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地方政府旅游公共服务能力途径探析
2014-04-09任轶男
任轶男
(云南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1)
地方政府旅游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在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进一步发展旅游的重要保证,但是,由于地方政府自身的一些特点以及旅游公共服务本身存在的问题造成目前的地方政府旅游公共服务能力还相对比较薄弱,随着人们对旅游需求的扩大,旅游公共服务能力也急需提升。
1 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1.1 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是建设全球旅游强国的必然要求
旅游公共服务能力的高低是国家能否成为全球旅游强国的关键衡量标准。全球旅游强国中大部分都十分重视旅游公共服务的发展,尤为重视在旅游环境、旅游信息以及旅游交通的服务提供上,尽力做到妥善充足、广泛准确、方便快捷。
1.2 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是我国旅游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的旅游消费日益提升,逐渐成为社会大众的普遍需求,对旅游公共服务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只有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才能充分满足旅游者的各种需求,也是适应旅游业新形势的必然选择。
1.3 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是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必然要求
提高旅游公共服务能力既是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能够展示旅游目的地的良好形象。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既可以对目的地的旅游环境条件进行改善,也可以提升管理水平,同时保证当地居民的生活标准。
1.4 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政府正在进行服务型政府建设,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职能。旅游公共服务能力的高低对是否满足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需求有重要影响,也是“十二五”期间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能否履行好服务职能的关键。
2 我国地方政府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
与当前我国人民日益提升的旅游公共需求相比,我国旅游公共服务的发展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总的来说,目前我国旅游公共服务存在着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失衡、管理落后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旅游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具体表现为:
2.1 公共财政体制不健全制约着旅游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
纵向相比,我国财政用于公共服务的比重在最近几年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相反,从横向来看,相比其他国家或者地区,我国用于公共服务的财政比重略低,大部分国家用于公共服务的财政比重高达65% 左右,有些国家甚至超过了75%。由于我国政府的公共财政体制和公共收入制度尚未健全,现在的生产投资性财政还未转变为公共服务型财政,同时地方政府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经济建设上,没有把重心转向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以及旅游公共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
2.2 对旅游公共服务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尚未形成
由于旅游公共服务涉及的政府部门较多,缺少全方位的、立体的监督体系,势必对旅游公共服务能力造成影响。另外,我国旅游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主要是按照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一些规则进行,缺乏与旅游公共服务评估相匹配的法律制度,而旅游公共服务本身具有的特点使得当前的一些评估制度并不能很好地保障其有效进行绩效评估。
2.3 政府在旅游公共服务领域中存在缺位、错位的现象
当今我国政府职能的缺位、错位导致了当前旅游公共服务中存在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的情况,工作存在重叠低效的现象,造成行政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效率低下,容易出现旅游公共服务盲区,依法行政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3 提升地方政府旅游公共服务能力的途径
3.1 加强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建设
3.1.1 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收入体系,提高旅游公共服务能力
财政收入的增加会为旅游公共服务提供大力保障,而财源经济的大力发展,加强税收征管、规范非税收入是决定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因此,确保旅游地区的财政收入能够随着经济发展而持续、有效、合理地增长,应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1.1 发展地区经济,促进税收收入
提升旅游地区的公共财政收入主要有改革税收体制、提高税率和增加征税的基数等方式。但是,如果采取后两种途径都会对现存经济秩序产生较大的冲击,对社会稳定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旅游地区的政府应该大力发展本地区经济,使经济总量得到增长,才是提高政府财政能力的有效途径。
3.1.1.2 坚持适度的收入规模
旅游地区的财政收入规模必须与地方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证地方政府履行其职能,以一定的投入满足这个地区的旅游公共需求。以云南为例,云南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是生产力比较落后,GDP 的贡献率较低,而旅游者在云南进行旅游时所产生的旅游需求比较多,因此,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不宜过高。
3.1.2 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支出体系,提高旅游公共服务能力
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不仅要求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收入体系,同时也应该科学确定旅游地区的旅游公共需求和旅游公共服务支出的范围,确定旅游公共服务支出规模以及优化其支出结构,加大对旅游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
3.1.2.1 合理确定旅游公共服务支出范围,将资金投入到应该投入的地方
旅游公共服务作为准公共产品,既向社会提供免费的旅游公共服务又有偿地收取一定的费用来维持旅游景区或景点等设施的建设,因此政府应该对旅游公共服务分别进行财政投入。
3.1.2.2 确定旅游公共服务支出规模
旅游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应该严格按财务规定和政策约束各项旅游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同时重点防止和抵制旅游公共服务行政活动中的奢华之风,防止和抵制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由而进行超出财政承受能力之外的“形象工程”建设。
