀资源,然后给大家使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再比如说北卡罗来纳大学,这个学校有18万的人,这么多人,那么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图书资源的问题,当把所有的图书资源的信息都放到网上之后,学生只要通过查询手机就能查看学校的图书资源了,至于在哪个图书馆就不用了解了,还可以订购。再说一个例子,比如说杜克大学,他做了很多资源的研究,我们现在在用手机拍视频他很早就做了。还有普渡大学,他专门开发一些插件。我们平常可以利用手机来学习单词,这是行为主义;我们用手机玩游戏,这是建构主义;我们用手机来拍照、录音、日记这是情景学习;我们用手机查询商业、医护、媒体信息这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比如说我们用手机看微课这个叫情境感知;还有一些合作学习、互动学习、信息交流、数据共享、对话学习。
增强现实,什么叫增强现实呢?是从真实世界中获得虚拟信息再把他运用到真实世界。打个比方,我们面前有一条河,我们用手机拍一下,手机里就显示这条河有多宽,看到一个植物,我们拍一下就知道这个是四野草,看到一块石头拍一下就知道是花岗岩,等等……这个在我们的医疗、建筑、展览、电视、娱乐、工业、通讯等方面的运用都非常广泛。基于游戏的学习,大家有没有用过"第二人生"这个软件,他里面是一个像三维一样的空间,他里面跟真实世界一样,一样有山有草有人,还有游戏币,在这个里面他创造了一种思想。在这个里面可以进行上课,做实验等等很多事。有很多著名的学校已经在里面买了自己的地皮,自己的区域用来建设自己的高校。
接下来这是一个技术实验室,那么我们一般来讲进入技术实验室是怎么做的呢,先是打开电脑,然后在做一些数据处理分析,还有做一些打印或做一些测试。它这个过程它在程序环境下面跟真实是一样的来做,那这样这个过程就不需要什么程序了。全部由虚拟自由发生完成,如果有别人进来,可以按时再讨论,那我们下雨天躲在被子里就可以把事情完成,那这种方式因为它有丰富的交互,可视化与情境化、真实的内容与文化、个体与集体,包括沉浸式3D,虚拟仿真,社区与产品,这样一个特点,所以它在很多领域都能用。那我们说,这是一种思想,一种想法,就是我们可以设计出很多类似的虚拟游戏的这种教学方式,在我们目前很多高校领域都在研究,比如这是一个情境教学,这是一个讨论,这是一个电脑连接的一个商品,这些黄黄的可以讲话的,你可以点开它看到一个教学互动,这是一个上课,我们就把上课的环境搞的漂亮一点,这是一个更豪华,这是一个书本,这些学生可以很自由地站在那。这是一个自由保险,这是一个有机的实验。那么还有很多,比如说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所谓的基于3D虚拟环境的经验学习探究,这些很多,也就是说,我们用虚拟的方式,像浙大,在虚拟实验环境做的还是在全国比较流行,国际上面比较有影响。技术实现以后很有教学服务,有很多案例出来,所以,这些技术的使用会很快很快,那么UIL这个东西,另外也有很多人,像我们这种叫做Mechinima,是三维实施三维虚拟环境下面的用3D video-game技术支持下面的工作的,非凡的普及,包括很多的控制,那么这个我们称为虚拟技术,另外还有很多。
基于手势的计算,这个就太多了,有个电影,不知道我们大家看过没,《少数派报告》,比较早,十几年前的电影,这个电影大陆就有了一种手指识别控制的技术,现在都不需要指帽了,直接进行传感进行控制,那么还有进行识别这个上面,我们最近的那个电影就是一上来就是有个镜头,一个人在走嘛,嘀嘀嘀手机叫了,打开来一开,手机上出现杀手穆尔,因为那个手机探测到前方来了一个人,而且把这个人进行识别之后,发现这个人就是坏蛋,间谍,提醒他注意,结果他看到手机一个蓝屏了,一下就被杀手穆尔打死了,是不是啊,这个也是属于识别。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属性就是数据分析,我们说我们学习过程过会有很多很多数据,我们称之为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编译数据并不是指的是数据的体积大,而指的是容量,它的内容,它的丰富程度,是指数据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这些大量的数据我们学生有很多这样的数据保留下来,从我们对这些数据如果分析就会了解到这些情况,比如说我们上淘宝,上这些网站,就会发现为什么他们会知道给我们推出一些我们可能会喜欢这些东西,因为他们把你的历史记录全部做了个分析,你什么时候上网了,上网看了什么,买了哪些东西,那么同类的你可能会很喜欢,给你推荐,对不对,那么其实我们的学习过程也是一样,如果这个学生长时间地去上网去查这个东西,那么说明这个学生肯定不会买这个东西,是不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多大量的学习数据,这个学习数据我们没有进行筛选或整理,有些很简单的,假如说我们的学生上网每天都要上,假如发现这个学生三天都没上网,或者整个学校整个这么大数据都没该同学的饭卡消费,没有校门的进出,这说明这同学已经不在学校里面了,是吧,很可能是出去了,或者回家了,或者出去玩去了,对不对,这时候你马上一个警告,三天以下学生数据不在教学数据,学校就要进行处理了,是不是,那么这个学生经常去校园里面绕,经常开会里面有,看到很多,发现什么问题,一致觉得这个学生会有问题,是不是,所以我们学习数据的研究已经成为现在我们重要的。