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员工德育培训的问题及对策

2014-04-09郭宁月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道德德育评估

郭宁月

(河北中医学院 公共课教学部,河北 石家庄 050200)

企业员工德育培训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是指企业在员工受到正规教育以后针对企业精神开展的一种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使员工获得有关自己岗位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同企业发展理念,端正自身工作、行为态度,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以竞争为主题的经济时代,作为知识载体的人才资源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企业竞争也逐步演变成为人才的博弈,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如今,高素质的人才并不应仅仅具备丰富的知识或良好的技术,还应当拥有一定的德性修养。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充分吸收、科学培养德才兼备的员工。因此,员工德育培训与开发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探究企业员工德育培训的问题及对策,对员工和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员工德育培训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员工的道德修养

“人道”是一种道德原则,是“社会治理的最完美的道德原则”。[1]这种道德原则通常要求人们拥有优秀的品格。但是,人的这种优良品德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后天的学习进行不断完善的。员工德育培训的最终目的就是根据企业文化理念,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员工的内在潜能,唤醒员工崇善的人性,健全员工向善的人格,从而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觉、自愿地去履行自身的责任。正如麦金太尔所说:“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2]在这个瞬息万变、经济腾飞的时代,企业通过对员工诚信、忠恕、和谐等方面的德育培训,可以解决员工道德困惑、敬业精神缺失、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等问题,从而提升员工的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有利于塑造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全体员工彼此共鸣的思想境界,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哲学思想。它是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企业之魂。然而企业精神的树立必然离不开员工诚实守信、善谋实干、勇于担当的优秀品格和崇高的道德修养。企业通过开展科学有效的德育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的认同感,最终形成鼓舞人心的企业精神。

(三)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员工的协作精神或是团队精神上,若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猜忌、相互争斗,那么就会严重的削弱企业的竞争力,阻碍企业正常发展。反之,若企业员工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将创造不可估量的价值。正如墨家所言“兼相爱,交相利”[3]。企业只有通过德育培训,向员工证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害关系,才能塑造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员工产生归属感,并将个人发展同企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增强凝聚力,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四)有利于建立和谐型组织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和谐型组织是以和谐价值观为指导的组织形式。企业从“道生之,德蓄之”的思想出发,通过员工德育培训,借鉴古代儒商“和气生财”的实践经验,向员工传授“以和济事”的经营理念。同时,德育培训的调节功能还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学习、工作、交流氛围,为建立和谐型组织提供有力支持。

二、企业员工德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企业员工的德育培训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德育素养以及对企业的认同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德育培训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中却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企业对德育培训认识存在偏差

第一,企业往往认为通过对员工技能、职能的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多效益。企业对员工的德育培训视为一种经济负担,认为员工思想道德的高尚与否是员工的个人行为,与企业的发展联系并不紧密。第二,德育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然而企业认为通过几周短暂的培训,就可以使员工的道德素养迅速提高。第三,企业往往只讲究德育培训的形式、场面,而不考虑员工是否接受,这样就造成资源浪费,培训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二)员工积极性不高

在实际德育培训中,员工作为主体,他们的积极性并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员工认为德育培训与工作需要关系不大,因此他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德育培训对于企业和个人的发展均有重要的意义,只是为了响应企业号召,应付一下而已,对培训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另一方面,企业往往不愿意利用员工正常的工作生产时间,而把德育培训安排在员工的休息时间。对员工来说,他们不愿意占用自己的空闲时间接受培训,因此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即使参加培训,也往往敷衍了事,导致德育培训效果低下。

(三)培训方式单一

企业组织员工进行德育培训,大多数情况就是将员工聚集起来进行集中授课,教师讲授,员工听讲、记录,培训过程缺乏互动和感染力。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不仅浪费了员工的宝贵时间,也浪费了企业的培训资源。这样的培训方式忽略了员工在经过理论学习后的实践环节,没有给员工巩固培训成果和及时查漏补缺的机会,致使德育培训工作流于形式。

