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张卫中《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2014-04-09孙德喜

关键词:文学语言文学史变迁

孙德喜

(扬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

评张卫中《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孙德喜

(扬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

从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开始“重写文学史”的讨论以来,文学史著潮涌般出现,不仅数量可观,而且种类繁多。就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写作来说,不仅出版了多种文学史教材,而且还出现了各种文体的文学史著,不仅出版了许多地区的文学史,而且涌现出思潮史、论争史、流派史、批评史、作家心理史、文学观念史等专史。尽管文学史著门类众多,但是仍然没有覆盖这个时段的整个文学,新近出版的张卫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12月)填补了文学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空白。

如果说美术是视觉艺术,音乐是听觉艺术,舞蹈是形体艺术,戏剧和影视是综合艺术,那么文学则是语言艺术。人们的这种认识是很明确的,但是在具体讨论文学时,大多乐于探讨作家、作品、流派、人物形象、审美特征、艺术构思、叙事技巧、文化内涵等问题,虽然偶尔也谈论文学作品的语言问题,但往往是附在后面简单地说上几句。即使出现专门研究文学作品语言的文章,大多是作为语言技巧来概括和总结的。因此,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的语言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由此延及到文学史研究,同样很少有人为文学语言立史。在这种情况下,张卫中专门撰写论著讨论文学语言问题,而且还是以史的眼光来考察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语言,其意义就非同凡响了。

20世纪对于中国文学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时间段。过往的两三千历史,中国文学虽然也经历了历史的巨大演变,但是由于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封建专制时代,文学的自由和激情受到很大的压抑,文学发展同整个历史前进的步伐一样十分缓慢。到了满清后期,中国文学走进了狭窄的胡同而趋向衰落。从先秦到明清,文学虽然也有一定的发展和变化,但是总体来说基本上是在传统文化的圈子中缓缓而行。然而,到了20世纪,中国文学在外来文化的激荡下,在现代知识分子的大力推动下,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全方位转型,从而使整个文学焕发出新的面貌,表现出现代人文精神。从文学语言来看,过去几千年来的文言一夜之间为白话所取代,而且文学语言的言语形态也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迁,都体现了文学现代性的根本要求。虽然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在现代转型过程中出现一些波折,走了一些弯路,但是其历史性的巨大进步还是有目共睹的,值得文学史家关注,因而张卫中紧紧抓住20世纪这个时段考察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许多文学史著对于文学史的叙述,往往满足于对于文学史事实的呈现,对于各种文学现象的罗列,或者忙于给文学期刊、流派、作家和作品作文学史定位,而对于文学史深层问题的揭示和探讨则很少。张卫中在《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中以叙述一个世纪的中国文学语言的变迁为己任,他不是简单地将这一时段的代表性作家的文学语言形态及其演变描述一通,然后通过比较和勾连进而在文学语言史上为这些作家的文学语言方面的贡献作出评判,而是首先确立他的文学史叙述的逻辑起点,寻找文学史运动和变化的根本动力与内在逻辑,进而探索文学史运行的理论根据和意义。

文学史的构成不只是无数文学史事实的汇聚和罗列,也不是若干文学史现象的总结,而是展示出在一定的力量推动下按照其内在逻辑运行的具体状态,因而在优秀的文学史著中,文学史的叙述对象不应该是死的材料,而是活的生命。就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的变迁来说,它的逻辑起点就在于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扬弃以及现代文学语言的建立。中国文学语言在过去的几千年里,基本上是文言,虽然也有白话,但不占主流地位,而且古代文学中的白话仍然属于“传统汉语”的范畴,然而到了上个世纪之交,占据主导文学语言地位的文言受到了挑战,特别是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许多作家受到西方文学的言文合一的启发,明确了建立现代白话的文学语言转变的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实际上就是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的逻辑起点。那么,为实现这个目标,作家们纷纷进行理论建设和创作实践,从而形成了强大的语言变革的内驱力。张卫中由于准确找到了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的逻辑起点,并且寻找到文学语言变迁的根本动力,等于说触及到文学史之魂,这就为他的文学史的架构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正是在这样的根基之上,张卫中建立起他的文学史构架。他将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的历史分为两个部分来叙述:上编是“现代文学语言的发生与早期建设”;下编是“现代文学语言的规范与发展”。如果说上编探讨的是中国文学语言在20世纪的新的历史建构,那么下编则研究中国文学语言在初步完成建构之后的发展与变化。我们虽然不赞成按照政治时段去将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简单而机械地切割成“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两大块,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非常密切,在许多时候,政治以其强大的势头直接干预、控制和利用文学,迫使文学沦为其工具。这样,我们看到,张卫中在上编中首先讨论的是作为现代文学史源头的“五四”时代文学语言的“背景”。这个“背景”非常重要,显示的是中西文化的全面交汇和碰撞与文学界的现代思想大转型。这是中国文学在20世纪初发生大变革的强大推动力。然而,语言的变革又不是凭空实现的,它还不可避免地受到历史文化的制约,或者说传统的文学语言仍然在新的文学语言建构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在“五四”作家那里,在现代的文学语言建立过程中,作为传统文学语言的文言和旧白话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与此同时,西方语言的影响同样重要。因而,张卫中以周氏兄弟、郁达夫和王统照、叶圣陶和许地山为三组分别从三个方面讨论探讨文言、旧白话与西方语言在现代白话建构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在现代文学语言的建构中,作家的语言观念、文学运行的文化语境与政治氛围都从另一个维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当然也成为文学语言史演变的不可忽视的动力,因而构成了张卫中这部文学史著上编的有机组成部分。

