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模拟试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04-09徐临阳
申论模拟试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给定资料
1. 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的24个字,凝练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014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2.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现代社会,人类面临着生态、社会、道德、精神、价值等危机。解决这些危机,都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谐仁爱。在人与自然关系上,道家认为应“任自然”,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认为“不以人助天”,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孔子提出“和而不同”,虽有不同,但可以包容;孟子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这些思想注重人与人要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关心,形成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在民族关系上,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精神,这些思想都主张热爱和平,和谐世界。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刚柔相济”的精神体现在《周易·大传》中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积极进取的精神;“厚德载物”是博大宽容的精神。这种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体现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入世开拓精神;也体现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这些思想都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顽强拼搏、反抗恶势力的斗争精神和完善自我的进取精神,当然还有我们日常生活中勤劳刻苦的美德。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伦理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儒家“四书”之首的《大学》,为士人的自我修养列出了八个步骤: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目”注重个人的德性修养。社会关系方面体现为“仁、义、礼、智、信”的“五常”,由家族文化派生出对祖先的崇拜意识,尊老重孝、由孝入忠的社会意识和家国意识,重视血缘关系、地域关系、亲情关系的宗族意识。在政治理想上,《尚书》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的“君舟民水”的比喻、唐代李世民的“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等都表现为“民惟邦本”的民本主义精神。
3. 教育部在今年4月1日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今后中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并增加其在考试中的比重。同时,相关部门的联合工作机制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评价和督导机制也要相应建立。
2014年3月,天津市启动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寻找凡人义举好市民活动”。此次活动是面向全市征集寻找那些用点滴义举撑起文明社会,用仁义之心共建大爱天津的平凡之人。
合肥市包河区出台多项志愿服务制度,鼓励全民参与志愿服务。至2013年年底,全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60%以上的党团员注册为志愿者,社区注册志愿者达到社区常住人口的10%以上,每人每年提供志愿服务不少于10小时。
近年来,山东省启动实施了以“孝、诚、爱、仁”为主题的公民道德建设“四德”工程,让善行义举上榜、为凡人善举立传。7年时间,该工程覆盖100多个县市区,累计建立2万多个善行义举“四德”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群众生产生活,这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新鲜经验。
2014年的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黄陵举行。此次典礼把黄陵县传承久远的公祭仪仗礼仪,即旗帜、鼓乐、面花、时果融入其中,在彰显陕西特色方面,还举行了安塞腰鼓、黄陵花馍、陕西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方便前来拜谒的群众在等候拜谒时了解地方文化特色。
4.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局面决定了我们一直在吸收外来文化中科学、民主、法制等先进内容,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呈现出单向的“输入”态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和文化建设的加强,中国已进入继承、吸收、发展和创造自身新文化的历史时期。因此,提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就是要在继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使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中外文化和价值观的双向、均衡交流和传播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同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 作答要求
1.根据材料2,提炼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并做简要说明。(25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2. 根据给定材料,请你对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相关建议。(25分)
要求: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条理清晰,不超过450字。
3.材料1提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对这一句话的理解,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50分)
要求:(1)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联系实际;(3)字数:1000~1200字。
三 政策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这是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进入到实际操作和贯彻落实的新阶段。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 参考解析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和谐仁爱。国家方面主张睦邻友好、和而不同,“和为贵”;社会和个人方面注重友爱互助、与人为善。在自然方面,强调敬畏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2)自强不息。国家方面反映为中华民族奋发向上、顽强拼搏、注重民族气节;社会和个人方面强调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以及勤劳刻苦的美德。(3)以人为本。国家方面表现为“民惟邦本”的民本主义精神;社会方面体现了尊老重孝、由孝入忠的社会意识和家国意识;个人方面注重个人的德性修养,德才兼备,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2.建议意见:(1)加强国民素质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要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设置不同层级的教学目标,增加其在考试中的比重,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相关部门的联合工作机制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评价和督导机制也要相应建立。(2)积极开展全民宣传活动。政府、企业、社会要形成合力,在全社会积极举办公众活动,如寻找凡人义举好市民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善行义举道德榜等,在全社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以营造良好氛围。(3)传承与开发中华传统节日。保护好传统节日,将其蕴涵的传统美德与文明智慧加以提炼和传播,关键在于实现传统节日与现实生活的对接,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创新节日的思想内涵与庆祝形式。(4)积极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要在继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使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双向、均衡交流和传播的新格局,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事业,与地域经济社会相融合,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文章具体写作思路:第一步,文章的主题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应放在对于“必须”的论述上,写出必要性、紧迫性和现实针对性。文章开头可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或者以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价值观问题为背景,提出文章的总论点。
第二步,写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这部分可重点写2~3个方面,然后结合现实加以论证,形成一篇以分析为主的政论文。例如:(1)讲仁爱。中华传统美德中的“仁”强调“爱人”,提倡家庭关系上的孝老敬亲、社会关系上的邻里守望和助人为乐,对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重民本。民本思想本质上与我们强调人民群众的利益至高无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一致的。可结合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医疗体制改革等重民生、听民意等现实生活展开论述。(3)尚和合。比如古语“天人合一”就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可联系实际,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来谈;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论,更是基于传统文化中融合、合作的根本思想而提出的关于全球政治伦理与国家关系建设的理念。
第三步,写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策,可以从国民教育、新媒体传播、文化立法、保护传承、搭建国际传播交流平台等方面着手。对策适当扩展和论证,1~2段即可。
最后,收束全文,合并分论点,升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实现中国梦上,做到前后呼应,突出主题。
(华图教育红领决胜研究员 徐临阳)
本栏责编:何一乐
E-mail: ssbghy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