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立与运作策略

2014-04-09

河南科技 2014年22期
关键词:情报系统情报服务情报

罗 迪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广西 南宁530007)

大数据背景下,信息量变得巨大,并且信息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数据是非结构化数据。其次,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的来源也变得多样化,包括文本、图像、视频等,信息的价值密度变得异常底,但是往往一条不起眼的信息反而具有巨大的价值。另外,由于数据更新速度很快,对数据的处理速度以及实时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的数据实时性要求。企业竞争情报数据处理是大数据环境下面临的新问题,具有以下特点:(1)管理的数据量庞大。在大数据时代,企业竞争情报的研究需要大量的异构数据的支持,大量异构数据的收集、存储与维护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2)收集范围广泛。企业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获取内部各环节数据和顾客行为、竞争对手、供应链、宏观经济等数据,对其进行存储和分析为企业全方位决策提供依据。(3)数据安全风险增大。云存储状态下数据趋向集中,数据安全风险无形中增大。(4)数据质量难于控制。

1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1 情报规划阶段的问题及原因

各自为政,缺少统筹规划。企业无法从整体的需求出发开展情报的搜集和分析。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各自为政,其情报工作通常仅仅是自己掌握的信息的收集和加工。在各个部门之间,由于没有统一的渠道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汇总,最终的结果就是各自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保持孤立状态。同时,情报人员之间缺少技术性的支持手段,无法实现企业各部门协同工作。跨部门情报资源无法共享,形成信息孤岛。由于组织部门之间缺乏基于情报信息资源和情报采集渠道的交流与共享,使得组织对其信息搜集方式和渠道缺少一致的规划。各部门之间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所谓的信息孤岛,造成情报资源采集成本过高及重复性信息的浪费。

情报系统所得到的产品存在极其严重的浪费,大量内容是重复的,资源分散。目前企业情报系统在工作过程中所提供的智能情报主要是情报简报、电子期刊等,这些情报产品主要包括内部信息、市场趋势、行业及其他信息集锦。各部门工作需求不同,收集的情报产品也各不相同。但是由于部门的职责问题,例如,企业的一些部门负有对市场监管的职责,造成收集到的情报具有重复性,信息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利用与整合。

1.2 情报采集阶段的问题及原因

情报采集存在大量重复劳动,采集工作连续性和系统性比较差。目前企业内部的信息采集通常是按需进行,来一事办一事,而不是做好情报规划,针对企业的情报需求进行连续性的采集。这种做法导致的结果就是各个事件孤立,所采集的信息没有连续性,不系统,造成信息无法累积。也就是说,在类似需求再次发生时,原有的数据并不能采用,需要进行重复性的劳动。

现有的情报采集工作无法适应大数据时代快速的特征,做不到实时动态地对信息进行跟踪。企业的市场,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市场瞬时万变。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实时掌控信息,及时地避开风险,努力增强企业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的生存能力。目前,绝大多数的企业情报采集不能顺应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快速变化的特点,缺乏实时应对变化的能力。

1.3 情报加工阶段的问题及原因

传统的情报加工完全依靠手工操作,情报工作人员四分之三的时间用于情报采集和加工,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情报分析,这样情报人员劳动强度增大时工作效率并无明显提高。同时,产品生成工具匮乏,产品制作效率低下。目前商务智能情报产品主要以电子版的形式存在,情报简报、电子期刊等产品的生产制作基本上是通过复制和粘贴完成,制作程序繁琐,产品的规范和形式的表达不能得到保证,而且生产效率低。

