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舆情视角下的中国古代民谣

2014-04-09姜胜洪

社科纵横 2014年3期
关键词:民谣舆情民众

姜胜洪

(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 天津 300191)

在我国古代,民谣是民众诉求的表达形式。大量的民谣表达了老百姓最朴素、最真实的诉求和感受,反映了社情民意。我国古代就有采风的制度和传统,有专门的官员负责到民间搜集民歌,了解民风习俗。采风制作为中国古代的社会调查制度,具有重要价值和积极影响,有利于统治者了解民情、民意、民生,发现社会矛盾,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矛盾,巩固自己的统治。我国古代的采风制度对于现代社会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我国古代执政者通过采诗来了解民意、考察施政得失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中国古代民谣与舆情

民谣是人民群众口口相传的短小口诀,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为题材,常通过讽喻和幽默诙谐的表达,宣泄某种普遍的社会情绪、宣扬某一道理、树立某种社会观念,语言上对偶、押韵。民谣传播以口头文学为外在形式,实则是民心外化为整体行为的表现,是一种民间声音的舆论力量,一种民间意识形态和政治的表征。民谣的价值更多地不在于其文学性,而在于其蕴含的情感内涵和反映的社会情绪。政治民谣主要关注的是政治现象、政治事件以及政治人物等,是民众对政治现实能动地反应,其中既有正面的歌颂,也有反面的讽刺和抨击,并以后者居多[1]。

政治民谣盛行是中国古代一种十分突出的社会舆情现象。一般说来,在政治清明的时候,政治民谣就少。一旦社会潜伏着阴暗和危机,社会秩序的失衡会更加强烈地刺激人们的评论欲望,表达人们政治愿望的民谣便会迅速蔓延开来,成为人们对某一社会问题的共同评价。古代民谣普遍具有不妥协性、讽刺性和直接指向等特点,在鲜明的冲突和对立中,也决定了它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永远保持着相当的距离。政治越黑暗,经济越凋敝,民众越不满,民谣也就越多、越猛烈。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如果把中间一些定语省略,舆情就是指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2]。古今中外任何国度和任何政治形态,都具有舆情,已经成为社会常态。不过,舆情一词,汉语之外,在其他语系中并不多见,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汉语词汇。据现有文字记载,“舆情”一词最早出现在《旧唐书》中,唐昭宗在乾宁四年(公元897年)的一封诏书中称:“朕采于群议,询彼舆情,有冀小康,遂登大用。”(《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一《崔慎由子胤传》)这里的“舆情”所具有的含义是民情和民意。以后,《旧五代史》、《宋史》、《金史》、《元史》舆情一词屡有应用,到《明史》、《清史稿》中逐渐多了起来。

舆情一词虽然出现较晚,但是关注舆情的实质——民心、民情、民意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历朝历代,有作为的统治者大都重视舆情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对反映民心、民情、民意的民谣也特别的重视,甚至以民谣所反映的民意调整政策和升降官吏,采风听谣成为改善政治的良策,民谣也成为针砭时弊的有力工具,民谣也由此发挥其社会舆论功能和政治监督作用。

二、中国古代民谣承载民意反映舆情

我国古代传统社会是宗法专制社会,其政治信息的传送主要是纵向进行的。社会控制中的“无组织”信息,如政治危机、官吏腐败、群众呼声等,难以正常进入纵向传递网络,只有通过民谣等“舆诵”形式进行横向传播,民谣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形式。

1.歌颂王朝盛世和清官廉明

受儒家仁政和忠君思想的影响,中国的百姓对实施仁政的“好皇帝”抱有极大的希望和幻想,对明君及其盛世加以由衷的赞颂。据昭梿《啸亭杂录?纯皇初政》记载,乾隆皇帝即位后,“罢开垦,停捐纳,重农桑,汰僧尼之诏累下,万民欢悦,颂声如雷”。于是吴中流传民谣称:“乾隆宝,增寿考;乾隆钱,万万年。”[3]以对比雍正时的歌谣“雍正钱,穷半年”[4]。同时,百姓对于代天子实施仁政的清官循吏,也倾注了丰富的感情,用民谣形式加以赞美。隋代樊叔略很有才干,邺都民风不淳,号称是最难教化的,被叔略治理得井井有条,他的政绩是当时的第一。当地百姓因此编顺口溜称赞说:“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5]

2.颂扬农民起义

反映农民起义的民谣,是传统民谣中政治色彩最浓、革命性最强的一部分。在这类民谣里,往往通过对起义运动及其领袖人物的歌颂与评价,直接表现出广大民众特别是劳动人民的政治态度。农民起义民谣,形成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起义军有意识地利用民谣形式编写和传播的,目的是宣传起义军的政治主张、政策纲领和部队纪律等。借以鼓舞、教育起义战士并号召和发动广大群众。如李自成在起义之初以民谣的形式宣传起义军的纲领:“吃他娘,穿他娘,吃着不尽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求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合:ɡě,容量单位,10合为1升)“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另一种则是出于广大群众对起义军的拥护,自发地编唱并流传开来的。这一种民谣数量最多,构成农民起义民谣的主体。