我们大家讲,就是说我们将数据挖掘的都知道,数据挖掘,最早的案例是什么,是指的是一个超市,一个超市卖尿布,和啤酒放一起,为什么,因为它说经过大量数据分析说,买了尿布的人,通常都会买一瓶啤酒,为什么要去发现,这是因为是爸爸去买尿布,买了尿布以后,哎呀,我这么辛苦买尿布,我要犒劳犒劳我自己吧,就随手买了两瓶啤酒。其实数据挖掘最早的案例不是这个,应该是另外一个超市,他是发现了一个女学生怀孕,通知她家长,她家长不知道,没有发现,这就奇怪了,他竟然发现和小孩一起买的有跟怀孕有关的,这个用品有关的这些东西,一看这不是有出生信息吗,一看这个学生他还未成年,一个学生,然后他就通过数据分析,有问题要通知家长,家长然后发现。这是最早的一个案例,当然这个是让我们需要去挖掘的,所以这个也成为我们教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我们有这么多的新技术,实际上这么多的新技术,那这些新技术在教学当中是非常非常有用的,我们给大家看几分钟,十几年前微软的一个广告,老师用的是幻灯片,或者是投影片,学生做笔记,课堂上没有交流沟通。好,他说到下一代,现在无线已经实现了,这是十几年前的广告了,那现在看到我们教学开发用平板了,远程教学,老师在进行远程教学,用平板,然后学生可以用校园信息网互动,交流,然后老师和老师之间可以数据交流,然后他有一个助教,学生的反映和问题都传过来以后,助教把它筛选到一块,发到老师电脑上,老师看到,可以马上进行回答。然后可以进行远程学习,还有学生生病在家,在家进行学习,还可以课后学习。
三、课程资源的共享
接下来我们看看我们的课程资源,我们大家还记得前面我们回头要求我们做精品课程示范,精品课程做了很多,来源于麻省当时推出的届时计划,带动全球这么多的国家,这么多的地区,这么多的高校来做网络课程,这是一个巨大的浪潮。给他把我们国家从2003年开始到2010年,做了两批,那么做了还有什么情况呢,我们麻省的这些课程做出来时候,他是一种追求卓越,创新领袖,他是一个做全球第一,做品牌,所以他通过个公司合作,由专业性非常强的专业公司团队来进行制作,包括微软啊来给他做这种硬件的。这种全球的最大厂商来做硬件的这种服务。镜像服务,就是这些我们看到的麻省的这些课程,不是在麻省的服务器下的,就是在我们这边的服务器下的,否则麻省的服务器早就被你搞瘫痪了。那么他这个是怎么截的呢,他是专门由财团或者有第三方来进行屏幕影进行投入,所以他有第三方没签协议,而说有些课程没上,好,我给你签好协议然后有个人过来了,有个专业团队给你打招呼,马上你可能把他拿出来了,有个专业的团队给你做评估,做设计,保证你的工程。那我们国家当时建立课程是怎么建的,是由学校一级一级往上,我们大家知道,来建这个网络课程,而且大部分的课程是由老师自己去建,那我们说老师在最上面可能很强,但是他不能要求在技术上面也很专业,这是不太现实的,所以我们很多老师要么自己做,要么找学生做,要么就是请公司做。那你说一个老师,他的技术他自己不用,那这个技术好吗,不可能,完了这个学生这边插入代码,那边插入电脑拼起来的可能会有问题吗,肯定是会有的,所以有很多问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接着课程是很难保证质量的,另外我们说的付钱,但是往往因为我们经理一到,有时候他做着,先做做,做好了停下来给你钱,因此我们在做之前是不可能被选去再做这件事情,因为你不知道将来能拿到多少钱,那万一做了半天花了那么多工资又没评上怎么办呢,那不是白花工资吗,所以就是保留地去做这件事情,那一旦评上之后经费下来,还会用到这个吗,不可能的,因为我课程都做好了,我还会做吗,所以最后这个钱其实花了很多,但是呢对这个课程应该讲没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后来堵着了,而且在这我们有很多课程说你让他共享,结果还没评完就把帐号给他就弄上来了,无法共享,而且没有人来评估你,来监督你,所以我们讲麻省的课程才能共享,而我们的课程只能搞到我自己这去了。这是自己用,而且还给别人用,那么这个问题怎么样能够把老师的课程把他比较出来呢,你有很多问题。他不是说我们资源不够,或者资源太少。