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我国老年闲暇教育研究述评
2014-04-09刘娜娜
刘娜娜
(河北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近十年我国老年闲暇教育研究述评
刘娜娜
(河北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闲暇教育的不断发展,老年闲暇教育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包括对老年闲暇教育基础理论、区域实践、不同载体、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等,为老年闲暇教育的深化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揭示老年闲暇教育研究未能形成独立学科体系、理论研究薄弱、学科交叉研究不足和研究者来源复杂、水平不一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其形成独立理论框架和提升研究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十年;老年闲暇教育;研究;建议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何让老年人有意义的度过闲暇时间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教育引导老年人学会利用闲暇,提高晚年生活质量,成为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的重点。老年闲暇教育是指教育引导老年人树立科学的闲暇教育观念,培养其利用闲暇时间的能力,选择合适的闲暇活动,养成良好的闲暇习惯以提高老年人晚年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1]老年闲暇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调动着老年人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得他们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合理正确的利用闲暇时间,充实晚年生活,发展个人兴趣,改善晚年生活质量。[2]它在老年人身心健康、社会价值实现、家庭和睦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近十年老年闲暇教育相关研究文献资料的梳理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近十年我国老年闲暇教育研究概况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对老年闲暇教育的研究也取得一定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著作
近十年我国以“老年闲暇教育”为题的专著较少。在已经出版的相关著作中,有把老年闲暇教育单列为一个章节或重要论点来讨论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董之鹰主编的《老年教育学》(2009)、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主编的《中国城市老年教育研究》(2010)、施祖美主编的《老年教育策论》(2011)、孙建国主编的《中国老年教育探索与实践》(2011)和叶忠海著的《老年教育学通论》(2014)。此外,还有一些涉及老年闲暇教育相关内容的著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邓爱民、郭永昌主编的《老年休闲生活新观念》(2004)、刘海春主编的《生命与休闲教育》(2008)、吕勤主编的《城市居民休闲行为的实证研究》(2008)和陈露晓主编的《老年人审美与休闲心理》(2009)等。
(二)学位论文
笔者以“老年闲暇教育”为主题,在CNKI、万方数据库、读秀和维普上进行搜索,发现没有专门以“老年闲暇教育”为题的硕博论文。笔者又以“老年教育”为主题进行搜索,发现共有27篇硕士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囊括以下几方面。其一,老年教育理论与实践。如殷金梅[3]、潘澜[4]、王英[5]等以老年教育理论与实践为重点,对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其二,老年教育个案呈现。如梅蕾[6]、刘廷欣[7]、周林芳[8]等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某个城市社区为着眼点,先从理论上对城市社区老年教育的内涵、特征进行阐述,接着概述城市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情况,再结合该地区的实地调查和对相关文献的查阅,指出该地区老年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其三,老年教育政策。如张婧[9]、王戈[10]等分别对上海和台湾地区有关老年教育的政策性文件和老年工作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找寻老年教育成败与政策之间的关系,运用政策分析理论,发现该地区老年教育政策在价值、内容与执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为该地区老年教育政策改革提供借鉴。其四,老年教育模式。如段寅雪[11]、万莉丽[12]、王雯[13]、高娟[14]等对老年教育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其五,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如李丽娟[15]、姚玉婷[16]、崔娟娟[17]等从老年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策略。其六,老年大学休闲教育。如高淳[18]、于惠[19]和汤长珍[20]分别以武汉市老年大学的休闲教育、山东老年大学的舞蹈教育和滁州地区老年大学体育活动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地区老年大学的闲暇教育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三)期刊论文
笔者在CNKI、万方数据库、读秀和维普搜索到74篇高度相关的期刊论文和6篇会议论文,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期刊论文有许广敏的《老龄化形势下的闲暇教育》(2002)、郝振君的《试析老年人的闲暇教育》(2008)、黄艺农和苏策的《老年大学的休闲教育功能探析》(2008)、皮湘林的《老年闲暇的伦理关怀》(2010)、程冬艳的《社区老年闲暇教育摭论》(2013)等;具有代表性的会议论文有徐梦凡的《关于老年人闲暇生活的研究综述》和《江苏省空中老年大学老年电视教育现状调查报告》等。
二、近十年我国老年闲暇教育研究的现状
近十年我国对老年闲暇教育的研究成果大多散见于对“闲暇教育”、“社区老年教育”、“老年教育模式”和“老年大学”的相关研究中,因此,对我国老年闲暇教育现状的分析主要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托老年大学研究老年闲暇教育
老年大学是一种以老年人为主要教育对象的教育机构,其宗旨是使老年人“老有所学”,达到健康身心、增长知识、发挥余热、欢度晚年的目的,其教育内容包含切合实际、力所能及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知识、休闲知识、养生和保健知识等。[21]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伴随产生的各种老龄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的休闲和教育问题尤为突显。老年大学作为老年教育的主要形式,应当充当老年闲暇教育的实施主体来引导老年人进行正确、科学的休闲。高淳以我国城市老年大学的休闲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休闲及休闲教育理论的系统梳理,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在厘清城市老年大学老年人闲暇生活及休闲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发展性策略,以期发挥老年大学在构建老年闲暇教育体系中的主力作用。[22]蔡丹丹认为,老年大学是一种专门为老年人提供休闲教育和休闲服务的机构,它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创造了客观条件。老年人进入老年大学学习,不但能丰富老年人退休生活内容,提高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而且还能够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降低孤独感。[23]她在对长沙市老年大学老年人口闲暇教育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黄艺农认为,老年大学在帮助老年人发展兴趣爱好,扩大闲暇选择范围,掌握更多的闲暇技能,参与社会交往,提高闲暇生活质量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24]他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湖南师范大学老年大学的老年人闲暇行为和老年大学的闲暇教育功能作了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老年大学为主构建老年闲暇教育体系的建议。