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现代的文学语言奠基已告完成,随着时代的沧桑变化,随着现代国家的建立与政治的需要,文学语言步入了发展与规范阶段。就文学语言的发展而言,在国家意识形态的作用下,文学语言被要求走向大众化,并且建立一整套的规范对文学语言提出了严格要求。因此,在《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下编中,张卫中将“语言大众化”的口号作为重点叙述和研讨的对象,其实这也是1950年代到1970年代大约30年时间里几乎全国作家努力的方向,进而成为极其重要的文学史现象,理所当然受到文学史家的关注。与此同时,官方在文学语言规范化方面采取的种种措施和策略又是以另一种方式介入文学,影响文学,同样直接影响到文学语言的运动方向,张卫中当然予以充分的关注。到了1980年代,控制和利用文学的政治因素日渐后撤,西方文化再一次涌进国门,再次为中国文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精神资源和文化资源,当然还包括语言资源与语言理论资源,从而大大促进了20世纪后20年的文学语言的健康发展。在这当中,西方哲学中的“语言论转向”对于中国作家的语言观念的更新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这同样受到了张卫中的重视。同时,在下编中,张卫中还研讨了后20年中文学语言建设的西方现代派与后现代派、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民间口语等三种语言资源以及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

从这里可以看出,张卫中的这部论著的构架是以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的变迁为核心,竭力探索这个变迁的动力和方式以及由此所表现出的种种形态。由于抓住了这个核心,那么整个文学史的脉络也就十分清晰,叙述和讨论的问题便很集中,不为各种枝蔓所困,因而显得十分简洁。

文学史著对于历史的叙述,在人们的印象中,往往是着眼于宏观,对于微观则常常予以忽略。其实,历史的细节或者细微之处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只是常常隐藏在历史背后而很少为人所察觉和注意。而文学语言的变迁既在宏观上表现出波澜壮阔,也在微观上表现出波澜不惊,这就需要文学史家拥有独特的眼光和深刻的见识来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张卫中在他的文学史的叙述中显然已经注意到这一点。他将宏观的历史视界与微观的洞察作了很好的结合。就宏观方面来说,《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以宏大的气象与宏阔的视野,叙述了20世纪初中国文学语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叙述了各种政治和文化因素对中国作家文学语言观和文学语言形态所发挥的各种作用与影响,叙述了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运行的基本轨迹。但是,文学史的叙述不能单单停留在宏观上面,还需要微观考察,否则就可能显得空泛而漂浮,不够沉实。在张卫中这里,我们同时看到了对于微观的深入挖掘。其实,文学语言的微观世界是相当精彩而迷人的。比如在《新时期文学语言探索的方式与向度》中,张卫中充分发挥其文本细读的才干,对代表性作家的文学语言进行精细的剖析,突出这些语言文本的具体探索方式。其中最精彩的是,张卫中在援引了莫言在1980年代的代表作《红高粱》的一段文字(P193-194)后,分析了其中同一个“娘”在前后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所指,从而突出了“在不同事物之间的嫁接所依靠的更多的是一种新的语言观念,即语言具有构置虚拟事物的合法权利”的问题。在引用1980年代先锋派作家苏童的《一九三四年的逃亡》中的一段文字(P194)之后,张卫中通过文本细读,让我们看到了苏童通过小说语言“小幅度地扭曲人物活形象,创造叙事的怪诞与夸张”的艺术手法。

文学史的微观与宏观并不是简单的二者叠加和组合,而是各自承担起应有的功能的同时,相互之间的协调和互补,也就是说以宏观通领全局,把握纲要,规范微观;以微观渗入文本,深入内里,进而给宏观提供扎实的根基。在张卫中这里,如果说对于语言背景、时代语境、语言观念等方面的描述就是在宏观意义上行走的话,那么作家具体的语言实践和探索、学习和借鉴则是在微观领域的前行。而宏观的描述可以有利于读者对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的走向准确的把握和认识,而微观的透视则帮助读者从深层意义上去理解和认识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的形态与特质。