以前我们教学处处长也是跟我一起,我准备在中小学这个圈子搞资源建设,我要求把每一位课程全部给他进了课件资源,你帮我估计下多少钱,他说:我说,这个事情,我做下分析,一分钱都不要花,他说不可能吧,他准备了千万级的经费来做这个,怎么会一分钱都不要花呢,我说很简单,我说你只要列个目录可以作,哪门课,哪个学科,大概要做哪些,第一课第二课什么课程你给他一个目录,然后你让他做一件事情就可以了,什么事情呢,叫做征集课程,然后老师有课听,他就可以来报,没人他就可以来做,像你可以来竞标,然后通过这个把做好的捞到你的体系里面来,如果第二,第三批,也可以参考,如果被你列入到课件资源中来的课件,相当于比如说在国家级开什么核心企业,或者说下次什么情况,你给老师300或500元的稿费,什么费,不会再有,但是你应该在课件冠上他的名字,让全省的人使用,有的小孩子也知道这个课件是鲁迅写的,这个课件是谁写的,那这个荣誉很高,我们老师不是去客厅,而是去一个共享的机制和方式,看出来有道理。但是这个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现在不是资源没有,有很多。那怎么样把这些资源发现出来呢,用我们作的这些事情。那么这个公开课从国外来,国外一开始大量的视频进来以后,经过一些阻碍,他们翻译以后,上线,新浪,来登录这些,这些课程一出来以后,是对我们有巨大的冲击,我们发现不仅仅我们学校有了教学内容,知识,更多的是我们感觉到的教师,名师,感受到这些课程所传递的经验,传递的社会态度,价值观,传递着一种文化,我们就发现这课程内容太多了,看一看1分钟课程,这个课程我们看到很轻松,非常自由,讲得内容很好。很简单的一个问题,我们看到这个老师讲的很轻松,但是我们可以仔细听他讲的每一字每一句话都非常准确,没有任何问题,而且他这个设计我们讲,我们很多老师会上课会问问题,很多事情要和老师交互,交互干什么,交互就是为了问问题吗,同学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你来说一下,这个问题的三个组成部分你来说一下,这个里面有几个特点你来说一下,这是问题吗,这不是问题,我们的问题没有任何的思考题目,不需要他作很多思考,傻瓜都能回答你的问题,我们可以看看他的问题,如果你一会没有跟上,下面你就回答不出来,而且说你不仅要听他的,你必须要大量的前期积累,课前的研究,课后的反复研究,思考,才会考虑到这些问题怎么去回答,这才叫问题,所以我们很多课程的问题根本不叫做问题。
那这些课程进来以后,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情况,我们刚才讲了,他其实传递了很多文化,所以我们说中国有5000年文化的传承,这么多好东西在那,为什么我们不把这些好东西向全球推广呢,体现出我们的水平呢,所以说我们国家也要建,我们要建我们自己的课,因为我们有很多很多非常优秀的课程,它其实是可以上的很好,但是我们平时见不到,很多大事见不到,比如说这是我们国宝级的专家,他讲课应该说是非常有才,非常难得的一个老师,讲荷花。如果是这样的一种诗意的教学,那你的课还会有学生不喜欢听吗,学生还会溜走,还会玩手机吗?不可能,所以说我们的课程可以上的很好。所以有了视频公开课以后就可以把很多的优秀的课程聚集起来,让我们领略了这些大师的风范,也增强了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也挖掘了一大批教学精品。
有一个词语叫“慕课”,叫“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这是一个最近新出来的词语。这个课程当初是一门课程,开始对全球开发,这个视频开放以后,有2000多个来自全球各地的学生来参与免费学习,注意是免费的,要是你要拿证书,那就几十块钱发个证书给你。有一个叫做人工智能课,这个课程有16万人注册了,这个课程出来以后影响力非常强,那为什么有16万人一起学习这个课程呢?所以就形成了一种对网络概念的一种冲击和改造,以前网络课程,几十个人用用就不行了,这个是几十万人在那上面。另外,2012年的时候美国大运营商,大公司,为了支持这种大规模的课程,专门开发了一些平台,来免费提供给这些学校来上。这些网络概念出来以后,使得我们对课程这个概念的观念有了改变,一门课程不是单单的一个老师在那边上,他聚集了多个课程,这个课程的全球资源。重组了课程的结构。还专门为不同的学生定制了不同的课程内容,因为16万人上课能一样吗?当然不一样。还在网络上进行了大规模的传播,他是基于巨大规模、共享协议的网络课程。这是对我们传统课程的改造。资源共享课,我们讲要进行资源共享,但是大多数的精品课程做出了以后没有实现资源共享。为什么要实现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呢,注意有以下几点:共享、质量、产权、品牌这几个方面。资源共享课改变了服务对象,以前只是为学生服务,现在是为社会主义体制服务。改变了模式,本来是有学校自己来承担这份责任,现在有国家和学校一起来承担这份责任。课程本质是用基本资源实现真实的教学过程。由主要是教,变成了教和学相结合,中心由课堂内到课堂内外转变。他的组织由安排性变成了可选择性。还有模式、教育资源、版权保护、资源共享、建设程序都发生了变化。建设的关键,第一点,要能解释教学重点、难点与特色;第二,要能区分基本资源和扩展资源;第三,要能制作成容易被使用的资源。另外,他的对象、内容、目的、要求、模式、途径和重点都产生了相应变化。