1.4 情报服务阶段的问题及原因

情报服务方式单一、范围有限、不具有普及性。目前大多数情报产品服务对象是企业的决策者,各部门与员工之间无法进行信息资源共享,服务方式单一,没有强大的技术支持手段。情报服务周期较长,无法提供实时动态的情报散播及服务。情报服务周期一旦变成以月和周为计数单位,即使分析速度够快,也用处不大。因为这样的服务无法为决策者等提供可以利用的信息。同一情报产品即使在不同的周期内容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向情报系统的使用者提供时间上具有多层次性质的成熟情报产品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情报的来源极其有限,并且其质量得不到有力的保障,目前的情报产品都是企业根据自身需求状况进行收集。由上述可看出情报服务阶段的缺点,没有较为强有力的手段,没有规划合理的情报渠道等,这些都导致了情报无权威,无价值,更谈不上质量。另外,由于情报工作缺少统一规划和整合,情报采集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较差,往往对情报需求不能及时响应。

2 高效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立与运作策略

2.1 对情报需求可以进行统一规划,建立共享信息库

系统参照一种较为先进的信息分类原则——“人”字形的原则。整个系统紧密围绕信息服务的三大主要因素:行业、市场、竞争对手。在此基础上,对热门信息以及预警信息等具有很强实时性的情报信息进行规划。情报系统的使用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最终得到有价值的情报的方式。建立一个统一的实现信息记录和共享的信息存储库,按照统一的分类系统组织、信息存储和管理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情报信息库。各个岗位工作职责不同,所收集的信息也各不相同,整个企业组织内有效地共享信息,可以有效地消灭信息孤岛并对情报进行有效整合,高效利用信息,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或者决策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便于其做出正确的决断。同时,由同一事项形成的系统情报信息进行了统一存储和管理,改善了情报工作分散的情况,使得情报收集和情报工作更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

2.2 实时采集情报信息

在这个信息呈现出爆炸趋势、信息以级数的方式迅速增长的时代,互联网成为信息的主要载体,其上的信息传播迅速,这样的情况给企业带来机会,但也可能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降低经营风险。市场的应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获取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应通过网络信息的自动收集,及时、有效地获取负面信息,激烈的竞争环境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信息,从而全面监控市场,为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增加市场机会。

2.3 对搜集到的信息自动进行过滤、分类

数据挖掘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对各种不同种类的信息进行综合过滤和分类的能力大大增加,这些先进的智能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情报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改变了其2:8的漏斗工作状态。应缩短情报产品成型周期短、提高研究效率。目前主要情报服务的重要手段是以周和月为周期的情报产品,如企业内部的简报和电子期刊等。应该及时地确定情报产品的表现形式、建立多级产品呈现体系,让领导层能够快速有效地通过交互界面实时地进行情报阅读和反馈。

2.4 提升情报传播和服务的质量

有目的地增加情报传播和服务的对象,使得情报服务的范围更加宽广。通过构建具有相应功能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使企业员工能够具有相应的权限获取企业竞争情报产品,同时能够根据用户的反馈和要求为用户建立个性化的情报服务,提高情报的利用率,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反馈。为企业所有用户提供实时信息服务。建立以天为单位甚至以小时为单位的信息服务,例如整点信息、焦点信息、预警信息等,同时将短时信息服务与以周或者月为单位的信息服务结合起来,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对客户情报需求的响应速度。统一规划竞争情报系统,整合情报收集渠道,实现手动和自动采集方式相结合,利用以知识挖掘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处理技术,加快生成智能产品,从而提高情报响应速度。

[1]吴金红.基于众包的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模式创新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1).

[2]王克平.企业竞争情报危机预警信息分析方法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14(2).

[3]李海.浅析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竞争情报[J].信息系统工程,2014(5).

[4]顾穗珊.大数据时代智慧政府主导的中小企业竞争情报服务供给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3).

猜你喜欢

情报系统情报服务情报
情报
情报
情报
高校图书情报系统规章制度研究
浅议“互联网+”浪潮下中小企业反竞争情报系统建设
高校图书馆情报服务策略
大数据技术在电子对抗情报系统中的应用
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快速响应情报系统研究
医院罕见病图书情报服务对策研究
河南省产业竞争情报服务协作平台建设研究