(四)培训评估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培训评估工作脱节。培训评估是对培训过程有效性的评价,具有信息反馈功能,有利于促进培训工作发展。然而,目前大多数企业对德育培训评估停留在事后评估阶段,评估没有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中,培训评估工作的脱节制约了德育培训的改进和发展。另一方面,评估方式单一。德育培训评估缺乏细致科学有效的方案,评估流程不完善,方式简单化,致使不能起到考评培训效果的作用。

三、企业员工德育培训的对策

针对企业员工德育培训中出现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对应的策略,从认识、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评估机制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促进企业员工德育培训的有效开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深化认识,转变企业对德育培训的态度

德才兼备的员工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德育培训是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企业德育培训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对员工德育培训的态度决定了企业能否高效、顺利的开展德育培训工作。因此,企业要摒弃狭隘的德育培训观念,站在新的高度认识德育培训的重要性。企业的领导者应从实际出发,深谋远虑,变“重技术、轻道德”为“技术道德并重”、变“德育培训是一种浪费”为“德育培训是一种投资”、变“德育培训是短期工程”为“德育培训是系统工程”、变“德育培训是面子工程”为“德育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手段”,给予德育培训足够的重视,根据自身规模设立相应的培训岗位或机构,保证充足的培训费用,使企业德育培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多措并举,激发员工参加德育培训的积极性

第一,改变员工传统观念。要通过宣传教育,如举办“道德讲堂”等,使员工清楚认识到德育培训是提高个人修养的必经之路,将提高德育修养作为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综合素质的提升与企业发展联系起来,放低姿态,虚心接受德育培训,真正做到“不自是,故彰”。[4]第二,排除障碍因素。企业员工多为成人,因此工学矛盾较为突出。企业在制定德育培训计划之前,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做好充分的调查,明确员工在道德层面的实际需求,确定最适宜培训的时间。做到培训内容是员工最想听的,培训时间是大多数员工所认可的。

(三)密切联系实际,选择适宜的培训内容

第一,企业从对诚信、忠恕、和谐等道德信念的培训入手,坚定员工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向员工阐明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决定职业生涯的发展,其人格善恶直接影响企业市场占有率的利害关系,促使员工端正培训态度,增加工作责任感,克服自身缺陷,提高自我道德素养。第二,企业德育培训要以“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加大实践教学比例,给予员工更广阔的空间,最大限度的将所学的道德精髓反复实践、体验,形成一种由内至外的自我教育。从而使员工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团队协作精神与企业归属感不断增强,真正实现企业与个人双赢的目的。第三,企业要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培训内容,使培训内容贴近员工实际,符合社会发展潮流。

(四)广泛利用资源,采用多种培训方式

企业不仅可以利用广泛的德育培训资源,联系高等学府、网络媒体联合办学,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互动性强、授课时间灵活的特点,创新、升级培训形式,开展远程教学、网络自学的德育培训方式,立足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授课的在线教学,兼顾不同层次员工对道德素养的需求,满足员工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随时随地接受德育培训的需求,增强培训的活力与实效。另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企业还可借鉴国外的培训方式,营造轻松的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

(五)坚持以人为本,完善评估体系

一方面,完善评估内容,强化评估效果。企业不仅要从受训者角度评估德育培训,同时也要考察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对德育培训的教学方案、授课过程、受训者的学习获得程度、受训者的道德知识运用程度以及培训带来的经济效益做出全面的评估,依据评估结果改进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教学进度等,最大化地保障培训效果。另一方面,积极创新,采用多种评估方式。要改进培训评估工具库,兼顾问卷、座谈、笔试等传统评估模式,推广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绩效考核等新型评估形式,保证评估工作的合理有效性。

[1]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20.

[2][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01.

[3]孙冶让.墨子同话 [M].北京:中华书局,1986:96.

[4]杨伯峻.论语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1980:180.

[5]穆桂斌,周静思.企业培训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2):49-50.

[6]刘奉越.移动教育: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新路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2):37-39.

[7]甄佳君,李 楠.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下的企业员工培训[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2):40-42.

猜你喜欢

道德德育评估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评估依据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