3.讽刺和批判政治黑暗和官场腐败

与正面歌颂相反,古代时政民谣更多的是表达民间对政治黑暗和官场腐败的不满,特别是对吏治腐败、官吏贪残的揭露和痛责。包括对贪官污吏罪行及官吏人格低下的暴露,官僚机构人浮于事的嘲讽等等。在历史上,民谣频出都是人民反抗统治者的一种武器[7]。《后汉书·刘焉传》中也记载道:“在政烦忧,谣言远闻。”

第一,反映民生疾苦。在古代民谣中大量表达了劳动人民反压迫、反剥削、反奴役的情感。“长城民歌”说“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8](P483),说的是秦始皇筑长城时无止境的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封建时代重男轻女,但这首民谣却认为生男不如生女,怨恨之情,溢于言表。在《凤阳花鼓》里,反映了明太祖朱元璋做了皇帝后,给他的故乡凤阳人们所带来的一连串的灾难,“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三年水淹三年旱,三年蝗虫闹灾殃。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9]旧时凤阳旱涝灾荒不断,人民只得卖儿卖女逃荒卖唱。

第二,对奸臣当道甚至皇帝昏庸的讽刺和痛斥。明嘉靖时,严嵩因善于谄媚皇帝而当政,操纵国事,吞没军饷,排除异己,诬陷并杀害了许多人。朝廷大臣或趋炎附势,或敢怒而不敢言,可是责备他的民谣则传布京城:“可笑严介溪(严嵩号介溪),金银如山积,刀锯信手施。尝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8](P748)和珅,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宠臣。他不但接受贿赂,而且公开勒索;不但暗中贪污,而且明里掠夺。乾隆皇帝在做满六十年皇帝后,传位给了太子,就是嘉庆皇帝。嘉庆早知道和珅贪赃枉法的情况。过了三年,乾隆一死,嘉庆马上把和珅逮捕起来,列举他二十条罪状,下诏让他自杀,并且派官员查抄和珅的家产。粗粗估算一下,所有财产大约值白银八亿两之多,抵得上朝廷十年的收入。于是,民间就有人编了两句顺口溜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10]这首民谣体现了老百姓对官场的揶揄之情。

第三,对卖官鬻爵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北宋宰相王黼将官爵标明价钱在当时已是公开的秘密,时有民谣揭露道:“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8](P710)(索和贯都是计算钱币单位的量词,古代以绳索穿铜钱,每千文为一索,或称一贯。秘阁和通判是宋代官职)古代常有“地下组织部长”插手其中,康熙时有个包衣人张凤阳,包衣,乃满语“包衣阿哈”的简称,翻译过来是“家的奴隶”,处于社会最底层;清朝定鼎之后,包衣也仍然保持着奴才的身份。但张凤阳这个包衣可不得了,他“交结戚里言路,专擅六部权势”,能够为人到衙门请托做官,当时有民谣称:“要做官,问索三;要讲情,问老明;其任之暂与长,问张凤阳。”[3](P287)是说张凤阳的作用比当时的宰相明珠和索额图还大。

三、中国古代开明的政治家对待政治民谣的态度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对于劳动人民的民谣,封建统治者在总体上是反对的,这是阶级立场所使然。然而,“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是古代政治家逐渐悟出的一条真理。我国传统社会中的舆情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顺民心,让民众的情绪和意愿得以表达和实现。在古代传播形式还比较原始的情况下,民谣是最主要的舆情载体,最能真实地表达人民群众在社会评价中的爱憎亲疏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我国古代开明的政治家特别重视民谣的社会作用。

1.以民为邦本的基本指导思想倾听民声

在我国古代以“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孟子·尽心章句下》)等民本思想为代表的政治文化传统中,民众、民心和民情具有特殊重要的位置。《国语·晋语六》载:范文子对赵文子说,“吾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于民,于是乎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风听胪言于市,辨祅祥于谣,考百事于朝,问谤誉于路,有邪而正之,尽戒之术也。”

2.“观民风”而“以知政教得失”

政治民谣作为民间口承文学,是民众生活与思想实践的直接反映,是民众在特定社会和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心理和感受的产物。古代时政民谣折射民意。“上山下山问渔樵,要知民意听民谣”,一语道破倾听民谣的作用。

早在周代,就出现了最初的采风制度,设有专门搜集民间歌谣的采诗官或采风官,这些人被称为“风人”、“行人”、“遒人”等等。《辞源》“风人”条说:“古有采诗官,采四方风俗以观民风,故谓所采诗为风,采诗者为风人。”采诗观风是先秦时期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制度。《礼记·王制》曾经记载天子巡守,“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书·胤征》:“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左传·襄公十四年》:“故《夏书》曰:‘遒人以木铎徇于路。’”杜预注:“遒人,行人之官也……徇于路,求歌謡之言。”