但是往往没有建好或者是没有很规范的去完成这件事情,第二个就是你的特色你在这个教育过程中积累的我的一些东西,比如说我的案列,我的试题,我的撰文等等一些东西。资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资源,一类是拓展资源。基本资源是免费的,拓展资源目前也是免费的。将来可能会有偿收费。进入页面有很多页面,这是我做的课程,有很多的数据提交,比如说我们团队资源,独创资源,资源概要,资源库,教参。这样分类上传。一旦资源通过审核以后,就会被制作成网站。关于网站的技术则不需要解决,你要做的是每个单元里的所有内容。并且要按照规范的结构目录来建,所以每一块里面有哪些资源。有录像、视频、教案、案例等内容按照规则全部建立好。至于很多老师发现在建立的时候很困难,为什么呢?平时没有积累,一点也没有,文本也没做,东西也没有。就像很多老师来建立课程,叫他们东西拿来。拿来的时候是一摞书和一个U盘。说要把书全部放上去,书是不能全放的,只能摘些重点。U盘老师说这是我的毕生心血,请注意保护。一般一个老师上一门课两门课,一门课一般是十来个单元,一个单元一个PPT,总共也就一二十个PPT。这些PPT放到网络上去,最后做个网络课程就一页就没有了。其实东西有吗,有很多。他说,我很辛苦半夜还在给学生改作文,改作业。那你改的作业呢?我半夜还在给学生回答问题。那你的QQ记录,聊天记录呢,那些东西呢?他说,他带学生去野外考察了。那那些照片,视频材料呢?他说我的学生都获奖了,那奖状,图片,材料呢?他说我给学生的课讲得非常生动,录像,学生的反馈情况呢?都没有。所以等到建立课程的时候,才发现所有的东西都没有。所以我们后面要介绍,我们老师平时要注意积累。
四、教学方法的创新——微课
什么是微课呢?微课有很多的概念,很多的理解,不同的专家有很多的想法。我对他的总结是这样子的,我认为微课是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媒体展示的即围绕某个知识点的,或教学活动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为什么这么长,其实他有几个核心点,把这几个核心点抓住了,我们就知道什么是微课。第一自主学习,以前很多概念没有体现,因为微课是给谁用的,给学生用的。什么时候用,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课外,不像我们的很多的做课件的网站,边上课边用不一样的。什么时候用这个课件和这个网络方式是不一样的。因为学生是在课外自己在学。所以他没有什么帮助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把内容学会。所以你要考虑到这种情况,你要考虑到怎么样的自主学习。没有帮助的情况下的自主学习。所以这个定位非常重要。第二要获得最佳的效果。一个课程虽然很短,但是他是一个课程。他是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一个课程。所以他课程的结构,课程的表达,课程的要求这些都是完整的。不是从一段长视频当中截断,那不是微课。要到达到最佳的效果,然后他的形式现在以视频为主,因为我们看起来方便,但是实际上,很多的技术手段也是可以转换的。PPT也是可以转换成视频的,实际上,我们只要满足在网上浏览信息以移动方式的课程,我们叫微课程。简短的完整的,可以一个值点也可以几个值点,相对比较小的。所以微课是使用视频的一个碎片化的方式。但是他是课程的教学课程上的有效补充。那么我们讲,微课它其实是一种平民化的课程。视频微课它是专家级的,专业级,贵族的这些课程。它需要大量的制作手段,它的级别很高,投入非常大。一节课投入4万多元钱,包括和鲁老师签的协议,包括市场部的其他开销、制作、后期的管理运行等等。平民的微课视频不要那么高的条件,但是去参加比赛就没有办法了。所以它可以用这种手段来实现。
我把它总结为微课的十个特征:第一:要教师讲授,就是说要有人讲,如果我们几个课件没人讲,自己操作,这个不能叫微课,因为它没有教学过程。但是你的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第二:流媒体播放型。第三:时间非常短。正常的微课一般在5~10分钟之内,因为我们人的注意力有一个曲线变化的过程。如果太长,超过20分钟,那不如一节课算了,那不就是微课了。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定的微课,一个高效的微课,有一定的道理,具体等会解释。教学内容比较少,资源容量比较小,精致教学设计经典的案例:因为一个严重的案例这是非常经典的,而且因为你的时间很短,所以每一分每一秒都是要非常精确的,没有啰嗦,没有多嘴,没有废话。而且要自学为主简单、易用、实用而且还有一个特点,跟视频观效的区别在哪里?因为它是需要配套资源的,可以配一些相关材料可以进行继续学习。视频观效是没有配资源的,就靠一个人讲。微课是可以配相关资源的。