综上所述,虽然不同的学者以不同地区的老年大学的老年学习者和闲暇教育为研究对象,然而他们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却具有一致性,都是以老年大学为依托,研究老年大学范围内老年人闲暇教育活动和形式,以实地调查的方法,了解和分析老年人的闲暇教育实情,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策略。他们都肯定老年大学在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认为老年大学在构建老年闲暇教育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
(二)以城市社区个案为例研究老年闲暇教育
在城市社区范围内研究老年闲暇教育的学者认为,目前国内老年闲暇教育大多数集中在老年学校开展的老年教育上。他们期望探索出在人口老龄化社会下发展城市社区老年闲暇教育的新路子,从而完善我国老年闲暇教育体系,为建立一种“养、医、为、学、乐”的老年闲暇教育模式提供参考。刘廷欣以山东省诸城市为例,在介绍我国老年教育兴起的社会背景和国外老年教育的发展现状的前提下,对诸城市老年人口受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找出我国城市社区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城市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25]梅蕾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城市社区为着眼点,首先从理论上对城市社区老年教育的内涵、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然后概述国内城市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情况,再通过青羊区的实地调查以及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分析青羊区城市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从国家政策、物质投入、师资保障、教育管理、教育内容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26]胡利人、冯友辉等以湛江市为例,通过抽样问卷调查对其社区老年教育现状进行调查,认为老年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增长知识、健康身心、充实晚年生活,排遣寂寞等;老年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娱乐活动,如棋牌、吹拉弹唱、戏曲舞蹈或健身活动等;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养生保健、吹拉弹唱、舞蹈戏曲等;老年人能承受的教育经费较少;多数子女支持父母参与老年教育活动;部分老年人认为社区老年教育设施不齐全,对老年教育现状不满意。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健全老年教育制度、教学形式灵活化和教学内容多样化、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教育设施的建议。[27]
(三)按老年人学习项目不同研究老年闲暇教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与教育的普及,老年人从审美的客体开始转向审美的主体,丰富多彩的文艺生活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投入其中。老年闲暇教育的内容多种多样,包括舞蹈、音乐、体育、戏曲、唱歌、书法、绘画等。一些研究者从老年人学习项目出发,研究老年闲暇教育发展的一个侧面,从而折射出老年闲暇教育其他方面的发展。于惠通过对山东省、云南省若干城市社区以及老年大学的实际走访,在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下,分析现阶段老年教育的模式与形式。了解到作为塑形美体的首选,舞蹈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所选择。[28]她试图探讨老年人参与社会舞蹈活动的特征与规律,从舞蹈的功能性角度分析当代老年人的需求层次和价值取向,探究目前老年大学老年舞蹈教育需要完善之处,并提出相应建议。郑舒认为,现在居住在城市的老年人与以往相比有着更好的精神追求,他们越来越意识到积极的文化品质能够促使自身生活态度的转变。福州市老年人参与音乐活动的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下老年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生活品质情况。他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对福州市各老年大学音乐教学活动、福州“激情广场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以及福建榕树合唱团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探讨福州市老年人音乐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等,旨在促进老年人音乐活动有效开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29]汤长珍认为,老年大学的体育发展在推动老年闲暇教育事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能够促进区域老年大学教育事业与当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她以滁州地区的7所老年大学的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学和体育学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全面系统的分析滁州地区老年大学体育开展现状,并总结出其发展规律。[30]
(四)从老年心理特点研究老年闲暇教育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界定标准,老年人是指年龄为60周岁及以上的社会群体。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老年人,其神经系统和器官功能的衰退引起了包括感知觉、学习、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以及智力、性格、社会适应等的变化。从老年心理角度研究老年闲暇教育的学者较少,具有代表性的是陈明建。他认为,老年生理和社会心理是老年闲暇文化的重要内容;老年人的社会角色认知与老年感知对他们的积极生活方式和精神需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老年人良好的自我概念和认知成为他们参与闲暇活动心理上的直接推动力。此外,老年人参与闲暇活动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包括体力、智力、耐力等,需要精神集中或较高程度的感觉器官刺激。老年人参与闲暇活动类型的不同也在侧面上反映了老年人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性。[31]
(五)从学习型社会视角研究老年闲暇教育