3.1.3 通过有效的财政管理,提高旅游公共服务能力
旅游地区应该继续大力推进分税制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同时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财政管理制度,将该旅游地区的各级政府的财政分配关系进行规范化,保证旅游公共服务财政管理有效实施。因此,旅游地区政府可以采取跨部门预算管理,将与旅游公共服务相关的交通部门、信息部门、行政部门、旅游部门等预算编制进行调整,按照提供的服务类型进行编制预算,推行跨部门的以旅游公共服务为基础的采购预算。
3.2 增强地方政府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3.2.1 优化财政制度安排,保障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的资金供给
首先,当前政府的公共财政体制和公共收入制度没有建立完全以及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财权不匹配是对旅游公共服务的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为此要合理地分配财政比例,保障旅游公共服务的资金供给。其次,优化公共财政资金对旅游公共服务领域内不同项目的分配结构,着重增加目前公众急需的、必要的基础性旅游公共服务项目,降低公共服务供给的边际成本。
3.2.2 加强对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督
为了杜绝地方政府在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出现不作为和乱作为行为以及腐败现象等,保障旅游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应当加强对旅游公共服务的监督,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将国民的满意度作为公共服务考核的首要标准,设立独立的政府部门专门负责对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效率进行监管并对政府的旅游公共服务进行面上调查和专题调研,协助专家就公众和旅游相关企业对旅游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政府的旅游公共服务效率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作为第二年改进旅游公共服务方案的依据。
3.3 地方政府旅游公共服务管理的创新
当前,我国正在面临着政府转型时期,各种管理制度、手段、方式方法以及管理观念都需要进行转变和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管理更加适应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旅游公共服务管理能力的建设与提高需要管理创新作为支持,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旅游公共服务管理能力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更符合公众的要求,更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
3.3.1 管理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我国旅游公共服务管理工作就应该对于现代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学习,不断创新与旅游公共服务相适应的管理手段,同时对于传统方法进行扬弃,传统方法中好的一方面可以留下,不好的就应该抛弃。管理手段和方法还应该与旅游地区的基层政府的基本情况相适合,不能照搬照抄,应该将当地政府的自身情况与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方法。同时,应该高度重视运用先进信息管理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重要作用,旅游公共服务在管理手段上也应该顺应现代化、信息化趋势。例如,电子政务的发展可以通过网络向旅游者发布旅游政务通告、旅游地区的交通、餐饮、住宿等基本信息,还可以在网上公开征集公众对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议,从而进一步推动旅游公共信息的网上共享,为旅游者提供便捷的服务。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旅游公共服务管理的现代化以及提高行政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必然对旅游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具有深刻的影响。
3.3.2 管理职能的创新
当前,社会到了新的发展阶段,提升和改善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就要重新定位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以及政府内部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各级政府以及部门的管理职能的创新,定位政府本身应该担负的责任以及应该管理的事务,提高旅游公共服务的质量、效率以及能力。因此,旅游公共服务中的管理职能的创新应该是政府从以往的管理型和全能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而不是将与旅游公共服务有关的工作“一把抓”。
3.3.3 管理理念的创新
旅游公共服务要转变以往的以效率为根本目标,以及政府可以计划一切事务、管理一切事务的传统观念,应该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同时以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由管理向服务转变,这也是我国正在进行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旅游公共服务管理观念的创新应首先以提高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为目标,供给能力的提升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享受到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好处,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同时,转变政府与旅游企业、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关系,应在旅游公共需求的引导下,政府与旅游企业、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由管理观念向服务观念转变,由以往的管理控制向协调合作转变,共同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能力。
[1]刘晓军.对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若干问题的思考[J].旅游调研,2007,(9) .
[2]张序.中国民族地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288~292.
[3]李爽.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厦门: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2008:123~124.
[4]蒋云根.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路径思考[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3) :102~106.
[5]陈振明.公共服务导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3~14.
[6]张开云,张兴杰,李倩.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0,(1) :92~95.
[7]张连英.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研究[D].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7:32~34.
[8]李红凤.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 2) :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