所以,微课有很多种类:我们可以讲授类型的,可以问答、启发、讨论、演示、实验……各种各样都可以,只要能讲清楚某一个技能点或知识点,只要能把事情讲清楚用小课程就可以了。所以我们看中小学生的标准比较。中小学的微课和高校微课比较我们简单看一下就知道了。怎么去做?当然这个不是国家标准,这是一个竞赛比赛,它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我们比较了中小学和高校的标准。我们可以看到普遍的规律应该怎么去建。比如说中小学我们要求的是选题简明,设计要合理,就行了。而高校更注重在手段上,因为高校的东西更复杂,这个课程数量也很多,内容也不一样。怎么把它设计成,你要教学设计,手段要多。对内容没有很多要求。中小学对内容要求很高,科学性很高。为什么啊?中小学生的教学它有普及性和技术形式。一旦讲错一个知识点,将来会对他的一生都有影响。而高校不一样,高校本来很多知识就存在一个争议,一个研究过程嘛。他不能说一定是,完全是一个标准答案,不一定有。但是,你可以做争论,可以做研究,所以他对内容不做要求。对作品规范来讲,中小学有特殊的语言要求叫语言规范,因为中小学要培养他的教学方面,所以他的语言很重要。高校没有吧?为什么?因为高校老师,可能他们的普通话不太标准。中小学你普通话不行不能做老师,你把小孩教坏了嘛。高校就放宽一点。教学效果来讲,中小学有一个区别性,发现没。小孩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时间又短,所以你要吸引他要有一些形象化的,个性化的来处理。而高校就没有。你说高校的课程你再把它讲的很简单很趣味化,那就儿童化了,把学生当傻瓜。所以高校的课程应该思考性为主,要探究性文章,自己要有一个学习过程。所以高校注重的是教学课程,说出你的大师风范。另外,网络评价也很重要,需要大家的一种认可。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高校看上去有不同,但是总体的要求是大差不差的,所以我们要在做的时候知道要怎么去做就行。所以我们有很多的课程,一般我们来讲这一类,视频正常我们就不看了,看些特殊的,比如怎么去做?怎么做好?这个在国际能力上面很重要。这是什么?这就是微课。这实用吗?我告诉你怎么去做,然后怎么样做,对不对。另外还有一些比如说我们比较复杂的内容:讲一些东西比如三维、四维。这种比较抽象的过程我把它制作成一种演示过程。比如说我们讲这种地球的问题:这是一种动画、模拟。锯子一样锯过去…这是一种形象抽象概念的理解,用一种动画形式。这个也是因为它有过程有讲解有内容,这都是一种。比如说我们看一下这个思维空间:比较复杂的我们可以看看…我们有很多动画做得也很好,如果我们把这个东西做下来,它也是一种(微课)。所以说我要从头讲到尾才叫微课。还有这里有很多我们一些经典的案例,比如PPT做的。PPT这个什么配音,假如我们配上个音乐,将这个过程噢,比如说这个世界上的情况。(示例)家庭经济状况,这里讲的变化很快,这是比较经典的上网可以查到的。这个如果加上一个配音解说,那这也是一种小微课。还有很多我们不看了。所以微课它的建设应该来讲呢,压缩性,比如我们之前来讲的这些几个例子。
这么多微课、视频课,包括很多都属于课程资源。那么因此我们的课程资源有这些特点,这词儿特点不用展开讲。但是这种课程资源有很多类型大家知道吗?我们现在关注这些所谓的信息资源:其实还有什么工具资源,人力资源和环境资源。这些都是我们讲的信息化的所配资源。这些信息化的资源它有一个分层,有一个类型,有一个区别,就是说我们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资源,不同的功能。那么因此,不同的资源在教学上用的时候他的特点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们的教学,我们用的虚拟现实。虚拟现实它要的技术性比较高,它的成本也比较高。它在用的时候它怎么来用,它这里面就需要做一些研究是不是。所以说不同的课程不同的资源它在这些方面上面它的要求特点就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在做资源上面有很多观点我很快对大家提一次。一个是生态的问题,为什么讲生态的观点?因为现在我们很多资源,比如说我们在做录像,现在又在做录像,它有一个循环。我们PPT做一个特意的环节再转变,它是一个生长、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资源建设,这是第一个。第二、再生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很多资源界用的是再生的观点。比如说:VK,大家知道VK,博客。这是一个互相监测,如果一个微博或者一个VK,没有人去共建,没有人给你互动,那么你这个就死了。所以它是一种再生的观点,一种不断建设,共同来建设的过程。第三,空间观念。我们讲的不只是物理空间,我们讲学生要有一个学习空间,老师要一个教育空间。比如国外学生每天都挂在他的学习空间上面,里面有教师给我提的问题布置的作业,学生交流,学校的重大事件都在这个学习空间里。