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决策。老年闲暇教育是老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刘明永和唐安石分别从学习型社会的角度出发对老年教育进行研究。刘明永认为,社区老年闲暇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全民终身学习成为趋势,为发展社区老年闲暇教育提供了契机。构建学习型社会活动的推进,改善了老年闲暇教育的客观条件,丰富了老年闲暇教育的内容,也为老年闲暇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32]唐安石认为,老年教育是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区老年教育能够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而建设学习型社会又能够带动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他指出,应该将发展社区老年教育纳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统筹框架内,以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来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33]
三、近十年我国老年闲暇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如前所述,我国老年闲暇教育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相对于国外而言,尚未形成一定规模,且多依靠与其相近的研究主体,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
虽然老年闲暇教育已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但是相对于老年教育和闲暇教育来说还是起步晚、发展缓慢。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老年闲暇教育研究多分散在对老年教育、闲暇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大学的研究中,直接以老年闲暇教育为对象的研究仅有几篇期刊论文。目前,我国的老年闲暇教育研究还从属于老年教育和闲暇教育研究的框架和体系,未能独立出来。因此,老年闲暇教育的理论体系还不完善,还未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老年闲暇教育内涵、范畴、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等。
(二)理论研究薄弱
我国老年闲暇教育研究多为在实际调查基础上进行的实证研究,而从理论层面挖掘其独特内涵的较少。如梅蕾、刘廷欣、周林芳、王雯和杨玉婷等人,皆是选择某个城市甚至某个城市的一部分区域内老年人的闲暇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进行实地探访,了解老年人闲暇教育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高淳、汤长珍和蔡丹丹等人则以老年大学的老年人学习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老年大学的实地考察,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此外,还有一些人以老年人具体学习项目为研究对象,如于惠、郑舒等。目前我国关于老年闲暇教育的理论研究多是对老年教育模式的研究。如段寅雪、万莉丽和高娟等人进行的研究,旨在探究符合我国城市社区老年教育需求和发展的模式,力求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区老年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提高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因此,在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和老龄人口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加强老年闲暇教育的理论研究十分必要。
(三)多学科研究不足
纵观已有的老年闲暇教育研究成果,可以看到,目前对老年闲暇教育的研究多是从教育学、社会学和老年学的角度出发,少有从伦理学、信息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的研究,而从多角度、多学科开展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老年闲暇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到社会学、教育学、老年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如果仅从一个理论角度研究老年闲暇教育,很难探究到其本质。因此,未来的老年闲暇教育研究应该杂糅多学科的知识,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协作进行更加全面的探讨,从全局考虑。
(四)研究者来源复杂,水平不一
“研究者的专业化水平是衡量研究成果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34]近十年从事老年闲暇教育的研究者越来越多,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一趋势的有力证明就是发表的硕博论文和期刊论文数量上的增加。但是,就作者出现的频次而言,大多数作者仅出现1次,可见相关研究人员分布比较分散。并且研究成果主要对老年闲暇教育现状、问题和对策等局部的、低层次的研究,缺乏归纳、概括和理论升华。从文献来源的级别来看,大多数论文发表在一般期刊上,少数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可见老年闲暇教育相关研究的权威性需要增强。尽管一些老年学和闲暇学学者加入到研究队伍中,结合自身专业知识、背景开展相关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研究的专业化水平,但是研究者来源复杂,专业水平层次不齐,影响着老年闲暇教育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四、应采取的对策
(一)构建独立的学科体系
老年人在得到基本的或者较高的物质生活保障后,就会有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的需要,而作为重要组成的精神文化需要与老年闲暇教育有着密切联系。随着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思潮的影响,传统的“人过四十不学艺”的思想悄然淡出人们的思想意识,充分合理的利用闲暇时间接受教育成为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进行以“老年闲暇教育”为对象的研究,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老年闲暇教育研究的主体性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明确研究对象,确定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将老年闲暇教育逐步分离于与其相近相关的研究,从而构建独立的学科体系。
(二)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并重
老年闲暇教育需要有相应的理论框架支撑,才能更好的服务老龄化社会。如前所述,由于老年闲暇教育多依附于老年教育、闲暇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研究,且多实证性的研究。因而,需要在不忽视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加强老年闲暇教育内涵、研究对象、范畴、研究方法等内容的研究,多出原创性、经典性的理论成果,形成符合老年闲暇教育特点的理论框架。
(三)注重多学科研究
美国学者贝斯特与凯尔纳认为:一个视角就是一个解释社会现象、过程及关系的特定的切入点,它受到研究者本人现有的假设、理论、价值观及兴趣等的影响,并且一切视角都是有限的,不完全的。因此,视角应多元化,以提供新颖能说明问题的研究视角。老年闲暇教育研究独立性的增强和基础理论框架的构建离不开多学科研究视角的介入。在研究过程中,要积极利用社会学、教育学、老年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甚至是哲学方面的理论,对老年闲暇教育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一方面,独立运用某一学科对老年闲暇教育进行纵向探讨,使其学科研究的深度不断加深;另一方面,将多个学科融合在一起探讨老年闲暇教育,加强其横向联系。总之,在老年闲暇教育研究中,要加强多学科研究视角的交叉性。
(四)提高研究者的专业化水平
