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2014-04-09贾建梅柴华龙

关键词:人学马克思哲学

贾建梅,柴华龙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401)

西方拥有悠久的人道主义思想发展历史,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在前人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学的人学思想。马克思的人学理论是科学的理论,因为这个理论不仅批判地吸收了前人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与他同时代的思想家的理论精华,而且在他丰富的革命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正是在从片面到全面、由浅显到深入的认识过程中,马克思的人学理论得以不断地发展、深化。

一 理论的萌芽时期(1837年至1842年)

1837-1841年是马克思的大学时期,当时兴起了青年黑格尔派运动,这场运动对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萌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黑格尔哲学的“自我意识”的思想为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萌芽提供了土壤。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正是带着对“自我意识”的重新思考,开始进入人学的研究领域,并完成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这篇博士论文。马克思以伊壁鸠鲁派的自我哲学为研究对象,得出了人类自我意识具有主体性和自由性的结论,并且马克思还把体现资产阶级“平等要求”的“自我意识”升格为根据和原则,来反对当时的德国普鲁士专制制度,从而达到通过肯定人的作用否定封建专制制度这一目的。例如,马克思曾经说过:“哲学并不隐瞒这一点。普罗米修斯承认道:老实说,我痛恨所有的神。这是哲学的自白,它自己的格言,借以表示它反对一切天上和地上的神,这些神不承认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1]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他所写的第一篇哲学论文,它体现了马克思在早期开始涉及哲学问题时的关于人学问题的思考,从他的这篇论文中可以看到马克思勇于突破旧学说的宝贵精神。

在理论的萌芽时期,马克思关于人的问题的思考不仅体现在他对专制制度束缚人的批判,更加体现在他对人的自由本性的追求之中。关于这点可以从1842年马克思为《莱茵报》写的《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这篇文章中看出,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到,“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本质”,任何个人不管其差别如何,天性上都是追求自由的,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区别。此时的马克思,从人们对自由的追求这个起点出发,得出了人的本质是自由的这一结论,至此,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人的问题的探讨,虽然带有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色彩,但是,他已经能够得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这一结论,这一理论对后来马克思形成科学的人学理论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 理论的雏形时期(1843年至1845年)

随着思想的发展,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是自由的这一结论的认识也在进一步地发展。

1843年3月,马克思完成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这篇文章中,在有关于人的问题上,马克思开始和黑格尔分道扬镳。在对于人的本质问题的认识上,他认为黑格尔“忘记了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2]1311843年9月,马克思来到了巴黎,开始着手与卢格筹办出版《德法年鉴》,并且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这两篇文章,在《论犹太人问题》这篇文章中,马克思谈到要实现人类的解放需要废除私有制,同时,他也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与使命。在探讨如何实现“人类解放”时,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189此时,马克思对很多问题的思考虽然还带有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色彩,但又超过了费尔巴哈。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这个时期马克思的另一个重要著作,此著作首次全文发表是在1932年。这篇文章里,涉及人的方面,马克思尝试着用劳动的观点去说明人,说明整个人类社会。马克思认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性,即生产劳动是人的“类生活”,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被异化了。以此为基点,他提出了异化劳动中的四个规定,即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者同劳动行为本身的异化、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及人与人相异化。另外,马克思也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3]这说明在《手稿》中,马克思已经意识到了经济关系对人的重要影响,这就表明其在涉及人的问题时的辩证唯物主义有了新的发展,但是,这些观点还是带有抽象性和理想性的局限。

在1845年春天,马克思写出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这篇文章里,马克思引入实践的概念,并且以实践为基点着重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这说明他已经彻底摆脱唯心主义的缺陷,他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观点的提出为以后的人学研究展示了一个新的科学的方法。这篇文章的发表,表明马克思对人的问题的思考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发表,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已经与前一时期有了很大的不同,是他科学的人学理论形成的雏形时期,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到“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也经历了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

三 理论的形成时期(1846年至1848年)