他全部都可以了解,这是他必备,必定要在里面了解的。现在我们学生没有这样的一个地方。有问题也不知道在哪里提,也不知道跟谁提,了解信息不知道从哪来,通知的时候也很麻烦,不知道找人去通知。所以这个是我们现在学生所缺少的。这都是一种空间的问题。第四个,服务的问题。我们刚才已经提到了。怎么样按照学生的需要按照按需服务提供服务。要推送式的服务。学生需要什么如果你连这个都不知道,那么你的课肯定是失败的。你根本不知道他们要什么。第五个,文化的观点。因为我们现在传递的内容不仅仅只是讲一种知识,而且要培养人才吗,对不对。人才就包括怎样在课程当中建立一种道德,修养,社会观,价值观。那么这个怎么样帮他树立,这个实际上在课程当中建立,比如爱国主义啊等等很多其他的。所以这个就是我们现在要做的就行了。课程当中要建立。好,那么在资源建设当中我们认为,有几个要点要大家记住。一个共享,我们说共享,就是共同享受么。其实共享是贡献了技术,我们一般来说共建共享,其实没有共享就没有共建。为什么这么说?很简单,你说这东西好吃,先尝尝,然后这个东西也好吃,那我再去买一个,是不是啊。你首先要感受到了才行。好,那么贡献,为什么共享现在很困难,因为有几个误区:第一,共享就认为是免费的,共享的么,你拷给我就行了么,对不对。或者你拿过来就行了么,对吧?共享不是免费的。比如说我们的书,我写出书以后,出版社一卖。虽然你花多少钱去买一本书,对不对。但是我实际已经把这个只是已经共享了么。你不是花钱去买这个知识吗。比如说APP软件你下载,你可能只花零点几几美元,几块钱来下载了。虽然钱很少,但是他是什么,它是一种有价的。当然我可以赠送给你。所以我们现在就有很多这种观点:认为共享就是免费的,共享你就把东西全部拿过来,所以很多老师认为这个是不对的。为什么书的盗版对作者来讲这个业务程度并不是特别高。因为莫言啊,我的书很多就是盗版了,倒霉的是出版商,他没有赚到钱。你的书盗过去以后还得写上莫言嘛,没有写上我么,对不对。没改名字嘛,所以我现在还是传播了我的知识,传播了我的名吗?对不对。但是课件资源就不一样了,传过去以后你永远把我的名字写上,我用的时候每次说这是湖师某某老师做的作品,我们现在用用算了,那我也愿意给你们。但是问题是你拿过去你改变成你的名字了,这就不是我的了,所以导致不一样,所以是这个问题。第二,共享不等于平均享有,既然共享那就都拿来,不是。共享也不是花样奶粉。既然共享么你就做,我就等着你做好了我们一起来享。共享也不是一步到位,所以我们很多资源都就是抄家业,把藏在箱里的东西全部找出来,其实也不是这样。好我们讲共建,共建也不是共同开发。共建不是人人都可以,因为现在很多学校说既然大家建设,一起都来培训,全部要求大家自己建。不可能。我们术业有专攻。专业教师在技术上面很强,他可以赋予他的智慧,但是他可以有技术团队帮助他来建设。不一定每个老师都要成为技术专家,他可以有一个团队帮助他来建设。共建不等于等人家建设,共建也不是平均分配,共建也不是重复建设,共建里面也有很多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还有一个叫共生。什么叫共生,共生就是说我们在很多方面是一种互惠互利,共荣共生。比如说我们不同的专业之间,不同的学校之间,不同的技术使用期间,包括我们必须需要的条件课件资源之间,都存在一种转化,一种共享,共生,互相变化,互相制约,或者共同成长的一个过程,这个我们才能叫做共生,自然界中存在很多这种观点。还有最后一个共知,达到共同的了解和认识。所以我们讲共建、共享、共生、共知。共享是路径,共建是手段,共生是法则,共知是目标,是这样一个过程。这是我们所采用的一个资源的想法。
下面我们来谈最后一点,我们所有的教学过程实际上已经细节化。也就是说所有的环节跟技术都离不开。因此在每一个环节上面应该怎么做其实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其实我们各位老师在你的专业水平上面都是非常优秀的,在各自专业上都是非常出色的老师,教学视频应该来说做的非常好。但是我们怎么才能把课程建得更好呢,所以要做很多的思考,因为我们现在一个要用到技术,我们刚才讲了新技术。其实我们很多社会的软件它很优秀。比如说像这个社交软件,大家玩过开心网吗,没玩过吗,知道的吗?为什么很多地方不允许学生玩这个,因为怕他们半夜起来去偷菜。对不对?那么假如你这个老师的课能够让学生半夜爬起来去做作业,那你这个课的老师是非常优秀的,不用说了,如果这个老师的课布置的作业没做完我绝对不去睡觉,我一定要把它做完,那你这个课太有吸引力了。那么为什么这些社交软件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它的很多元素其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它的很多竞争方式,一种过程,这是一种人际关系的过程。你把名字输进去看看这个人和谁发生了关系,当然这个关系是学术的关系。所以我们就看,我随便输,这是一个三维的关系:一个93岁的老先生,是我们学校的泰斗,前辈。这个老先生应该和某某没有关系吧,结果一查他们有关系。当然这个指的是学术上面的。