在文学史的写作中,不少人很容易满足于资料的翔实和丰富,只要挖掘出重要的史料,似乎就大功告成。公允地讲,任何史著的编写都离不开丰富而珍贵的史料,史料欠缺将会令史著十分苍白而干瘪。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史料的罗列和堆砌,那么这样的史著充其量不过是一堆死的材料的汇集而已。因此,文学史写作必须在广泛搜集史料的基础上提高理论探讨以深化其史的内涵。在《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中,张卫中一方面十分重视对文学史料的搜集,一方面非常注重理论探讨,书中的文学史料包括作家关于语言问题的论述、争论与经验总结、官方的政策文献、文学作品的语料、相关文学史著的论述、西方语言哲学的理论阐述等,这些文学史料形成文学史叙述的血肉,为文学史叙述夯实了基础,从而给文学史著增添了分量。在此基础上,张卫中十分重视理论的提升。在《导言》中,他提出了“个人语言”与“时代语言”两个概念,以建立起基本的研究范畴。通过对这两个概念及其关系的澄清,进而为后面的历史叙述提供理论支撑。在讨论具体作家的文学语言摸索和实践时,张卫中不是停留于一般现象的描述,而是着力于理论的辨析或者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解释和阐述。而作家和理论家的文学语言观的叙述更是少不了理论概括。比如在讨论胡适的语言观,张卫中拨开了笼罩其上的语言工具论迷雾,揭示了其语言观的本体论的实质,从而纠正了不少人对胡适语言观的误解。《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汉字“修辞”问题》可以说是这部著作最富理论色彩的一章,它所讨论的是汉语文学中的字本位和口语中心主义,而汉语文学的字本位显然成为汉语文学与西语文学的最大差异。对于作家和批评家的语言观念变革的叙述,由于放在西方哲学的“语言论转向”的大背景之下,同样具有浓厚的理论色彩。

文学史著与一般学术论著都很重视理论建设,但是二者的具体表现有些不同。如果说前者的理论色彩表现为在叙述历史中澄清文学史上的某些理论问题,对于文学史上的某些现象进行深入的理论透析,对于文学史上代表性文本作理论性的把握,那么后者则表现为运用现有的理论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为解决问题寻找理论依据和具体方法,或者通过采访、调查、数据统计并且借鉴前人的成果在新的平台上进行逻辑推论,以建立新的理论,提出新的命题。总之,理论是文学史著之魂,可以提升文学史著的思想高度和学术品位,因而每个文学史家都在这个方面作出巨大的努力。而张卫中在这方面的努力是现而易见的。

作为一部学术性很强的文学史著,《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每部学术性著作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瑕疵。同样,《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也有某些问题值得讨论。在谈论“现代文学语言的发生与早期建设”的问题时,张卫中认为:“新文学第二代作家学习现代文学语言的另一个主要资源是翻译语体,……”(第42页)这里的“翻译语体”是否成立?笔者是有疑问的。同样的西文由不同的人翻译,其语言形态差异很大,有的受西文影响很深,翻译出来的汉语就可能具有西语的句子长、结构复杂、层次多、附加成分多等特点;有的古代汉语根底深厚,那么翻译出来的文字则可能特别简洁而深奥。如果说前者在很大程度上传达出原文的信息,那么后者则比较应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而这二者的语言形态很难被归结为某种语体。其实,就新文学第二代作家来说,他们的外语功底大多比较强,可以直接阅读外文文学作品,未必都通过汉译接触外国文学,即使看到某些汉译文学名作,但是否吸取其语言资源,也很难确定。因此他们的语言资源可能直接来自西语,而不是“翻译语体”。在讨论1950年代国家推动的语言规范化的问题时,张卫中突出了这一国家行为的正面意义,而对这一行为的消极意义却忽略了。其实,国家所推行的语言的规范化,从大一统的观念讲,确实有利于全民族的统一,有利于文学的推广与普及,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就在抵制欧化语言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拒斥现代西方思想文化,而这和当时所谓的反对西方“文化侵略”的极左政策是完全一致的,其中隐含着对于人类现代文明的抵制;另一方面, 国家规范语言在强调信息传递与交流便利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语言的创新,同时还隐含着国家通过语言以控制人们思想和精神的意味。

总之,瑕不掩瑜,张卫中的这部著作不仅填补了文学史的空白,而且极大地推动了20世纪与新世纪的中国文学语言研究。他的开拓精神、理论提升、研究思路、方式和方法,深入的文本细读,等等,都可以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

(责任编辑:毕光明)

CommentsonZhangWeizhong’sAHistoryofLanguageChangesinthe20th-centuryChineseLiterature

SUN De-xi

(College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YangzhouUniversity,Yangzhou225002,China)

2014-04-17

孙德喜(1960- ),男,江苏淮安人,扬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和研究。

I209

A

1674-5310(2014)-07-0069-04

猜你喜欢

文学语言文学史变迁
现代网络文学语言的审美维度研究
浅谈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清潩河的变迁
20世纪现代汉语文学语言整合现状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