这一时期,马克思对人的问题的思考主要体现在三本著作中,第一本是1846年发表的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本是1847年发表的《哲学的贫困》,第三本是1848年发表的被称之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自己以前的哲学观点进行了检讨,并且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进行合理的扬弃,在涉及人的问题上开始从“现实的人”这一视角出发,强调物质条件对人生活的影响,从而论述了人的需求问题等许多有关于人的问题。在《哲学的贫困》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批判了蒲鲁东运用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方法研究政治经济学,并且指出:“难道探讨这一切问题不就是研究每个世纪中人们的现实的世俗的历史,不就是把这些人既当成剧作者又当成剧中人物吗?”[4]在此,马克思所说的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物是对人是劳动的主体和产物的进一步发展,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同时完成改造客观世界和人自身的任务,人类的活动与当时的历史条件紧密相联,人们只能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形态中发展,这种发展与历史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马克思提出,当时社会的生产发展水平对人的需要有重要的影响,人的需要不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而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在《共产党宣言》这部文献中,马克思将唯物史观作为该书的核心,而马克思所说的唯物史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物质生产和物质生产方式。这部文献中所提出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个观点,集中反映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中有关于人的问题的思想。同时,这部著作中阶级斗争理论的提出,为人学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线索,为人类了解阶级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方法。

从这一时期的相关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对人的问题的研究不但摆脱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局限,而且对人的需求问题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观点,这些都表明马克思已经形成了自己科学的人学思想。

四 理论的深化时期(1849年至1867年)

随着实践的丰富和理论的积累,马克思开始认识到,要实现人的解放和每一个人都能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这一目标,仅仅依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是不够的,关键是能够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革命实践斗争。于是,马克思开始借助他已形成的人学理论指导他的革命实践斗争,并且在斗争中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他的人学理论,使之更加成熟、科学。

在这个阶段,摆在马克思面前的主要问题有两个:第一个是如何利用他的人学思想去指导当时风起云涌的工人阶级的革命解放斗争,并从中验证和发展他的人学思想;第二是如何利用他所掌握的人学思想去和当时工人运动中已经暴漏出来的错误思想和问题作斗争,使自己的人学思想为工人阶级所了解,从而引导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顺利健康地发展。马克思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当时工人阶级开始尝试着建立自己的政党和团体组织,并且在有组织的斗争中,马克思总结出了很多科学的政治理论,例如:阶级斗争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其次,通过对一些错误的思想进行斗争,马克思的人学理论开始被广大群众所接受,为工人阶级的解放运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1849年以来,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不仅在两次欧洲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得到了发展,而且也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得到了验证和深化。《资本论》就是这一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资本论》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对于人的问题的研究在进一步地深化。《资本论》中对于人的问题的探讨都是以人和社会的经济关系相统一这一前提出发的。这些都是对马克思过往研究成果的总结。《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以前时期,马克思是通过对人的类本质问题的研究来阐释人的问题。随着认识的发展,他从《神圣家族》以后,开始以社会关系和生产方式为起点探讨人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对人的具体的、现实的认识。马克思以人和社会关系相统一为起点,分析和阐释人的问题。《资本论》正是这样做的。马克思指出:“人,作为人类历史的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在这部文献里,他不仅以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为起点探讨了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状况;而且,也以在历史上不断变化的个人的类本性为起点,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所存在的非人性因素及其所带来的后果,预测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之中人的发展情况。因为需要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里,着重通过社会历史关系这个角度来分析问题。但是,当马克思必须将资本主义社会个人的情况与历史过程相结合来加以评价,同时展望人的未来时,他认识到应该回归到人这一主体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人和社会关系相统一这个角度考察个人问题,不仅摆脱了只是以人为起点和只是以社会关系为起点这两个极端所带来的不足,而且将他以前时期的人学研究在某一方面之中进行了总结。这些都深化了他的人学理论。

从对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的发展历程的探讨中,我们可以得出,他的人学思想经历了从片面到全面,由浅显到深入的认识发展过程,也正是因此,马克思可以在人学发展史上实现革命性的变革。有的观点认为青年马克思关心的是人,老年马克思关心的是经济关系而忽略了人;有的观点认为他的后期理论仅仅是对他早期人道主义思想进行发挥。这些观点都是不符合马克思人学思想发展的事实的。马克思在他的学说中,不仅论述了系统的人学理论,而且他始终在对这个理论进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对于指导我们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建设使命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6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9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545.

猜你喜欢

人学马克思哲学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菱的哲学
《借东西的小人》:跟小小人学“说”法
北人学没
家园忧思与人性之殇——“生态学”与“人学”视野下的“山珍三部”
中国梦的人学新境及其希望价值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