那么,这只是一个游戏,但是反过来我们可以这样考虑,假如这些点上面都不是一个一个人,是什么呢?对,很好,是点。比如说我学了三角形和四边形,怎么区别。要通过哪个知识获取,我已经学了平抛运动要学自由落体运动怎么学。这对于每个老师来讲做这些知识点是没有问题的,这个软件技术已经很成熟了,那这个变成什么呢,就变成这个学科的知识管理体系。如果学生有了这个知识管理体系以后,他自己去学习的时候它就知道之后要学习什么,还有那些没有学会我再补补课就知道了。所以说这一类的软件,工具非常非常多。比如说这张表有2000多个学习工具,这些学习工具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类,一类是卖钱的,一类是不卖钱的。这里面比如说有浏览的,内容管理的,编著的等等,那么多的工具假如你不要全部掌握,我们让每个老师掌握百分之一,2000个掌握10个,如果你能把这些东西弄得非常好,那么你就非常出色。我们以前说教师的门槛是什么,叫三字一话大家知道吗?这个师范类的知道,你要会写粉笔字,会写钢笔字,会写毛笔字,还有会说普通话。这个会了你就是好老师。现在不行了,为什么,因为你现在不掌握信息化技术的条件下,你就不能成为好老师。比如说,你要掌握这样十个:大家说这十个太简单了,我都会,有会的吗?你说这十个我都用的非常好,有没有?这个有的话我签个合同,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他说这个太简单了,文字输入我每天都用,那你会用吗,怎么用?这里面有很多的技巧。信息检索,我有什么问题可以上网去查的,比如说我今天头有点疼,没问题我帮你上网查,一回车你会发现成千上万条网页。怎么样很迅速的查到你所需要的资源。比如说我要找一个视频,找一个音频,找一个专利,找一个文档,找一个材料,怎么找。比如说做一个PPT,这个我们都会做但是你能做得很好吗,不可能。资源共享,人际交流,这个我每天都在用,但是你有用email,qq等来辅助教学吗。其实qq很好,qq它,我们教学的工具、功能其实它都具备,可能就考试不行。交流可以吧,传资料可以吧,建立小组可以吧,互动可以吧,空间可以存资料内容可以吧,视频可以吧,很多。博客,微博……探究学习,学习社区,可深化分析。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还有课程设计管理。这是最起码的几种类型。有人能把这几种方法用得很好。好加拿大统计出来排前十位的数学工具是什么呢?PPT排在最后,白板,笔记本,计算器——因为老外计算能力比较差,要用计算器等。怎么用概念地图的方式来引导设计我的课程,比如说我先行组织者都是教育方式的应用啊。这些题目并不是教育中特有的,而是在教育中都会用到他们的。只是我们在这里支持很多下载的应用。这些都是不稀奇的都是可以查到的。这些资料都很有用很多老师说写论文很难,他说不会写论文。其实你有很多可以写,有好多工作经验和体会,对不对。不要写成工作总结。所以说你反应了什么,就找一个适合理论的做法。并把这些理论解释一下。与应用对应下,提升下,提到几个策略。这样就可以写好的论文了啊。比如说现在有几个比较时髦的,知识管理。知识建构,网络协作,行动学习,过程性的评价。这些怎么回事啊,网上一查都有的,案例网上也有的。将总结写进去,然后融合,不就是有好的文章了啊。老师要有很好地提升。教育中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做文章。比如说,课前,课中,课后,我都知道。那这些东西要怎么做啊。
但是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做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说课前,以前我们老师上课,最多布置些作业让学生去做做,对不对。现在介绍几个网站让他们去研究研究,可以组织成小组去做做研究,考虑下问题,做下问题的汇报啊。对某个问题探索之后生成一些小的研究啊。还可以对某些资料,建议网络课程来做的。那么课上,如果有条件,使用电脑那么你可以,在机房上课。老师不用点名,学生说回去看你课程,看没看都可以知道的。你上课来没来,发言积极不积极,作业做了没,访问了哪些网站,所有的信息老师都可以知道的。平时成绩就这么出来了。上课的时候让学生查什么资料都可以完成。多做一些教学的互动,多让学生参与。多让学生了解。课后,是不是上完就结束了啊,你是不是可以让他们写点总结,写点叙事啊。你是不是可以再给他们几个网址的连接,让他再深入的研究下。你能不能再给你个课题让他们深入的研究下。你有很多可以去做的。所以说我们这个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可以做的。老师不要觉得课程很难,不要觉得不知道怎么做,其实方法很简单的。今天这么多东西,这么多老师其实都不要全部记住,你只要记住三个字就可以了。记住信息化就可以的,记住信息技术就可以了。大家在备课的时候,想一想我还能不能用技术的手段来进行呢?只要你有这个想法以后你就可以去完成了。我花五分钟给大家去看几个例子好不好。