《诗经》中的《国风》,就曾经是周代各邦国民众所吟唱的民歌。而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武帝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这种到民间采察歌谣的做法:“至武帝定郊祀之礼,祠太一于甘泉,就乾位也;祭后土于汾阴,泽中方丘也。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

据《史记》、《汉书》记载,武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时期,均曾不定期派遣多批特使,巡视各郡国。而特使的使命之一,所谓“观察风俗”,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收集歌谣等民间舆论。东汉中央政府制度化地收集民间歌谣,不仅供决策者作舆情参考,而且直接用作监督评估州郡吏治和管治的情报资源。

3.倾听民谣,回应民众的呼声和要求

民谣作为一种民间舆论,与当时的政治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民众对现实政治和生活的反映,表达了对时政和统治阶层的批评和意见。

《国语·周语上》记载邵公劝说周厉王,要引导舆情,不要堵塞舆论,堵住老百姓的嘴,“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东汉的许多大臣也认为“听民庶之谣吟,问路叟之所忧”,可以使“天下之心,国家大事,粲然皆见,无有遗惑者矣”,达到“以自鉴照,考知政理”的重要作用。《后汉书·蔡邕传》则载东汉有“三公谣言奏事”制度。《后汉书·刘陶传》就记载:“光和五年,诏公卿以谣言举刺史、二千石为民蠹害者。”说的就是皇上让官员根据百姓的谣言举报一些地方官的劣迹。

据清昭梿《啸亭杂录》卷十载,江西巡抚陈淮性贪婪,搜刮民膏,以南昌县令徐午为帮凶,人争怨之,当地民谣云:“江西地方苦,遇见陈老虎,大县要三千,小县一千五。过付是何人,首县名徐午。”时任御史的彭龄“并其谣劾之,陈为之罢官”。民谣横向传播后,引起政府官员的注意,并上报到最高决策者那里,使之纳入到纵向传递的信息系统之中,成为社会控制的一种特殊的政治手段。

四、结语

我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证明,反映社会舆论的民谣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强大的政治舆论与斗争功能,很多时候民谣甚至预示了政治变迁的趋势。因此,无论是古代民谣,抑或当下民间广泛流传的各种反映社会现实以及民心所向的民谣,都不仅仅只是一种文学形式,更重要的,它具有十分严肃的政治内容,代表着一种社会舆论,在貌似“以谣传谣”、谐谑调侃、讽刺嘲弄的流传形式之中,传达的则是深刻的社会政治信息。以前的民谣依靠口耳相传,现在随着手机短信和互联网的出现,这种传播产生了相当大的裂变,已形成民谣的口传、网上传播与短信传播相融合的环境与氛围,使“社会民谣”大量涌现,传播速度大大加快。民歌民谣里,有很大一部分是发泄对现实不满,具有不可避免的片面性、情绪性和极端性。一些负面因素无数倍“放大”,将很多本该严肃的东西颠覆掉,甚至起到很坏的影响。尤其应该看到,民谣的传播具有聚众效应,人们的集群传播和发泄不满,可能会刺激不满情绪并使之达到高潮,引起情绪冲动和过激的社会行为,造成某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此外,包括社会牢骚的政治民谣,也是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但是,也不能因此就对民谣一概排斥,先要界定民谣与谣言的本质区别。“民谣”,是民间流传的歌谣,一般与时事政治有关,当今称之为顺口溜。而“谣言”,兼容古今词汇的《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等辞书都以多义词释义,一是民间流传评议时政的歌谣、谚语;二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辞海》还特别指出“捏造的消息”。从舆情角度看,民谣能及时、尖锐地反映时弊,表现民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能真实地表达民众对国家管理者爱憎亲疏的感情和态度,使管理者从中听到民众的声音,听到民众的各种意见,从而积极地作出反应。因此,古人有“审乐以知政”(《礼记·乐记》)的说法。民谣折射出百姓人心的向背,是社情民意的重要信号,同时也是一种良性的民怨宣泄途径,值得社会各界的重视。政府部门不仅要重视民谣的汇集整理和研究分析,全面掌握和及时应对社情民意,更要对民谣所反映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解决。

[1]张文英:中国古代舆情表达方式探析[J].天府新论,2013(3).

[2]王来华主编: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32.

[3][清]昭梿.啸亭杂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雍正皇帝.大义觉迷录[EB/OL].http://tool.xdf.cn/guji/20658.html.

[5][唐]魏徵.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1677.

[6][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10317.

[7]刘建明等.舆论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74.

[8][清]杜文澜.古谣谚[M].北京:中华书局,1958.

[9][清]玩花主人辑,(清)钱德苍增辑.绘图缀白裘[M].萃香社清光绪34年,六集卷一:10.

[10[民国]徐坷.清稗类妙[M].北京:中华书局,2010:1569.

猜你喜欢

民谣舆情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十唱共产党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舆情
舆情
舆情
拥军民谣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