专业化是指某一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人员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因此,老年闲暇教育研究者的专业化应是其作为一个专业群体,逐渐形成自身的专业标准,成为一个专门职业并获得专业地位的过程。老年闲暇教育研究者专业化水平的稳固提升,能够壮大研究队伍,拓展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化研究。老年闲暇教育研究者需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归纳实践中的经验与启示,进一步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规律性认识。此外,攻读老年教育学和闲暇学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是增强老年闲暇教育研究者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从事该方面研究的人员应通过参加继续教育进行专业知识扩充,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学术素养。
[1]郝振君.试析老年人的闲暇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08(3):65-66.
[2]程冬艳,张彦青,石灵娟.社区老年人闲暇教育摭论[J].中国成人教育,2013(7):31-33.
[3]殷金梅.学习型社会背景下我国城市老年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西安市部分城区老年教育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2.
[4]潘 澜.我国老年教育社区推动的理论与实践[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3.
[5]王 英.我国社区老年教育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9:2.
[6][26]梅 蕾.我国城市社区老年教育研究——以成都市青羊区城市社区老年教育为个案[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1,2.
[7][25]刘廷欣.城市社区老年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诸城市为例[D].天津:天津大学,2007:1,2.
[8]周林芳.城市社区老年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北京市右安门社区为个案[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4:3.
[9]张 婧.上海市老年政策的现状分析与优化路径研究——基于文本分析的视角[D].上海:复旦大学,2011:2.
[10]王 戈.台湾地区老年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1:3.
[11]段寅雪.我国城市社区老年教育模式构建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3:2.
[12]万莉丽.在社区中开展老年教育模式的研究——以“绿主妇”老年工作室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3.
[13]王 雯.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老年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析——对深圳市坪地社区九九学堂(社工+义工)模式的思考[D].郑州:郑州大学,2012:2.
[14]高 娟.社区老年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3.
[15]李丽娟.呼和浩特城区老年教育问题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4:2.
[16]姚玉婷.老龄化背景下老年教育发展现状及推进策略研究——以武钢集团为例[D].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2.
[17]崔娟娟.我国“非正规”老年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3.
[18][22]高 淳.我国城市老年大学休闲教育研究——以武汉市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1,3.
[19][28]于 惠.城市中老年人舞蹈教育状况调查研究——以山东老年大学为例[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2:2,4.
[20][30]汤长珍.滁州地区老年大学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3,5.
[21]齐高岱,赵世平.成人教育大辞典[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31.
[23]蔡丹丹.长沙市老年大学老年休闲状况调查与分析[J].科协论坛,2007(11):156-157.
[24]黄艺农,苏 策.老年大学休闲教育功能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6):94-97.
[27]胡利人等.湛江市社区老年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成人教育,2013(3):22-25.
[29]郑 舒.福州市老年人音乐活动调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3.
[31]陈明建,邢伯壮.当代中国老年文化心理与老年闲暇文化论[J].新东方,2001(6):84-87.
[32]刘明永.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社区老年教育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3(9):6-9.
[33]唐安石,薛根生,陈志丹.社区老年教育与建设学习型城市[J].老年教育,2013(12):20-21.
[34]张冰杰,霍玉文.成人教育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研究综述[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2):46-50.
TheReviewofElderlyLeisureEducationResearchinChinainRecentTenYears
Liu Na-na
With the advent of an aging society an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leisure education, more and more shcolars have concerned the elderly leisure education. And there has been a number of research results. These research results include basic theory, regional practice, different carriers,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They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an independent study of elderly leisure education. So revealing the problems in elderly leisure education: failed to form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ary system, weak theoretical, lack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researchers complex sources and different levels,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t has significant for forming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research.
in recent ten years; elderly leisure education; research; suggestion
G720
A
1008-6471 (2014) 04-0059-06
2014-09-25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社会流动的成人质变学习研究”(编号:GKA113007)的研究成果。
刘娜娜(1986-),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