但是我们课程的要知道怎么做就可以了。另外还有很多抽象的概念,比如说三维概念,我们要了解投影,比如说一个物体,我们要怎么样来看他的结构,怎样看他的视图,像一视图,二视图,三视图。还有说这种形式,我们应该怎样模拟它的过程,像这些字应该怎么写,怎么让他自己去学习,这是一类。还有,比如说文科的东西,我们有很多的历史,怎么来做一些资源,其实也是可以做到的,把他们建成一些资源以后还是很容易就可以掌握的。理科的东西好做,那么文科的东西怎么办,比如说历史上面常有很多人、事、地,当我们把他建成资源以后发现还是很好掌握的。下面这个视频是讲长征是怎么走过,走过什么地方,红一方面军是怎么走的,路上发生什么事,这上面都有的……我们就像玩游戏一样在玩一样的学这些东西,大家都觉得蛮好玩的,所以合适的资源是能够很好的支持我们的教学。
我们给大家介绍了这些情况,其实大家都知道的,并不复杂,但是要引起大家的注意。第一,我们要用很多新技术,第二,是要有很多新方法,还有呢,运用的技术必定很好,这是一个关键。我最佩服我的初中的一个老师,他上课讲的很好,进教室带三样东西,一杯水进来后放在桌角,一本书夹在腋下,还有一支粉笔夹在耳朵上。他上课很生动,像说书一样,不知不觉就下课了。但是我们觉得奇怪的是,他每次带的书从来都不翻,粉笔也不写字,水也没喝,我们就问他为什么。他说书上那点东西早就烂在肚子里了,但是不带书又对学生不尊敬,粉笔只有出现那些复杂的地名才会用,水是一讲课就会忘记喝。然后我们就对那个老师特别佩服。那么大家今天听了这个之后呢,再来评判一下这个老师,能打多少分?这个说明,如果我们用新技术手段来看这个老师的话他就不能打满分了。为什么呢?首先他没有写粉笔字,不写粉笔字证明他没有一个完整的纲要,第二,他讲课时对着后面,不管学生在干什么,所以用我们现在的标准这个老师就不是很好了。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把课上好,不否认在课堂上面有很多不用技术的优秀的教师,但是反过来讲,如果我们能运用合适的技术,你的课会讲的更好。希望能很快的涌现一批运用新技术的优秀教师,祝贺大家!
(根据张一春教授2013年6月5日做客我校名师讲坛作“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发展与教学创新”报告录音整理而成。)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Teaching Innovation Under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ZHANG Yi-chun
(Center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00,China)
Under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educational technology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ans of information teaching has made remote teaching,resource sharing and on -line teaching possible,and enabled the emergence of the net course,video courses and reversible classroom teaching,which has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micro class production.Micro teaching is to promote students’self -learning as the goal through the information instructional design,brief and complete teaching activities focusing on a certain knowledge point or a certain link of teaching activity.The paper briefly explains the concept and features of the micro-class,which opens up a new way for teachers’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innovation.
informationization;educational technology;resource sharing;micro- class
G459
A
1009-1734(2014)06-0008-09
*录音时间:2013-06-05
名师简介:张一春,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