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思想提高中职教育服务能力

2014-04-09周魁生蒋美玲张多文王志胜

社科纵横 2014年3期
关键词:双师中等职业教师队伍

周魁生 蒋美玲 张多文 王志胜

(1.甘肃省财政学校 甘肃 兰州 730050;2.兰州理工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50)

邓小平同志指出:“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任。新中国成立之初,为适应国民经济恢复期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开展了以失业工人为主的转业培训;建立了以学徒制为主的技工学校培养技术工人;设立中等专业学校培养干部。改革开放伊始,为了解决技术人员短缺和干部队伍严重不足的突出问题,由行业、企业办学为主的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迅速发展,创造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历史上的辉煌。进入21世纪,构建和谐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需要,再次为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发展机遇。迎接挑战、转变思想、内涵发展,是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培养目标上转变英才教育的思想为大众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

改革开放初期中专学校大量培养干部的辉煌,使得大多数学生家长把中等职业教育看作英才教育,给中等职业教育付予了过高的期望;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方向的转变,当学生毕业后不再能进入领导岗位时,又认为中等职业教育失去了意义,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是造成中等职业教育失去吸引力的原因之一。生源质量下降,教育难度增大,又使职业教育工作者失去成就感。帮助家长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作用和意义,了解职业教育在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中的不可替代性,是促进职业教育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树立大众教育观念,突出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淡化培养技能型人才精英的传统思维定式,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只能使每位学生的人力资本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的事实,也是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树立职业自信心的需要。只要当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明白了“每个人基础不同,努力程度不同,其投资的回报也必然不同”这一事实后,中等职业教育才能健康稳定发展,也才能实现面向人人的教育目标。当然淡化培养技能型人才精英的要求,并非放弃对技能型人才精英的培养,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生接受教育的愿望以及努力程度进行分层次,因材施教,使大多数学生通过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不仅获得谋生的技能,而且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个别学生可能发展进步,成了技能型人才精英。

二、管理模式上由管理育人向服务育人转变。

转变管理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思想,变管理为服务:一是中等职业教育市场化运作的必然结果,“人力资源投资”理念的确立,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各种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进而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与学互动的组织关系,这种职能与身份的改变,必然要求传统意义上的管理人员工作性质、方式、方法的转变;必然要求教职工树立服务意识,实现服务育人。二是以法治校的需要,法治精神首先要求法律主体平等。师生平等、管理与被管理者平等,才能形成公平有序的校园环境,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三是学生培养的需要,如果只强调管住学生,不仅会抹杀学生的个性,也必然导致所培养的学生缺乏独立人格,缺乏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四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需要,单纯的管理常常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变管理为服务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校园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建设如果没有学生的平等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只能流于形式,而达不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上由知识本位课程教学法向能力本位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转变

所谓行动导向教学法,又有实践导向、活动导向、职业活动引导等说法,是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教学环节的完整的行动过程。简而言之,既为了行动而教学,在行动中教学。[1]传统职业教育模式,首先由专家学者把职业活动进行总结、归纳、抽象、概括,使其成为书面知识,进而系统化为课程;然后经学校教育,教师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最后由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职业行动,还原职业活动过程。这一看似简单的过程,却包含着复杂艰辛的劳动,把职业活动抽象概括为书面知识,考验了专家学者的能力,也培养了专家学者;把抽象化、书本化的知识教授给学生,需要教师有较为高超的技艺,也需要学生的理解能力;把知识还原为职业活动,更需要学习者的才智和一定社会经历。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直接参与职业实践活动,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当然,行动导向教学法提高了对实训设备和教学环境的要求,提高了办学成本。没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无法实现教学目标。

四、课程设置由知识系统的单一课程向行动导向的项目综合课程转变

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关系或价值理念上相互关联的原有单一分科课程和其它形式课程内容整合在一起,组成以项目活动为目标的知识体系,从而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课程类型。职业教育的综合课程主要由横向交叉课程和纵向顶点课程组成,其中横行交又课程是将学科内或学科间相近的几门课程相互交叉融合在一起形成的新型综合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某一职业领域中的整合式的多学科视野。纵向顶点课程一般是在最后一学期设置的,它是从整个职业活动的视野来培养学生应付复杂环境的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这种课程在组合方式上体现为纵向的贯穿性与总结性,在能力培养上体现为高级性与综合性。[2]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认为,认知主体具有整体性特点,它强调经验与行为的整体性,要求认知主体也具有整体性特征。综合课程与单一课程相比较,综合课程更能适应学生的学习。同时,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使职业世界也变为一个极具整体特点的系统,未来职业人要成功胜任某一职业岗位,不仅需要具备独立的职业能力,还需要具有凸显整体特点和全局视野的综合职业能力。无论从个体发展的视角,还是职业人胜任工作的立场,综合课程的设置都具有重要意义。

五、师资队伍由单一学术型向双师型转变

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师资队伍是关键。而“职业教育以职业为基础,并为职业服务[3]的特征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整体结构必须是双师型。多年的发展也使人们认识到双师型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基本特征。但实践中,由于对双师型概念在解读上的“各说各话”,使得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事实上混乱不清。按现行政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如果考取一个职业资格证既为双师型教师,而职业资格证的考取又以理论考试为据,对实践环节的考核流于形式。因此,现行制度下建设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事实上仍然是一支学术型队伍。同时,社会实践中,一个人既是理论专家,又是实践中的行家能手,这样的人少之又少,而职业教育对师资队伍的双师型要求又具有普遍性,因此,个体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实践中几乎难以实现。从群体意义上解读双师型教师队伍,把双师型看作是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要求,让理论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优势发展,互为补充,从整体意义上形成教师队伍的双师型结构,不仅理论解读清楚,实践上也便于操作。

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确定: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补充项目,每年遴选3万名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到企业进行一年实践后到中等职业学校上岗任教;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特聘兼职教师资助项目,每年从社会和企事业单位聘请1万名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中等职业学校兼职任教。[4]这一政策导向,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指出了途径:培养对职业实践充分了解的理论教师,从生产服务一线高技能人才中聘请职业实践指导教师,组成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实现内涵发展。

六、培养形式由单一学历教育向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的转变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为初、高中毕业生和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由此知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两种基本形式。但实践中,中等职业学校大多只注重全日制学历教育,忽视非正规、短期技能培训和技术推广,这种以全日制学历教育为目标的办学定位,把初中以下丈化水平的人排除在培养范围之外;使下岗失业人员无法得到短期及时培训;在职人员的技能提升与知识更新培训也无人去做。同时只做学历教育也缩小了中等职业学校自身的发展空间。要使中等职业教育真正实现“面向人人”的教育目标,国家在经费投入制度上应该有所调整,中等职业学校也应该转变思想,改变只注重学历教育,轻视短期培训的传统方式。

顺应时代要求,促进内涵发展,需要我们经常研究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跟踪产业发展前沿,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式、方法,更新办学思想、办学观念。中等职业教育自身持续发展,才能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1]崔景贵.心理学视野中的德国职教行动导向教学范式[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社会科学版(常州),2009(7).

[2]陈鹏,庞学光.培养完善的职业人——关于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构思[J].教育研究,2013(1).

[3]肖凤翔,唐锡海.我国职业教育自觉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3(1).

[4]职业教育改苹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征求意见稿)[Z].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0-3-12.

猜你喜欢

双师中等职业教师队伍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